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高边坡工后评估报告.doc
《高速公路高边坡工后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高边坡工后评估报告.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浙江杭(州)金(华)衢(州)高速公路高边坡工 后 评 估 报 告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十月浙江杭(州)金(华)衢(州)高速公路高边坡工后评估报告项目负责: 晏露超参加人员: 林灿阳 熊 波 吴志刚 熊 晋杨俊伟 陈世铭 郭 松 马新凯技术审核: 高和斌分院院长: 王建松总工程师: 廖小平(副总工)院 长: 朱本珍技术顾问: 王恭先 朱本珍 宋学安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十月目 录第一部分 综 述1一、 项目概况1二、评估目的和意义1三、评估依据和原则1四、评估思路和工作程序2五、评估工作组织和开展2第二部分 高边坡工后评估内容和方法3一、边坡工程分类3二、边坡工程稳定性
2、影响因素3三、边坡稳定性评价与灾害风险评估5四、 常见边坡病害类型及整治工程对策7第三部分 浙江杭金衢高速公路高边坡工后评估9一、杭金衢高速公路高边坡工程概况9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10三、主要边坡病害问题与工程特点12四、边坡稳定状态评价14五、边坡灾害风险评估15第四部分 高边坡防控对策与整治措施建议17一、高边坡风险防控对策17二、高边坡病害工程治理原则17三、高边坡治理工程方案建议17四、几点必要的说明17附 件 一21附 件 二23第一部分 综 述一、 项目概况杭金衢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中的国道主干线五纵七横之一横上海至瑞丽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全长290.5公里。北起杭州萧山红垦,与沪杭甬高速公路、杭宁高速公路、杭州机场路等相连,在金华境内又与金丽温高速公路、甬金高速公路相连,止于浙赣交界的常山县窑上村,与江西省犁园到温家圳高速公路相连。沿线经过萧山区、绍兴县、诸暨市、浦江县、义乌市、金华市金东区、金华市婺城区、兰溪市、龙游县、衢江区、衢州市柯城区及常山县等12个县(市、区),是浙江穿越县市最多的高速公路。该高速公路分二期工程建设,一期工程于2002年12月28日运营通车,二期工程于2003年9月22日投入运营。图1-1 杭金衢高速公路地理位置图随着杭金衢高速公路运营时间的推移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边坡岩土体逐渐松弛,在地表水和地下水
4、的不断作用下,地质条件有恶化的趋势,特别是遇到灾害性气象如台风暴雨的作用和影响,高边坡产生一些病害在所难免,轻者会影响公路正常运营、交通通畅和安全行车,重者可能会引发塌方断道、车毁人亡等重大事故,造成不良的政治、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当前的高边坡防护加固工程能否维持其长期稳定与安全,是一个必需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鉴于杭金衢高速公路高边坡稳定的重要性和交通安全要求,浙江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杭金衢分公司有关领导和技术部门对该路段运营期高边坡工程问题非常重视。为了有效预防边坡病害,建设一条安全畅通的山区高速公路,2011年8月浙江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杭金衢分公司特委托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
5、公司对杭金衢高速公路高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工后评估,现场调查各边坡的状态,分析已有病害原因,评价其稳定性,提出完善高边坡防护加固工程的处治措施和保证边坡稳定和安全运营监测的建议。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浙江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杭金衢分公司提供的有关路段或工点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图设计文件或变更设计文件,采用全线普查与重点复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专人排查与专家会审相结合等方法,通过对杭金衢高速公路高边坡工点进行逐段逐点的现场踏勘与调查,认真排查边坡工程病害,补充收集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掌握边坡工程工作现状,综合分析和评价高边坡工程的稳定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具体的工程建议
6、,为下一步高边坡的病害整治及补强加固提供依据。二、评估目的和意义浙江杭金衢高速公路具有里程长、跨度大、车流量多等特点,经常出现车辆拥堵现象。公路两旁虽有预留拓宽带,但由于在正式通车前对边坡整治设计观念的差异,部分高边坡防护加固没有达到高速公路设计标准,采用的加固措施是以预防边坡表层冲刷或掉块落石为主,防护手段较为单一,加固措施薄弱,因此其高边坡稳定与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为确保高边坡的长期稳定,对杭金衢高速公路高边坡进行工后评估,及时准确地把握边坡的稳定性现状和发展趋势,必要时实施补强加固工程或工程检测与监控量测,对杭金衢高速公路的交通运营畅通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三、评估依据和原则
7、1、评估依据(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3)、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1997)(4)、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996)(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2)、岩土工程监测规范(YS5229-1996)
8、(13)、合同书杭金衢高速公路高边坡、高路堤安全风险评价及工后稳定性评估(14)、浙江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杭金衢分公司提供的“有关路段或工点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图设计文件或变更设计文件”。(15)、杭金衢高速公路高边坡现场踏勘与调查补充完善的相关资料。2、评估原则(1)、基于保障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目的和要求,进行高边坡工后评估。(2)、以地质条件为基础,结合坡形坡率和防护加固状况,采用系统的评估方法。(3)、评价边坡的稳定性时,分析考虑边坡的发展趋势,即长期稳定性。(4)、针对运营高速公路的特点和潜在不稳定边坡变形的主要原因,提出补强加固措施及监测建议。四、评估思路和工作程序基于边坡工程稳
9、定性分析与评价的基本原则和传统方法,结合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的工程特点,本次工后评估工作采用边坡稳定性量化评价法和数值分析计算法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对高边坡的稳定状态进行评价,并根据边坡工程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地质灾害特征,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对边坡灾害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程度与危害范围等方面的综合风险进行边坡灾害风险评估,从而为边坡工程日常养护、边坡灾害防治措施的确定、边坡灾害事故应急方案等提出建设性意见。边坡稳定性量化评价法是将边坡稳定性评价分为三个部分的内容,即结构工程、坡面变形和坡体变形评价,然后基于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建立边坡稳定性评估模型,进而量化得出边坡的稳定指数。数值分析计算
10、法是结合边坡坡形坡率及防护加固工程设计,必要时补充收集资料或补勘与试验工作,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计算边坡的稳定程度或稳定系数,以定量计算结果辅助定性综合分析和评价。结合我公司在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和浙江等地区相关边坡工程调查与评估咨询工作经验,本次工后评估工作采用收集衢黄段高速公路资料与现场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数值计算相结合,边坡普查与重点复查相结合的系统工作程序,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全面排查、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综合分析和评价高边坡当前稳定状态及其灾害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防控对策。五、评估工作组织和开展我公司在接受本次高速公路高边坡工后评估工作的委托任务之后,立即成立了“
11、杭金衢高速公路高边坡工后评估项目组”,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尽快开展工作。其中,正高级技术人员3人,副高级技术人员3人,中初级技术人员8人。针对杭金衢高速公路的运营现状,结合本项目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工作如下:1、2011年8月15日到8月31日,赴委托单位及有关部门收集资料,并认真阅读沿线边坡设计图纸文件和相应工程地质勘查资料,并在管理处有关人员的大力协助下,对杭金衢高速公路的路堑高边坡、存在病害隐患的路堑边坡以及存在潜在病害、相对危害程度和重要性较高的路堤边坡进行现场踏勘与调查工作,收集现场资料并拍摄照片,现场调查工作完成边坡80处。2、2011年9月1日到9月10日,整理杭金衢高速公路
12、现场调查所取得的文字及照片资料,结合已收集到的边坡工程地质勘查和设计资料,筛选出存在严重病害和较大风险的重点高边坡。3、2011年9月11日到9月30日,重点高边坡现场复查,核查所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要时进行现场增补完善,绘制边坡立面图。进一步查明工程地质条件、病害规模、安全隐患等。4、2011年10月1日到10月31日,总结归纳有关成果资料,编写杭金衢高速公路高边坡工后评估报告。第二部分 高边坡工后评估内容和方法根据杭金衢高速公路高边坡的工程特点,本次工后评估工作是采用边坡稳定性量化评价法、数值分析计算法和边坡灾害风险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法。主要工后评估工作内容包括:边坡工程分类、
13、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调查分析、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边坡灾害风险评估以及高边坡工程整治对策建议等。其基本原则和主要技术方法分述如下:一、边坡工程分类边坡工程的分类方法很多,从边坡工程工后评估的实用角度出发,边坡的分类应能体现各类型边坡的主要性质,便于在工程实践中通过分类快速把握边坡的基本特点,采用合理的分析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估和防护加固工程处治。根据这一原则,在本次高边坡工程工后评估工作中采用如图2-1所示的分类方式。图2-1 路堑边坡工程实用分类图该分类系统主要将路堑边坡分为土质边坡、岩质边坡和二元结构边坡三个大类,而本次评估工作中的少数路堤边坡属于土质边坡中的均质土边坡亚类。土质边坡即边坡
14、主体由土类物质组成,如坡残积土层、全强风化土层、以及其它堆填土类物质,包含边坡土体基本均匀的均质土边坡或似均质土边坡和边坡土体结构面效应较为突出的类土质边坡等两个亚类。 岩质边坡即边坡主体为岩体组成,体现强烈的岩体结构特征,由于其稳定性与边坡物质组成、风化破碎程度、岩体结构特征等具有密切关系,体现为不同的失稳模式和变形机制,综合道路工程中岩质边坡的主要特点,可以将岩质路堑边坡分为节理岩石边坡、破碎岩石边坡和层状岩石边坡等三个亚类。节理岩石边坡是指风化破碎和节理发育不规则的岩体组成的路堑边坡。节理岩石边坡的边坡岩体通常呈块状结构、镶嵌结构或厚层状,岩体较完整,一般稳定性条件好,易形成高陡边坡,其
15、失稳形态多沿结构面产生崩塌、局部楔形体破坏或沿复合结构面的整体滑动,稳定性受结构面抗剪强度与岩石抗剪断强度控制,常体现为岩体综合抗剪强度。另外,差异风化界面是节理岩石边坡产生变形破坏的另一个重要依附面,尤其当风化界面过渡较为剧烈时,其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且产状一般呈顺倾向,易聚水软化发育成控制性滑移底界。破碎岩石边坡是指坡体岩石由构造挤压、风化破碎成碎块状的岩体或破碎岩块组成的路堑边坡。破碎岩石边坡的稳定性取决于岩块间的镶嵌情况和咬合力,一般发育为圆弧破坏模式或者圆弧与折线的组合模式。破碎岩石边坡的物质来源主要有构造破碎体和变形堆积体。构造破碎体一般发育于大断层破碎带或几条断层交汇处,岩体经
16、历了褶曲等构造挤压、风化和地下水等内外营力作用严重破碎,节理裂隙密集,岩块尺寸非常小,咬合程度很差,岩体结构面发育,多、短、小且分布不规则,密度大,平整度很差,充填物复杂,按其破碎程度也可细分为碎裂状和散体状两种,其岩体结构一般呈碎裂结构和散体结构。这种破碎岩石边坡在路堑边坡中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是一旦发生破坏威胁很大,往往成为极难处理的焦点工程;变形堆积体主要有崩塌或滑坡等形成的碎块石堆积物,经历翻滚、滑动、挤压等作用形成,或者是矿渣、洞渣等堆积体组成,其碎块间几乎没有粘聚力,产生破坏一般是整体性失稳。层状岩石边坡是指由层状或似层状结构的岩体组成的路堑边坡。层状岩石边坡因为特殊的层状岩体结构
17、和结构面、软弱夹层的存在而表现为强烈的各向异性特征。依据岩层产状与开挖面组合关系,可分为顺层边坡,逆层边坡,斜交边坡;常发生顺层滑坡,滑动崩塌,切层滑坡,倾倒及V形槽崩滑破坏。因此,对其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二元结构边坡即边坡主体同时包括土类物质和结构性岩体,并大体相当,常以上覆土层下伏岩石呈现,突出体现土岩二元接触特点。二、边坡工程稳定性影响因素高速公路的高边坡的变形破坏性质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同时因为在开挖等人为改造过程中外在因素的扰动作用而表现出不同于的特点。1)地形地貌条件地形地貌特征是地质体在内外营力长期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地表景观,是地质环境中最明显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场
18、区总体地貌与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具有统计上的关联,一般山地地貌场区均是路堑高边坡稳定性问题较为突出的地段,对崩塌、错落、滑坡及其堆积体形成的重力地貌应特别注意查明。在江河峡谷地段,由于断层影响,或由于岩性差异,可能形成周围高中间低的簸箕状缓坡地带,往往发育一定厚度的崩坡积物,易产生堆积层滑坡。在河曲凹岸冲刷部位和山区河谷的缓坡段均是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区。路堑开挖面的陡缓坡形对高边坡的稳定性同样具有影响,坡顶地形是陡坡、缓坡、平坡还是反坡不仅是评估路堑开挖坡面稳定性的重要参考,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路堑边坡体积规模和防护加固工程量的大小。因此,在高边坡的踏勘调查中,应重视场区地貌特征的调查,尤其应尽
19、可能查明与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关联紧密的古老病害特征、江河库岸条件、地面建筑限界、斜坡自然坡率、开挖地形等,并结合已有工程的经验类比,对边坡工程的稳定现状作出定性评价。2)地质构造条件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边坡岩体往往经历了不止一次的构造作用,形成了规模不等、性质各异的褶皱和断裂,对边坡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大中型断层是强烈构造作用的产物,往往伴生规模不等的断层破碎带,破碎带内岩层产状紊乱,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形成的破碎岩石边坡破坏一般均具有比较大的体积规模,同时,由于岩体破碎造成治理工程施工相对困难,往往成为线路建设的控制性工程。中小型断层在出露于开挖面附近时,常形成岩质路堑边坡破坏的控制性界面,
20、断层内的泥化夹层等严重弱化岩体强度参数,是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特别需要重视的问题。在褶曲轴部岩层变形极其剧烈,岩体破碎,容易产生边坡变形;大中型褶曲的一翼往往表现为单斜岩层,易产生顺层滑动。在地质构造发育地带,还有可能形成较高的地应力,地应力的主轴方向一般近平行,特别是对超高路堑边坡(百米以上),地应力对其稳定性的不利作用和影响不可忽视。因此,在高边坡工程地质调查分析工作中,应通过露头调查、坑槽探、地质钻探,工程物探等多种手段尽可能查明场区地质构造特征和展布规律;尤其应重视对路堑开挖揭示的地质条件进行工程地质复核。3)地层岩性条件地层岩性是影响边坡稳定程度的基本因素之一。总体来讲,火成岩一般岩性坚
21、硬,节理裂隙不甚发育,一般地质灾害发育程度较低,常表现为崩塌落石等破坏形式;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性相对软弱,并常发育层面、片理面等优势性弱面,易形成边坡变形的依附面,发育成滑坡、倾倒等地质病害。岩体风化程度同样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基本因素之一。同样的岩性条件,由于风化破碎程度的差异,其物理力学特性也存在较大差异。岩体在自然地质环境中,因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等风化营力的驱动,产生原生裂隙的扩展或产生新的裂隙,并发生体积变化和化学成分的改变,将改变岩体的物理力学特性,弱化岩体的承载能力,易产生坡体变形破坏。因此,在高边坡的工程地质调查中应通过开挖露头的调查分析、工程勘探与岩体试验等手段确定边坡岩体的岩
22、性条件,并进行边坡岩体的风化分级,以利于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估。4)不利结构面发育状态路堑高边坡的变形破坏大都与边坡岩体的结构特征和空间组合关系密切相关,对岩体结构面具有很强的依附特性。岩体中的不连续面包括节理、断层、层理面、片理面、地层分界面、风化破碎差异界面等。虽然岩块的强度一般较高,但是由于不连续面的存在将严重弱化岩体的力学性能,特别当在路堑开挖的影响范围内,这些不连续面存在不利倾向或组合时,岩体的承载能力将主要体现为不利结构面的强度。研究表明一个或多个结构面组合边界的剪切滑移、张拉破坏和错动变形是引起路堑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5)坡体结构特征坡体结构是坡体内岩体或土体的分布和排列顺序、
23、位置、产状及其与临空面的关系。众所周知,岩质边坡的破坏与土质边坡具有很大的不同,其破坏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坡体结构特征。从坡体结构入手,有利于建立边坡岩体结构与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对应关系。查明坡体结构是边坡稳定性分析和防护加固工程处治的重要环节。在高边坡踏勘调查与稳定性分析中,应强化坡体结构的认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进行边坡坡体结构的分析与评价。6)地下水赋存与运移规律地下水活动状态对路堑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是非常活跃的。大气降雨引起的坡表径流与入渗以及地下水位升降常成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集中发生的诱导因素。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潜在失稳面产生的静水压力、浮托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速公路 高边坡工后 评估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5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