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培训资料.doc
《建筑施工技术培训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技术培训资料.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桩21.桩的分类31.1按承载性状分类31.2按成桩方法与工艺分类32.回转钻成孔灌注桩32.1机具设备32.2施工工艺方法要点32.3施工常遇问题及防治处理方法42.4.主要安全技术措施53.锤击沉管灌注桩53.1.机具设备及材料要求53.2施工工艺方法要点53.2.1.锤击沉管灌筑桩成桩工艺和主要施工要点63.3施工常遇问题及防治处理方法63.4.主要安全技术措施84.人工挖孔和挖孔扩底灌注桩84.1.机具设备84.2.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84.3挖孔及挖孔扩底桩常遇问题及预防、处理方法94.4.主要安全技术措施105.静压桩115.1.压桩机具设备115.2.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12
2、5.3.静力压桩常遇问题及防治、处理方法135.4.主要安全技术措施13第三章 混凝土工程15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要求151.1原材料准备152、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152.1主要机具准备152.2施工工艺152.3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152.4柱、墙(剪力墙、电梯井)混凝土浇筑162.5楼梯混凝土浇筑162.6梁、板混凝土浇筑162.7施工缝的处理162.8混凝土的养护172.9质量标准172.10外观质量172.11尺寸偏差183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93.1墙体、柱烂根:193.2蜂窝:193.3露筋:193.4麻面:193.5孔洞:203.6缝隙与夹渣层203.8混凝土裂缝204、施工
3、缝、后浇带的设置214.1施工缝的留设位置214.2施工缝的处理214.3处理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措施214.4后浇带的设置215.大体积混凝土浇筑225.1材料225.2施工要点226.混凝土试块的制作236.1混凝土试件制作规定246.2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246.3混凝土试件的养护方法247主要安全技术措施24第四章 钢筋工程251.材料的要求251.1.钢筋251.2.成型钢筋:251.3.铁丝:252.钢筋的加工制作 2.1钢筋调直253.钢筋的连接253.1一般要求253.2接头的型式263.3钢筋焊接:263.4.电渣压力焊263.4.1焊接工艺与参数263.4.2.焊接缺
4、陷及消除措施273.4.3.电渣压力焊、接头质量检验273.5焊接接头273.6焊缝质量要求:283.7绑扎接头284、钢筋的安装绑扎284.1基础钢筋绑扎284.2柱钢筋绑扎294.3绑剪力墙钢筋294.4梁钢筋绑扎304.5板钢筋绑扎304.6成品保护314.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314.8安全措施325、配筋构造325.1.钢筋保护层325.2.钢筋锚固335.3.钢筋连接335.3.1接头使用规定335.3.2接头面积允许百分率335.3.3.绑扎接头搭接长度345.4.板构造配筋345.6.柱配配筋构造365.7.剪力墙配筋构造375.8.基础配筋构造385.9.预埋件和吊环386.平法
5、施工图396.1.一般规定396.3.柱平法施工图406.4.剪力墙平法施工图41第一章 桩1.桩的分类1.1按承载性状分类1.1.1.摩擦型桩:摩擦桩,指桩顶荷载全部或主要由桩侧阻力承担的桩;根据桩侧阻力承担荷载的份额,摩擦桩又分为纯摩擦桩和端承摩擦桩。1.1.2.端承型桩:端承桩,指桩顶荷载全部或主要由桩端阻力承担的桩;根据桩端阻力承担荷载的份额,端承桩又分为纯端承桩和摩擦端承桩。1.1.3.复合受荷载桩,承受竖向、水平荷载均较大的桩。1.2按成桩方法与工艺分类1.2.1.非挤土桩,如干作业法桩、泥浆护壁法桩、套管护壁法桩、人工挖孔桩;1.2.2.部分挤土桩,如部分挤土灌筑桩,预钻孔打入式
6、预制桩、打入式开口钢管桩,H型钢桩,螺旋成孔桩等;1.2.3.挤土桩,如挤土灌筑桩、挤土预制混凝土桩(打入式桩、振入式桩、压入式桩)。2.回转钻成孔灌注桩回转钻成孔灌注桩又称正反循环成孔灌注桩,是用一般地质钻机在泥浆护壁条件下,慢速钻进,通过泥浆排渣成孔,灌筑混凝土成桩,为国内最为常用和应用范围较广的成桩方法。其特点是:可利用地质部门常规地质钻机,可用于各种地质条件,条种大小孔径(3002000mm)和深度(40100m),护壁效果好,成孔质量可靠;施工无噪声、无振动、无挤压;机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费用较低。但成孔速度慢,效率低,用水量大,泥浆排放量大,污染环境,扩孔率较难控制。适用于高层建
7、筑中,地下水位较高的软、硬土层,如淤泥、粘性土、砂土,软质岩等土层应用。2.1机具设备主要机具设备为回转钻机,多用转盘式。钻架多用龙门式(高69m),钻头常用三翼或四翼式钻头、牙轮合金钻头、或钢粒钻头,以前者使用较多;配套机具有钻杆、卷扬机、泥浆泵(或离心式水泵)、空气压缩机(69m3/h)、测量仪器以及混凝土配制、钢筋加工系统设备等。2.2施工工艺方法要点2.2.1.钻机就位前,先平整场地,铺好枕木并用水平尺校正,保证钻机平稳、牢固。在桩位埋设68mm厚钢板护筒,内径比孔口大100200mm,埋深11.5m,同时挖好水源坑、排泥槽、泥浆池等。2.2.2.成孔一般多用正循环工艺,但对于孔深大于
8、30m端承桩宜用反循环工艺成孔。钻进时如土质情况良好,可采取清水钻进,自然造浆护壁,或加入红粘土或膨润土泥浆护壁,泥浆密度为1.3t/m3。2.2.3.钻进时应根据土层情况加压,开始应轻压力、慢转速,逐步转入正常,一般土层按钻具自重钢绳加压,不超过10kN;基岩中钻进为1525kN;钻机转速:对合金钻头为180r/min;钢粒钻头100r/min。在松软土层中钻进,应根据泥浆补给情况控制钻进速度,在硬土层或岩层中的钻进速度,以钻机不发生跳动为准。2.2.4.钻进程序,根据场地、桩距和进度情况,可采用单机跳打法(隔一打一或隔二打一)、单机双打(一台机在二个机座上轮流对打)、双机双打(两台钻机在两
9、个机座上轮流按对角线对打)等。2.2.5.桩孔钻完,应用空气压缩机清孔,可将30mm左右石块排出,直至孔内沉渣厚度:摩擦端承桩小于100mm,端承桩小于50mm,清孔后泥浆密度不大于1.2t/m3。亦可用泥浆置换方法进行清孔。2.2.6.清孔后测量孔径,然后应用吊车吊放钢筋笼,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浇筑水下混凝土。水下混凝土的砂率宜为40%45%;用中粗砂,粗骨料最大粒径40mm;水泥用量不少于360kg/m3;坍落度宜为180220mm;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2.2.7.浇筑混凝土的导管直径宜为200250mm,壁厚不小于3mm,分节长度视工艺要求而定,一般由2.02.5m,导管与钢筋应保持
10、100mm距离,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接头宜用法兰或双螺纹方扣快速接头以水压力0.61.0MPa进行试压。2.2.8.开始浇筑水下混凝土时,管底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并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0.8m以上,在以后的浇筑中,导管埋深宜为26m;严禁导管提出砼面,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面的高差,填写水下混凝土浇注记录。2.2.9.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每根桩的浇注时间按初盘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对浇注过程中的一切故障均应记录。2.2.10.桩顶浇筑高度不能偏低,应使在凿除泛浆层后,桩顶混凝土要达到强度设计值。2.3施工常遇问题及防治处理方法常遇问题产生原因防治措施及处理方
11、法坍孔1护筒周围未用粘土填封紧密而漏水,或护筒埋置太浅2未及时向孔内加泥浆,孔内泥浆面低于孔外水位,或孔内出现承压水降低了静水压力,或泥浆密度不够3在流砂、软淤泥、破碎地层松散砂层中进钻,进尺太快或停在一处空转时间太长,转速太快护筒周围用粘土填封紧密;钻进中及时添加新鲜泥浆,使其高于孔外水位;遇流砂、松散土层时,适当加大泥浆密度,不要使进尺过快,空转时间过长轻度坍孔,加大泥浆密度和提高水位严重坍孔,用粘土泥浆投入,待孔壁稳定后采用低速钻进钻孔偏移(倾斜)1桩架不稳,钻杆导架不垂直,钻机磨损,部件松动,或钻杆弯曲接头不直2土层软硬不匀3钻机成孔时,遇较大孤石或探头石,或基岩倾斜未处理,或在粒径悬
12、殊的砂、卵石层中钻进钻头所受阻力不匀安装钻机时,要对导杆进行水平和垂直校正,检修钻孔设备,如钻杆弯曲,及时调换,遇软硬土层应控制进尺,低速钻进偏斜过大时,填入石子、粘土重新钻进,控制钻速,慢速上下提升、下降,往复扫孔纠正;如有探头石,宜用钻机钻透,用冲孔机时用低锤密击,把石块打碎;倾斜基岩时,投入块石,使表面略平,用锤密打流砂1孔外水压比孔内大,孔壁松散,使大量流砂涌塞桩底2遇粉砂层,泥浆密度不够,孔壁未形成泥皮使孔内水压高于孔外水位0.5m以上,适当加大泥浆密度流砂严重时,可抛入碎砖、石、粘土用锤冲入流砂层,做成泥浆结块,使其成坚厚孔壁,阻止流硫涌入不进尺1钻头粘满粘土块(糊钻头),排渣不畅
13、,钻头周围堆积土块2钻头合金刀具安装角度不适当,刀具切土过浅,泥浆密度过大,钻头配重过轻加强排渣,重新安装刀具角度、形状、排列方向;降低泥浆密度,加大配重糊钻时,可提出钻头,清除泥块后,再施钻钻孔漏浆1遇到透水性强或有地下水流动的土层2护筒埋设过浅,回填土不密实或护筒接缝不严密,在护筒及脚或接缝处漏浆3水头过高使孔壁渗透适当加稠泥浆或倒入粘土慢速转动,或在回填土内掺片石,卵石,反复冲击,增强护壁、护筒周围及底部接缝,用土回填密实,适当控制孔内水头高度,不要使压力过大钢筋笼偏位、变形、上浮1钢筋笼过长,未设加劲箍,刚度不够,造成变形2钢筋笼上未设垫块或耳环控制保护层厚度,或桩孔本身偏斜或偏位3钢
14、筋笼吊放未垂直缓慢放下,而是斜插入孔内4孔底沉渣未清理干净,使钢筋笼达不到设计强度5当混凝土面至钢筋笼底时,混凝土导管理深不够,混凝土冲击力使钢筋笼被顶托上浮钢筋过长,应分23节制作,分段吊放,分段焊接或设加劲箍加强;在钢筋笼部分主筋上,应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混凝土垫块或焊耳环控制保护层厚度,桩孔本身偏斜、偏位应在下钢筋笼前往复扫孔纠正,孔底沉渣应置换清水或适当密度泥浆清除;浇灌混凝土时,应将钢筋笼固定在孔壁上或压住;混凝土导管应埋人钢筋笼底面以下1.5m以上吊脚桩1清孔后泥浆密充过小,孔壁坍塌或孔底涌进泥浆或未立即灌混凝土2清渣未净,残留石渣过厚3吊放钢筋骨架导管等物碰撞孔壁,使泥土坍落孔底做好
15、清孔工作,达到要求立即灌筑棍凝土;注意泥浆密度和使孔内水位经常保持高于孔外水位0.5m以上,施工注意保护孔壁,不让重物碰撞,造成孔壁坍塌粘性土层缩颈、糊钻由于粘性土层有较强的造浆能力和遇水膨胀的特性,使钻孔易于缩颈,或使粘土附在钻头上,产生抱钻、糊钻现象除严格控制泥浆的粘度增大外,还应适当向孔内投入部分砂砾,防止糊钻;钻头宜采用肋骨的钻头,边钻进边上下反复扩孔,防止缩颈卡钻事故孔斜1钻进松散地层中遇有较大的圆孤石或探头石,将钻具挤离钻孔中心轴线2钻具由软地层进入陡倾角硬地层,或粒径差别太大的砂砾层钻进时,钻头所受阻力不均3钻具导正性差,在超径孔段钻头走偏,以及由于钻机位置发生串动或底座产生局部
16、下沉使其倾斜等针对地层特征选用优质泥浆保持孔壁的稳定;防止或减少出现探头石,一旦发现探头石,应暂停钻进,先回填粘土和片石,用椎形钻头将探头石挤压在孔壁内,或用冲击钻冲击或将钻机(或钻架)略移向探头石一侧,用十字或一字型冲击钻头猛击,将探头石击碎。如冲击钻也不能击碎探头石,则可用小直径钻头在探头石上钻孔,或在表面放药包爆破断桩1因首批混凝土多次浇灌不成功,再灌上层出现一层泥夹层而造成断桩2孔壁塌方将导管卡住,强力拔管时,使泥水混入混凝土内或导管接头不良,泥水进入管内3施工时突然下雨,泥浆冲入桩孔4采用排水方法灌筑混凝土,未将水抽干,地下水大量进入,将泥浆带入混凝土中造成夹层;另一方面,由于桩身混
17、凝土采用分层振捣,下面的泥浆被振捣到上面,然后再灌入混凝土振捣,两段混凝土间夹杂泥浆,造成分节脱离,出现断层力争首批混凝土灌一次成功,钻孔选用较大密度和粘度、胶体率好的泥浆护壁;控制进尺速度,保持孔壁稳定;导管接头应用方丝扣连接,并设橡皮圈密封严密;孔口护筒不使埋置太浅;下钢筋笼骨架过程中,不使碰撞孔壁;施工时突然下雨,要争取一次性灌筑完毕,灌筑桩严重塌方或导管无法拔出形成断桩,可在一侧补桩;深度不大可挖出;对断桩处作适当处理后,支模重新浇筑混凝土2.4.主要安全技术措施2.4.1.钻机基础应平整坚实,应铺垫枕木或钢板。轮胎式钻机应用长度不小于4m垫木垫至轮胎离开地面;2.4.2.钻机作业前应
18、检查卷扬提升机机构的运转、制动和钢丝绳是否符合规定;2.4.3.钻机作业时,钻机放置部件固定,吊索具下方不得有人;2.4.4.旋转钻孔机下钻时要慢,应密切电流表,严禁过载;2.4.5.钻完的孔必须随时用盖板盖牢;2.4.6.钻孔机移动的道路应平整坚实,必须将钻头提离地面20,并固定。3.锤击沉管灌注桩 锤击沉管灌注桩系用锤击打桩机,将带活瓣桩尖或设置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尖(靴)的钢管锤击沉入土中,然后边浇筑混凝土边用卷扬机拔桩管成桩。其工艺特点是:可用小桩管打较大截面桩,承载力大;可避免坍孔、瓶颈、断桩、移位、脱空等缺陷;可采用普通锤击打桩机施工,机具设备和操作简便,沉桩速度快。但桩机较笨重,劳动
19、强度较大,再要特别注意安全。适于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稍密的砂土及杂填土层中使用,但不能用于密实的中粗砂、砂砾石、漂石层中使用。3.1.机具设备及材料要求主要设备为一般锤击打桩机,如落锤,柴油锤、蒸汽锤等。由桩架、桩锤、卷扬机、桩管等组成。桩管直径可达500mm,长815m。配套机具有下料斗、1t机动翻斗车、混凝土搅拌机等。混凝土材料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5;水泥用强度等级32.5或42.5普通水泥,要求新鲜无结块;粗骨料粒径不大于30mm,坍落度一般为57cm。3.2施工工艺方法要点锤击沉管灌筑桩成桩工艺(a)就位;(b)沉入套管;(c)开始浇筑混凝土;(d)边锤击边拔管,并继续浇
20、筑混凝土;(e)下钢筋笼,并继续浇筑混凝土;(f)成型3.2.1.锤击沉管灌筑桩成桩工艺和主要施工要点(1)桩机就位:就位后吊起桩管,对准预先埋好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放置麻(草)绳垫于桩管与桩尖连接处,以作缓冲层和防地下水进入,然后缓慢放入桩管,套入桩尖压入土中;(2)沉管:上端扣上桩帽先用低锤轻击,观察无偏移,才正常施打,直至符合设计要求深度,如沉管过程中桩尖损坏,应及时拔出桩管,用土或砂填实后另安桩尖重新沉管;(3)上料:检查套管内无泥浆或水时,即可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应灌满桩管;(4)拔管:拔管速度应均匀,对一般土可控制在不大于1m/min;淤泥和淤泥质软土不大于0.8m/min;在软弱
21、土层软硬土层交界处宜控制在0.30.8m/min。采用倒打拔管的打击次数:单动气锤不得少于50次/min;自由落锤轻击(小落锤轻击)不得少于40次/min;在管底未拔至桩顶设计标高之前,倒打和轻击不得中断。第一次拔管高度不宜过高,应控制在能容纳第二次需要灌入的混凝土数量为限,以后始终保持使管内混凝土量略高于地面;(5)当混凝土灌至钢筋笼底标高时,放入钢筋骨架,继续浇筑混凝土及拔管,直到全管拔完为止。(6)混凝土的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0;对于混凝土充盈系数小于1.0的桩,宜全长复打,对可能有断桩和缩颈桩,应采用局部复打。成桩后的桩向混凝土顶在标高应不低于设计标高500mm。全长复打的入土深度宜接
22、近原桩长,局部复打应超过断桩或缩颈区1m以上。(7)锤击沉管成桩宜按桩基施工顺序依次退打,桩中心距在4倍桩管外径以内或小于2m时均应跳打,中间空出的桩,须待邻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后,方可施打。(8)当为扩大桩径,提高承载力或补救缺陷,可采用复打法。但以扩大一次为宜。当作为补救措施时,常采用半复打法或局部复打法。(9)当桩为摩擦型桩时,桩管入土深度控制以标高为主,以贯入度为辅;当桩为端承桩时,沉管深度控制以贯入度为主,设计持力层标高对照为辅。必须准确测量最后三阵,阵十锤的贯入度及落锤高度。3.3施工常遇问题及防治处理方法名称、现象产生原因预防措施与处理方法缩颈(瓶颈)(浇筑混凝土后的桩
23、身局部直径小于设计尺寸)1在地下水位以下或饱和淤泥或淤泥质土中沉桩管时,土受强制扰动挤压,土中水和空气未能很快扩散,局部产生孔隙压力,当套管拔出时,混凝土强度尚低,把部分桩体挤成缩颈2在流塑淤泥质土中,由于下套管产生的振动作用,使混凝土不能顺利地灌入,被淤泥质土填充进来,而造成缩颈3桩身间距过小,施工时受邻桩挤压4拔管速度过快,混凝土来不及下落,而被泥土填充5混凝土过于干硬或和易性差,拔管时对混凝土产生摩擦力或管内混凝土量过少,混凝土出管的扩散性差,而造成缩颈施工时每次向桩管内尽量多装混凝土,借其自重抵消桩身所受的孔隙水压力,一般使管内混凝土高于地面或地下水位1.01.5m,使之有一定的扩散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施工 技术培训 资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60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