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城市水系规划.doc
《南通市城市水系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市城市水系规划.doc(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通市城市水系规划南 通 市 水 利 局南通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一年三月项目名称:南通市城市水系规划设计编号:2009G022委托单位:南通市水利局承担单位:南通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咨询证号:工咨甲11120060040报告编写:刘新华 喻福涛 张东华 陆建平陶晓东 吴国泉 汤仲仁 张守贤 冯晓拥 何红伟 黄 莉 刘谭琴 王飞跃 吴倩云 赵 狄 邱旭东朱 炼 金 炜 胡大伟 陈旭坤 估算编制:冯晓拥 周小平报告校对:汤仲仁 张守贤项目负责:陶晓东审 核:喻福涛 吴国泉批 准:刘新华 陆 伟编制时间:2010年03月目 录1 总 论11.1 规划目的意义11.2 规划指导思想1
2、1.3 规划原则11.4 规划依据21.5 规划范围31.6 规划基准和水平年31.7 城市水系规划的技术工作程序31.8 规划主要成果42 城市水系规划区域概况52.1 自然条件52.2 经济社会发展62.3 供水排水72.3.1 城市供水72.3.2 城市排水72.4 污染源分析72.5 水污染防治92.6 河道水环境质量状况92.7 河道生态特征103 城市水系现状及分析113.1 现状水系113.1.1 河道概况113.1.2 配套建筑概况113.2 水系历史演变113.3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系布局的要求123.4 水系存在问题分析133.4.1 部分河道淤积、缩窄及切断133.4.2
3、河道断头,水体呆滞133.4.3 河道水污染现象严重133.4.4 水文化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143.4.5 沿河绿化、景观缺乏144 城市水系布局和水面规划154.1 城市水系布局154.1.1 水系分类与水系等级划分154.1.2 水系总体框架和布局规划164.1.3 水系防洪排涝功能分析234.2 城市水面规划274.2.1 水面面积及水面组合形式现状274.2.2 适宜水面面积284.2.3 水面修复与补偿285 城市河道生态水量的控制和保障305.1 河道生态水量确定方法305.2 河道生态水量计算305.3 河道生态水量保障措施316 城市河道水质控制和工程措施326.1 河道水污染
4、与水质现状326.2 河道水功能区划分与水质目标326.3 城市供水安全356.3.1 应急备用水源356.3.2 污染企业的整治356.3.3 清水通道建设366.4 河道水质控制方案366.5 改善河道水质的水系整治方案366.5.1 截污入管366.5.2 污水集中处理396.5.3 水系贯通、整治416.5.5 调水引流416.6 河道生态修复方案436.6.1 建设生态河堤436.6.2 完善滨水绿化436.6.3 建设生态廊道446.6.4 建设水生态系统447 城市水景观与水文化457.1 城市水景观457.1.1 定位及目标457.1.2 水系景观功能划分457.1.3 水景观
5、建设方案457.1.4 景观节点工程要求467.2 城市水文化477.2.1 水文化建设的框架体系477.2.2 历史水文化建设487.2.3 现代水文化建设497.2.4 水文化节点工程要求508 城市河道生态型护岸518.1 堤防护岸现状518.2 生态型护岸规划方案518.3 典型护岸工程分析529 城市水系管理539.1 水系管理范围划定539.1.1 河道管理范围539.1.2 附属建筑物管理范围559.2 水系管理内容559.2.1 河道工程559.2.2 建筑物工程569.2.3 绿化工程569.3 水系管理法规569.4 水系管理机构5610 城市水系规划工程建设意见5810.
6、1 水系规划工程系统5810.2 规划工程投资及投入途径5810.2.1 投资估算5810.2.2 投入途径5910.3 工程实施计划5910.3.1 近期工程实施计划5910.3.2 中期工程实施计划6110.3.3 远期工程实施计划6111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分析7711.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7711.1.1 规划方案环境的有利影响7711.1.2 规划方案对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7711.1.3 缓解和补偿对环境不利影响的措施与建议7811.1.4 规划方案对环境影响的初步评价7911.2 宏观效益分析7911.2.1 社会效益7911.2.2 环境效益791 总 论1.1 规划目的意义改
7、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南通市经济社会取得长足的发展,城市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的依赖性和要求愈来愈高。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已建成区范围内水系遭到一定的破坏,使原有的水系空间布局发生了变化,严重削弱了水系的防洪排涝能力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污染带来的河道水质恶化和生态环境退化总是也十分严峻,使城市居住、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受到制约。我市市区城区河道从2002年开始着手整治,到目前已初步取得成效,在实施整治过程中,迫切需要系统全面地对市区水系做一个适度超前的规划。与此同时,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大量的城郊地块被纳入市区范围,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建成区及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性质
8、、地形特征、水利工程条件、水系等均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也迫切需要根据新一轮总体规划对城市水系进行系统整治。为规范保护和利用城市水系的行为,促进城市水系综合功能的有效发挥,保障城市防洪、供水、水生态和水环境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划。1.2 规划指导思想以城市总体规划和流域规划为指导,以河网水系为基础,以水环境功能区划为依据,以保障城市防洪安全为前提,以截污治污、引清调水、营造景观为主要手段,突出系统规划、统筹协调、综合整治、科学管理,充分挖掘城市涉水文化底蕴,构筑“水通、水动、水清、水安、水灵、水美”的城市水系新景观,为南通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1.3
9、规划原则1)充分协调水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布局、目标和建设要求的关系,同时注重与城市给水排水、水环境保护、道路交通、旅游景观及其他专业规划的衔接。2)充分协调城市与水系的关系,处理好水系与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城市绿化景观系统、城市环境保护系统以及城市市政工程系统的关系。3)充分兼顾水体、岸线和滨水空间三个层面的功能协调,使三层面的功能配置相得益彰,形成完善合理的水系空间体系。4)体现生态优先的理念。尊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充分结合城市的水文、地质、地貌、气候、生态特征,因地制宜,确保水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5)体现滨水空间的共享性。滨水空间是城市宝贵、甚至是稀有的空间资源,应确保水
10、系空间在土地权属、功能特性等多方面的公共性。6)体现水系的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空间景观形象的展现和塑造,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空间景观。7)坚持公众参与的原则,在规划编制、修改和实施的全过程中广泛吸引公众意见。1.4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7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8防洪标准(GB50201-94)9城市水系规划导则(SL 4312008)10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505
11、13-2009)11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13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 12941)1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15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SL 300)16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 50)17南通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18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送审稿)19南通市城市防洪规划(2002-2020)20南通市城市水环境治理规划(2005-2020)21南通市区(建成区)河道整治规划(20102014)22南通统计年鉴(2009)23其他有关法规、规范及规定1.5 规划范围依据南通市规划城市总体规划(200820
12、30),本规划范围为南通市区,包括崇川区、港闸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范围(以下称规划区或南通市区),总面积355平方公里,其中已建成区面积68.66平方公里。1.6 规划基准和水平年规划基准年:2008年规划近期水平年:2012年规划中期水平年:2020年规划远期水平年:2030年1.7 城市水系规划的技术工作程序规划调研:对规划区水系情况作详细彻底的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水系历史及已有规划等方面的资料,同时广泛征集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对水系现状及存在问题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尤其是针对了主城区2009年几次短历时特大暴雨出现的受涝问题进行了实地走访,对城市河道污染源作
13、了较详细的摸查,使得规划方案的制定做到有的放矢。初定方案:依据流域、区域综合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防洪排涝、供水、水资源保护等专项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开发等规划对水系布局的需求,立足现有水系,理清水脉,遵循水流的客观规律,明确城市水系主体功能,确定城城市水系的基本格局。在城市水系基本格局确定的基础上,适当考虑城市水面修复与补偿,满足城市适宜水面面积率要求。对规划区水污染原因进行客观的调查分析,确定水功能区划及水质目标,确定水质控制、生态修复方案,同时研究水系生态水量的控制和保障。充分考虑水系景观功能,制定适应城市品位提升、居民生活休闲需求的水景观建设方案。深入挖掘城市涉水文化底蕴,结合城
14、市水景观功能区划,以保护历史水文化遗产为重点,辅助考虑具有时代特点、自身特色和适应城市人居需求的新型水文化建设。中间成果汇报:根据规划初定方案,编制水系规划报告初稿,同时召开中间成果汇报会,与相关部门沟通和交换意见,并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对规划报告进行修改完善。规划评审:提交规划报告送审稿,准备汇报文件,组织有关专家对规划报告进行审查。最终成果:对专家审查意见进行整理与汇总,根据意见对规划报告作最后的调整和完善,并提交规划最终成果。1.8 规划主要成果明确规划期的规划目标、构建城市水系系统和水系布局、确定城市适宜水面面积和水面组合形式、确定城市河道生态水量和控制保障措施、制定城市河道水质保护目标和
15、改善措施、制定城市水景观建设方案、划定城市水系行政管理范围和制定管理方法、制定城市水系整治工程建设方案。2 城市水系规划区域概况2.1 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南通市区地处长江口北岸,属长江流域,陆域由长江北岸的古沙嘴不断发育合并若干沙洲而成,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除狼山低丘区孤岛残立外,境内地势低平,河流密布,地面高程一般为1.64.2m(国家85基面,下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气候:南通市区地处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海洋性气候明显,受太平洋气候调节和季风环流影响,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5,平均日照21002200hr,年平均降水量1060mm,年平均雨日120天左右,受梅雨
16、和台风影响,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雨量主要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的64.4%。相对湿度80%,雾日31天左右,无霜期212235天,年平均水面蒸发量844mm。水文地质:本区位于扬子板块下扬子地块东段,第四纪沉积物源丰富。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纪松散砂层之中,具有分布广、层次多、水量丰富、水质复杂等特征。根据含水层的年代、沉积环境、埋藏分布及水力联系,可将区内孔隙含水层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潜水层和、承压水层(组)。潜水层埋藏于地表下50m以上,由粘土、亚砂土、粉细砂组成,处在与大气降水、地表水交替的地质环境中。水质受全新世海侵影响较大,水质为咸水,后随海水退出,受大气降水、长江水渗入稀释和上游淡水
17、补给而淡化,属微咸水。第承压含水层以灰色中粗砂、中细砂夹粉砂为主,与潜水层有水力关系,为半盐水。第承压含水层以中细砂、含砾中粗砂为主,水质为重碳酸氯化钠(镁)型。第承压含水层埋深200m左右,以中细砂、含砾中粗砂为主,为重碳酸氯化钠型淡水,矿化度小,除铁离子高外,适合饮用,是市区深层地下水主采层。第承压含水层埋藏在300m以下,具有多层状发育特征,为淡水。地震:南通市区位于海安、如皋凹陷的南侧,华南地台的北缘,经中生代地壳运动,由石灰岩、砂岩和石英岩组成,地层形成较早,活动性小。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市区抗震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
18、为0.40sec,属于低抗震设防区。2.2 经济社会发展南通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东临黄海,南依长江,与上海、苏州隔江想望,北接广袤的苏北平原。全市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下辖海安、如皋、如东、海门、启东五县(市),以及崇川区、港闸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区。南通市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交汇点,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2008年,在市委和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紧环境下抓机遇,好中求快争一流”的总体要求,全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2008年全市经济发展速度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9、2510.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18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430.93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880.02亿元,增长15.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040元。2008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390.21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59.59亿元;财政总支出290.56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小康社会建设全面推进,2008年省定全面小康的18项25个指标南通市有20个达标。苏通大桥正式通车,洋口港初步通航,吕四港综合海运码头建成,南通迈入了桥港新时代。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崇启大桥、海洋铁路开工建设,沪通铁路通过
20、国家立项,兴东机场改造升级规划通过民航华东局批准。南通市区包括崇川区、港闸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355平方公里,总人口87.52万人。2008年南通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8.0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53.9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48.92亿元,人均GDP55761元。2008年市区实现财政收入173.0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9.17亿元,财政支出114.78亿元。2008年市区城市建设成果卓著,滨江大桥、长江中路改造、青年路东延等18项重点工程全面竣工。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五城同创”目标圆满
21、完成;市区有线电视实现数字化整体转换;市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平安南通”建设深入推进,获省委、省政府“社会治安安全市”称号。2.3 供水排水2.3.1 城市供水南通市区供水包括城市供水和自备水源两部分。城市供水主要由市自来水公司下辖的4座水厂供水,综合供水能力为90万立方米/日,其中狼山水厂40万立方米/日,南通港水厂5万立方米/日,芦泾港水厂5万立方米/日,洪港水厂40万立方米/日,现有供水管道总长度1491公里。2008年,南通市区自来水总供水量为19388万立方米,其中生产运营用水量6532万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量7326万立方米,公共服务用水量85万立方米。市区生活用水服
22、务人口72.38万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为276.4升/日。2.3.2 城市排水南通市除老城区部分地区为雨污合流制排水外,其余大部分区域都已采用雨污分流,雨水就近排入河流。根据南通统计年鉴(2009),南通市区现有排水管道总长度1102公里,管道密度7.1公里/平方公里。其中雨水排水管道668公里,管道设计标准普遍采用1年一遇。另外市区内还建有两座雨水泵站,分别为朱家园泵站和大码头泵站。南通市主城区的城中片及城东片、开发区、港闸开发区、崇川开发区等建成区中污水管网已基本形成,污水管网总长度434公里,并建成污水提升泵站19座。2008年南通市区污水排放总量为11657万立方米,污水日处理能力26
23、万立方米/日,污水年处理量9269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85.9%。2.4 污染源分析根据对南通市区现状河道污染情况实地调查情况,目前南通市区河道除濠河以外水环境普遍较差,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主要有老唐闸镇、东港河沿线、主城区西部、观音山地区、中兴街办、竹行地区。污染原因包括沿河小区治污不彻底,雨污串流;部分工厂偷排或不达标排放废水;城中村居民生活污水直接入河;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尾水不达标等。1、老唐闸镇污染源分析老唐闸镇污染河道包括公园环河、公园一二村界河、二三村界河、粮库河、白龙庙河、闸南一河、新工房西河、闸南竖河、轴瓦厂河、闸南二河等。主要污染源为公园新村、大南新村及沿河居民生活污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通市 城市 水系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6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