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环岛高速公路仙沟互通立交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海南环岛高速公路仙沟互通立交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环岛高速公路仙沟互通立交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南环岛高速公路仙沟互通立交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评价单位:海南寰亚生态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零一三年一月项目名称:海南环岛高速公路仙沟互通立交改造工程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单位:海南寰亚生态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证书等级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3005号单位法人代表:王春宽项目负责人:施小平目 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工程概况11.2评价重点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32.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32.3项目周边生态环境现状调查3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用的主要措施效果53.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53.2营运期污染防治
2、措施83.3环境保护措施94、 公众参与124.1 公众参与方法124.2调查结果分析125 、结论14本报告对项目建设提出以下建议:146、联系方式151、建设项目概况1.1工程概况1.1.1项目名称海南环岛高速公路仙沟互通立交改造工程1.1.2项目性质改扩建1.1.3项目建设单位定安县交通运输局1.1.4建设内容该项目对环岛高速公路仙沟互通立交进行改扩建。仙沟互通立交按一般互通式立交进行改造。环岛高速公路主线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互通范围按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改造长度2195米,路基宽33.5米;被交道设计速度为40公里/小时,按城市主干路III级标准设计,互通区范围内被交道路基宽
3、采用50米,出互通区往云龙方向的被交道采用24米路基宽,改造长度1005米,;单车道匝道设计速度为40公里/小时,路基宽8. 5米,改造长度4841米。汽车荷载等级:公路级,立交改造推荐方案拆除重建跨线桥,加长利用高速公路上原有通道2道,新建及拆建涵洞10道。新建仙沟互通立交为全苜蓿叶结构,交叉桩号MK28+653.215=LK0+477.207,采用主线上跨的形式。拆除重建跨线桥一座,新建桥型为4-16m+20m+20m+16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桥面连续。横向由4幅桥组成,桥总宽61.5m。桥轴线与环岛高速公路中心线夹角0。1.1.5项目投资估算本工程总投资23994.9万元,其中环保投
4、资455.8万元,占总投资的1.9%。1.2评价重点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2.1评价重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为施工期噪声、扬尘以及交通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以及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2.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环境保护对象该项目环境保护对象主要为项目沿线周边的噪声敏感点。定安中学距离项目超过1000米,受到项目影响较小,不列入此次主要环境保护对象。项目主要环境保护对象见下表1-1。表1-7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对象序号名称桩号首排建筑物距红线距离(m)方位道路直接影响人数(人)执行标准1香江丽景LK1+86011m东40户临路一侧执行4a类,其余区域为2类2海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公司M2
5、K33+90027m北临路一侧执行4a类,其余区域为2类3定安县人民政府LK0+0118m东2类4上岭村F0+56028m东南20户临路一侧45m范围内执行4a,其余为2类(2)环境保护目标1)保护项目沿线环境空气,使其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版)中的一级标准。2)保护项目沿线的声环境,使其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相应的2类和4a类标准。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2011年海南省环境质量公报,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优良天数达到10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日平均浓度均符合国家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对局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有轻微影响
6、。项目所处地区空气质量状况优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版)中的一级标准,项目所处地区空气质量状况良好。2.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2.2.1 监测布点本评价委托五指山环境资源监测站于2012年9月3日2012年9月4日对沿线评价范围内(距项目中心线200m)的噪声敏感点(居住区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噪声监测布点见图4-1。2.2.2 监测项目监测项目为:等效连续A声级。2.2.3监测时间、频率于2012年9月3日2012年9月4日,连续二天昼、夜各一次。2.2.4监测方法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监测,交通噪声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噪声
7、部分中的规定条件进行。2.2.5监测结果本项目主线及被交道起终点其昼夜间噪声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敏感点的昼夜间噪声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的2类标准。 2.3项目周边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由于受气候、土壤、地形地貌和人类生产活动的长期影响,评价区范围内分布的植被类型较为简单。依据现场调查结果,项目占地沿线主要植被类型主要为荒草地。用地范围内无省级或国家级保护物种,其植被类型简单。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用的主要措施效果3.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3.1.1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1)工程占地的影响分析与评价海南环岛高速
8、公路仙沟互通立交改造工程拟对原有的简易型仙沟互通立交进行改造。本项目推荐方案永久占地24.6302公顷,地类现状为农用地3.6971公顷(含耕地0.8450公顷,不涉及占用基本农田)、建设用地20.9331公顷,其中:占用原有公路11.6099公顷,新征占地13.0202公顷(其中占用村庄5.4611公顷、有林地2.7339公顷、旱地0.8007公顷、其他草地0.1182公顷、建制镇3.8621公顷、水田0.0443公顷。涉及到拆迁房屋面积为9284 m2。推荐方案临时用地81亩,主要为施工场地、桥梁预制场。本项目施工期间的填挖土石方路段将使周边植被遭到破坏。该项目周边植被主要为荒草地、村庄植
9、被、匝道护坡植被、椰子树,项目施工期项目周边植被将被剥离,地表裸露,从而使周边区域的生态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互通立交建成后,通过道路沿线内进行植树种草进行生态恢复,将对区内生态有一定补偿作用,所以,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2)水土流失影响分析与评价该项目水土流失的地表破坏面积确定为29.622hm2,通过计算可知:该项目新增的水土流失量为3885t/a,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水土流失量为465t/a。由此可见,在建设过程中,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造成的水土流失比较大,因此应更加注重水土流失的防治,以防止大量水土流失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因此,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做好施工期的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施工管
10、理,在施工期间,特别是雨季,应采用必要的遮盖、围护等方式,做到施工区“先围挡、后施工”,并设置临时截洪沟,防止临时取土点和堆土点水土流失,以防止临时砂土料堆场与施工裸露地表水土流失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随着施工期结束,建设场地被水泥、建筑及植被覆盖,水土流失的不利影响将得到缓解。3.1.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该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产生的扬尘、运输筑路材料过程中车辆的尾气、运输路上携带起的扬尘及粉末状筑路材料、机械废气及道路施工铺摊沥青混凝土产生的沥青烟气等。这些都可能对线路沿线的环境空气产生一定影响。其中又以扬尘、机械废气和沥青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突出。扬尘对香江丽景、仙屯
11、村、海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等敏感点影响较大,对定安县人民政府影响较小。因此,在施工时,应经常对施工场地进行洒水或采取其它抑尘措施,减少扬尘将对项目周边敏感点造成的影响。该项目机械废气产生在道路的施工阶段。本项目施工过程用到的施工机械,施工机械主要以柴油为燃料,都会产生一定量废气,包括NO2、SO2、TSP等,排放后会对施工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因此,施工机械应选用较为清洁的燃料,并设置尾气净化装置进行净化处理,经过采取以上措施后机械废气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本工程所用沥青为石油沥青,该项目不设拌合站,目前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沥青也采用商品沥青,道路施工铺摊沥青混凝土产生的沥青烟气极小,对环境
12、的影响极小。3.1.3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该项目水环境污染源主要有项目施工产生的工程废水和临时居住区生活污水、道路施工产生的弃渣、现场施工机械、工具、地面等的清洗废水以及机械油料泄漏和施工材料如石料、砂石堆放等。(1)施工废水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废水主要由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工程废水等组成。施工人员按100人计,0.2m3/d人计算,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0m3/d,排污系数按0.85计,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7 m3/d,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SS、动植物油、NH3-N、BOD5等。施工废水产生量约为10m3/d,施工工程废水排放水质SS浓度较高,据类比监测调查一般为10003000mg/L。如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南 环岛 高速公路 互通 立交 改造 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简本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3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