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标准化手册 .doc
《建筑施工标准化手册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标准化手册 .doc(2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概 述5第一篇 管理制度标准化总 则81.安全质量制度91.1安全质量责任制度91.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01.3安全质量检查制度101.4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111.5安全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111.6质量信息管理制度112.人员、材料和设备管理制度122.1人员资格审查122.2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审查133.技术管理制度153.1施工测量复核153.2施工图核对153.3施工技术交底163.4开工报告申请163.5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163.6重大危险源识别和评价173.7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173.8施工专项方案审查183.9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183.10检验批、分项、分部、
2、单位工程质量检查、申报和签认193.11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验收193.12成品保护203.13基础技术资料管理213.14施工日志填写213.15工地试验室管理制度213.16工程科技创新223.17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终极责任223.18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制度224.文明施工制度23第二篇 人员配备标准化总 则281管理部门设置及职责291.1工程技术部291.2安全质量环保部301.3计划财务部311.4物资设备部311.5试验室322主要人员职责332.1项目经理(工地负责人)332.2项目副经理342.3技术负责人343部门负责人职责353.1工程技术部部长353.2安全质量环保部部长363
3、.3计划财务部部长363.4物资设备部部长373.5试验室主任384专业管理人员职责384.1专业工程师/技术员384.2安全工程师/安全员404.3成本预算(经济)工程师414.4会计师424.5试验工程师425作业队人员设置、要求及职责445.1作业队机构445.1455.2作业队有关要求455.3作业队人员有关要求456测量队526.1工作内容526.2测量队长职责526.3测量工职责52第三篇 现场管理标准化1生活设施561.1设置原则561.2功能化分561.3宣传工作581.4保健急救591.5文明风貌592施工生产60通用部分602.1施工便道(桥)602.2现场标牌612.3管
4、线敷设642.4材料存放662.5安全设施692.6施工机械702.7既有线施工要求92专项施工部分952.8搅拌站(预制场)952.9试验室962.10制梁场1062.11路基工程1102.12桥涵工程1112.13隧道工程1122.14轨道工程1162.15房建工程1172.16通信信号工程1212.17电力电气化工程1223环境保护1273.1标准要求1273.2施工单位主要职责1273.3施工现场环境1283.4环境因素调查与评价1293.5环境管理1353.6施工现场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1363.7环境保护控制措施1374内业资料1424.1总体要求1424.2质保资料与施工现场同步1
5、42第四篇 过程控制标准化1.基本要求1462.过程控制流程图1473.组织管挥部及职责1483.1.组织管挥部1483.2.职责1484.创建规划1504.1.编制1504.2.初审1504.3.复审1515.基本配置1525.1.施工人员1525.2.机械、检验检测设备1535.3.原材料1545.4.工地试验室1555.5.搅拌站(预制场)1565.6.制梁场1565.7.场容场貌1626.专业施工过程1656.1.钢筋工程1656.2.混凝土工程1676.3.桥涵工程1716.4.隧道工程1796.5.路基工程1866.6.轨道工程1926.7.房建工程1956.8.通信信号工程205
6、6.9.电力电气化工程2106.10.内业资料2187.检查评分2197.1.内容2197.2.标准219概述创建标准化工地对保证安全、提高质量、培养高素质队伍,又好又快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施工工地是各种建设要素的集合,是实施标准化管理的载体,工地管理标准化就是工地管理工作内容的具体化、定量化、标准化,把现场布置、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等转化为工作标准,实现现场规范化、布局科学化、培训经常化、生活秩序化。标准化工地建设方针:以人为本,和谐统一,规范管理,服务生产。标准化工地建设目标:按照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原则,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做到管理制度标准化,建立结构清
7、晰、职责分明、内容稳定的管理制度;人员配备标准化,实现岗位设置满足管理要求,人员素质满足岗位要求;现场管理标准化,生活设施、施工设施、安全生产防护设施统一化,确保施工人员职业健康安全;过程控制标准化,建立健全工程指理的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分级控制系统和评价评估体系,明确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等控制要点,确保过程控制的有序可控,实现工程建设的目标。标准化工地管理总体要求:平面有图,按图施工,图物相符;大宗材料,码方成垛,分类堆放;临设水电,杆正线直,安全不漏;道路畅通,排水无阻,没有垃圾;临设料房,规格整齐,防雨防潮;宿舍整洁,食堂卫生,纪律严明;科学管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责任到人,挂牌施工,
8、奖罚分明;限额领料,随干随清,工完料净;按图施工,精心操作,保护成品;施工脚手,搭设标准,规格整齐;施工工具,用完洗净,整齐保管;机械设备,运转正常,保养清洁;包装用品,保存完整,回收交库;按期交工,质量优良,清洁卫生;竣工档案,内容真实,资料齐全;六位一体,安全和谐,打造精品。第一篇 管理制度标准化总 则标准化工地建设,以安全和质量为前提,从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标准化入手,把安全生产作为最基本要求,把实现精品工程作为最终目标。标准化工地建设,以改善工地生产生活设施为基本要求,注重员工身心健康,激发员工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场容场貌和提高队伍综合素质为基本要素,树立
9、企业良好形象,展现企业管理水平。以落实责任和严格岗位责任制为手段,健全标准化工地管理制度,狠抓落实,为标准化工地创建提供保障。本篇从安全质量管理、人员设施管理、技术管理、文明施工等方面对施工单位标准化工地管理制度建设明确了要求,力求构建结构清晰、职责明确、内容稳定的标准化工地管理制度,体现实施有规范、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的标准化工地管理理念,实现标准化工地建设的目的。1. 安全质量制度1.1 安全质量责任制度1.1.1 施工单位要建立覆盖各层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安全质量责任制度要明确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施工单位现场应设置安全生产管挥部,负责本工地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并设专职安全员。安全质量管
10、理目标要分级分解落实,对监督检查、考核奖罚做出具体规定,形成文件组织实施,确保每个职工切实履行好各自岗位上的安全责任。安全质量责任制度要覆盖工程指理人员、作业班组长、专职安全质量管理员。1.1.2 安全质量管理目标必须量化,应包括:安全质量事故控制目标,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达到的目标,文明工地实现的目标、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目标,安全质量创优目标。安全质量目标要求根据职责分工,对应各自岗位,做出界定,有文字说明。1.1.3 各部门、岗位人员的安全质量管理职责和指标应经过责任人的确定。1.1.4 安全质量奖惩考核应把安全质量管理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内容,把安全质量管理职责、管理目标和措施要求、考核和奖罚
11、规定具体内容量化。1.2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2.1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应明确各类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的类型、对象、时间和内容,对安全教育培训的计划编制、实施和记录、证书的管理要求、工作程序做出规定,形成文件并组织实施。1.2.2 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应包括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岗位合格证书,复审和年度安全培训;电工、焊工、架子工、运输机械作业人员、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爆破作业人员等特殊工程作业人员操作证培训、复审和年度安全培训;待岗复工、转岗、换岗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新工人进场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常性安全教育。1.3 安全质量检查制度1.3.1 安全质量检查制度应对检查形式、方法、时间、内容、组织的管理要求
12、、职责权限,以及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整改、处置和复查的工作程序及要求做出规定,形成文件并组织实施。1.3.2 安全质量检查应包括作业层的自查,上级管理层对作业层的抽查。检查类型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业性检查等。1.3.3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质量问题,应签发隐患整改通知单,规定整改要求和期限,必要时应责令停工、整改。对安全质量问题进行登记,对纠正和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有效性进行跟踪复查,合格后销记,做好记录。1.4 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资金的计划编制、支付手段、监督管理和验收报告的管理要求、职责权限和工程程序要作出规定,形成文件,建立台帐。1.5 安全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1.
13、5.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应对意外伤害保险的办理,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应急救援和处理的管理要求、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做出具体规定,形成文件并组织实施。1.5.2 安全质量事故应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置。1.5.3 应建立安全质量事故档案,按时如实填报职工伤亡事故月报表,保存事故调查处理文件、照片、图片、资料等有关档案。1.5.4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根据工地特点,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应确定应急救援的组织和人员安排,应急救援器材与设备的配置、事故发生的现场保护和抢救及疏散方案、内外联系方法和渠道、演练及修订方案。1.6 质量信息管理制度为建立项目部之间,项
14、目部与建设、设计、监理单位之间适当的质量信息交流、沟通、协商和接受、处理,特制定本制度。首先,项目部建立适当的质量信息建立和沟通机制,确保质量信息建立和沟通工作的有效性。安全质量部负责质量信息交流、沟通、协商和接受、处理等管理工作。质量信息的内容应包括:建设、设计、咨询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文件等工程资料,建设、咨询单位和上级监督部门对工程质量的期望、意见、抱怨和投诉。质量信息的渠道主要有:电话、电传、电子邮件、信函等;各种会议,如工地月度会议、监理周会等;各种报表,如计划报表、调度报表等;口头传达、汇报、协商等。质量信息的实施:A施工阶段,项目部负责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进行沟通,随时
15、掌握顾客要求或期望的变化动向,积极协调配合,确保工程质量顾客满意。B在监理例会,项目部汇报本周工程质量控制情况;在月度工地会议上,项目部向建设、设计单位汇报月度质量控制情况。C在日常施工中,对监理现场核查问题,项目部要在24小时内进行回复;对施工中出现的不合格项,要按规定格式进行上报,确保质量信息的闭合。2. 人员、材料和设备管理制度2.1 人员资格审查2.1.1 对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试验员、测量员、机械员、预算员、统计员、计划员、劳资员、定额员、财会员等关键岗位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否则一律不得上岗。2.1.2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从事地下作业、高空
16、作业、铺架作业、爆破作业、与行车安全直接有关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2.1.3 施工现场应按规模设立专职安全、质量管理人员。2.2 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审查2.2.1 各种原材料应坚持“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材料试验应按委托单试验内容进行,并如期提交数据准确,结论清晰的试验报告。各种原材料要按标准取样、送检有登记、检验结果报告有反馈。各种配合比的配料单数量准确,格式标准,交底要清楚。2.2.2 施工单位上场设备配置要合理,状态应良好,满足施工要求。从设备进场开始,建立好台帐(保养、维修、运转小时、作业性质、零配件
17、消耗等),台账应详细、准确;重要设备动态(如上场、购置、修复、转场、事故处理等)每月应有记录。2.2.3 对材料、设备等物资的验收管理要求、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要做出规定,形成文件并组织实施。对进场物资验收后要形成记录,对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物资应作好标识并清退出场,形成记录。在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应建立装拆、检测及验收登记制度,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达到国家规定检验检测期限的,必须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3. 技术管理制度3.1 施工测量复核3.1.1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组织
18、对现场明确施工测量的复核内容、复核程序、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组织实施。3.1.2 要建立施工单位项目部技术人员对测量队长进行技术交底,测量队长将放样采用的测量方法和检查方法连同技术交底返回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再次审核,技术人员确认后对施工作业队进行交底的流程。3.1.3 复核人在复核中发现经手人有误,不能自行修改资料,需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会审后由经手人修正。对技术、测量数据出错造成损失的,要制定相应的处罚制度。3.2 施工图核对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制定施工图核对制度,对施工图核对的内容、时间、人员分工、程序、修改等做出规定。施工前经过现场调查,提出施工图核对优化意见,并及时将核对
19、意见反馈到设计院、监理、工程指挥部等单位。反馈意见由设计单位在设计交底会议上给予答复,并形成书面纪要。对设计交底纪要,项目部应及时存档、传阅、下发,并在图纸文件上及时标识修改情况,实现可追朔性。3.3 施工技术交底3.3.1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要组织制定技术分级交底职责管理要求、职责权限、工作程序、人员、时间安排,以及分解落实、监督检查的规定。3.3.2 重大工程开工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及安全管理部门,应向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技术方案交底。各分部分项工程,关键工序,专项方案实施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应向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交底。要建立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对技术人员的交底、工程部对计财部交底、工程部技术人
20、员对测量交底、工程部技术人员对试验室试验人员交底、计财部门对物资部交底、工程部对作业队交底、安全员对新进场的工人进行工种交底、作业班组对作业人员进行班前交底的整个完善交底体系。3.3.3 所有技术交底除口头交底外,要有书面交底记录,交底双方应履行签名手续,交底双方留有书面交底记录。本着“谁交底、谁负责”的原则,对由于交底错误造成返工、经济损失、工期推迟等后果的,施工单位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3.4 开工报告申请单位工程开工前应申报开工报告,经监理单位、工程指挥部审核批复后方可以动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对开工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编写审批程序、审核签字等做出具体规定,形成文件并组织实施。3.
21、5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3.5.1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对施工安全质量负技术责任,应根据现场组织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制度,明确规定施工组织设计分级编制的具体内容、编制和审批的时限、权限等。3.5.2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有针对工程危险源而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要针对工程特点、施工工艺、作业条件以及施工人员的素质等情况进行制订。3.5.3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按涉及的内容,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物资、计划等部门进行审核,审核人应有明确意见并签名。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不能随意变更修改。因客观原因需修改的,应按原审核、审批的分工与程序办理。3.6 重大危险源识别和评价 施工单位应结
22、合工地的特点、规模、类型及自身管理水平,辨识危险源,并对危险源进行评价。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出现伤害的范围、性质和时效性,制定消除和控制措施,并纳入安全管理制度、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措施中去。3.7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结合施工现场的特点, 对可能出现人身伤害的重大危险源,应制定具体、细化的应急预案,预案应包括: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监控措施,应急人员的组织、应急材料、设备的配置等。对应急预案上报审批要有明确规定,并形成文件。3.8 施工专项方案审查3.8.1对营业线、隧道、桥梁、电化等施工中的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模板工程、起重吊装、脚手架、拆除与爆破、架梁等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施工项目,
23、施工单位对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内容、审批权限、程序等应具体规定。其中,对涉及深基坑、复杂地质隧道开挖、高大模板工程等专项施工方案,应建立专家论证制度。3.8.2专项技术方案的编制必须结合实际,从施工技术上采取措施保证安全,从防护技术上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对使用的机械设备,从安全保险的有效设置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安全。3.8.1 专项技术方案应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设计、检算,对所引用的计算方法和数据,必须注明其来源和依据;所选用的力学模型,必须与实际构造或实际情况相符合,并有必要的图示说明。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和方案编制人员必须参与方案实施的验收和检查。3.9 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3.9.1方案编制项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施工标准化手册 建筑 施工 标准化 手册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60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