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第二章_机械零件强度.ppt
《2010第二章_机械零件强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第二章_机械零件强度.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 械 设 计,教师:陈 丰邮箱:fengchen_http:/,知识回顾和问题,知识回顾:1、知道了“学什么,为什么学,如何学”的问题;2、几个名词和概念;3、机械设计的总体原则和一般程序;4、零件设计的一般程序。,问题: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主要任务是什么?2、从功能方面谈谈机械的组成。3、什么叫机械零部件的失效?,第二章 机械零件的强度,【计划学时】2-3学时【主要内容】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载荷与应力分类,静应力时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学习目标】了解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以及设计方法,掌握变应力的种类和基
2、本参数,明确材料简化极限应力图和零件简化极限应力图的意义及应用,能够进行单向稳定变应力时的疲劳强度计算:=C、m=C、min=C的疲劳强度校核,了解提高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措施。【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变应力的种类和基本参数,材料简化极限应力图和零件简化应力图的意义及应用。,第1节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第2节 载荷与应力的分类第3节 静应力时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第4节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第5节 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自学),主 要 内 容,1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1.1 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和工作能力1)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整体断裂:拉,压,弯,扭,
3、剪,零件表面的破坏:磨损、腐蚀、接触疲劳,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打滑,共振,胶合,过大的残余应力:热应力,机械应力等,2)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 零件不发生失效的安全工作限度称为工作能力。对载荷 而言的工作能力称为承载能力。有时,零件工作能力是针对变形、速度、温度或压力而言的安全工作限度。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避免在预期寿命期内失效的要求(强度、刚度、耐磨性、振动稳定性、可靠性等)结构工艺性的要求经济性要求质量小的要求可靠性要求,1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1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1.2 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准则,1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1.3 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
4、一般设计方法)(1)理论设计 1)根据使用要求,选择零件的类型和结构。2)根据机器的工作要求,计算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名义载荷(F、P、T):力学公式计算出的载荷。但:由于载荷作用的不平稳性、分布的不均匀性等 因素,实际载荷大于名义载荷。载荷系数K 计算载荷(Fc、Pc、Tc)=载荷系数名义载荷 3)选择适当的材料。4)根据零件工作能力准则,确定零件的主要尺寸 两种计算方法:a)设计计算:直接求出危险截面尺寸A。,1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b)校核计算:其他方法初步设计 验算。5)画零件图。(2)经验设计 根据经验关系式,用类比的方法所进行的设计。如:箱体、传动件各个结构要素等(3)模
5、型实验设计 把初步设计的零、部件或机器作成小模型或小尺寸样机 进行实验。如:飞机、桥梁、风力发电设备等的风洞实验,水轮机、轮船、潜艇等的水洞实验。,2 载荷与应力的分类,2.1、载荷的分类,随机变载荷,变载荷:,静载荷:,如锅炉的压力、匀速转动的离心力、自重等。,循环变载荷,稳定循环变载荷:,不稳定循环变载荷:,如汽车、农业机械等。,2 载荷与应力的分类,静应力:,2.2 应力的分类,1)应力种类,变应力:,稳定循环变应力:应力变化周期、应力幅和平均应力均不随时间而改变者;,非对称循环变应力,脉动循环变应力,对称循环变应力,2 载荷与应力的分类,2)稳定循环变应力的基本参数和种类,a)基本参数
6、:,平均应力:,应力幅:,最大应力:,最小应力:,2 载荷与应力的分类,应力循环特性:,b)稳定循环变应力种类:,-1+1 不对称循环变应力,=0 脉动循环变应力,=+1 静应力,=1 对称循环变应力,注意:静应力只能由静载荷产生,而变应力可能由变载荷产生,也可能由静载荷产生!?,2 载荷与应力的分类,名义应力由名义载荷产生的应力计算应力由计算载荷产生的应力,3)名义应力和计算应力,3 静应力时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3.1 单向应力下的塑性零件,强度条件:,或:,(失效形式:塑性变形),3.2 复合应力时的塑性材料零件,按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对弯扭复合应力进行强度计算 由第三强度理论:(最大剪应力
7、理论)由第四强度理论:(最大变形能理论),(失效形式:塑性变形),3 静应力时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复合应力计算安全系数为:,或:,3.3 脆性材料与低塑性材料,脆性材料极限应力:强度极限,(失效形式:断裂),3 静应力时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按第一强度条件:(最大主应力理论),2)复合应力下工作的零件,注意:(1)低塑性材料强度计算应计入应力集中的影响。(2)脆性材料强度计算不考虑应力集中。(3)一般工作期内应力变化次数103(104),按静 应力强度计算。,知识回顾和问题,知识回顾:1、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2、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和计算准则;3、载荷与应力的分类;4、静应力时机械零件强度计算
8、(材料力学)。,问题:1、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设计计算准则有哪些?2、稳定循环变应力的基本参数和种类有哪些?。3、应力循环特性表示意义?4、=1,-1,0分别表示何种应力类型?,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最大断裂强度:,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最大断裂强度:,疲劳极限:,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1)失效形式:疲劳断裂。(2)疲劳破坏特征:1)断裂过程:产生初始裂纹(应力较大处)裂纹尖端在切应力作用下,反复扩 展,直至产生疲劳断裂。,4.1 变应力作用下机械零
9、件的失效特征,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2)断裂面:光滑区(疲劳发展区)粗糙区(脆性断裂区)3)无明显塑性变形的脆性突然断裂 4)破坏时的应力(疲劳极限)远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4.1 变应力作用下机械零件的失效特征,4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4)影响因素:不仅与材料性能有关,变应力的循环特性,应力循环次数,应力幅都对疲劳极限有很大影响。,(3)疲劳破坏的机理:损伤的累积。,4.2 材料的疲劳曲线和极限应力图,疲劳极限,应力循环特性下应力循环N次后材料不发生疲劳破坏时的最大应力。,疲劳寿命(N)材料疲劳失效前所经历的应力循环次数N,(1)疲劳曲线:应力循环特性一定时,材料的疲劳极限与应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第二 机械零件 强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60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