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阶段质量监控点设置探讨论文.doc
《高层建筑施工阶段质量监控点设置探讨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施工阶段质量监控点设置探讨论文.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层建筑施工阶段质量监控点设置探讨高层建筑体形庞大、基础深度大、地上建筑物高度大,建筑结构复杂,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广泛,工种立体交叉作业多,施工难度大,总监如何在建立监理质量控制体系、质量责任制的基础上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施工队伍的能力评估,施工条件、自然条件、建设环境,全面综合分析设置质量监控点,并进行重点控制,把工程产品的质量从事后把关转向事前控制。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现结合本人近年来对高层建筑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监理的体会,认为应重点作好下列质量监控点的设置。 质量监控点1:以人为控制对象 主要是项目监理机构内部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人员的控制。科学合理的组织编制监理实施
2、细则、各专业施工监理方案;明确各专业施工中关键技术、重要部位、施工控制难度大、影响大、施工单位经验缺乏和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施工内容设置为质量监控点;同时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和主要施工方案制定各专业相互配合、专业流程插入和衔接计划;制定各专业的责任制;明确各专业交叉和衔接界面质量监理的职责划分;明确监控点旁站监理要求,使项目监理机构各专业负责人和所有监理人员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促进监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来确保工程质量。 其次,监控、促进施工单位质量(技术)负责人的工作质量,即具体体现为认真审核评价施工过程工程质量的检查及验收结果、签发质量整改或质量合格的文件。 当
3、质量监控、检查和目标发生偏差,经多项监理措施仍无效纠正情况出现时,应及时向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送质量纠偏无效报告,以得到质量控制的行政援助。 质量监控点2:原材料质量与使用认证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所需的材料、构配件及设备品种多、数量大,它们的质量好坏及供应情况,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工期。所以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此:(1)对所用原材料必须做到“三有”:质保书、出厂合格证、有关复试报告。(2)审核施工方提供的材料计划的准确性,设备进场计划的合理性,以及建设方供货计划的及时性。协调建设方、施工方的供需矛盾。(3)严格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质量监控点3: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放线 (
4、1)高层建筑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点。精确合理布设和传递平面及高程网点,不但能在较大程度上使立面、平面的施测工作和建筑施工得到顺利进行,而且能保证达到建筑物所要求的测量精度和避免差错的出现,所以这是一个重要的监控点。其监控要点包括:1)平面控制网及主轴线的选择和布设,应根据规划部门给定的定位条件,结合建筑平面形状及布置情况、现场测设环境条件和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2)平面测量控制网应尽量采用与建筑物各边平行的封闭图形。非矩形平面,应按主轴线的情况,测设三角形或多边形平面控制网,平面控制网及其主轴线应尽量包括建筑物的对称轴线及主轴线、主要圆心等,以简化测量计算和方便建筑物的放线工作。3)在基础施工完和0
5、000结构施工开始前,应把建筑场地所布置的高程控制水准点精确地转测到建筑结构上,作为结构往上施工的高程控制起算点。高程起算控制点一般至少布设三点,以满足闭合校核使用。 (2)地下室的测量放线。高层建筑深地下室的测量放线一直是个难点,主要表现为轴线易出差错;同时地下室施工怕水侵蚀,怕支护出现意外问题,所以地下室施工一般属抢进度阶段。为保证测设精度和不耽误工期,采用下列措施有较好效果:1)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基坑外围设置龙门控制桩,即将坑外轴线引测到基坑四周围护桩上,用木桩加定木板固定于支护桩间土中,轴线引测至木板上,用红漆标注,并用三寸半的铁钉定位,稍露1cm左右,用于拉线。2)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毕
6、后,将基坑围护桩间木板上的轴线控制点引测到垫层上,用红油漆标注,便于基槽验收和绑扎钢筋检查,同时可消除因仪器无法架置和钢筋弹性不稳引起的误差。3)柱墙插筋测设固定。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因混凝土流动产生的侧压力改变柱墙插筋位置,可将柱插筋焊于底板筋上,对墙插筋则采取加斜撑和水平拉撑等措施固定,并用22号铁丝拉通线检查位移情况。 质量监控点4:深基坑支护方案 高层建筑深基坑挡土支护部分不参加单位工程质量评定,也不在施工图设计范围之内,深基坑支护方案一般由施工单位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目前在建筑市场领域,各施工单位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为了自身施工保险,选择比较保守的支撑结构或无限止地放大设计安全系数,
7、给建设单位造成浪费。有的选择支撑结构形式和设计荷载取值与实际不符,尤其是小于实际荷载时,将会造成工程事故。支护系统一旦失败,处理起来造价高,难度大,并且直接影响工程工期。所以对施工单位自行设计的支护方案须进行重点监控,严格审核,认真校核地面荷载的取值和设计计算。严格检查支护过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严防发生事故。 质量监控点5:结构转换层 根据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自重荷载巨大,梁高板厚,结构节点复杂,钢筋配置密度大,混凝土浇筑量大,施工荷载大等特点,经综合分析应重点设置以下质量控制点:(1)合理确定支撑体系方案,解决施工荷载的安全传递、支撑的稳定与结构形状的准确性。(2)钢筋制作、现场绑扎安装的质
8、量是保证结构安全的重要条件。特别是梁柱节点、梁梁节点、梁柱墙节点处钢筋的质量控制点设置更为重要。(3)科学的确定混凝土浇筑方案、合理的确定施工段,正确选择混凝土浇筑方向及转换梁的浇筑方法,严格控制结构节点处、施工缝处、预埋件与预留洞口处等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 控制点6:柱墙梁板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芯筒剪力墙形式较为普遍。混凝土强度等级随着楼层的变化、结构空间体系中构件受力不同的变化特点,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随之变化。如某地下3层、地上23层、裙房4层的高层建筑,地下3层地上3层主楼范围墙柱为C50、梁板及裙房范围墙柱为C40,4一11层主楼范围墙柱为C45、
9、梁板C35,主楼1218层墙柱为C40、1923层墙柱为C30。如何控制不同标高、不同楼层、不同区域结构节点交汇处混凝土不同强度等级界面区的质量是个很麻烦的问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质量隐患或浪费而增加成本。采取下列措施可较好的解决该问题:(1)根据结构平面布置,划出必须使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框架柱、芯筒剪力墙的范围和位置,以便分段分级施工。(2)距柱、墙边线500mm处,绑扎框架梁或次梁内钢筋时,垂直设置两层钢丝网(网眼为77mm),用绑扎铅丝与梁钢筋绑牢,以防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串槽。(3)先浇柱墙混凝土,后浇梁板混凝土;高层39m的柱,混凝土分两次浇捣,第一次浇筑23柱高,待沉实1h左右后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层建筑 施工 阶段 质量 监控 设置 探讨 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62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