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二语习得研究概述.ppt
《第一章二语习得研究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二语习得研究概述.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语言习得理论,郑碧莲,第一章 二语习得研究概述,第一节 基本概念第二节 学科性质第三节 发端与发展的回顾,第一节 基本概念,主要区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两个概念,(一)学习与习得的定义,“学习”:指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也是有意识地对语言规则的掌握。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语言“习得”: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旨在沟通意义的言语交际活动,不知不觉(潜意识)地获得一种语言。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二)习得与学习的不同,1、出发点不同习得特别是儿童第一语言的习得,是从本能的要求(生存和交际的需要)开始,成人的习得对主体来
2、说也是一种潜意识行为学习主体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所进行的目的非常明确的活动,除了本身的自觉要求外,还有外部因素的作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2、环境不同习得在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主要在课堂环境下进行,可能有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学习第二语言),也可能没有(学习外语)。,3、注意力分布不同习得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方面,语言形式的掌握语言知识的获得往往是潜意识的学习在传统教学法的影响下,往往集中于语言的形式方面,有意识地、系统地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4、方法不同习得主要靠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模仿和练习来理解、掌握和运用语言规
3、则,5、时间与效果不同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效果一般都比较好学习花的时间比较少,但学习的效果是不确定的 总之,习得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学习则是有意识的规则的掌握。,语言习得理论 克拉申Krashen 认为成年人通过两种不同的、独立的方式获得二语,一是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一是学习的方式;“习得”是下意识的过程,学习是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知识,明确意识到所学的规则。习得 学习含蓄的 潜意识的 明晰的 有意识的implicit learning explicit learninginformal learning formal learningnatural learning conscious l
4、earningpicking up a language knowing about a language,事实上,学习和习得是获得语言的两种途径,并非完全排斥。也正因为第二语言学习中也包含有习得的因素,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把第二语言学习也称为第二语言习得。国外大部分学者不刻意区分这两个概念,认为可以互相替代,因此产生了“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或“自然状态下的语言习得”“教学环境下的语言习得”。,但国内学者试图严格区分两种不同的方式 母语习得 二语学习(学得)无意识 有意识无正规讲授 有(课堂讲授)无计划 有计划无教材 有教材自然环境 通常无,非自然环境无序输入 有序输入注重意义 注重形式
5、,其他相关概念,“母语”与“目的语”“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习得”“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语言能力”与“语言表达”,第二节 学科性质,一、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分支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研究,主要包括:1.语言教学研究(如教学理论研究、课程与大纲设计、教学过程等)2.语言习得研究 3.语言测试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分支,二、一个独立的交叉学科(跨学科特点)研究对象的性质 1.学习者语言系统的研究 2.语言获得的一系列心理过程 3.学习者自身的研究(包括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因素,如年龄、性别、情感、认知风格以及学习策略等。),跨学科的性质,决定,第三节
6、 发端与发展,20世界60年代末学科建立的标志:Corder 1967 学习者偏误的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Selinker 1972 中介语(Interlanguage)“学习者语言”系统研究始于CorderSelinker更加明确地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对象,即“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发展,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理论初创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逐渐走向成熟,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理论初创阶段,二语习得研究与二语教学研究尚未分离以行为主义为心理学基础的“对比分析”方法占主导
7、地位。,1.巴甫洛夫 狗食物铃声唾液 条件反射2.桑代克 迷箱实验 饿猫 偶然碰到踏板 出箱获得食物(联结试误说)3.斯金纳 斯金纳箱 白鼠偶然压了拉杆 获得食物 食物强化作用 终于学会主动操作 操作学习理论 分 正强化(得到奖赏)负强化(惩罚、或回避不愉快的结果)4.柯(科)勒 猩猩取香蕉实验 屋顶的香蕉够不着 箱子(或竹竿打)思考 领悟 顿悟 个体内部通过知觉重组主动构建完形实现顿悟的过程(格式塔心理学)通过顿悟的学习不易遗忘学习理论来源于动物实验,两大派别: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刺激反应论认知学习理论 顿悟 理解,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大发展阶段,偏误分析:开始关注学习者的语言偏误和学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习得 研究 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4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