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莲石公园设计.doc
《北京市莲石公园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莲石公园设计.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项目简介此次毕业设计为真实项目。项目用地位于北京市西四环石景山区,南临莲石东路,西边为规划城市次干道,东侧和北侧是规划居住区级道路。该场地有近三分之二为西南郊苗圃生产用地,西侧约三分之一为北京玉泉鲁谷批发市场。2007年,经相关部门批准,将其改建为城市公园。本次设计的内容即为公园设计。区位分析2 现状分析2.1周边环境项目场地位于居住区和城市主干道接壤之处,交通便利,周边环境较为单一。因此,建成之后的公园将主要为周边居民和过往的行人服务。2.2场地现状该场地沿东西方向呈带状分布,且北面较南面宽。东西向最长距离为477.8米,最短距离411.0米,南北向长为131.1米,总面积为6.0公顷。
2、场地内原有北京玉泉鲁谷批发市场、加油站等几处临时建筑,日后将全部拆除。由于场地原为苗圃生产用地和批发市场,故地势平坦。最高和最低点高差为1.08米,西高东低,在局部设计上可考虑微地形的利用和处理。原苗圃用地土质优良,无需土壤改良。西侧原为批发市场用地,土壤较密实,需进行适当翻整。场地清理后,全园均适合种植。3 设计依据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4 设计原则此次设计将遵循以下原则4.1生态性原则场地位于北京市西三环中心地段,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理应承担绿化和生态的作用。设计中多从其生态效益出发,创造一个既宜人又利于城市生态的环境。4.2
3、人性化原则公园的使命即为公众服务,在提倡人性化设计的今天,公园设计更应遵循此原则,为每个来公园的人创造舒适,友好的环境。例如,在公园的使用上考虑到不同人群的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避免不适宜的甚至危险的情况发生。4.3艺术性原则园林设计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考虑人的审美,以达到功能和艺术性的融合。4.4可持续性原则在实行可持续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大时代背景下,公园设计也应体现这一原则,为人类生活创造长远的利益。可持续性设计在当今景观设计中已有了很多尝试,可以作为借鉴。4.5经济性原则设计中多使用质朴、简洁、耐用的材料,使之成为一个节约型的公园。另外,经济性也是可持续性原则的
4、体现。现状分析设计概念5 设计指导思想5.1体现苗圃特色基于前期的调查分析,结合本人生活经历,笔者认为苗圃本身既是美的。它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产物,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稍加艺术的处理,它就能产生宜人的风景,让置身其中的人们接近自然,感受自然。因此,笔者产生了以苗圃为主题的设计概念。同时,该主题既区别于其他公园,又对该场地的历史有所延续。笔者从苗圃的内容和形式出发,进行了相关研究。为体现苗圃特色,在园内设计里苗圃景区,采用丰富的植物材料,矩形种植。材料的选择上,力图显现苗圃四季不同的景观效果。形式上,不光在平面上采用矩形构图,在立面上,也考虑了高低错落布置,让行走在其中的人能感受到变化的景致,
5、欣赏不同类型植物的美。5.2 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基于前期分析,建成后的公园主要服务附近居民和来往的行人。这些人,也分为许多类,同时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儿童和老年人将会是公园主要的使用者,儿童爱动,老人喜静,在设计中会针对他们安排适宜的环境。同时,在空间尺度上,不仅有适合三两人相处的小空间,也应有能容纳一两百人的室外活动空间。5.3创造多重体验感受公园的游览过程应是轻松的,快乐的和丰富的。单调的设计会让置身其中的人感到厌倦。因此,设计上要考虑空间和时间的变化,创造灵活的,充满变化的空间,给人以丰富的体验。5.4可借鉴案例在学习过程中,翻阅国外资料,经常能看到一些关于花园,公园的设计实例。其中一些设
6、计在植物应用方面,在设计理念方面值得借鉴。总平面图功能分区分层结构分析竖向设计道路系统分析图6 总体布局6.1功能分区公园的定位为区级综合和性公园,包含了公共聚集区,儿童活动区,安静休息区,散步道等内容。即有适合百人活动的动空间,也有适宜两三人小坐的静空间。主要分区如下。6.1.1苗圃景区笔者试图在全园的中部地区,营造苗圃风貌,并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相互融合。苗圃地给人的印象是规则的块状和线状种植,其中阡陌交通,人行其间,可以欣赏美丽的田园景致。笔者以块状种植,线状种植和穿插其间的小径为该区的三元素,力图在园中再造苗圃风貌。于是,在设计中的平面图上,出现了苗圃肌理。在立面上也有意识的丰富层次感
7、,色彩感和纹理感,要在现实中体现这种效果,重点在于植物材料的应用,这点在后面的种植设计中会有详细阐述。6.1.2中心水景区人都具有亲水性,喜欢在近水的地方活动。然而,应当注意,北京地区缺水严重,并不适宜做那些深水的水景和太过曲折的溪流。因此,在设计之初,笔者即限定水景的形式为浅水,并且面积不宜过大。在借鉴现代新兴的可持续性水景设计方法,尝试在本次设计中加入雨水收集系统,更好地节约用水,并能将此系统中的部分过程展现给人们。中心水景区所追求的效果是,将水景区作为园内事件的主要发生地,让人们能更舒适地亲近水。为此,围绕水体笔者设计了两个适合百人聚集的活动空间。一个是位于水体东侧的广场空间,在其中布置
8、了茶室,花架等服务小品设施,为人群服务。另一个是与东侧广场隔水相望的滨水大台阶,人们可以面对着池水,沿台阶而坐或在树下的石凳上小憩。水池中横跨一桥,提供人们另一种体验水景的途径。整个水池的设计与周围道路,广场的形体相协调,同时不失自我的形态。6.1.3体验花园区体验花园可以说是苗圃风貌在小尺度上的体现。在现实生产中的苗圃,除了裸地种植外,还有藤架,种植池等。种植的材料还有地被,藤本等类型。赋予主题的小花园在当今世界广受欢迎,笔者也借鉴国外的实例,设计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小花园,花园尺度在100平米左右。6.1.4儿童活动区在我国城市公园游人中,儿童占的比例比较大。因此在公园中单独划出供儿童活动的
9、一个区是很有必要的。儿童活动区的选址,应靠近出入口,有充足的日照和排水良好。此次设计中,将儿童活动区放置在临近北部次入口的地方,方便居住区中的儿童使用。同时,与水景区为邻,让儿童在玩耍时也能欣赏到水景。儿童活动区掩映在一片树林之中,其中禁止穿行,保持一定独立性。活动区中除设置游戏设施外,也为看管儿童的家长提供停留的长凳。6.1.5 林荫广场区林荫广场区时园中一个较大的安静休息空间,主要为公园的另一类使用人群-老年人服务。紧邻西侧入口的林荫广场采用规则式布局,同时与原地形结合,设计了微地形的变化。老年人可以在此进行诸如下棋、看报、聊天、遛鸟等活动。6.2景观结构(1)纵横直曲的道路骨架。园中道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公园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6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