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doc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doc(1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2008年-2015年)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二00八年四月项目名称: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项目法人: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法定代表: 杨 松 海项目地点: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单位: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设计证书: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证书 证书编号:林资证字甲C009号旅游规划设计证书 证书编号:旅规乙51-2004 顾 问:裴盛基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博导 杨宇明 西南林学院自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主任,教授、博士 袁光翰 云南省旅游局副局长 范建华 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
2、、文产办常务副主任 陈启忠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长、副州长项目总负责人:叶 文 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院长 博士、教授 生态旅游规划与休闲研究所所长 自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副主任技术负责人:胡 晓 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 副教授 社区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主 任王四海 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 讲 师 生态旅游规划与休闲研究所 副所长沈 超 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 讲 师 西南林学院国家公园发展研究所 副所长参加规划编写人员: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陈慧泉 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 教 授杨晓军 西南林学院自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 副教授、博士后成 海 西南林学院户外运动俱乐部主任
3、讲师、博士研究生彭维纳 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 讲 师陈 娟 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 助 教马有明 (硕士研究生) 林光辉 (硕士研究生)王 健 (硕士研究生) 唐彩玲 (硕士研究生) 王 哲 (硕士研究生) 任一超 (硕士研究生)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杨松海 管理局局长 黄建国 管理局副局长汤忠明 管理局副局长 刘林云 管理局副局长沈庆仲 生态所所长、工程师 刘正安 局办公室主任 岩 叫 生态所三级职员(副) 何永军 生态所副所长杨云忠 社区科科长、助理工程师 曾 嵘 勐仑所所长、工程师许海龙 勐腊所所长、工程师 李自能 勐仑所三级职员(副)罗成坤 曼搞所三级职员(副) 王利繁 尚勇
4、所所长、助理工程师赵建伟 科研所高级工程师 苏海萍 生态所技术员王 斌 科研所助理工程师 宗建坤 勐腊所副所长、工程师王仕华 曼搞所副所长、助理工程师 周建国 勐养所助理工程师赵新坤 曼搞所工程师 胡天祥 勐仑所技术员其它单位参加人员:任 敬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学院 讲师 博士研究生刘 纳 云南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设计师 前 言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58年,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保护区拥有东南亚热带北缘特色的热带雨林、季雨林,丰富的珍稀动植物,保存完好的大面积原始森林植被以及以傣族为主的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历来倍受国内外关注。保护区的旅游业
5、发展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中期进入快速发展期,目前年接待游客约65万人次。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有来自政府的支持,学者的参与以及国内外机构和组织的帮助,他们为保护区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过去历次的旅游发展规划(计划)中,虽有些规划(计划)已针对生态旅游编制,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旅游模式的制约,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直到现在保护区旅游的发展模式仍没有摆脱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的形态大众观光旅游模式,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开展甚少,致使保护区的旅游被边缘化。为完善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和解决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社会矛盾,2004年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着手编制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总体规划,2005年3月获得国家林业局批准实施。新编制的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对保护区的功能分区作了较大的调整,原有的旅游规划(计划)已难以指导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发展需要。多年来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动物活动范围溢出保护区,大象、野猪等动物伤害人畜、损害农作物事件屡屡发生,随之野生动物与社区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社区群众的保护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仅靠政府有限的损害资金赔偿是难以协调好社区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自然保护区和社区的和谐共处必须寻找多途径解决办法。生态旅游是注重当地社区受益的一种旅游形式,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能有效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社区的和谐关系。同
7、时,生态旅游的开展也可拓宽保护经费来源。国家林业局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特别重视,国家林业局主要领导于2007年8月特别批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非常重要也很敏感,开展旅游一定要规范,一定要有规划。建议保护司督促云南省林业厅尽快组织编制生态旅游规划。鉴于以上多种原因,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委托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编制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西南林学院生态旅游学院接受委托后,组成了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在保护区管理局的协助下,深入保护区开展调研工作,收集了大量有关资料、数据和图件,在充分研究总结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五个子保护区的实验区和周边、各景区(点)、保护区
8、内和周边主要社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清了保护区各方面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广泛听取了各方面意见,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并根据各级相关部门的反馈意见多次修改,完成了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GB/T 20416-2006)是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系列规划的总体要求。因此,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的规划方法以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GB/T 20416-2006)为指导,内容和深度达到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 18972-2003和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对总体规划的要求。目 录1 总则31.1 西双
9、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31.2 生态旅游总体规划依据31.3 生态旅游发展原则42 生态旅游发展背景分析52.1保护区概况52.2 保护区区位条件62.3 保护区自然环境条件72.4 保护区社会经济文化状况72.5 生物多样性分析与评价82.6 保护区旅游发展沿革103 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103.1 生态旅游资源类型103.2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164 生态旅游市场分析204.1 生态旅游市场分析204.2 市场细分与定位244.3 旅游市场预测265 生态旅游开发SWOT分析305.1 优势(Strength)305.2 劣势(Weakness)315.3 机遇(Opportun
10、ity)325.4 挑战(Threat)326 生态旅游总体布局与线路安排336.1生态旅游发展战略336.2生态旅游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366.3生态旅游产品开发436.4 重点生态旅游项目建设496.5生态旅游线路设计627 生态旅游社区发展规划637.1 社区生态旅游示范637.2 社区生态旅游产品规划647.3 社区生态旅游能力建设规划657.4 社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677.5 游客服务中心707.6 营销网站708 生态旅游设施规划718.1 交通基础设施718.2 管理服务设施728.3 游客服务中心738.4 住宿及餐饮设施758.5观景休憩设施768.6 娱乐设施768.7 科普
11、宣教和科研监测设施778.8 解译系统778.9 电力、通讯设施788.10 环卫设施798.11 安全设施798.12 防火设施808.13 急救系统809 资源、环境及社区文化保护规划809.1 资源保护809.2 环境容量分析889.3 环境保护929.4 传统文化保护9410 生态旅游管理体制与经营管理机制规划9510.1 生态旅游管理体制规划9510.2 生态旅游经营合作模式9810.3 生态旅游收益分配机制的构建9910.4人力资源管理10010.5 风险管理计划10111 生态旅游发展商业计划10311.1 资金筹措10311.2 融资对策10411.3 投融资估算10511.4
12、收益分析10512 生态旅游发展效益评价10712.1 社会效益10712.2 经济效益10812.3 生态效益10813 生态旅游发展保障措施10913.1 相关政策保障措施10913.2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措施109附表1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111附表2 生态旅游景区(点)区划表113附表3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建设投资预算表114附表4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收益分析表117附图1181 总则1.1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印度缅甸热点地区的北部,1993年被列为世界人与生物圈
13、保护区网络成员。保护区主要是以保护热带北缘雨林、季雨林森林生态系统为标志的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及热带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与其生存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1.2 生态旅游总体规划依据1) 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2)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 18972-2003;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4)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条例,国务院,1994年;5)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七届人大四次会议,1988年;6) 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2002年;7)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 GB/T 20416-2006年;
14、8) 云南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云南省环保局,2006年;9) 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云南省旅游局 ,2001年;10) 云南省旅游条例,云南省旅游局,2004年;11)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06年;12)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旅游局,2001年;13)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05年;14)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992年。1.3 生态旅游发展原则(1)依法执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各项
15、规定以国家制定的有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法规为规划依据,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为基础,针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生态系统,科学、系统的进行生态旅游总体规划。(2)优先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实施途径。本规划坚持保护第一,适度利用,保护与合理开发并举的发展思路,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在开发中进行保护。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不仅要实现旅游扶贫、带动当地社区经济发展,而且要通过旅游的发展,实现当地生态环境和谐、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效益。(3)执行国标,凸显生态旅游规划特色以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旅游规划通则规定的旅游区总
16、体规划内容为依据,结合国家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相关要求,在规划编制和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中凸显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特色。(4)尊重现状,最大化旅游体验,最小化环境影响以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为基础,在环境影响最小化、游客旅游体验最大化、经济收益适度化原则的指导下,对实验区及其相关外围区进行整体规划。(5)突出社区受益原则强调社区利益和社区能力建设是生态旅游的着力点,因此在整个规划中始终坚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社区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社区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的理念,凸现社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6)强调自然保护区的科普和宣传教育功能依托自然保护区,把生态旅游活动作为对游客开展科
17、普教育和宣传的基础平台,实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2 生态旅游发展背景分析2.1保护区概况保护区建立时间:始建于1958年,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位于云南省南部边陲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地跨景洪市和勐腊、勐海两县。位于北纬21102224与东经1001610150之间。面 积:总面积为242,510hm2,占全州土地面积的12.68。五个子保护区的面积分别为:勐养99,840 hm2,勐仑10,933 hm2,勐腊92,683 hm2,尚勇31,184 hm2,曼搞7,870 hm2。保护区类型:森林生态系统与野生生物综合性保护区。保护区植被类型:西双
18、版纳自然保护区地形起伏较大,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植被受地形、气候等因素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植被类型,共有9个植被型(含一个人工植被类型),14个植被亚型(含两个人工植被亚型),49个群系(含12个人工群系)。主要的植被类型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季风长绿阔叶林、苔藓长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竹林等。植物组成: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214科1,012属2,779种(包括亚科及变种),其中蕨类植物41科,91属,261种,种子植物173科,921属,2,518 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6属,14种;被子植物167科915属2,504种。有地区特有植物11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31种,被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
19、植物名录的有56种。动物组成:哺乳类10目,35科,130种,约占全国哺乳动物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国家级保护哺乳动物12种,级哺乳动物17种。鸟类19目,56科,456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1/3,其中特有鸟类37种,国家级保护鸟类6种,级保护鸟类70种。两栖类3目,8科,53种。爬行类3目,16科,79种。国家重点保护的两栖爬行类有7种。鱼类有8科54属100种。主要昆虫61科,665属,1100余种。2.2 保护区区位条件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斑块状分布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保护区的区位特征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区位条件是一致的。2.2.1经济区位 西双版纳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结
20、合部,东南半岛北南经济走廊带上,是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和湄公河世界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2.2.2 交通区位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与东南亚各国联系的交通要塞上,陆路有昆(明)曼(谷)国际大通道。向北通往昆明、贵阳、重庆等省会城市而直达内地,向南可直接到达老挝、泰国,辐射到东南亚各国。景洪国际机场,辐射全国,通达东南亚主要国家。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可直接通航到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五国。泛亚铁路中线西双版纳段2008年开工建设,建成后西双版纳面对国内和东南亚的客货运输能力将会大幅度提高。西双版纳具有水、陆、空立体的交通区位优势。2.2.3 文化区位 西双版纳位于东南半岛文化圈的边缘地带,13
21、个民族多为跨境而居的民族,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典型的多元文化区。具有“多元一体”文化的格局,同时体现出“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坝区以信奉小乘佛教为主的傣族为主,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体系,山地民族具有原始、古朴的原生态文化特征。长期以来,这一带也是中原文化与东南半岛文化互动影响的空间,具备了一定的边地多元文化的特征。2.2.4 旅游区位西双版纳属云南六大旅游片区的滇西南边境旅游片区的核心区域,同时也是东南半岛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的金四角旅游区区位条件,使其成为是中国旅游与东南亚旅游交流的过渡地带和桥头堡。2.3 保护区自然环境条件2.3.1 地质地貌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横断山系南北向
22、构造线向南辐射的地段,受其控制,区内以西北东南向断裂为主,伴生有东北西南的构造线,同时还有近南北向及东南向的一组断裂线。几组断裂线的交错穿插,构成了整个地区的构造格局。大体上澜沧江为一深切峡谷,江东一侧为上古生界与中生界为主的红色砂页岩、泥岩、石灰岩等组成的原上、原边型山原和中山、低中山山地,多大型深切峡谷和小型河谷盆地。河西一侧是以燕山期花岗岩和下古生界变质岩为基底的原上宽谷、断陷盆地和中山山地,边缘有峡谷围绕。地势最高处为澜沧江西岸的滑竹梁子,海拔2429米;最低处位于勐腊县的南腊河口处,海拔477米。2.3.2 气候据景洪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15.121.7。最冷月为元月份,平均气温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双版纳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总体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7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