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设计方案.doc
《丽水市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水市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设计方案.doc(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丽水市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20062020年)前 言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储备资源、港口航道资源、旅游资源和水能源,而且还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碳循环等生态安全和生态机理方面有着其他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在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编制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
2、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湿地保护得到全球广泛关注。自1971年湿地公约缔结以来,国际社会越来越意识到加强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促进湿地持续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湿地的关注也从最初仅强调湿地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功能,拓展到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已于1992年正式加入湿地公约,将“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的优先发展领域,由国务院17个部、委合作编制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把保护湿地、发挥湿地的综合效益、保证湿地资源环境持续利用、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确定为我国湿地保护和合理
3、利用的总目标和总纲领。2000年9月,国家林业局以林护发2000494号文公布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要求各级政府将湿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的主要目标和内容纳入到中长期计划中去,各地方、各部门涉及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内容的地方或专业规划,应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内容结合到有关的发展规划中去,把目标和优先行动分解成项目组织实施;2003年,国家林业局会同原国家计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环保总局和海洋局等9个部门,编制完成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及2005年5月浙江省人民政
4、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544号)要求各地要抓紧编制本地区的湿地保护规划,明确奋斗目标、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将其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认真组织实施。通过编制和实施湿地保护规划,把湿地保护的任务落实到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到具体湿地地块,把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多年来,丽水市政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在湿地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走在全省前列。2007年5月,由丽水市林业局组织、浙江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具体承担的丽水市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规划编制组专赴丽水市莲都区、龙泉市、青田县、缙云县、云和县、松阳县
5、、遂昌县、庆元县和景宁畲族自治县进行了实地调研,全面收集和研究了市本级各有关部门及所属县(市、区)的相关规划资料和基础材料,采用测绘部门新版电子图和最新SPOT5卫片对丽水市面积8hm2以上的湿地资源开展了专项调查、统计,并进行了必要的典型和专题调查,从而全面系统地查清了全市湿地分布、类型及面积、湿地植被、湿地野生动物资源、湿地保护状况,为编制湿地保护规划提供了最基础的本底资料。在规划编制期间,规划编制组多次就湿地保护的目标、区划布局、保护与管理体系建设、重点工程建设及保护保障措施等规划内容征求市级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的意见,于2007年10月完成规划送审稿的编制工作。丽水市湿地保护与
6、利用规划在多次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修改完善后于2007年12月11日通过省内外专家评审。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丽水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此一并衷心感谢!由于规划内容所涉面广,受水平所限,如有疏虞之处,敬请指正。 丽水市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组 2007年12月目 录前 言1 湿地资源及保护管理现状11.1 湿地资源概况11.2 湿地保护管理现状121.3 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及原因分析172 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232.1 指导思想232.2 基本原则232.3 规划依据242.4 规划期限242.5 规划目标243 湿地保护总体布局273.1 湿地保护类型区划2
7、73.2东北部河谷盆地湿地区283.3中部低山丘陵河谷湿地区303.4西南部中山溪源湿地区334 湿地保护体系规划354.1 湿地保护等级体系354.2 湿地自然保护区体系374.3 湿地公园建设体系394.4 湿地污染整治体系414.5 湿地植被、动物与栖息地恢复工程434.6 湿地生态利用示范工程445 湿地管理体系规划455.1 湿地保护管理455.2 湿地恢复管理465.3 可持续利用示范475.4 能力建设规划476 重点工程建设规划506.1 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506.2 湿地公园建设工程506.3 湿地植被、动物与栖息地恢复工程516.4 湿地资源监测体系建设526.5 湿地
8、宣传教育培训基地建设557 效益评价577.1 生态效益577.2 社会效益577.3 经济效益588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60附表: 附表1 丽水市8公顷以上湿地按湿地类型分县(市、区)面积统计表63附表2 丽水市主要水系湿地分县(市、区)面积统计表64附表3 丽水市8公顷以上湿地按保护类型区分县(市、区)面积统计表65附表4 丽水市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一览表66附表5 丽水市湿地公园规划一览表67附表6 丽水市湿地自然保护小区规划一览表68附表7 丽水市重要湿地规划一览表69附图:附图1 丽水市湿地资源卫星影像图附图2 丽水市湿地资源分布图附图3 丽水湿地保护类型区划图附图4 丽水市重要湿地分
9、布图附图5 丽水市湿地保护重点工程分布图附图6 丽水市湿地动植物监测点及宣传教育培训基地建设规划布局图1 湿地资源及保护管理现状丽水地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市域界于东经1184112026,北纬27252857 之间,东南与温州市接壤,西南与福建省宁德市、南平市毗邻,西北与衢州市相接,北部与金华市交界,东北与台州市相连。东西长171公里,南北宽170公里,土地总面积17298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6.99%。 全市89.5%的国土面积是山地,海拔千米以上山峰3573座,地形以中低山为主,间有丘陵和小面积河谷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瓯江水系自西向东蜿蜒过境,流域面积占市域面积的7
10、5.7%。全市现辖莲都、龙泉、青田、缙云、云和、松阳、遂昌、庆元、景宁等九县(市、区)。市政府驻莲都区。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全市2006年末总人口数252.53万人,人口密度为146人/km2。 丽水市作为全国生态第一市,是全省及全国的生态高地,在区域生态安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市九县(市、区)全部进入全国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前五十县,其中庆元、龙泉、景宁、云和四县(市)进入全国前十县。丽水市被誉为“浙江绿谷”、“浙南林海”、“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是瓯江、钱塘江、闽江、飞云江、灵江、福安江等干支流的发源地,湿地资源极其丰富,是丽水“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打造“浙江绿谷
11、“的重要载体。1.1 湿地资源概况1.1.1湿地面积与分布1.1.1.1类型与面积依据湿地公约、全国湿地资源综合调查技术规程的分类系统与分类标准,丽水市域范围湿地可划分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等4类11型。其中,近海及海岸湿地包括河口水域、河口三角洲2型;河流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泛洪平原2型;沼泽湿地类包括沼泽化草甸、森林沼泽、地热湿地3型;人工湿地类包括蓄水区、淡水养殖水面、灌溉用沟渠、水田共4型。本次湿地资源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丽水市现有面积8hm2以上的各类湿地面积127921.92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40%。其中天然湿地面积36848.99hm2,占全市湿地
12、面积的28.81%;人工湿地面积91072.93hm2,占全市湿地面积的71.19%。图1-1 丽水市天然与人工湿地面积比较图天然湿地中,近海及海岸湿地面积439.61hm2,占全市湿地面积的0.34%;河流湿地面积36053.43hm2,占全市湿地面积的28.18%;沼泽湿地面积* 沼泽湿地中,由于地热湿地和沼泽化草甸2型的稀缺或重要性,有些地块湿地面积虽未到8hm2,但也参加本次统计。355.95hm2,占全市湿地面积的0.28%。人工湿地中,蓄水区(库塘)湿地面积7154.73hm2,占全市湿地面积的5.60%;养殖水面(连片且大于8 hm2)湿地面积50.69hm2,占全市湿地面积的0
13、.04%;灌溉用沟渠湿地面积3224.01hm2,占全市湿地面积的2.52%;水田湿地面积80643.50hm2,占全市湿地面积的63.04%;此外,由于农用池塘、采矿性积水区、废水处理场所等湿地单个面积均小于8hm2 未统计入内。图1-2 水田型类湿地与全市其他类型湿地面积比较图若不考虑水田类型湿地的影响,全市湿地面积为47278.42 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73%,其中天然湿地面积仍为36848.99 hm2,人工湿地面为10429.43 hm2,说明丽水湿地仍以天然湿地为主。 图1-3 除去水田类型湿地影响,天然与人工湿地面积比较图1.1.1.2主要分布1、近海及海岸湿地丽水境域
14、近海与海岸湿地主要由瓯江河口水域、河口三角洲两个类型组成,位于瓯江青田段,该类型湿地面积439.61hm2,占湿地总面积的0.34%。其中瓯江河口水域湿地面积342.48hm2,占湿地总面积的0.27%;瓯江河口三角洲湿地面积97.13hm2,占湿地总面积的0.07%。2、河流湿地(1)永久性河流永久性河流湿地面积34358.43hm2,占河流湿地面积的95.30% ,占湿地总面积的26.86%。全市均属浙闽台流域,河流分属瓯江、钱塘江、灵江、飞云江、闽江和福安江六大水系。全市计入湿地资源调查的河流有628条,其中瓯江水系488条,湿地面积28216.34hm2,占全市永久性河流湿地面积的82
15、.12%;钱塘江水系76条,湿地面积3665.71hm2,占10.67%;灵江水系5条,湿地面积182.48hm2,占0.53%;飞云江水系9条,湿地面积273.4hm2,占0.80%;闽江水系41条,湿地面积1663.48hm2,占4.84%;福安江水系9条,湿地面积357.02hm2,占1.04%。 (2)泛洪平原湿地泛洪平原湿地共有6块,合计面积1695.00hm2,占河流湿地面积的4.70% ,占湿地总面积的1.33%,其瓯江青田段1块,大溪莲都段3块,松阴溪松阳段1块,好溪莲都段1块。3、沼泽湿地丽水市的沼泽湿地众多,多分布于山间岙地,其中面积大于1.00 hm2的有26块,小面积的
16、地块星罗棋布。由于沼泽湿地是丽水湿地一大特色,在全省范围也属极为稀缺的湿地类型,所以该类型的统计起始面积为1.00hm2,共计面积355.95hm2,占湿地总面积的0.28%。其中森林沼泽仅景宁望东垟1块,面积为40.00hm2,占沼泽湿地面积的11.24%;地热湿地仅遂昌湖山温泉1块,面积为1.00hm2,占沼泽湿地面积的0.28%;其余均为沼泽化草甸,面积为314.95hm2,占沼泽湿地面积的88.48%。4、人工湿地(1)蓄水区全市水面大于8 hm2的库塘50座(不包括在建工程),湿地面积为7154.73hm2,占湿地总面积的5.6%。其中湿地面积50hm2以上的水库18座,排名前三位的
17、分别是云和和龙泉境内的紧水滩水库3376.77hm2、遂昌的湖南镇水库1439.99hm2、云和的石塘水库492.83hm2。 (2)养殖水面该类型湿地面积50.69hm2,占湿地总面积的0.04%,该类型不包括库塘和河流区域的养殖水面,仅是利用平原水塘经人工改造或农田挖掘后形成的养殖水面,所以集中分布于松阳河谷盆地、缙云河谷盆地、莲都城关碧湖河谷盆地,其中大于8 hm2的参与本次统计,零星小面积的不参与本次统计。 (3)灌溉用沟、渠丽水市有灌溉用沟、渠湿地面积3224.01hm2,占湿地总面积2.52%。此类湿地多成网状,密布于水田类型湿地区域。(4)水田全市有水田湿地面积80643.50
18、hm2,占湿地总面积的63.04%,在各种湿地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大,并且此类湿地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休戚相关,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1.1.2湿地生物资源1.1.2.1 动物资源(1)鱼类 丽水市境内鱼类100种(不含引进种),隶属于10目21科66属,其中主要的淡水鱼有鲤科45种、鳅科5种、鮠科5种、鮨科3种、塘鳢科与鰕虎鱼科各2种。另有3种洄游性鱼类即香鱼、鳗鲡及花鳗鲡,平常生活于淡水内而在半咸水的河口区或近海亦能遇到。珍稀物种: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 Quoy et Gaimard)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属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丽水土名雪鳗,为降河洄游鱼类。
19、该物种在浙江分布于瓯江、飞云江和灵江水系,瓯江干流和小溪均有分布。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洄游被切断等原因致使花鳗鲡的资源量急剧下降,现已难见其踪迹。香鱼(Pleccoglossus altivelis Temminck et Sohlegel)属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渐危物种,未列入国家保护等级,属鲑形目,胡瓜鱼亚目,香鱼科,仅一属。丽水土名西瓜鱼,是一种名贵的经济鱼类,有洄游习性。中国是香鱼的最重要原产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鱼数量剧减,现已在许多原产地的河溪中绝迹。(2) 两栖类丽水市境内两栖动物35种,隶属2目7科13属,其中大鲵、虎纹蛙为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主要有大鲵、中国瘰螈
20、、有斑肥螈、东方蝾螈、淡肩角蟾、崇安髭蟾、中国雨蛙、弹琴水蛙、花臭蛙、棘胸蛙、镇海林蛙、华南湍蛙、斑腿树蛙、福建掌突蟾、黑眶蟾蜍、三港雨蛙、沼水蛙、泽陆蛙、虎纹蛙、粗皮姬蛙、饰纹姬蛙、大蟾蜍、黑斑侧褶蛙、金线侧褶蛙等珍稀物种: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Blanchard,又名娃娃鱼) 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我国特有物种,属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90年代由于大鲵价格不菲,滥捕现象非常严重,致使数量锐减,本区大部分原产地已基本灭绝或渐灭绝。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 Wiegmann) 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属无尾目,蛙科,蛙属。由于栖息地破坏,大量
21、捕捉,导致资源锐减。崇安髭蟾(Pelobatidae Vibrissaphora Pope)属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渐危物种,未列入国家保护等级,属无尾目,锄足蟾科,髭蟾属。由于栖息地破坏,大量捕捉,导致资源锐减。(3)爬行类丽水市境内爬行动物54种,隶属3目11科33属,主要有龟鳖类的乌龟、中华鳖、鼋等;蜥蜴类的铅山壁虎、蹼脚壁虎、无蹼壁虎、北草蜥、石龙子、脆蛇蜥等;蛇类的黑脊蛇、黄链蛇、玉斑锦蛇、双斑锦蛇、黑背白环蛇、锈链腹游蛇、台湾小头蛇、五步蛇、红点锦蛇、黑眉锦蛇、虎斑颈槽蛇、赤链蛇、颈鳞蛇、环纹华游蛇、渔游蛇等。珍稀物种:鼋(Pelochelys bibroni Owen) 国家级重点保
22、护动物,属龟鳖目,鳖科,鼋属。鼋是我国内陆爬行动物中个体最大的珍稀水生动物。近1020年来,由于栖息地破坏,大量捕捉,导致资源量锐减,目前数量已处于种群短期成活与灭绝的临界状态。鼋在青田的种群现为我国最大的自然分布种群。(4)鸟类丽水市境内鸟类记录有259种,隶属于15目48科147属。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鹤、黄腹角雉等4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黄嘴白鹭、鸳鸯等34种。丽水市境内的鸟类有相当大一部分为水鸟,它们经常活动于溪流、河滨、高草滩、水库库边等觅食、栖息,同时以这些小鸟为食物的猛禽也会在此盘旋捕食。(5)兽类丽水市境内兽类记录有57种,隶属于8目23科45属。属国家一级保护4种;国家二级保护
23、12等种,其中仅有少数为湿地兽类。湿地兽类多为像黄鼬、狗獾、猪獾等这样的小型兽类,他们多分布于宽广的河滨地带,那里有茂盛的自然植物群落,与农田距离较近,方便他们隐藏和觅食。珍稀物种:水獭(Lutra lutra Linnaeus) 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属食肉目,鼬科,水獭属。水獭喜欢栖息在湖泊、河湾、沼泽等淡水区。善于游泳和潜水,嗜好捕鱼。水獭历史上本区各县均有分布,因盛传其内脏、肉等具有滋补和药用功效,历史上群众就有捕捉习惯,由于长期过度捕捉,现十分罕见,已近灭绝。1.1.2.2 植物资源丽水市维管束植物有274科1122属3546种,其中苔藓植物门58科132属295种,蕨类植物门41科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丽水市 湿地 保护 利用 规划 设计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6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