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主要高校校园空间布局与景观特征分析.doc
《合肥主要高校校园空间布局与景观特征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主要高校校园空间布局与景观特征分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合肥主要高校校园空间布局与景观特征分析【摘 要】本文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校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区和西区、安徽大学(新校区)及安徽建工学院(南校区)不同时期的建校格局特点的分析,阐述了大学校园景观环境发展的历史沿革和现状并分析了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与基本原则从而总结出合肥高校发展的趋势并提供相关建议。结果表明:合肥高校的绿地覆盖率普遍高于合肥市区35%的平均绿地覆盖率,高校校园的建筑面积增长率明显高于其绿地覆盖率的增长率。然而,树冠覆盖率老校区平均为35.9%高于本世纪新建成的高校校园的14.2%。在规划上,校园的功能分区在不断的增加,逐渐由较为规
2、则、对称的苏式风格向近代的多元化西式风格演变。 【关键词】合肥高校;空间布局;景观特征 The space layout and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Hefei main college campus Wang Suo Wu Zemin Li Yalia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design, through the pattern analysis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Univers
3、ity of Technology (South Campu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Eastern and the Western Campus), Anhui University (New Campus), and Anhu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outh Campus) in different periods, described the development of campus landscape environment history and the status quo
4、, meanwhile, analyzed the impact of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factors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to conclude tha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efei so as to provide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efei University of green coverage rate is generally higher th
5、an 35% of Hefei, the average green land coverage, building area of campus growth rates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growth rate of green coverage rate. However, the old campus of tree crown cover was 35.9%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of this century, newly-built campus for 14.2%.In the planning, th
6、e campus functional areas continued to increase gradually from the more rules, symmetrical Soviet-style to modern Western-style evolution of diversity. 【Key words】Hefei University, spatial layout, landscape features 校园绿化是学校成功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向社会以人为本的今天,重视教育也必然体现在为其营造具有特色的校园绿化建设。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对校园环境条件要求的不断
7、提高。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校园环境建设很少被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大学校园建设逐步开始重视教室以外的校园环境建设1。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由此引发了发展高校新校园建设的热潮。 我国大学校园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历史背景,早在19世纪末,西方现代文明大量进入中国,西方的综合高等教育也在中国得到建立,并且在国家和社会团体的支持下建立了一批国立大学,它们是今天中国历史性校园的雏形。在20世纪初期,中国国立大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在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今天中国历史性校园的物质和精神的基础。新中国建立,高等教育经历了1952年学习苏联体制到经济困难再到十年动乱,大学教育事业发展经历起伏,
8、有重大成果也有沉重教训,这一阶段的结果成为了今天中国历史性校园的重大转折点。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走向全新的局面,中国的高等教育迎来了又一次发展的高潮,这一阶段的成果影响了中国历史性校园未来的走势。 我国大学的校园格局形态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开敞式全盘的苏化多元化的发展。学校各功能分区之间,各功能建筑物之间要达到完善组合,丰富城市面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目的,其建筑形态、空间组合必须遵循城市设计的有关原理2。这就要求校园的规划设计,必须在把握城市、校园内外环境共性的基础上,根据校园所处地段的城市区位和校园场地的特点,对校园的内外空间形态作出科学的分析,根据特定
9、的设计对象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本文以安徽合肥高校中的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南校区)、中国科技大学的东校区和西校区、安徽大学新校区及安徽建工学院南校区五个不同时期的高校校园作为研究对象,对校园景观绿化整体格局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校园的绿化景观,建立高校校园绿地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定量分析其绿地的综合效益,以期为其他绿色生态高校绿地系统的评价、规划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从而加强绿色生态校园绿地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规范绿地规划行为,全面提高校园环境质量。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1171111722E,31483158N),江淮分水岭南侧,巢湖西北岸
10、,合肥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年平均气温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两千一百多个小时。在气候、植被和土壤等方面都表现出过渡性特点。受城市建设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城市周边的天然林已逐步被人工林所取代,人工林树种单一,总量少,覆盖率低,成熟林比重低,生态功能脆弱。 安徽农业大学1954年独立办学,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学校占地210公顷,是安徽省花园式学校。合肥工业大学创建于1945年,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南校区占地面积199.399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及生活、体育、文化设施配套齐全。中国
11、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校园总面积约1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安徽大学新校区建设于2003年,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合肥大学城内,占地2000亩,大学城围绕丽人湖呈发散式布局,成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知识+生态”的绿蕊。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是安徽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位于全国科教之城、园林之城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包河区,校园面积1100余亩,新建的南校区位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800余亩,融科技、生态、人文设计于一体,具有江南园林风光特色。1.2 研究方法:对合肥
12、不同时期所建造的大学校园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具体研究大学校园各个因素对校园景观环境形成的影响,为完善与充实校园景观环境创造的理论取得最直接的资料。 利用PHOTOSHOP和CAD等软件对合肥各大高校的航空影像图的分析以及现场调查取景对校园的不同功能分区如科教区、生活区、运动区等空间绿化布置进行绿地结构的分析、功能区布局的分析、道路交通组织分析以及景观规划风貌的分析,并结合城市地理文化环境物理景观规划艺术环境心理学等学科相关知识从各个层次上对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探索和研究,旨在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来认识当代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的特征,同时对提升当代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个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肥 主要 高校 校园 空间布局 景观 特征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6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