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doc
《浅议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议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 张培摘要:在现代主义设计思想指导下的我国很多城市存在着刻板的功能分区和非人性的大尺度的设计缺陷,在此等城市建设发展的背景下造成了城市形象特征的弱化、宜人尺度的丧失、人类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等城市景观环境现实性问题。 在城市环境设计日益重视的今天,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景观设计师(或环境设计师)都开始关注在城市环境设计中如何保持和再塑本城市形象特征和营造“人性化”环境场所的设计实践。为了不再让一些有社会历史价值、情感价值、文化价值、景观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的旧建筑及其景观环境从城市空间中消失,为了不让我们生存的城市环境沦为毫无特色的非人性空间场所,寻找失落的情趣空间环境,寻找
2、失落的城市场所文脉,寻找一种既能继承和延续城市历史人文精神,又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城市环境更新的方法是大势所趋。关键词:景观设计 人性化正文:一、人性化设计(一)人性化设计的概念人性化设计是指在符合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强调精神与情感需求的设计。人性化设计是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标,是设计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人们对设计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哲学。在以人为中心的问题上,人性化的考虑也是有层次的,以人为中心不是片面的考虑个体的人,而是综合的考虑群体的人,社会的人,考虑群体的局部与
3、社会的整体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使社会的发展与更为长远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和谐与统一。因此,人性化设计应该是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方向,以综合协调景观设计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二)人性化设计的发展“人性化”一词在我们周围出现的年代并不久远,而在人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历史,当从我们开始懂得住进山洞时开始“人性化”也搬进了室内空间。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虽然在现代主义指导下的城市建设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提供了客观的物质载体,但同时产生了诸如上文提到的问题。在过去的20年,后现代主义城市设计理论和景观规划理论的出现为“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环境设计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和城市多样化的设计手法,这一
4、点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实现。 “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环境设计观主要强调人文主义的回归和对人性空间的重视。如注重追求创造宜人的、富有情趣的绿色城市空间,保护与再现特定环境场所的景观特色及空间结构特征,努力营造一些具有历史文化氛围,有利于市民交往的情感场所等。尤其在网络信息时代,城市文化内涵、人的生活行为、工作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市的扩张和改造中亦将不断运用一些新的城市语言。“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环境设计观将在城市的扩张和其环境更新整治中扮演主导的角色。如何健全城市环境的文化生态系统,保护和发展城市精神文化内涵,创造“人性化”的景观环境,是城市环境设计或更新整治的基点和本质所在。二、武汉江滩中
5、的人性化设计城市环境更新整治作为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设计,又是一种策略,城市环境更新整治总的来讲指城市中所有的建筑及外部空间场所的改造设计活动。 从“人性化”的城市景观环境设计观出发,环境更新整治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旧建筑及外部空间环境的更新整治和循环再利用与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和延续的互动,如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再现、旧建筑的功能置换与循环再利用、城市历史街道及广场等外部空间在保留城市文脉及城市结构肌理的内在秩序的前提条件下更新整治,这类的保护与更新整治提升了城市的人文精神,无论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满足于社会和人的需求。武汉江滩融入武汉的特殊历史,如根据1998年人民解放军
6、为了保护大武汉,与洪水抗战的事迹创作系列主题景观(见图)。但是目前人们对精神的追求更为强烈,对营造精神家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景观设计中,设计者应充分考虑城市人民的精神追求,了解民意。设计时应充分展现当地的地域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征。对于这一点武汉江滩中做的还不是很好。另一类是对人的生活形态的更新,延续与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与情趣化的城市景观环境,这类环境更新设计主要是对“人”的活动空间的重视,回归物质生活,为现代人创造一些城市精神文化内涵丰富、地域景观特色鲜明的生活环境。目前在国内外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如街道环境的改善(近年来出现一些具有景观欣赏价值的购物、休闲步行街的现象)、提供户外公共活
7、动空间、增加城市的绿色交往空间和富有情调的亲水开放空间。重点表现城市特征,改善城市旧有环境设施,促进城市持续发展(如改造与利用旧有的消极空间,为人们创造出休息、交往的绿色开敞空间和城市滨水带景观环境空间等)。现有的武汉汉口江滩二期的园林绿化面积达30万平方米,占景区总面积76%,比一期大了一倍。汉口江滩二期工程,栽种了白玉兰、棕榈、大桂花、樟树等100多种树木,8500余株各类乔木,种植草皮13万平方米,构成色块2万平米,绿篱带7000米。为保证草皮四季常青,每块草皮上种了两种草夏季型的“百慕大”和冬季型的“黑麦草”。 此外,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国宾林和13000平方米的友谊林,展现出了二期
8、园艺构造的匠心独具。国宾林中,设计者通过植物造景,将景观性、参与性、纪念性融为一体。友谊林则将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典型国家的典型植物按植物布置规律有机结合(见下图)。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江滩设计也不例外。在肯定江滩设计的成功之处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发现它所存在的不足之点。从下图我们可以发现,汉口江滩具有三层滩面,一层为临水滩面,呈自然斜坡,在汉口水位8米左右 时淹没。二层为中洪水位滩面,一般在汉口水位8米至11米时淹没。三层滩面为最宽广的滩面,也是江滩的主滩面,在汉口水位处于14米左右时淹没。现有的汉口江滩主要设计了第三层和第二层滩面,第一层也就是最临近长江的一层没有做任何处理(见下
9、图),完工后我们看到的是遍地荒草。三、武汉江滩“人性化”设计观与实践方法旧建筑再利用与“人性化”的城市环境共生的设计手法。主要是指在城市环境更新整治中,力求保护城市原有的内在空间组织结构的前提下,对待城市的旧建筑采取改造性再利用的态度。这种设计手法实现了旧建筑在城市景观环境构建中的社会经济价值,文化生态价值,情感艺术价值,并使城市环境的历史文化得以延续。在具体实践中,有不同的设计策略和方法,对于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建筑,一般采取“整旧如旧”的方针,使得其恢复原有的建筑风貌,保证其“原汁原味”;对于其它类型的旧建筑及其环境,常从社会历史与景观生态双重社会属性的角度出发,在对其功能延伸及置换的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景观设计 中的 人性化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7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