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线B标监测技术交底.ppt
《1号线B标监测技术交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号线B标监测技术交底.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都地铁1号线第三方监测监测B标技术交底,内容要点,1 监测概况2 监测目的、依据和内容3 监测方法和精度4 监测频率、控制值和预警5 重特大危险源的监测,1、监测概况,成都地铁1号线工程第三方监测项目B标工作范围包括:7站7区间和一出入段线(香山站以南)。图纸和站名待定。,2、监测目的、依据和内容,2 监测目的、依据和内容,监测目的,为业主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用以评定施工影响。对可能发生危及环境安全的隐患或事故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加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处理工程合同纠纷和协调的重要依据,为业主索赔时提供确凿证据。发挥专业优势,能够丰富设计
2、人员和专家对类似工程的经验,利于解决同类工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方案编制主要依据,2 监测目的、依据和内容,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设计图;成都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第三方监测项目招标文件和B标合同文件;成都地铁建设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办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201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成都地区基坑工程
3、安全技术规范(DB51/T5072-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QES管理体系文件。,具体监测工作内容:,协助业主对工程承包商自身的工程监测过程和监测结果进行管理,包括审查施工监测方案,现场监督和审查工程承包商预埋的设备和仪器,提出预埋的技术要求并协助业主进行验收。基坑监测(包括明挖车站主体结构、附属结构、明挖区间、盾构区间的临时施工竖井、区间风井、盾构始发井、盾构吊出井及风机房等),监测项目包括:围护结构墙(桩)定水平和竖向位移、围护结构变形、支撑轴力、支撑立柱沉降、地下水位、地表沉降、基坑周边建筑物倾斜、沉降和裂缝、锚索应力等
4、。盾构区间监测,监测项目包括:区间线路附近的建筑物、构筑物(包括桥涵、立交桥、人行天桥、高压铁塔、沟渠、河流等)的沉降、倾斜和裂缝、地表沉降、拱顶沉降及收敛、管片变形监测等。,2 监测目的、依据和内容,对施工监测的管理内容:,2 监测目的、依据和内容,第三方监测对施工监测人员、仪器设备、数据及监测成果等进行检查、复核、监督及管理,并独立开展监测工作对施工监测进行复核。施工监测单位人员向第三方监测单位请假,主要人员需在地铁公司主管部门备案,并通知相关单位。施工监测单位变更人员需向第三方监测单位履行同样程序。施工监测单位监测元件必须满足监测精度;进场后,由监理和第三方监测单位共同检查产品合格证、率
5、定表,并出具检查意见。元器件产品合格证和率定表复印件应交第三方监测一份,以便计算需要。施工监测单位应当按照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需要编制监测实施方案,并经监理单位及第三方监测单位进行审核,审核完善后的方案必须作为重大危险源安全专项方案的重要内容经过专家评审,评审合格后才能实施。监测点埋设应稳固,位置和间距满足设计、地铁公司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911-2013)等要求,监理单位组织第三方监测、施工监测单位进行验收,并及时形成完整的验收记录,并报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分公司安全质量部备案。,3 监测方法和精度,监测等级根据工程自身和周边环境风险等级的要求划分。,工程监测等级,3
6、 监测方法和精度,基坑、隧道工程的自身风险等级,注:隧道埋深、断面大小、间距等按规范要求区分。,3 监测方法和精度,周边环境风险等级,注:主要影响区和次要影响区按规范要求区分。,3 监测方法和精度,(1)基坑坡顶、桩顶、围护结构、立柱、钢管柱等水平位移监测 水平位移监测采用徕卡TS09plus全站仪,仪器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1.5mm+2ppm,配件主要为棱镜、脚架、温度计和气压计等。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按照精密导线测量的要求测设。,监测内容及方法包括以下几种,精密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3 监测方法和精度,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距离观测技术要求(mm),本次监测使用的仪器达到II级仪器等级要求(测
7、角中误差2,测距中误差3+2D),监测技术要求采用II级仪器等级进行监测。,3 监测方法和精度,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基准点的埋设由施工监测单位完成,基准点埋设在变形区外且不少于3个,宜埋设有强制对中标志的观测墩,保证点位地基坚实稳定,同时要通视条件好、利于标石长期保存与观测,使用时首先做稳定性检查或检验。,规范中的样式,实际埋设的观测墩,3 监测方法和精度,水平位移监测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测量,监测点有施工监测单位埋设,宜埋设成强制对中杆。,水平位移监测主要技术要求,使用的仪器,监测点的埋设,3 监测方法和精度,3 监测方法和精度,水平位移监测过程,3.采用极坐标法开始进行监测点的观测,每个监测点分
8、别测量3次坐标,坐标较差满足要求后,取平均值作为最终坐标值。测量结束后,换另外的控制点进行监测。,1.定期复测控制网,在控制网精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开始测量。首先以一个控制点作为零方向。,2.在平时的监测中,设置多余检查方向来检查零方向控制点的稳定性,确保无误后,方开始监测。,开始观测,测量,极坐标法监测过程,(2)地表、管线、建筑物、拱顶下沉、基底隆起或回弹等垂直沉降监测 垂直沉降监测采用徕卡DNA03数字水准仪,仪器精度0.3mm/km,配件主要有铟钢标尺和尺垫等。垂直沉降监测控制网按级水准监测精度的要求测设。,垂直沉降监测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3 监测方法和精度,垂直沉降监测控制网测量方法参
9、照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按数字水准仪的测量方法构成闭合水准路线,并进行平差,测量按往返观测进行,观测顺序为: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偶数站为前后后前。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偶数站为后前前后。,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3 监测方法和精度,垂直沉降监测控制网基准点的埋设由施工监测单位完成,基准点埋设在变形区外且不少于3个,保证点位地基坚实稳定,利于标石长期保存与观测,使用时首先做稳定性检查或检验。(下图单位为cm),控制点埋设规格,现场埋设的控制点,3 监测方法和精度,垂直沉降监测点由施工监测单位埋设,主要有围护结构桩顶沉降点、地面和管线监测点、建筑物沉降点等。围护结构桩顶沉降监测点布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号线 监测 技术 交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5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