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桩基检测方法.doc
《桥梁工程桩基检测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工程桩基检测方法.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桥梁工程桩基检测方法桥梁工程桩基检测方法近年来,全国高公速路公路建设在飞快发展,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工程质量显得特别重要。桥梁工程是公路工程中重要的工程项目。桥梁工程不仅投资高、施工难度大,而且一旦出现事故就是重大责任事故,将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的损失。桩基又是桥梁的主要部分,它承受由桥跨结构传给墩台的巨大荷载.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桥梁使用的长久性和安全性。桩基属隐蔽工程,要想控制其质量,不仅在设计施工中控制,还要有先进的检测方法。本文就是简论桩基的一些常用检测方法。一、桩基分类按施工方法分为钻入成孔桩、冲击成孔桩、抓掘成孔桩、螺旋成孔桩、人工挖孔桩、沉管成孔桩等。按其直径分为
2、大直径、中等直径、小直径桩.桥梁常见大直径桩。1)按其端部形状分为平底桩和锅底桩等。2)按其纵向截面形状分为直身桩扩底桩、多节桩、竹节桩、表面带螺纹的桩,3)近几年又出现了多支盘挤扩桩、DX桩等。4)按其横向截面形状分为圆形、方形、矩形等。5)按其承载性分为摩擦桩、端承桩、摩擦端承桩等。6)按其竖向受荷条件分为抗压桩和抗拔桩等。7)按其水平向受荷条件分为主动桩和被动桩等。8)按其质量分为空心桩、完整桩、基本完整桩、缺陷桩和严重缺陷桩等。二、桩基检测方法分类桩基检测方法主要分为静载荷试验法、动力测桩法、声波透射法.还有钻孔取芯法、动力触探以及埋设传感器等辅助方法。静载荷试验法主要采用锚桩法、堆载
3、平台法、地锚法、锚桩和堆载联合法以及孔底预埋法等。动测技术分为低应变动测法和高应变动测法。低应变动测法常用应力波反射法(锤击波动法);高应变动测法常用CASE法或CAPWAP法。三、桩基检测时间1)为设计提供依据的先期检测;2)施工阶段的施工检测;3)施工完毕后的验收检测;4)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鉴定检测。四、桩基检测的使用桩基竖向横向承载力检测;桩基持力层承载力及变形性状的检测;桩基结构完整性检测;桩土共同作用荷载分担比检测,桩体及土体应力应变检桩基施工中对环境影响检测(如震动、噪音、土体变形);桩基在特殊条件下或事故处理中的其它检测。五、各种检测方法1、静载荷试验法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在桩
4、基工程中特别重要。静载荷试验法在检测单桩竖向承载力时虽然是最原始的,但也是最可靠的方法。在桩顶施加荷载,了解荷载施加过程中桩土间的作用,通过得到P-S曲线的特征确定承载力,判别桩基的施工质量,就是静载荷试验法。使用1X 104KN级以上的桩基静载设备,最大加载能力达2 X104KN。在桥梁桩基工程中.主要使用慢速维持荷载法。由于施工环境恶劣、检测时间长、桩基荷载压力大、费用高、配套工作繁复.加上桩基设计安全系数高,较难使桩基破坏(即下沉量超限或混凝土破坏).所以较少采用这种方法。特殊项目也有应用.一般按规范抽取1O%来检测。2、高应变动测法高应变动测法是采用锤重达桩身重量10%以上或单桩竖向承
5、载力1%以上的重锤以自由落体击往桩顶,获得相关的动力系数.应用规定的程序.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桩身的单桩竖向承载力和完整性参数,也称CASE法和CAPWAP法。该法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其检测费用比静载荷试验法大大降低。由于这种方法检测程序相对繁琐,所以较少采用。高应变动测法对于其它检测方法和桩基设计均有帮助。3、低应变动测法使用小锤敲击桩顶,通过粘结在桩顶的传感器接收来自桩中的应力波信号,采用应力波理论来研究桩土体系的动态响应,反演分析实测速度信号和频率信号,判断桩身质量。该检测方法称为低应变动测法,主要检测桩基的完整性。此法主要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原始数据的野外采集,记录检测振动曲线并及时作
6、出初步判断,以确定波形是否能反映出桩基的实际情况:二是室内数据分析,判断桩身缺陷性质与位置,完成检验报告。优点:检测速度快;检测简便;检测成果可靠;检测费用低。适用范围:桩长550m;桩径1.8m。技术要求:Ø;桩身砼强度要求。桩基龄期达到1O12天后方可检测。Ø;桩头处理。将桩头凿至露出坚硬砼为止。将杂物浮浆清理干净.并保持桩顶面干燥、平整。Ø;传感器选择及安装。传感器要求灵敏度高、精确度高,传感器安装要牢固,安装位置根据桩径的大小,合理选择安装点.避免漏测。Ø;检测仪器的要求。检测前检查所有仪器有无故障.保证仪器能够正常工作,同时将各仪器连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桥梁工程 桩基 检测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2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