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珍稀植物园概念规划说明书.doc
《平武珍稀植物园概念规划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武珍稀植物园概念规划说明书.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目 录第一章基本情况4一、自然条件4二、社会经济条件4三、历史沿革5第二章 资源评价及开发建设条件评价6一、森林资源评价6二、开发建设条件评价6第三章 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6一、规划依据6二、规划的指导思想7三、规划的原则7第四章 规划背景和意义8一、规划背景8二、规划意义8第五章 规划布局8一、规划理念8二、规划主题9三、规划定位9四、规划目标9五、功能分区9六、道路规划11七、建设规模11八、经营模式12第六章 保护规划12一、生态环境保护12二、生物资源保护13三、安全保护13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3一、投资估算14二、资金筹措14第八章 效益分析与评价14一、经济效益评价1
2、4二、生态效益评价14三、社会效益评价15第九章 需要政府解决协调的问题15第一章 基本情况一、自然条件平武珍稀植物园,位于县城南部区域 ,规划范围面积31.5公顷。用地性质为集体用地,地形为坡地,坡度有陡有缓。该用地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主要通道完善,拟用地内便道和排灌系统设施较齐备,经提升改造能基本满足该珍稀植物园建设。同时,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日照充足、土壤较肥沃、水资源较丰富,适合川西北山区乡土珍稀植物生长繁衍。平武县境县城一带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云多、雾少、阴天多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4.7,最高值15.1,最低值13.9。极端最高温3
3、7,极端最低温7。多年平均降水量866.5毫米,最高值1161.4毫米,最低值397.3毫米。多年平均日照时间1376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252天。由于地势起伏突出,高差悬殊,气候要素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呈垂直分布。低山河谷地带属北亚带山地湿润性季风气候,低中山地带属山地温暖带气候,中山地带属寒温带气候,高山地带属亚寒带气候,极高山地带属寒带气候。适合多种珍稀植被种植繁育。 二、社会经济条件平武处于绵阳北部,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东邻青川县,南连北川县,西接松潘县,北靠甘肃省,东南接江油市,西北倚九寨沟县,全县辖9镇16乡,全县总人口186073人(2004年底),县境总面积5974平方公里。平
4、武县境县城一带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云多、雾少、阴天多的特点,适宜农、林、牧、副、渔业发展。 平武县位于涪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境内山岭绵延,峰峦重叠,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高差悬殊大,西北最高雪宝顶海拔5400米,东南最低 椒园子海拔600米,一般比高1000米至2700米。全县地域轴线南北长120km,东西宽104km。中高山区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4.35 %(海拔1000米以上),低山区面积占全县面积的5.65 %(海拔1000米以下)。平武县幅员面积5974平方千米,是省定贫困县和少数民族比照县。全县有耕地41万亩,其中水
5、田1.8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0.6%;县辖9镇16乡,253个村(含四个居民委员会),1489个村民小组。2000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8.8万 人,总户数5.09万户,其中农村人口为16.5万人,农业户4.37万户;辖区内有藏、回、羌等八个少数民族近5万人,占全县人口的26.7%。平武县属亚热带山地气候,冬季干燥温和,夏季湿润凉爽。由于境内西北比东南高差约4300米,构成气候随高度变化而急剧变化的特点,低山河谷地带,雨量充 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在14.7C最高38C,最低-7.3C,多年平均降雨量907.5毫米,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大面积山区林地为平武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
6、的环境条件,县境内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为平武的第二产业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九环线由江油入境,三国文化旅游区正进行基础建设工作,县城重点为报恩寺参观点,白马风情区涉三个民族乡和王朗自然保护区,雪宝顶主要在泗耳虎牙两乡;羌族风情独有魅力,此地也是茶叶之地。 平武县发展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投资环境好。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待开发利用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丰富。服务体系高效便捷,建立了优化投资环境的长效机制。平武县珍稀植物园作为整个平武山区珍稀森林植物的聚集地;对原产于平武山区珍稀森林植物进行驯化、繁育、展示,向国内外推荐;是集科学研究、珍稀植物发掘与拯救、生态科普教育和科研示范、以及
7、生态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珍稀森林植物园。平武县珍稀植物园将是平武县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也是林业部门将自身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是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绿色经济。三、历史沿革 平武县自西汉置刚氐道以来,已历2200年。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刚氐道,隶广汉郡,治地今古城镇。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分刚氐道地新置广武县于南坝,并改刚氐道为刚氐县,治地不变,两县皆隶阴平郡。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更广武县为平武县,仍隶阴平郡。后魏孝武帝时(公元532-534年)置江油郡,郡、县同治今南坝镇。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置龙洲,洲、郡、县同治今南坝镇。明嘉靖四
8、十五年(公元1566年)置龙安府,府、县同治今龙安镇。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龙安府,仍置平武县至今。 第二章 资源评价及开发建设条件评价一、森林资源评价平武县森林资源是平武山区特有的重要资源之一,特别是天然的原始森林更是这种资源的宝中之宝,大面积的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在涪江水系的源头,是涪江上游的水源涵养林,国家天然林禁伐后,虽然对县财政收入增长有不利的影响,但对保护涪江上游的水源和生态环境条件改善将发挥重大的作用,社会效益十分明显。优势树种常见的有二十三科,三十七属,七十八种,草被植物有九十六科、三百三十二属、五百七十三种,家杉、冷杉、云杉、华山松、香樟、楠木、银杏等相当普遍。此外经济林木
9、品种也相当齐全。 二、开发建设条件评价1.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平武县珍稀植物园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除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厚重的人文资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投资环境好以外,区位优势是影响平武县珍稀植物园建设的重要因素。九环线通车后,从绵阳市区到平武珍稀植物园只需一个小时的车程,使之具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2.相得益彰的地域组合。平武县珍稀植物园地处县城南部区域,建园选址生态环境幽雅洁净,与平武县独特奇异的自然资源、厚重品高的人文资源、稳定的旅游市场,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平武县珍稀植物园将为平武县的旅游业锦上添花。第三章 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一、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
10、法(1998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法(1998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年1月29日)森林公园管理办法(1994年1月22日发布实施)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LY/T5133-2003)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平武总体规划二、规划的指导思想1以国家林业发展方针、政策为指导,以提高林业科技含量,按照政府组织、全面规划、分步实施。2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以树木标本园建设为重点,高起点规划
11、、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 3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以川西北乡土树种为主,突出树木标本园的地方特色和个性。 三、规划的原则1区域发展原则。规划与平武县建设和环境相适宜,与区域发展同步。2生态建园原则。突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以森林植物资源收集保存、植物景观营造与休闲旅游度假为主,适当开发科研教育项目。3科学内涵与园林外貌结合原则。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观要求,提高园区建设品位,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4弹性递进、滚动发展原则。坚持以人和自然和谐为植物园发展主线,通过合理分期、科技和体制创新以弹性递进的方式发展,采取集中资金,重点开发,先易后难,先小后大,滚动开发。5. 协调原则。
12、平武县珍稀植物园尽量不建设与县内其他旅游点内容重复的项目,突出珍稀植物园植物园定位特色。6可持续发展原则。正确处理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关系,保证可持续协调利用。第四章 规划背景和意义一、规划背景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是平武珍稀植物园建设的战略背景。2 地震及其次生灾害使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珍稀植物处于危险境地,需要采取积极保护行动。3平武县是九环线上重要的节点,却因为服务设施的欠缺等原因而留不住人。珍稀植物园的建设,借机提高平武县城生态环境及旅游环境的综合水平,使到平武的游客有更多的停留点和更舒适的旅游环境。4在平武“产城
13、一体”发展方针背景下,融旅游产业功能、城市服务功能、生态功能为一体的珍稀植物园,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二、规划意义1通过园林设计,营造景色优美的园林环境,紧密结合植物学、植物培育学和园林艺术,将平武珍稀植物园建设成集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科教、苗木繁育开发、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2开发利用珍稀物种中栽培和观赏价值较高的种类,建设实行规模化生产的珍稀苗木基地,既能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又可以满足城乡绿化需求。3通过合理的引种栽培,进行种质资源收集、迁地保存、繁育、驯化和利用,促进珍稀濒危物种的繁衍,保护生物多样性。4发挥珍稀植物园的综合效益。由于区位的特殊性,珍稀植物园起着城市公园和旅游接待的双重
14、职能。即可满足平武县市民的休闲需求,又可接待外来游客;同时带动平武新区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第五章 规划布局一、规划理念1高起点、高品位、新技术,力求稀、奇、异、美,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特色性。 2突出地方特色,特别是在当地珍贵、稀有、濒危植物的搜集、保存、展示和繁育方面,引进国内外适合本地生长的珍贵物种,宣传其保护的重要性。 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近期投入与远期回报相协调。园区设置及项目安排上,分期分批,逐步形成规模,以社会公益性为主,经济效益为辅。 4园区建设与景观建设匹配和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无论植物安排还是景点布置,充分满足人们热爱自然的要求。 5做到仿效与创新相结合,把引进、繁育、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武 珍稀 植物园 概念 规划 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6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