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灵山森林公园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省级灵山森林公园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级灵山森林公园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DHJBZX-2011233某省某县省级灵山森林公园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单位: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编制单位:某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十二月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概况11.1.1东灵山概况11.1.2项目建设地点81.1.3建设规模和内容81.1.4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111.1.5实施进度计划111.2项目单位概况111.2.1项目单位名称111.2.2项目单位简介111.3编制依据和原则131.3.1编制依据131.3.2编制的原则131.4编制范围141.5结论15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162.1项目背景162.1.1省、市旅游业发展情况172.1.2某县
2、旅游业发展情况182.2项目必要性202.2.1将资源及交通等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2.2.2提供社会就业机会,保障民生。202.3项目可行性212.3.1交通区位条件分析212.3.2政策环境条件分析212.3.3自然环境条件分析222.3.4自然人文条件242.3.5社会经济条件25第三章 项目选址、规模与建设条件283.1项目选址283.1.1项目总体思路283.1.2原则283.1.2场址位置293.1.3占地面积293.2项目建设区自然条件293.2.1地形地貌气象条件293.2.2工程水文、地质条件303.3建设内容303.3.1索道工程303.3.2公路建设313.3.3登山步
3、道313.3.4供电323.3.5供水设施323.3.6排水、排污工程333.3.7通讯工程规划343.3.8服务设施343.3.9停车场353.3.10服务点353.3.11住宿373.3.12购物373.3.13娱乐373.3.14其他37第四章 资源现状394.1森林资源394.2植物资源394.3动物资源404.4昆虫资源414.5蜘蛛等资源424.6菌物资源434.7旅游资源434.7.1自然景观资源434.7.2人文景观资源484.7.3可借鉴景观资源51第五章 市场分析525.1现有游客结构525.2市场趋势分析525.2.1趋势525.2.2国内旅游市场存在问题545.3优势5
4、45.3.1旅游资源丰富多样545.3.2地理位置优越555.3.3客源市场广大565.3.4丰富的建设经验565.4劣势565.4.1基础设施落后565.4.2部分景点亟待保护565.4.3区域竞争激烈575.5机遇575.5.1良好的政策环境575.5.2科普文化旅游的发展585.5.3经济发展的推动585.6挑战585.6.1周边旅游景区带来的挑战585.6.2开发与保护的矛盾585.7项目建成时市场客容量与游客结构59第六章 环境和生态影响616.1 环境保护规划616.1.1 基本原则616.1.2 环境保护措施616.2 环境保护工程设计616.2.1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616.2.
5、2 环境保护工程效益分析626.3 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626.3.1 成立环保领导小组626.3.2对施工噪声污染的控制636.3.3对粉尘污染的控制636.3.4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63第七章 节能65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657.2项目节能背景分析667.3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687.3.1当地能源供应条件687.3.2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707.3.3项目投入使用后的能源消耗717.3.4主要节能措施72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748.1组织机构与建设管理748.1.1项目组织机构748.1.2实施管理758.2项目进度计划75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769
6、.1劳动安全卫生769.2建筑物防火、防爆779.3电气防火779.4消防设施78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010.1投资估算8010.1.1估算依据8010.1.2估算范围8010.1.3估算结果8010.2资金筹措84第十一章 财务分析85第十二章 招投标8612.1招投标方案8612.2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8612.3招标范围8612.4招标依据8712.5招标基本情况表8712.6项目投标单位的要求8812.7对工程监理部门的要求89第十三章 项目效益9013.1经济效益9013.2生态效益9113.3社会效益9313.4结论94第十四章 项目风险分析9514.1政策风险9514.
7、2市场风险9514.3财务风险9614.4社会风险9614.5经营风险97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9915.1结论9915.2建议101附表:投资估算表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况1.1.1东灵山概况景观状况1、自然景观资源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自然景观资源独特,主要有妃子溪、桦扮灵山、亚高山草甸、灵山主峰等。(1)妃子溪妃子溪,位于灵山主峰北侧(N:4003;E:11520;海拔1397m以上)区域,潺潺溪流由桦树沟顺势而下。相传明朝崇祯末年两位妃子西游,一路欣赏京西美景。在随从将军的护卫下,两位妃子西游至天云山(今某灵山),被灵山的迷人风景所吸引,驻留多日,最终在此香消玉殒。为了祭
8、奠两位妃子,将军特修建两座石塔,被后人称为二妃塔,又因溪水流经于此,从而得名妃子溪。沿妃子溪而上,风景别致,景色宜人。沿途可观赏桦林,追寻灵山原生气息。漫步于妃子溪畔,踏登山步道,听叮咚溪声,闻自然之气,仿佛整个人都融入了大自然,可以尽情享受灵山妃子溪无私的滋润。走至溪水源头,这时候感受到的是溪水最原生的清澈,享受到的是灵山最原始的清净。面对此情此景,停留在脑海里的只有清与静,那一股清澈,似清风穿透心田,身心的所有疲惫都化为乌有。静静的白桦林旁,溪水叮咚作响错落有致的注入了瓦窑湾。(2)桦扮灵山灵山主峰东北阴坡由谷底直至山脊生长着近万亩桦树,一棵棵桦树攀附于灵山山体之上,为巍峨的灵山增添秀美与
9、神秘。桦树四季嫩绿、墨绿、金黄、粉白的色彩变化与成簇成团点缀其间的油松、五角枫、北京花楸等交相呼应,向游客展现出了灵山多姿多彩的风韵。为了使游客能够更直观、更全面地观赏大自然的这幅杰作,特在桦林对面山脊上选取最佳地点规划建设一座观景台,位于海拔1745m,地理坐标为东经1151945.23,北纬400234.44。登上观景台,向东南方向望去,呈现在游客视野内的是一整幅巨大的“桦林画卷”,以灵山为画布,大自然在此纵情挥洒,春描生机,夏书活力,秋画色彩,冬写凌寒,四季景观轮回变换,书画灵山经久不息的灵动。春天,桦树早早抽出了嫩绿的芽,给灵山披了一层薄薄的绿纱,像是一个带着希望的使者,将希望之种撒向
10、灵山,唤醒了灵山的春意;夏天,桦树浓密的叶子,在阳光的照射下迸出莹莹光点,微风吹过,灵山似乎是一个身着绿色长裙的婀娜多姿的女子,给灵山带来了活力;秋天,桦树林则贴心地为灵山穿上了一件温暖的秋装,在阳光下,散发着丝丝暖意;冬天,叶子都落光的桦树依旧用自己的身躯为灵山抵挡凛冽寒风,当雪花飘落,灵山又套上了一件斑驳的大衣,像是一位老者,依旧翘首遥望。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景观。唯一不变的,就是那片茫茫的桦树林。它们始终与灵山相伴,装扮灵山,庇护灵山,不离不弃,蓬勃生长,从未停息。畅游在桦林登山步道之上,穿梭在亭亭白桦之间,闭上双眼触摸一株株桦树,呼吸着清新空气,聆听着鸟儿与溪流的歌声,融入灵山,融入桦林
11、,融入自然,感受属于灵山森林的那份宁静与神秘。走进灵山,走进桦林,走进自然。春天,走在林间,看着桦树嫩绿的新芽,顿时充满了活力,陶醉其间舒心恰意,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出桦林登临主峰,豁然间又是一番美景。夏天,阳光透过层层的树叶,将整条步道笼罩在朦胧而柔和的绿色里,微风拂过,步道上星星点点的斑驳疏影也随风摇曳,沙沙的风声与泉声、鸟鸣声此起彼伏,共同演奏一曲属于灵山的夏日之歌。秋天,登山步道上散落着凋零飘落的桦树叶,在金黄的世界里,伴着飘落的黄叶,仰望蔚蓝的天空,攀爬京西第一高峰,秋高气爽,别具一番风味。冬天,满山冰坠树挂似乎将游者带入了魔幻世界,此时步入桦林,如在国画的黑白世界中穿行,冰雪世界里片片
12、桦树,勾勒出不屈的傲意和无限的生机,似乎向人们诉说着它们对于春的那份坚持与等待。(3)亚高山草甸灵山的亚高山草甸是其顶部经过长期的霜雪、冰冻风化作用而表现出许多高山的自然地理特征,使其与四周的中山和低山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自然特征。灵山亚高山草甸分布在海拔1900m以上,如此低海拔的分布在全球都是罕见的, 同时它也是亚高山草甸在我国分布的最东界, 在北京植被资源中占有特殊地位。灵山的亚高山草甸分布区域在主峰到雪峰寺之间的地带,中间有一小片松林,草甸总面积有百余公顷。灵山亚高山草甸如灵山草甸以一年生物种为主, 数十种草本在此生长,主要有苔草、嵩草和多种亚高山成分的杂草组成,外貌华丽,季相变化明显
13、。草本植物花色艳丽,观赏性高,常见植物有胭脂花、金莲花、银莲花、沙蓝刺头、白苞筋骨草、银露梅、金露梅、梅蔷薇、大花杓兰等,间杂有鬼箭锦鸡儿灌丛,野罂粟等更耐寒的植物也已经出现,还有小五台特有品种绿花繁缕、小顶冰花等。禾草、苔草、杂类草草甸中,禾草占据群落上层,苔草和杂类草占据群落下层,群落分布虽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灵山有花植物的花期集中在七八月份,其景色独特迷人。站在灵山主峰,俯瞰千亩草甸,唯有一片绿海呈现在眼底,放眼望去,很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韵味,又有天涯芳草迷征路,小向花间驻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置身于灵山的亚高山草甸中,仿佛沐浴在一片清爽宽广的汪洋草海中,
14、顿觉春风花草香,让人心旷神怡,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唯美与舒畅。在这里,夏季无酷暑,春季无沙尘,空气清新,绿茵如毯,花草交织,树木繁茂,白云飞渡,天地相连,甸上一望无垠,甸下峰峦叠嶂,浑然一体,宛若天然的大植物园,此谓草甸好风景。芳草依依,山花烂漫,微风拂过,绿浪滚滚,繁花点点,草甸胜景令人目眩神移,叹为观止。(4)灵山主峰灵山主峰海拔2420m,是灵山森林公园的最高峰,也是京西最高峰。灵山原名 “天云山” (灵山主峰南侧的仙姑坟出土碑文为证),取 “云在山中,山在天上”之意,且天、云、山为一体,云走山转天明暗,实为人间仙境。冬日,远望灵山主峰,整座山峰就好像一朵倒扣着的闪闪发光的雪莲,不需要任何美
15、丽的装饰,它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个完美的奇迹。灵山山体主要由侏罗系火山岩和燕山期花岗岩构成,特殊的岩层结构使灵山没有石灰岩质山峰的嶙峋奇特,也没有大理石岩质山峰的陡峭俊秀,却有着北方群山所特有的浑厚感。北方的山是浑圆而厚重的,犹如北方大汉憨厚淳朴。灵山主峰便是这类山峰的代表,它高大而不陡峭,毫无棱角却又处处散发着令人俯首朝拜的威势。站在灵山山脚,仰望主峰山脊处的石城,遥想当年,“黄帝战蚩尤于某之野”在此生死角逐,血战沙场,而如今的灵山却是如此的宁静祥和,或许只有那只攀爬了几万年化作巨石的神龟还记得当年黄帝的睿智,炎帝的怀仁和蚩尤的勇猛,也只有它还守望着灵山那不朽的传说。登临主峰,俯瞰山川沟壑,遥
16、观山峦叠嶂,仰望蓝天白云,置身于此,时空就此变得遥远、广阔。山之颠,海之角,历来是美景的极致所在,登高望远,或是欣赏一览众山小的美景,或是品味会当凌绝顶的感受,又或是神游天外,随着山风放飞自己的思绪,穿越岁月的轮回感悟人生的真谛。站在2420m的高度,总有一些特别的感触属于你。2、人文景观资源公园内的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多样,主要有雪峰寺、三教观、二妃塔、三清观遗址等。(1)雪峰寺雪峰寺位于西灵山顶峰,海拔2203m处。雪峰寺遗址是一片占地百余平方米的碎石砖块,寺庙墙基犹清晰可辨。雪峰寺始建于唐朝,繁盛于明清。相传雪峰寺内有两座巨大的铁铸大钟,天旱之时,当地民众焚香撞钟,跪拜求雨。钟鸣之时,方圆数
17、十里皆清晰可闻。1900年,因寺中藏了一位义和团首领,后一位知情的恶人为了得赏银,将其出卖,被洋鬼子在一个大雾天凌晨包围了寺院,放火烧了雪峰寺。古来就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之说,寺院点缀名山胜景,具有极高的游赏价值,是丰富文化内涵不可或缺的人文景观。重建的雪峰寺,要做到构筑精巧,布局合理,与雄伟旖旎的灵山景色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丰富瑰丽的人文景观与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2)三教观三教观是指儒释道三教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宗教建筑。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差异,形成的宗教建筑各具特色,而三教建筑中现存较多的是三种宗教建筑并存一处。三教观里所供奉的神袛主要是儒释道三教的创始人,即孔
18、子、释迦牟尼和老子,或者孔子、释迦牟尼和玉皇大帝,但是也有的只供奉关帝。灵山的三教观供奉的神袛是:孔子、释迦牟尼和老子。三教合一的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阶段,唐宋是一个阶段,元明清是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但是彼此之间是独立的,只不过相互之间都有影响。第二阶段是一个过渡阶段,主要是三教在思想上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但依然各树一帜。最后阶段才出现了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出现了三教合一后的新成分。明代以前基本上没有人使用过三教合一这个词汇。也就是说在明代以前没有三教合一概念的流行,而只有三教概念的存在。三教合一在明代已经有某种实际形态存在。如到了明代三教共同崇拜的神
19、袛日益流行,其中最为盛行的是关帝信仰。约成书于明中期的三界伏魔关圣帝君忠孝忠义真经称关羽君临三界,“掌儒释道教之权,管天地人才之柄”。再如,晚明的林兆恩甚至创立以儒为主体的三教合一的宗教“三一教”,宣称要通过“炼心”“崇礼”“救济”等手段,“以三教归儒之说,三纲复古之旨,而思易天下后世”,甚至“立庙塑三教之像:释迦居中,老子居左,以吾夫子为儒童菩萨塑西像,而处其末座。缙绅名家亦安然信之奉之”。实现了三教在信仰崇拜体系上的合一。明万历年间,真正具备三教合一性质的宗教就应运而生了,并且将儒家称为儒教的说法也大多来自此时。三教观作为中国文化融合发展的一个特殊表现形式,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来说具有
20、重要价值。并且灵山的三教观已经被严重地破坏,复建和保护是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三教观作为当地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复建不仅对于发掘当地历史文化和保护文物古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于弘扬中国文化和发展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3)二妃塔相传明朝崇祯末年两位妃子西游,一路欣赏京西美景。在随从将军的护卫下,两位妃子西游至天云山(今某灵山),被灵山的迷人风景所吸引,于是在此驻留多日。不久宫中传来消息,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宫中,大明王朝灭亡,紫禁城中皇室无一幸免于难。四位将军为了保全两位妃子的性命,力劝两位妃子不要回宫。两位妃子从此隐居灵山。为了保护两位妃子不被李自成起义军追杀,四位将军隐姓埋名
21、留在灵山守卫两位妃子。为了避免杀身之祸,其中两位将军削发为僧,另外两位将军化身道士,日夜守护着两位妃子。两位妃子思君之意日渐加重,久思成疾,不久便离开人世。四位将军把两位妃子安葬在灵山北侧山谷中。为了祭奠两位妃子,将军特修建两座石塔,被后人称为二妃塔。(4)三清观明清时期,桦树沟中建有道教三清观繁荣一时,现仅残存道观遗址及九龙碑一块。1.1.2项目建设地点东灵山位于矾山镇东南部,东与北京市门头沟区、某省怀来县交界。东灵山距矾山镇区约18公里。最高峰海拔2303米。这里山峦叠障、云遮雾绕、花草繁茂、林木葱茏,奇异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土壤、植被的垂直分布使东灵山区域形成灌丛、森林生态系统,是华北
22、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区域,素有华北的“小西藏”之称。1.1.3建设规模和内容基础设施建设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登山步道、客运索道、给排水、供电、通讯等。(1)公路建设标准为6m宽双向二车道柏油路,共计6.9km。(2)登山步道规划总里程为9.3km,其中三合土登山步道7.6km,木质栈道1km,松针路0.3km,石阶路0.4km。(3)给水设施包括灵山主峰南部阳坡调水设施、生活水供水设施及景观循环水设施,建设水源消毒间一处,调水线路一条全长5.5km,供水线路全长9.4km。(4)排水设施,包括服务区内生活污水处理厂一处,污水排放管道2.7km。(5)供电设施建设包括低压供电线路和高压供电线
23、路。低压供电线路覆盖服务区及景区,全长16.2km。高压供电线路铺设在灵山阳坡,为调水设备提供电力支持,全长8.5km。(6)拟与当地移动通讯公司进行协调,建设移动通讯基站,并且建设完全覆盖景区范围的内部无线对讲机系统。景点建设(1)溪流整治对景区内溪流的全面整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要增大溪水流量,主要采用防渗工程防止溪水下渗,辅以人工增加潭瀑水面,将潺潺水流的景色尽量发挥。二要在灵山山门附近,在溪流交汇处,结合地势,修建三级溢水坝,蓄积溪水形成人工湖及瀑布落差,与周围的山林、树木一起,构成山水相依、水环山绕的自然景观。(2)褐马鸡珍禽园建设灵山沟谷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的天然栖息地之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省级 灵山 森林公园 旅游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7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