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城县总体规划说明书.doc
《某县城县总体规划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城县总体规划说明书.doc(1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现状概况一、 县域概况(一)地理位置XX县地处河北省南部,华北平原南部,地处东经11483491148549,北纬378059378169之间。东靠巨鹿、平乡,西连邢台、内丘,南依南和,北接隆尧。县城位于县域西南部,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距首都北京40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市110公里,距邢台市20公里。(二)行政区划XX县东西最大横距30.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3.2公里,总面积431平方公里。全县辖3个镇,5个乡,6个办事处,195个自然村,2007年末总人口324,554人。(三)历史沿革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为晋地。周景王二年(前543年)郑羽颉奔晋,晋平
2、公封其为“XX大夫”,“XX”地始有名讳。战国时期,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属赵地。秦始皇时期(前221年前206年)县境隶属巨鹿郡。西汉时期,高祖(刘邦)六年(前201年),县境置XX县、张县(治所不详)、广乡县(治所不详),三县皆属巨鹿郡。中元六年(前144年)析巨鹿郡置广平郡。征和二年(前91年)改属平干国。五凤二年(前56年),除国为广平郡,辖XX县、张县和广乡县。建平三年(前4年),析广平郡置广平国,三县仍属之。东汉更始三年(25年)废张县、广乡县。建武十三年(37年)改隶巨鹿郡。建安十七年(212年)更隶魏郡。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析魏郡置广平郡,县属之。晋代(265年4
3、20年)南县(今巨鹿县)、襄国(今邢台县)、南和县并入XX县,属广平郡。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析XX县,复置南和、襄国。孝昌三年(527年)析广平郡北部地区,增置北广平郡,县属之。北齐天保元年(550年),北广平郡,南言县省入广平郡。天保六年(555年)XX县并入南和县,属南和郡。隋代开皇十六年(596年),析南和复置XX县,属邢州。大业三年(607年),XX县省入南和县,属襄国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析南和县复置XX县,治苑乡城(今县城东北十八里),属邢州,不久徒于今治。天宝元年(742年)罢邢州为巨鹿郡,县属之。至德二年(757年)罢巨鹿郡复置邢州,县属之。五代(907960),县
4、仍属邢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XX县省入南和县委为镇。元佑元年(1086年)析南和县复置XX县。宣和元年(1119年),邢州升为信德府,县属之。南宋建炎三年,金天会七年(1129年)降信德府为邢州,县属之。南宋景定三年,蒙古世祖三年(1262年),升邢州为顺德府,辖XX县。景定五年(1264年),XX县省入邢台县。至大三年(1310年)复置XX县。顺德府该为顺德路,县属之。明代(13681644年)XX县属京师顺德府管辖。清代(16441911年),县属顺德府。民国2年(1913年),县属直隶冀南道。民国3年(1914年),冀南道改名为大名道,县属河北省第十三督察区(即尧山区)。193
5、8年1月,隶属冀南区。1941年8月,属晋冀鲁豫边区冀南区十一专区。1945年抗日战争后,县属冀南区四专区。1948年9月,属华北行政区冀南区四专区。1949年8月,XX县划属邢台专区。1958年4月28日,撤消邢台专区,XX县划归邯郸专区;同年12月,XX县并入巨鹿县。1961年5月复置邢台专区,同年7月复置XX县(含南和),属邢台专区管辖。1962年3月,XX县、南和分设。1970年邢台专区该称邢台地区,县属之。1993年,地市合并,归邢台市管,为市辖县。(四)地形地貌XX县位于华北平原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由河流、洪水冲积及湖沼沉积而形成,结构类型复杂。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南向东北倾降。西
6、部为太行山冲积平原,土地沙质多。东部历属黑龙港流域,九河下稍,河道纵横,且低易涝。土壤以粘土为主。XX县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地下水源丰富。XX县地处“大陆泽宁晋泊低平原区中部”,海拔2035米。境内通过的河流有澧河、马河、沙铭河、留垒河、牛尾河、滏阳河等,这些河流泥砂淤积了原先是湖泊的宁晋和大陆泽。区内地势低平,地面起伏小,地下水位浅,部分地方有沼泽化现象。河流虽然较多,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土地洪涝和盐碱化灾害严重。(五)气象水文XX县属于东部季风型,南温带气候亚温润区,也称暖湿半干旱一年两熟亚区。具有大陆性季风显著和四季分明之特点。春季光照充足,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气象灾害频繁;秋季前
7、期雨多,后期天高气爽;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40小时,年平均气温12.8,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26.4,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3.5,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22.0。年平均无霜期为197天,冬季冻土层深度1146厘米。年平均降水量为485.7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869.7毫米。全年中,冬半年以偏北风占优势,夏半年以偏南风最多。(六)自然资源1. 土地:全县土地总面积658,424.1亩,其中农业用地507,655.6亩,非农业用地82,421.7亩,未被利用土地68,346.8亩。2003年全县耕地面积456,611亩。2. 地表水:地表水包括自产水(
8、降水)和客水(河流),由于两者受大气降水的制约,亦不稳定。据统计,县内自产水年平均径流量为0.134亿立方米。客水径流量为3.622亿立方米,地表水径流总量为3.756亿立方米,平水年(P=50%)为2.5835亿立方米,枯水年(P=75%)为0.7519亿立方米。自产水径流主要集中在79月份,占年径流总量的69%以上,常以沥涝出现。客水径流,1985年前平水年地表水实际利用量为0.083亿立方米。1986年至1990年,河道干涸,客水停止径流。径流县内的河流,除留垒河、牛尾河一般年份有少量水可灌溉外,其他均系汛期泄洪涝的季节性河流。澧 河(南北澧河) 由南向北,经过骆庄村西流经大陆泽,称为南
9、澧河;到邢家湾进入宁晋泊地带称之为北澧河。洺 河 由南向北,经过骆庄村东流经大陆泽,在邢家湾以南汇入澧河。顺水河 由西南方向流入,经西固城流经大陆泽与南澧河汇合。牛尾河 由西南方向流经XX县县城北侧向东北至邢家湾汇入北澧河,进入宁晋平原区。留垒河 由南向北经辛店镇西进入大陆泽与洺河相汇流入澧河。滏阳河 有东南蛇形穿过辛店镇,经天口,沿大陆泽东侧边缘地带,至邢家湾汇入北澧河。3. 地下水:地下水资源主要是浅层淡水。县内地下水的整体流向,自西向东运动,北部在低水位期出现一个下降漏斗,是宁晋、柏乡、隆尧漏斗向南的延伸部分,其面积56月份低水位期为49.72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11.5%,9
10、月高水位期为39.75平方公里,占9.2%,逐步由季节性漏斗响常年漏斗发展。地下水的埋深规律是:又四周向中间变浅,陆泽洼地地下水埋深3米,泽西、泽东两区水位埋深大于8米,北部漏斗区水位埋深618米。浅层淡水主要分布在山麓平原冲积扇末端和湖洼平原,以及滏东冲积平原的部分地区。浅层淡水总面积392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90.9%。地下水可开采量多年平均为0.655亿立方米。按水的供需平衡计算,全县农业、工副业、和人畜生活用水,年需水0.9608亿立方米,其中农业需水0.9098亿立方米,工副业需水0.019亿立方米,人、畜生活用水0.032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平水年为0.738亿立方米,实际
11、年平均开采0.8778与立方米,超采0.2228立方米至多。由于近些年持续干旱,客水停流,地下水下降尤为严重。县内地下水,既有溶滤潜水,又有河水混入,水质普遍较好。4. 林业:全县森林覆盖率11.7,林地总面积7.56万亩,其中防护林1.54万亩,用材林1.92万亩,村镇林木用地2.56万亩,苗圃用地0.1万亩,果树1.5万亩。(七)自然灾害据资料统计,公元前221年至1990年的2,211年中,XX县共发生旱灾131次,其中大旱(包括特旱)46次,平均16.87年出现一次。发生干旱26年,其中初夏旱有7年,伏旱有11年,秋旱有8年。XX县历史上水涝较多,俗称“九河下稍”。自公元前85年至19
12、90年的2,075年之中,共发生水、涝灾害171次,其中重灾113次,平均12.7年发生一次。自公元2年至1990年的1989年之中,XX县境内发生虫灾88次,其中重灾26次,平均22.6年出现一次。自1956年至1990年,XX县共发生风灾6次,雹灾9次。XX县境内属多震区,从765年至1896年的1,132年中,据不完全统计,发生地震34次。建国后,自19661990年,共发生2.5级以上地震121次,其中1966年3月8日的隆尧6.8级地震和同年3月22日的宁晋7.2级地震,波及XX县境内,15人死亡,375人受伤,大面积房屋倒塌。(八)国民经济发展水平2007年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增
13、长势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7.6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5.6亿元,第二产业6.2亿元,第三产业5.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568万元,同比增长57.4。民营企业营业收入、增加值、上交税金分别达到32.6亿元、9.47亿元、5,04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14和71.4。全县职工平均工资14,610元,同比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55元,同比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180万元,全县实际利用外资53万美元。二、 县城概况XX县县城是在唐至德二年旧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座落在县境西南部,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现状建成区面积5.37平方公里
14、,人口5.80万人。县城距省会石家庄市110公里,距邢台市20公里。第二章 历年总体规划的回顾及城市建设现状一、 1986年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1986年,为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XX县政府组织编制了XX县县城总体规划。此版规划的要点是:1. 县城性质: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为主,以纺织、机械制造为辅的平原城镇。2. 规划期限:近期19861990年,远期19862000年。3. 县城规模:近期人口规模为1.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45平方公里,人均占地104平方米;远期人口规模为2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92平方公里,人均占地96平方米。4.
15、县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北至物资局、南至南环路、东至马家庄、西至西环路。5. 用地布局:县城规划建设用地主要向北和东北方向发展。在县城东部,沿XX辛公路布置工业区。生活区在城区西部。公共设施主要布置在通济街、大街、新兴路和光明街。开辟西环、北环、南环及东环作为过境道路,避免过境交通穿越县城。拓宽北街和大街,疏通中街和建行街。县城道路红线按15米、20米、30米三种形式控制。86版总规的指导思想比较明确,规划符合当时实际情况,对XX县县城的有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自规划实施起至1997年,XX县县城建设基本依据86版规划实施:旧城区初步完成了通济大街和大街市场的建设工程。沿西环(邢德公路)、
16、XX辛公路两侧进行了部分建设,主要建设项目为公共设施和工业企业。县城内改建了县医院、建设了县政府、县委等公共设施。建起了一些多层建筑,改善了县城风貌,方便了群众生活。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县城的迅速发展,86版总规已经无法再适应当时县城发展的需要,表现在:1. 86版总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颁布之前完成的。由于规划法在城市用地划分、规划内容、规划深度等方面都作出了新的、明确的规定,此版规划已经无法继续指导县城的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2. 86版总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编制的,与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城市性质发生改变,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不能满足当时
17、县城发展的需要;3. 86版总规未进行城镇体系的规划工作。二、 1992年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鉴于上述原因,1992年底XX县建环局委托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XX县县城总体规划,使XX县的城镇建设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邢台地市合并后,XX县建环局再次委托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原规划进行了必要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并于1998年5月底完成了成果,经上级政府批准,开始实施。此版总规的规划期限为近期19932000年,远期19932010年,主要规划编制要点如下:1. 城市性质和规模县城性质:XX县县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轻化工及机械加工为主的县域中心
18、城镇。县城人口规模:近期3.5万人,远期6万人。县城用地规模:近期控制在416.68公顷,人均119.05平方米,远期控制在596.88公顷,人均99.48平方米。2. 总体布局结构县城用地以向西向北发展为主,适当向东发展。县城布局结构为:依托旧城,发展新区,进行集中式布局。居住用地向西向北发展,工业用地向东向北集中发展。XX辛路为东西向轴线,联系工业区与居住区。公共设施主要分布在XX辛路两侧和旧城中心地带。3. 居住用地规划在现状基础上,在旧城西、北、南各发展一片。住宅建设应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县城内还要严禁建设平房。旧城要逐步改造建设多层住宅。在改造现状XX县中学和XX城镇中学基础上,在县
19、城北部规划一处中学,小学加增至5所。居住用地总面积185.4公顷,人均30.91平方米。4.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1)行政办公用地:以现状为主,适当增加行政办公用地,提倡建设综合办公楼,禁止建设平房大院式办工区。用地总面积24.16公顷。2)商业金融用地:主要沿光明街、文庙街、通济街、大街、新兴路两侧布置。在新兴路北侧建设综合市场一处。同时建设南部和西部商业中心。用地总面积40.47公顷。3)文化娱乐用地:改造现状影剧院、文化馆,形成市级文化娱乐中心,在西北部、公园南建设图书馆、展览馆等文化娱乐设施,在旧城南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用地总面积3.75公顷。4)体育设施用地:在西外环路与新兴路交叉口东
20、北建设体育中心,占地5.58公顷,内设体育馆、体育场和游泳池等体育设施。5)医疗卫生用地:改造现状县医院、县中心医院和妇幼保健站。在县城西北部建设一处综合医院,使县城总床位达到500张。用地总面积4.52公顷。6)教育科研用地:保留现状职教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教育科研设施。用地总面积25.20公顷。公共设施用地总面积103.68公顷,人均17.28平方米。5. 工业用地规划:规划工业用地集中布置于县城东北部,以一、二类工业为主。现状县城内有污染的企业要逐步搬迁至工业区内。工业用地总面积115.60公顷,人均19.27平方米。仓储区布置在XX辛公路北部,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仓储用地总面积1
21、5.37公顷,人均2.56平方米。6. 绿地规划:城区绿地均衡布置,点、线、面有机结合,提高绿化覆盖率,重点搞好公共绿地和街道绿地建设。规划一处高标准的综合性公园,几处小区级公园和街头绿地,建设工业区防护林带,其宽度不低于20米。绿化用地总面积54.63公顷,人均9.11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用地43.05公顷,人均7.18平方米。92版总规确定的城市性质、规模、空间结构和发展方向基本符合当时经济条件下城市的发展态势。92版总规确定的城市结构体系基本完整,功能分区基本明确,对XX县县城区建设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几年来城区发展很快,基本做到了依据规划进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三、 县城发展面临的
22、主要问题从当时的发展条件来看,上版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基本准确,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基本切合实际,城区布局结构较好地结合了XX县的城市特点。但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环境的变化,上版总体规划的众多方面已不能再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以下9个问题上。1. 城市规模有待调整:XX县目前执行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偏低,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城市发展的速度,原定规模必须及时调整,从而在国家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大政方针指导下,有效推进XX县的城镇化进程。2. 如何与邢台对接随着邢台地区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道路交通系统发展迅速,城市建设向郊区迅速蔓延,加之现代化交通工具与交通组
23、织方式的发展,XX县与邢台间的人员、物资、信息交流更为紧密,邢台市2008-2020版总规远景规划更是将XX县作为邢台的卫星城来看待。XX县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课题就是如何更为积极和科学的与邢台进行城市建设和功能的对接,抓住机遇,提升XX县的区域地位,作为邢台地区资源整合和对外展示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对区域功能进行补充和提升。3. 如何利用好高铁站京广高铁将于2012年6月全线通车。邢台高铁站设于邢台市区与XX县城区之间,距XX县西外环仅4公里,距京珠高速邢台出入口仅0.6公里。高铁站的建设将极大的拉动XX县的经济发展,XX县的城市建设,也必须考虑到高铁的影响,进行积极的应对和必要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县城 总体规划 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7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