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环评导则.doc
《地下水环评导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水环评导则.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及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5002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HJ/T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T1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 HJ/T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33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2、划分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地下水 groundwater/subsurface water。以各种形式埋藏在地壳空隙中的水,包括包气带和饱水带中的水。 3.2 包气带/非饱和带 vadose zone / unsaturated zone。地表与潜水面之间的地带。 3.3 饱水带 saturated zone。地下水面以下,土层或岩层的空隙全部被水充满的地带。含水层都位于饱水带中。 3.4 潜水 unconfined water / diving water。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3.5 承压水 confined wat
3、er / artesian water。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其承受压力大于大气压力。 3.6地下水补给区groundwater recharge zone。含水层(含水系统)从外界会的水量的区域。对于潜水含水层,补给区与含水层的分布区一致;对于承压含水层,裂隙水、岩溶水的基岩裸露区,山前冲洪积扇的单层砂卵砾石层的分布区都属于补给区。3.7地下水排泄区groundwater discharge zone。含水层(含水系统)中地下水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失去水量的区域,如天然湿地分布区、地下水集中开采区、接受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分布区等。3.8地下水径流区groundwater fl
4、ow zone。地下水从补给区到排泄区的中间区域。对于潜水含水层,径流区与补给区是一致的。3.9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centmlized supply drinking water source。 指进入输水管网送到用户的和具有一定供水规模(供水人口一般大于l000人)的饮用水水源地。3.10 地下水背景值 background values of groundwater quality。又称地下水本底值。自然条件下地下水中各个化学组分在未受污染情况下的含量。 3.11 地下水污染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 groundwater pollution。人为或自然原因
5、导致地下水化学、物理、生物性质改变使地下水水质恶化的现象。 3.12 地下水污染对照值 control values of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评价区域内历史记录最早的地下水水质指标统计值,或评价区域内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小的地下水水质指标统计值。 3.13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environmental hydrogeology problems。指因自然或人类活动而产生的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问题,如地面沉降、次生盐渍化、土地沙化等。 4 总则 4.1 建设项目分类。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以下三类。 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
6、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 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 类:指同时具备I类和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的建设项目。 根据不同类型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程度与范围的大小,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一、二、三级。具体分级的原则与判据见第6章。 4.2 评价基本任务。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任务包括: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危害(包括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位变化),并针对这种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对策,预防与控制环
7、境恶化,保护地下水资源,为建设项目选址决策、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应按本标准划分的评价工作等级,开展相应深度的评价工作。 4.3 工作程序。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划分为准备、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预测评价和报告编写四个阶段。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4.4 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 4.4.1 准备阶段。搜集和研究有关资料、法规文件;了解建设项目工程概况;进行初步工程分析;踏勘现场,对环境状况进行初步调查;初步分析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 4.4.2 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开展现场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水 环评导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63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