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武高速公路延伸段金昌至阿拉善右旗(甘蒙界)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金武高速公路延伸段金昌至阿拉善右旗(甘蒙界)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武高速公路延伸段金昌至阿拉善右旗(甘蒙界)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环评证乙字第3706号第3703号 金武高速公路延伸段金昌至阿拉善右旗(甘蒙界)公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金昌市交通运输局编制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环境影响评价所2012年10月目 录1 建设项目概况.41.1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项目性质41.2 建设地点及背景41.3 建设项目概况41.4 项目方案合理性72 项目周围环境现状7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72.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范围、标准113 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23.1 污染分析123.2 保护目标分布153.3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153.4特殊敏感点173.5污染防治措施、效果及
2、可行性173.6环境风险183.7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193.8拆迁征地203.9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204 公众参与204.1目的及意义204.2调查方式、对象及内容214.3调查结果214.4环保义务监督254.5公示反馈意见结果254.6公众参与结论255 评价结论266 联系方式291. 建设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项目性质 项目名称:金武高速公路延伸段金昌至阿拉善右旗(甘蒙界)公路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金昌市交通运输局。1.2 建设地点及背景 建设地点位于甘肃省金昌市。项目分为主线(一级公路)和连接线(高速公路)两段,总长65.48km。主线段起点
3、位于金昌东,与在建金武高速金昌东枢纽以立交相接,主线终点位于甘蒙交界小山子,道路与内蒙境内雅布赖至山丹一级公路金昌连接线顺接。连接线起点位于金昌至永昌高速公路终点王家大庄,终点与金武高速起点顺接。线路位置及布线见图1。项目的建设,将打通金昌至阿右旗的快速能源运输通道,促进两地资源合作开发,融合发展。同时随着金永高速(已于2010年底通车)和金武高速(在建,预计2013年建成通车)的建设,本项目与三条高等级公路相接,使得金昌市境内各高等级公路联接成网,与本项目共同构成了区域能源运输的快速通道,对发挥整个区域路网功能的有着积极的作用,实现加强区域资源共享、经济交流,有着积极的作用。另外项目也是支持
4、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加强地区国防交通建设、提高部队快速机动反应的需要。1.3 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主线长度50.078km,包括桥21座(其中大桥4座、中桥9座、小桥8座),涵洞165道,互通立交3处,通道64道。项目主线设置2处收费站,服务区、公路管理所、公路养护区各一处。连接线全长15.404km,(扣除金武高速共线段厚建设里程11.643km,)设置桥2座(中桥、小桥各1座)、涵洞51道,互通立交1处,分离立交6处,通道19处。连接线利用金永高速收费站、养护工区和公路管理所,不再单独建设。项目占地永久占地6627.69亩,临时占地1533.2亩。项目工程内容
5、及规模见表1,技术标准见表2。图1 线路位置及走向主线按一级公路设计,连接线按高速公路设计。道路宽度分别为24.5m。项目占地及拆迁统计见表3、表4。项目除主体工程外,还有是施工营地、便道便道、取土场、拌合厂、堆料场等临时工程。主要临时工程数量见表5。项目拟2012年年底开工,2014年年底建成,工期24个月。项目总投资293399万元。表1 工程内容、规模项目单位数量主线连接线合计路线长度Km50.07815.40465.482土石方万m3543.5442157.9782701.5224排水及防护工程万m313.43416.025019.4591沥青路面万m294.028520.235411
6、4.2639水泥路面万m23.6575/3.6575大桥m/座1544/4607/12151/5中桥m/座634/9/634/9小桥m/座224/826/1250/9涵洞道16551216通道道641983互通立交座314分离立交座/66收费站处2/2管理所处1/1服务区处1/1养护工区处1/1停车场处/11永久占地亩5374.811252.886627.69临时占地亩1107.1426.11533.2拆除建筑m2372022205940绿化m28500070000155000表2 项目主要技术指标项目单位规范值采用值一级公路高速公路主线连接线设计速度Km/h80808080路基宽度整体式m2
7、4.524.524.524.5分离式m12.2512.2512.2512.25车道宽度m43.7543.7543.7543.75路肩宽度m2.5+0.75(土)2.5+0.75(土)2.5+0.75(土)2.5+0.75(土)分隔带宽度m2.02.02.02.0停车视距m110110110110圆曲线半径一般最小半径m400400900900极限半径m25025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25002500最大纵坡%5.05.02.2542.316最短坡长m200200250250最小竖曲线半径凸一般m450045002000030000极限m30003000凹一般m300030002000030000
8、极限m20002000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公路I级表3 项目用地类型统计 单位:亩项目水地宅基地果园林地荒地荒坡戈壁滩旧路主线线路955.459.06.09.020.4754.63126.7451.75立交177.3608.5223服务设施133.0连接线34.122.41.0981.96立交167.466合计1467.711.47920.4754.64717.2340.75占比(%)22.1 0.2 0.1 0.1 0.3 0.8 71.2 5.1 表4 项目拆迁拆除统计项目砖砼房m2砖木房m2土木房m2简易房m2大门座温室m2围墙m坟墓座机井座主线线路6002400480240302003
9、603515连接线1080720300120171602010表5 项目临时用地 单位:亩项目桥梁施工场地拌合站施工便道施工营地取弃土场主线线路205.8874.5304.220.5521.99(4处)连接线128.1024.592.060.5180.97(2处)合计333.9899.00396.281702.961.4 项目方案合理性项目主线设置A、B、C三条比选方案,连接线设置LA、LB两条比选方案,通过工程比选及环保比选确定A及LA方案。路线方案见附图。项目路线可以实现金昌至甘蒙界的直达、可以实现金武高速、金永高速连接,符合金昌市交通规划。项目位于金昌市规划区外,与金昌市城市道路通过机场
10、路互交立交、金昌北互交立交实现连通,项目对金川公司生产设施、风电基地、文物古迹均进行了合理避让。项目通过选线尽量少占农田。项目占地76.3%为戈壁滩和旧路。道路建设属于非污染性性项目,与环境规划的总体目标不相冲突能够满足当地环境保护的要求,项目符合金昌市城市规划和路网规划。2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项目拟建路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路线起点位于金昌市,终点位于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拟建项目一级公路主线位于东经1015711至1021935,北纬382951至384921之间;高速连接线位于东经1021336至1022129,北纬38
11、2745至382912之间。项目环境状况见所附照片。项目沿线大部分处于山地前冲洪平原,戈壁绿洲相间。南部龙首山断续渐没于北部戈壁之中,形成本项目研究区域内西南部隆起带和残丘戈壁荒漠区。研究区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丘陵、平川、戈壁荒漠相间排列。总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2.1.1 生态环境现状根据甘肃省生态功能区划(见图9-1),项目线路位置属于龙首山山前牧业及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及民勤绿洲农业及沙漠化控制生态功能区。根据金昌市域生态功能区图(见图9-2),拟建公路沿线地区生态功能分区为:走廊绿洲平原生态控制区和北部戈壁荒漠生态建设区。(1)植物、野生动物金昌市总体为干旱荒漠草原植被分布带,由南至北
12、,植被覆盖度在减小,分布区域植被状况整体较差。低山丘陵荒漠区属山地草原植被,植被较茂盛,植被覆盖度一般在1530%左右,主要群种有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戈壁针茅(Stipa tianschanica)、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糙隐子草(C1eistogenes Keng)等禾本科植物,并伴有冷蒿(Artemisiafrigida Willd)等菊科植物。主要为农业生态,植被类型主要有自然植被、人工植被和农田植被,植被覆盖率为12.06%。人工植
13、被有果园、刺槐、杨树、柳树、榆树等,农作物主要为小麦、青稞、洋芋、豆类和胡麻、小油菜等。戈壁区植被为稀疏低矮植被,植被覆盖度一般在10%以下,主要群种有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戈壁针茅(Stipa tianschanica)等。拟建公路沿线无国家和地方保护的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常见野生动物主要有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在拟建公路沿线,野生植物主要有短花针茅(Stipa brev
14、iflora)、戈壁针茅(Stipatianschanica)、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Keng)、冷蒿(Artemisiafrigida Willd)、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无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2)土壤类型及分布地带性土壤在祁连山山地为冰川、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山地灰褐土、山地黑土、山地栗钙土、山地灰钙土。绿洲平原和北部荒漠区为灰钙土、灰
15、漠土、灰棕漠土。由于耕地的熟化影响,绿洲内的耕地已有自然土壤演变为独立的土类,即绿洲灌耕地。此外,在特定的地区尚分布有盐渍土、风沙土等土类。(3)土地利用本项目地处甘肃省金昌市金昌区境内。项目所经地区主要为平原微丘区,沿线耕地稀少,其中耕地以水地为主。项目区域土地资源紧张,项目沿线戈壁、荒地、河滩地可供开发补充为耕地的用地较少,除戈壁外的空地多为规划的工业用地和农用地,路线方案研究时尽量绕避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和基本农田。金昌市土地总面积9593平方公里(折合1438.95万亩),其中总耕地面积161.61万亩(净耕地146.83万亩),园林地62.38万亩,草滩地669.40万亩,城乡村镇、厂
16、房等用地17.71万亩,交通用地8.55万亩,水域面积10万亩,剥蚀山地、沙漠戈壁等占地509.3万亩。金川区土地总面积为306025.97公顷,其中农用地96880.37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1.66%;建设用地8982.34公顷,占土地面积的2.94%;其他土地200163.2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41%。农用地中,耕地26497.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66%;园地382.32公顷,占0.12%;林地63859.35公顷,占20.87%;牧草地面积1695.64公顷,占0.55%;其它农用地4445.5公顷,占1.45%。建设用地中,城镇建设用地8333.0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7、2.72%。其中城镇用地3843.5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6%;农村居民点用地2035.7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67%;采用用地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2453.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8%。交通水利用地面积557.84公顷,占土地面积的0.18%。其他建设用地91.44公顷,占0.03%。其他土地面积200163.26公顷,全部为自然保留地,占土地总面积的65.41%。项目土里利用现状及生态功能区划见附图。2.1.2 声环境现状 经调查拟建公路沿线评价范围内噪声源主要是和现有公路交通噪声。根据区域声环境功能分区及敏感点分布情况,项目委托金昌市环境监测站在项目沿线设置4个监测点(1个敏感
18、点、三个断面)进行监测,以反映项目沿线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及敏感点见附图。噪声监测结果见表6。表6 噪声现状监测编号里程监测点位监测值备注11月1日11月2日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LAK0+600路南侧50.345.051.144.92LAK4+400道路红线外30m(路北侧)45.340.245.939.8道路红线外60m(路北侧)44.735.545.336.7道路红线外120m(路北侧)43.436.244.736.63AK7+500道路红线外30m(路西侧)52.135.751.436.8道路红线外60m(路西侧)51.436.449.437.8道路红线外120m(路西侧)51.835.
19、150.537.34AK25+500道路红线外30m(路南侧)42.233.242.238.8道路红线外60m(路南侧)41.235.941.037.2道路红线外120m(路南侧)40.432.640.535.1 由以上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噪声现状各监测点昼夜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4a类昼、夜间标准,均未出现超标情况。2.1.3 空气环境现状空气环境设置两个监测点,分别位于LAK3+000(东湾村附近),AK10+000(新华村西南900m处)。由金昌市环境监测站对NO2、SO2、PM10、TSP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建设项目所在地及其上风和下风向SO2、N
20、O2、TSP监测值较低,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国环发20011号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规定的要求,未出现超标现象,现状大气环境质量较好,评价区内SO2、NO2和TSP尚有一定的环境容量。但PM10监测值有超标数值,不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国环发20011号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规定的要求。2.1.4 水环境现状2010年金昌市环境质量公报显示,金昌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该段水域水质达到类水体标准。由此表明金昌市境内地表水水质良好,可满足居民生活用及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2.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范围、标准
21、2.2.1评价等级(1)声环境本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一定的噪声,运营期来往车辆产生一定交通噪声,项目实施后噪声增量大于5dB,声环境评价等级按照一级执行。但考虑到沿线基本无居民、噪声敏感点少,评价内容适当从简。(2)环境空气本项目对空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扬尘和运营期的车辆尾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2008)评价工作级别划分依据,考虑项目道路环境特征,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3)生态环境本工程线路长度大于50km,影响范围小于2km2。工程的施工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有一定影响,但工程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物种消失的生态敏感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速公路 延伸 金昌 阿拉善右旗 甘蒙界 公路 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4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