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实习报告.doc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实习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实习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毕业实习实习报告专 业: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学生姓名: 郑曼丽 学 号: 20080460134 指导教师: 张天航、李清富 完成时间: 2012年3月15日 总述紧张而又轻松地毕业实习已经过去,这标志着整个大学期间所有的实习已经结束。在这个最后的最后实习阶段中,给予我的也是最重要的。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又一次得到了提高。这次的实习我们到了江西省九江市,主要行程是参观已建成的九江长江大桥,在建的九江长江二桥,以及庐山盘山公路。在此,我将分三个篇章将自己的经历与感想表述出来。第一篇章 庐山盘山公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错,我们实习
2、的地点参观九曲十八弯的庐山盘山公路。庐山,是江西首屈一指的名山。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长段块山,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90余座山峰。它独特的地质及水文环境,使其的道路交通环境也别具一格,独特的396回旋公路正是因此。地质形成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它经过漫长复杂的地质运动:早在震旦纪就在浅海底开始沉积,经过“吕梁运动”慢慢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锉磨,后下沉淹没汪洋海水继得洗礼,直至白垩纪时发生“燕山运动”,掀起“褶皱”波涛重新露出水面,断块续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经长期积雪覆盖,到四世纪末地球变暖,再经更强烈的冰川剥蚀,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峥嵘潇洒,雄俊诡异,刻切剧烈
3、。水文环境庐山地区水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降水、地表水甚至地下水,庐山顶上已打出自流井,仰天坪开发区的供水也能满足。庐山地区的沟谷水系自成系统,各以庐山为源,流归江湖。山顶山行行宽谷通过河流袭夺作用而沟通,下切V型谷多瀑布跌水转入山侧深邃的峡谷。在庐山景区多借袭夺弯筑坝蓄水成湖,并建给排水系统调节用水,或借以发电补充供电,同时增加了水体风光旅游。庐山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396回旋弯道。行车时必须万分小心,否则就有掉落山体的危险。就像图中黑线所标明的弯道。因为庐山盘山公路修建的时间比较早,当时的科技水平还不算太发达,所以没有高架桥之类的较现代化路桥设施。不过,也正因如此,却在山岭
4、道路的修建史上书写了浓重一笔。而这次参观,也使得我在盘山弯道的处理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第二篇章九江长江大桥其实在实习的最开始阶段,我们是参观的九江长江大桥的。九江长江大桥,始建于1973年12月,由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勘察设计,第215桥梁工程处组织施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之后,我国在长江上建造的第八座大桥,也是我国目前最长、工程量最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无论是桥的设计、施工工艺,还是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等方面,都反映了我国迄今最先进的建桥水平。整个大桥设计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独特,雄伟壮观。大桥铁路引桥采用的无碴无枕预应力箱形梁,在我国建桥史上还是第一次。主河槽216米宽的大跨度,也居全国桥梁之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实习报告 道路 桥梁 渡河 工程 实习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4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