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存在与保护调研报告.doc
《古建筑存在与保护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建筑存在与保护调研报告.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拓调研之风,构新农风貌” 古建筑保护的调研调研时间:2010.07.07-2009.07.10调研人员: 杨敏 范凯伦 刘思阳完稿时间:2010. 09.05目 录l 序(3)l 龙游溪口地方民居建筑的存在与发展一龙游溪口古民居建筑的发展背景(4) 1.建筑概念(4)2.建筑的发展形成(4) 3.地区古民居的发展背景(4) 4.我们的相关认知(6)二龙游溪口古民居建筑的存在现状(7)1.古民居的主要特点(7)2.民居的结构形式(9)3.民居的材料形式(11)4.民居的艺术形式(14)5.古建筑现状分析(17)三. 古民居建筑保护形式的探讨和对比(18) 1.民居建筑的
2、保护形式(18)2.地方保护典型案例(22)四龙游溪口古民居建筑的存在现状及保护的建议(25)l 结束语(29)l 附录一 (30)l 附录二 (33)龙游古建筑的生存现状与保护 杨敏 范凯伦 刘思阳(浙江工业大学 建工学院 310014)浙江工业大学“励志风”赴衢州暑期社会实践队序2010年7月7日至7月10日期间,我们作为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暑假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一行11人前往龙游地区,对当地古建筑做了相关调研。走访的对象主要是溪口镇及其附近村落。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走访龙游溪口地方的相关部门和村镇乡社,了解当地古建的一些存在现状和保护措施,将它与其他地方古建筑的保护形式作出了相应
3、比较,以此来探讨这些古建筑的生存与保护。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我们希望探索出一条龙游溪口古建筑保护的合理道路,能引起当地相关部门和广大村名的重视,改进改善现有状况,使古建筑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来,政府能完善古建筑保护的手段,使古民居建筑为带动当地经济和了解当地传统文化做出贡献!一 龙游溪口古民居建筑的发展背景在针对龙游溪口地区的古建筑(主要以民居为主)作出相应的剖析之前,首先有必要对于民居的形成有简单的认识,并且对于龙游地区民居的形成、发展背景有一定了解。1 民居建筑的概念“民居”一词,最早来自周礼,是相对于皇居而言的,统指皇帝以外庶民百姓的住宅,其中包括达官贵人们的府第院宅。20
4、世纪40年代,中国建筑史学家刘敦桢首次把民居建筑作为一种类型提出来。文中所研究的民居建筑是指我国传统居民住宅形式,是最原始、传统的建筑类型,既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又具有一定的营造手法,同时能够遵循美的规律,传达建筑文化的艺术性。2 民居建筑的发展形成我国古代众多建筑类型种,住宅建筑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出现而产生的最早的建筑类型。据考证,原始社会主要有两大类建筑类别,分别为巢居和穴居,而他们都属于住宅建筑,也就是说原始社会的两大建筑类型都属于住宅建筑类型。原始社会之后,自奴隶社会开始,有了阶级,建筑也就逐渐产生了不同的新的类型,住宅建筑便逐渐被冠以“民居”之名,成为我国古建筑中有别
5、于其它建筑类型的固定建筑类型之一。民居在我国古代各种建筑类型中是最为简陋的一种,且材料简单、体量较小、搭建随意不讲究,在宫殿、陵墓、庙宇等类型的建筑中有很多应用。3 龙游溪口地区古民居的发展背景地理: 龙游溪口镇位于龙游县城以南23公里,历史悠久,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是龙游南部山区经济、文化中心。这里民风淳朴、山清水秀,空气质量为全年级。溪口镇交通便捷,区域优势明显,是浙西地区及闽、皖、赣等邻近诸省市通行浙东南地区的咽喉之处。是个有几百年历史的商埠,浙西南山区的竹木材及制品经溪口集散。历史:龙游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建有姑篾古国,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县历史,是浙江省历史上最早建县的13个县之一。
6、源远流长的历史,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境内有国家、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人文:龙游英才辈出,素有儒风甲于一郡之誉,由于交通上的便利和经济上的发展,其历史上多出官宦商贾。龙游民间很早就有比较浓厚的经商意识,龙游商帮曾是明清时期全国十大商帮之一,是唯一以县域命名的商帮,有遍地龙游之美誉。也正是因为他们巨大的财富,才营造出龙游地区独特的古建筑群落。习俗:旧志中多有画家记载,如祝次仲、劳景贤、姜载、余可大、余恩铹、余福博等,自宋以降代有名家。民国时期,余绍宋,海内外著名书画家、书画理论家,唐作沛、吴南章、劳泰来也各有所长,时称龙游“四画家”。抗战期间余绍宋避居休尘,“四画家”过从甚密,在他
7、们倡导下,一时去上海美专求学者10余人,画坛新秀颇多。1944年5月20日,县内举行首次版画展览。建国后,文艺创作仍以美术创作最活跃。除此之外,刺绣、剪纸、木雕、砖雕、竹编等民间工艺美术源远流长, 应用广泛。也成为古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4 我们的相关认知我们于2010年7月7日至7月10日期间分别走访了溪口镇中心小学,溪口镇人民镇府,溪口镇枫林村、庙下乡、毛连里村等各村的当地政府以及所在地的当地居(村)民,从这些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士的访谈当中,我们对当地的古建筑有了大致的了解。古建筑的传承和保护离不开其地理、历史、文化、习俗等的发展,其生存现状也和当地领导部门、当地居民的重视程度和相应举措有
8、着密切联系。据我们了解,当地领导部门尽管出台了相关政策,可是仍然无法较好的解决古建筑保护的问题。对于这些情况,我们作出了相应的猜测,其原因可能在于:1.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普遍偏低,有些农户仍然住在年岁已久的老民居建筑中,不但对自身生命安全有所威胁,同时也是对古建筑的损伤。政府部门缺少对他们经济和住房方面的补助,导致他们对于古建保护的意识薄弱;2.时代发展,地价昂贵,保护维修那些年久失修的古建筑,在经济上给政府带来很大的压力; 3.政府或领导并未十分重视,或者只注重了表面,并未深入了解实情;4.地方经济等其他一定条件的制约等。二 龙游溪口古民居建筑的存在现状 在对龙游溪口古民居的资料收集的过程中
9、,对民居的基本形式形态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又通过实地考察庙下乡古街道华岗故居及有百年历史的严家祠堂,对其的古建筑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讨论,探索一条古建筑保护的切实有效之路。1 龙游溪口地区古民居的主要特点1)院落组合。溪口地区的古建筑主要集中的是从明清至民国的古建筑,让人领略中国古代含蓄,朴实,典雅的建筑美。民居建筑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满足人们日常居住与生活的实际需要,在此基础上,也适当地追求舒适性。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房的舒适性和其它精神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对于内向性的追求,促使民居建筑使用院落围合的形式。如清朝咸丰年间的龚式民居,建筑外低内高,两进各有一个“触地通天”的天井(
10、见上图1-1),体现了江南士大夫“天人合一”的理念,同时也起到了采光、通风和汇集、排泄雨水的作用。在天井处大都设一水缸,用于蓄积雨水,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但在其四周也设置有比较合理的排水系统(见图2-2)。2)对称与均衡。民居建筑的主体有一个显著的中轴线,主体房屋沿着中轴线前后建置,而其它附属用房则建在轴线建筑的两侧,并且要建为有对称的形式,即使在形象上不能完全一样,也要取得均衡之势。从建筑本身的形象、形式和功能上的要求决定了龙游溪口地区古民居建筑具有以上两个建筑特点;而从精神层面上讲,这种中轴对称与均衡、院落围合等,恰恰符合并适应我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制度和礼教。中央为尊、尊卑有序,讲究
11、的是封建等级,而四面围合的向心性,这是我国古代人们对于内外有别、亲疏远近在住宅上的分明表现。所以在民居苑的这些典型民居建筑中,我们也发现了建筑外低内高,前开后私的构筑特点。2 龙游溪口地区民居的结构形式龙游溪口的古建筑,采用了多种建筑结构形式。比如其中华岗故居,它用很薄的方砖砌成空心外墙,内部全部用木材构筑,梁架全是卯结构(两个不同构件的结合处,一段做成榫头,另一端做成卯眼,把榫头插入卯眼里),不需要一个钉子,却结合的异常牢固,这种木材建筑取材于当地,施工速度很快,能充分展示主人与工匠们的智慧。另外在溪口庙下乡庙下村尚存的大量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徽派古建筑有40多座。村落布局结构清楚,巷道纵横,错
12、落有致,全村形成了一个变化丰富而统一的整体。厅堂以民居型为主,质量高、结构独特,各种建筑的木雕、砖雕、石雕工艺较为精湛。(见图3-3) 高墙封闭,马头翘角,黑瓦白墙的徽式建筑 (图3-3)3 龙游溪口地区民居的材料形式民居建筑的材料最大的特点便是经济,而其另一个特点则是与“经济性”密切相关的因地制宜。毕竟普通百姓的经济水平较低,建房大多只能利用当地所生木材料、生土、野草。建成木架、土墙、草顶的房屋。由于材料的特性,民居建造体现出了方便、经济、省时、省力的特点,同时又因此表现出自然质朴的风格和特色。在当地古建筑里见到最多的材质大概就是木材,木材取于当地,方便快捷。木材料在传统民居建筑中,首先是作
13、为民居的构架出现的,包括柱、梁、枋、檩、椽以及斗拱等众多构件的建筑骨架。作为骨架,木构架的使用主要在于它的功能性、实用性,对其支撑的建筑具有固定、联合作用,特别是对处于最上部的屋顶具有承托作用。木构造建筑最大的优点是冬暖夏凉,自重轻,易于搬运,施工容易,工期短。除此之外,木材料在居民中的运用主要是内外檐的装修,包括门、窗、栏杆、室内隔断等(见左图4-4)。并且木构造具有良好的伸缩性、易于雕琢性,也有很强的稳固性。建筑木纹优美,在龙游溪口庙下乡,所有的梁架都布满了高浮雕、透雕的图案,充分展示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栩栩如生,精美绝伦。木材料其中应用的最主要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龙游溪口古建筑中也有对于草
14、石材料和砖瓦材料的应用。 4 龙游溪口地区民居的艺术形式在龙游溪口地区古民居中,这些古建筑的装饰和装修非常精致,这恰恰反映了人们已经从仅仅追求住房的使用功能渐渐到追求更大的舒适性和某些精神层面的更高要求的转变。外观朴素几乎是所有民居的共有的特色,但在内部的装修装饰上,则并非所有民居都如外观一样平淡朴素,有些民居中的装饰装修是非常精美的,特别是现今留传下来的一些明清商贾、官僚住宅中,房屋的装饰装修都非常讲究。在游览了溪口镇及庙下村当地一些年代较老的建筑中,我们发现其中的门、窗、隔断、栏杆等装修特别丰富,石雕、砖雕、木雕等雕刻以及彩绘、泥塑等装饰手法多种多样,精致绝妙(见图8-8)。木雕、石雕、砖
15、雕艺术能充分利用制作条件及物质材料,善于处理原料本色,使其较自然地融入建筑物整体中。“三雕”艺术涉及的题材较广泛,包括人物、花鸟、山水、走兽、八宝、博古、几何形体、文字等方面。雕刻艺人们以生活为基础,在大自然和生活中自接选取熟悉的形象和题材,根据创作的需要加以变化,不拘手段地表达寓意,以想象为主要前提,将自然中的多种形象进行提炼、夸张和修饰,如将传说中的龙、凤、麒麟等大自然中的山水和树木等;花卉中各种花的纹样及连续图案;民俗题材中的喜字、寿字、万字、八节、回纹以及人物题材中的力士、仙佛、罗汉等形象赋予美好的、吉祥的寓意。这些雕刻主要用于门、窗、隔断等内外檐装修中,但他们在民居建筑的其他位置也有
16、一定的使用,比如,柱础部位、柱梁交接处的雀替或斜撑上、大门前的抱鼓石上、内外梁枋上、各类常处于人们视线易及的墙壁上,以及一些地区民居大门的门楼上(见上图9-9)。泥塑和陶塑则大多用在屋脊位置,包括正脊两端的鳖鱼、正脊上部立置的各类小兽、正脊两面的人物场景等。而彩绘则大多绘于内外檐的梁枋上(见下图10-10)。在这些民居建筑中,一些木雕斜撑雕刻有蝙蝠、寿星、梅花鹿等,象征着福禄寿三星,喻意吉祥美好(见下图11-11)。而这些雕刻精美的斜撑,在充当建筑结构支撑构件的同时,也成为了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 5 龙游古建筑现状分析龙游溪口地区民居建筑是劳动人民创造、遗留下来的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这里古民居
17、建筑的规划思想、建筑布局及结构特点,不仅对现代建筑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对发展龙游县甚至衢州市的旅游业有着特殊的促进作用。古建筑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但是目前来看,这份精美的遗产正面临着被破坏,正在慢慢从我们的视线里流失。如何提高全民对文化遗产的重视,保护和利用目前的有效资源,发挥古民居的社会效益,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在我们的走访考察过程中,我们确实证实了一些我们对于古建筑保护难于下手初步的猜测,与此同时,也发现一些新的问题:1)居民无处反应住房(古民居)情况,或者在反映情况后不能得到及时高效的解决;2)居民对于生活、居住条件的需求始终放在首位,但往往政府和相关部门对
18、他们的居住条件重视程度过少,以至于这些居民过多追求住房需求而忽略了古建的保护;3)相关条例未落到实处,经济保障不严密,屋主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对房屋进行修缮,致使古建筑的修葺未达到原有要求,最后可能由于各种条件变成危房不得不拆除;4)古建筑保护措施匮乏,保护手段欠合理。对于古建筑保护的宣传力度较弱,在居民心中未形成相应的保护意识。5)政府机关对古建筑保护的带头工作和宣传工作尚不到位。三 民居建筑保护形式的探讨和对比1 民居建筑的保护形式保护原则:应严格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不改变原状”的原则,系指不改变始建或历代重修、重建的原状。修缮时应按照建筑物的法式特征、材料质地、风格手法及文献或碑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建筑 存在 保护 调研 报告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5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