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方案.doc
《庭院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庭院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方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靖边县席季滩生态型循环经济项目区庭院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庭院经济是国内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农户或家庭农场为了增加收入,针对市场需求,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庭院资源,取得了显著经济效果,庭院经济已发展成为市场经济活动中一个非常有影响、有特色的经济领域。伴随着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和生态型循环经济的兴起,庭院经济这一古老而又崭新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没有衰落、消失,反而呈现出多型态、高活力、自循环的发展态势。因此,实施庭院经济规划既是一项造福千家万户农民的惠民工程,又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发展庭院经济对保护耕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
2、经济、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靖边县政府决定2005年在席季滩生态型循环经济项目区范围内实施庭院经济建设项目,并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一)指导思想围绕靖边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的重点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生态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原理,面向市场,发挥优势,依靠科技,以农民住宅为中心,并利用其周围的非生产占地、自留地、宅基地、四旁地、坡台地的面积和空间,以及光热资源、劳动力资源,因地制宜地从事以种植、养殖、加工为主的生产经营活动,达到科学连接、互动发展、整体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
3、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逐步实现“农民收入多元化,农村环境生态化,农业发展新型化”。(二)实施原则 1.遵循尊重规律,统筹兼顾的原则。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统筹兼顾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讲求实效的原则。科学制定规划和政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各地区、各方面的主要矛盾,重点突破,分步实施。.遵循综合开发与特色项目相结合的原则。从平面结构、立体结构、时间结构、食物链结构等方面加大对庭院资源开发的力度,达到科学连接、互动发展,既突出特色又注重整体协调的效果。.遵循政府主导,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充分发
4、挥政府的组织、推动、引导作用,增加政府投入,同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农户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来经营庭院项目,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二、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根据“靖边县席季滩生态型循环经济项目区庭院经济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靖边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靖边县综合农业区划,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围绕生态型循环经济建设要求,面向市场,突出特色,依靠科技,营造环境,引导庭院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使得庭院布局科学合理、设施配套完善、景观和谐优美,庭院经济运行的规模、质量和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5、农村庭院环境质量建设和农村庭院生态系统生产力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总体任务1、从2005年到2010年在尔德井村和席季滩村建成规范化的庭院经济户460户,庭院经济发展面积800余亩,其中,尔德井村200户,发展面积380亩,席季滩村260户,发展面积420亩。到2015年在全县范围内建成规范化的庭院经济户5000户,庭院经济发展面积10000余亩。、通过巧用食物链(网)和共生生态关系,把绿色植物的生产、家畜(禽)的饲养和微生物的繁殖有机地串联起来,使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能量高效率利用,形成一个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生产、生活两用基地,提高庭院资源的转化效率,从而为大规模劳动力密集型现代农业生产提
6、供预备性实验。、抓好重点,以点带面。全县范围内以尔德井村和席季滩村为主,先行试点;在尔德井村和席季滩村内先行筛选40-60个重点户,通过对重点户的扶持与示范,达到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效果。三、规划类型及工作重点由于规划区位于黄土高原北部农牧交错带,自然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生产力低下。在此条件下,发展生态节水型庭院经济,可缓解生态压力,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靖边县席季滩生态型循环经济项目区庭院经济规划应以“生态节水农业”为主题,紧扣“农”字,把生态建设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以单个农户为生产单元,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等为主业的良性生产系统,并力争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7、和生态效益。(一) 规划类型1、专业型(1)庭院种植业。以庭院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在庭院和房前屋后种植蔬菜、果树、花卉、苗木、药材和食用菌等多种经济价值高、效益好、销路畅的项目和品种。在种植过程中把高杆与矮杆、宽叶与窄叶、早熟与晚熟、地面收获与地下收获作物结合起来。由于庭院经济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按小个体,大群体的发展模式,一村一品,一地一业的发展格局,将各家各户的庭院种植化零为整,整合成一定规模,并按照“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迅速占有市场,并逐步形成地方拳头产品。规划到2010年,尔德井村和席季滩村规划区平整土地1200余亩,
8、主要用于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2)庭院养殖业。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庭院的空间进行猪、牛、羊、马、驴、兔、鸡、狗等传统畜禽,以及珍禽和毛皮类、观赏类小动物等的饲养。规划到2010年,尔德井村和席季滩村规划区养殖各类羊6000只,养猪1500头,奶牛600头,其他动物300只。(3)庭院加工业。有效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剩余时间,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加工肉类制品、面粉、淀粉、豆制品、饲料等农副产品,或利用当地丰富的名特优品种资源和传统技艺从事服装、鞋帽、毛皮、刺绣、编织、小工艺品等生产项目。规划到2010年,以尔德井村建立大型畜产品市场为契机,建立覆盖陕甘宁蒙地区的较大的禽畜及产品加工销售集散中心
9、,围绕禽畜产品加工市场,发展一批其他农产品和手工品加工业,扩大市场交易的内容和影响范围。(4)庭院旅游休闲业。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特色产业和文化、民俗,在空闲的庭院内发展以渡假休闲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休闲山庄,让人们自然接触、自然认识和体验乡土民俗。围绕农家乐项目开办商品销售、理发、美容、维修、浴池、信息、咨询、住宿和文化娱乐等服务业。规划到2010年,尔德井村和席季滩村规划区形成有规模、上档次的农家休闲山庄10余户,日接纳游客200余人次。上述几种形式在一个农户可能同时存在,但往往是以一业为主,适当兼营其它,有着明显的主次之分。2、综合型这种方式的主要特征多是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种植、养殖、加工多业
10、并举,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综合经营,立体开发,达到各种资源循环利用,多级转换,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庭院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综合型庭院经济主要有“四位一体”和“三位一体”两种模式。规划到2008年,在尔德井村和席季滩村规划区内建成综合高效生态型庭院经济园300余亩,2010年达到600余亩。(1)“四位一体”庭院生态农业模式。“四位一体”庭院生态农业模式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在农户庭院或田园,将日光温室、畜禽舍、沼气池和厕所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四者相互依存、优势互补,构成“四位一体”能源生态综合利用体系,从而在同一块土地上,实现产气和产肥同步、种植和养殖并举、能流和物
11、流良性循环。(2)“三位一体”庭院生态农业模式。“三位一体”庭院生态农业模式是以农户庭院为基本单元,利用房前屋后的山地、庭院等场地,主要建设畜禽舍、沼气池、果园三部分,同时使沼气池建设与畜禽舍和厕所三者结合,形成以农带畜、以畜促沼、以沼促果、果畜结合的配套发展和良性循环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及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二)工作重点根据庭院经济发展趋势,以及结合靖边县席季滩生态型循环经济项目区的实际,以“综合型”为主的高效生态型庭院经济将成为靖边县席季滩生态型循环经济项目区长远发展的亮点,为此,今后工作的重点应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村庄路、林、渠及庭院用地综合整理与村内环境优化。为了提高庭院农
12、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庭院经济的发展环境,扩大庭院经济的影响力,加快以路、林、渠及庭院用地综合整理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主要包括连接公路主村道和村内道路硬化、村内主要街道架设路灯,垃圾定点存放与污水的统一排放,庭院与道路周边绿化地带的布置,规划区庭院用地的平整并达到相应用地的要求,等等。2、庭院能源建设:以沼气、太阳能为主要建设内容,并以此带动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以及农村环境的改善。庭院能源多年发展不快,复盖面不大,数千元的投资和技术是主要制约因素。但该项有望较快发展,其一,这与农民的生产特别是生活密切联系,不仅方便、卫生,而且每个沼气池可增收千元左右,农户有积极性;其二,近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庭院 经济发展 规划 实施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6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