地质工程大三暑假实习报告.doc
《地质工程大三暑假实习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工程大三暑假实习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暑假实习报告专业:岩土工程学号:xxxxxx姓名:xxx 一综述3二工程简介3三分布光纤在实习中的应用4四实习内容介绍51测量仪器52传感器布置方案53、光纤光栅静力水准仪监测数据(某周数据)74、光纤光栅弯曲式位移传感器监测数据(某周数据)10五实习成果及感想111.实习成果112.实习感想11一综述本次实习属毕业实习,开始时间2011年7月25日,结束时间2011年8月31日,历时36天,实习地点为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区铁心桥地区一工地,实习工作队隶属中铁四局南京南站第九架子队,指导老师为朱鸿鹄,主要实习内容为通过分布光纤对宁芜改线隧道工程下穿京沪高铁正线路基段变形监测。二工程简介宁芜线自江苏
2、省南京至安徽省芜湖,全长92千米。是联结皖南至华东、大上海的重要交通干线。(是沿江铁路的一段)宁芜线,中华门至芜湖,上海铁路局管辖,全长121.05千米。宁芜铁路已经从原来的城市边缘“走”进了南京主城的核心位置。2004 年宁芜铁路改线方案已经基明确结合沪汉蓉铁路走向和城市发展规划,宁芜铁路复线与沪汉蓉铁路并线引入新南京站,从主城外大绕改线。根据规划,现有的宁芜铁路将改造为城市轻轨(即轨道 8号线),并向东延伸至沧波门地区,向西与京沪高速铁路从大胜关捆绑过江,然后再向南延伸至桥林新城,形成都市发展区东西向的轨道线路。而相关铁路部门正对改线方案进行设计和筛选,改线有望于明年实施。宁芜铁路影响大半
3、城 从南京市地图上看,宁芜铁路在南京市经过栖霞、白下、秦淮、雨花台、建邺、江宁六个区,尤其在秦淮、雨花台区境内,周边人口密集,噪音、安全、污染、交通等问题大大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据统计,沿线在售的楼盘就有十几个,加之已经成形的老居民区的住户,南京城受到影响的居民至少超百万人。宁芜铁路已经影响了南京大半个城市,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改线显得尤为迫切。京沪高速铁路于2008年4月18日开工,从北京南站出发终止于上海虹桥站,总长度1318公里,总投资约2209亿元。它的建成将使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往来时间缩短到5小时以内。全线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是新中国成立以
4、来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2011年6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京沪高速铁路位于中国东部地区的华北和华东地区,两端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个经济区域。所经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5%,人口占全国地26.7%,人口100万以上城市11个,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客货运输较繁忙、增长潜力较大的客运专线。沿线以平原为主,局部为低山丘陵区,经过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北京济南属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地势为两端高、中间低,团泊洼一带为全线最低处;济南徐州属鲁中南低山丘陵及丘间平原,地形起伏较大,泰安段为全线海拔最高的区段;曲阜枣庄段主要为平原,徐州上海线路主要
5、通过黄淮、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局部(滁州丹阳)通过长江下游平原区,河道纵横伴有部分丘陵。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主要是软土、松软土分布广泛,尤其是武清沧州松软土、丹阳上海软土,埋深变化大,软土层厚、强度低,工程性质差。图1 宁芜铁路南京段三分布光纤在实习中的应用 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原理是同时利用光纤作为传感敏感元件和传输信号介质,采用先进的OTDR技术,探测出沿着光纤不同位置的温度和应变的变化,实现真正分布式的测量。对该技术的发展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单根光纤上多个物理参数(温度和应变)或化学参数的同时测量;(2)提高信号接收和处理系统的检测能力,提高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和测量不确定度;(3)提
6、高测量系统的测量范围,减少测量时间;(4)基于二维或多维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网络将成为光纤传感器的研究方向。应用领域:1.电力行业 电力电缆的表面温度检测监控、事故点定位 电缆隧道、夹层的火情监测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加的温度监测、故障点的检测和火灾报警 2.水利土木建筑行业 大坝、河堤的渗漏,桥梁及其他混凝土结构裂变的监测 大坝、河堤、桥梁的混凝土凝固与养护温度与应变监测 大型民用工程的结构健康监测 3.公路 、地铁隧道行业 隧道、地铁、公路的火灾监测和报警 4.石油天然气行业 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线或储罐泄漏监测 油库、油管、油罐的温度监测及故障点的检测分布光纤温度传感系统通过光纤对远处的一个空间
7、各个点的温度进行实时测量,主要应用于油库、煤矿、军火库、地下商场、隧道、大中型变压器和电缆沟等的测温,并可通过监测温度变化达到温度报警。与传统测温方法比较,分布光纤温度传感系统可以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下同时测量几万个点,并可对每个温度测量点进行准确定位。本次实习属路基沉降监测。路基沉降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影响路基沉降的因素包括水浸、冰冻、土质等自然因素,列车荷载作用、路基原始设计、施工方法等因素,以及自然沉降时间是否充足、人为破坏等因素。目前,路基沉降监测方法主要有沉降板法、沉降水杯法、铁环分层沉降仪法和剖面沉降仪法,主要依靠人工观测,检测速度慢、测量时间长和不直观,并且只能在天窗时间作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 工程 大三 暑假 实习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63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