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施工技术规范.doc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施工技术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施工技术规范.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 93.080.30P 66备案号: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XXXX-*-* 实施XXXX-*-* 发布DB32DB32/T XXXXXXXX江苏省地方标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施工技术规范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Old Cement Pavement Rubblization (报批稿)目次前 言 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定义和符号24总则35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调查与检测46 碎石化技术适宜性评价57 碎石化后加铺及排水设计68 碎石化施工99碎石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16前言为了更好地规范和指导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改造工程的设
2、计、施工,保证碎石化路面的质量,在总结现有应用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有关成果、国家以及其他省市标准,针对实际情况和应用经验,制订本标准。本规范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编制。本规范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盐城市交通运输局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豪、曾辉、张中云、卢勇、丁武洋、周启兆、曹荣吉、陈日晓、胡坤铭、刘孝江、皇甫皝、王磊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施工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施工技术规范的术语、定义和符号、总则、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调查与检测、碎石化技术适宜性评价、碎
3、石化后加铺及排水设计、碎石化施工、碎石化路面质量检验标准。本规范适用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施工,包括多锤头碎石化和共振碎石化两种技术。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JTJ 073.1-200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E60-2008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
4、TG/T D33-2012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 H30-200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3 术语、定义和符号 以下术语、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规范。3.1 术语、定义3.1.1 碎石化技术 Rubblization Technique采用专用设备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进行原位破碎利用的技术。3. 1.2 多锤头碎石化技术 Multi-Head Breaker Technique采用多锤头破碎机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进行原位破碎利用的技术。3. 1.3 共振碎石化技术 Resonant Rubblization Technique采用共振破碎机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进行原位破碎利用的技术。3. 1.
5、4 试振区 Test Strip碎石化正式施工之前,在施工路段选择一定长度区域进行试振,称为试振区。3. 1.5 检查坑 Test Pit在试振区内,开挖1个2个1.2m长、1.2m宽、水泥板厚的检查坑,检查碎石化效果。3. 1.6应力释放渠 Relief Trenches在施工路段沿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切割开挖并贯穿整个面层厚度的沟渠,称为应力释放渠。3. 1.7隔振沟 Isolation Trenches在道路周边存在敏感建筑物的局部路段,施工前在道路两侧或路肩外侧边缘处开挖具备一定深度及宽度的沟渠,称为隔振沟。3. 1.8级配碎石 Graded Aggregate Rock粗、中、小碎石
6、集料和石屑各占一定比例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规定的密实级配要求时,称为级配碎石。3. 1.9可靠度 Reliability路面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3. 1.10当量回弹模量 Equivalent Modulus of Resilience将旧路面下部看做弹性半空间体时,用顶面回弹模量测试方法测得的模量值。3. 2 符号表1 符号序 号符号或代号意义3.2.1PCI路面损坏状况指数3.2.2DBL断板率3.2.3CBR加州承载比3.2.4Et按可靠度方法折减后的旧水泥混凝土板块破碎压稳后的顶面当量回弹模量3.2.5当量回弹模量平均值,设计阶段时取当量回弹模量推
7、荐值3.2.6rr根据顶面回弹模量变异系数数值查表确定的可靠度系数3.2.7S标准差3.2.8Et0,i回弹模量测试值3.2.9实测回弹模量平均值3.2.10Etp实测回弹模量代表值3.2.11Ne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3.2.12MHB多锤头碎石化专用设备(Multi-Head Breaker)3.2.13RPB共振碎石化专用设备(Resonant Pavement Breaker)4总则 4.1 本规范用于指导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验收。4.2 碎石化技术主要应用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原位破碎再利用加铺改造工程,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城市道路可参照执行。4.
8、3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前,应根据旧路功能路况、技术条件、经济指标及环境保护等综合分析,确定碎石化技术的适宜性。4.4碎石化施工中,应先通过试验路段确定设备参数与质量控制指标,再转入正常施工。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参数检测与质量控制,并应根据质量情况及时进行适度调整。4.5 碎石化技术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遵守国家、行业颁布的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4.6 碎石化施工时,应严格遵守现行公路养护安全技术规程(JTG H30-2004)中的相关规定。5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调查与检测5.1一般规定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调查应符合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2001)和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的有关规定。5.2 旧路资料调查修建及养护历史、构造物与排水设施的调查,应采用收集资料、调研、全线踏勘、结构层调查等方法,并及时填写调查记录。5.3 路面破损情况调查路面破损情况调查是判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损害程度、评价路面使用状况的重要手段,应对路面损害类型、损害轻重程度及损害范围进行详细调查。5.4路面结构强度调查5.4.1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调查旧水泥混凝土面板与基层现场取芯,测试劈裂强度与无侧限抗压强度,并检查是否存在较严重的碱集料反应、冻胀、膨胀与松散等病害。现场取芯时应避开已有裂缝。5.4.2 道路承载能力、接缝传荷能力及板底脱空情况
10、调查应测定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弯沉值,根据测定弯沉值或弯沉盆资料,以评价旧水泥混凝土板的承载能力、接缝传荷能力,并结合平均错台高度判断板底脱空情况。5. 4.3 基层顶面回弹模量及其稳定性调查5.4.3.1宜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顶面回弹模量进行检测,以评价基层的整体性和强度状况。检测可在破碎板块移除后,采用承载板法测定。5.4.3.2基层稳定性调查,可通过开挖露出区域进行。在开挖露出区域内,基层自身有一道以上或有分叉的裂缝,可判定为基层开裂;基层破碎块径在40cm200cm之间,应判定为基层破碎;当破碎块径小于40cm时,应判定为基层松散。5.4.4 路基状况调查宜对旧水泥路混凝土路面的路基进
11、行检测和评估。调查内容包括路基强度、含水率等情况,以判明路面结构基础的状况。路基强度调查可采用钻孔取芯、局部开挖现场测试等手段进行,含水率的测定可采用烘箱法或酒精法进行测定;路基强度可采取CBR值进行评定,测定方法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中规定执行。若现场无法按上述方法进行测试,可采取动力圆锥触探仪(DCP)法进行测定。5.4.5 位置选择与测试数目要求5.4.5.1基层顶面回弹模量的检测,可随机选取有代表性的3个5个点,破碎移除板块后采用承载板法测定。5.4.5.2 取芯和试坑位置,应优先在破损程度分级相同的行车道板内病害严重、破损程度较重处,并应分析该路段路面
12、破损的主要原因。5.4.5.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与基层取芯的频率每km每车道不宜少于1个,在最小施工段落中不宜少于3个点。5.4.5.4路基强度与含水率的检测频率每km不小于1个试坑。试坑开挖到基层时,应清理基层表面,并记录基层的松散、沉陷、裂缝、破碎块径大小等情况。5.4.5.5 基层开挖完成后清理表面,在每个试坑的露出路基区域内,应随机选取至少6个点测试CBR值。在测试点附近,清除浮土采集土样,测试路基含水率。6 碎石化技术适宜性评价6.1 一般规定应根据旧路基础资料调查结果,从公路路面损坏状况、基底承载能力、周边设施及周围环境等多方面考虑,决定是否适合碎石化施工技术。6.2路面破损状
13、况的适宜性评价判断道路是否适合碎石化技术的路面破损评定指标包括断板率、平均错台量、路面状况指数、接缝传荷系数、脱空率、纵、横向接缝需修复率、混凝土板需更换或补块率、路面需开挖修补面积率等指标。评价标准参见表2所示。表 2 适用碎石化的路面破损状况标准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定等级次差路面状况指数PCI405420平均错台量(mm)111515接缝传荷系数(%)313530纵、横向接缝需修复率(%)20,并伴有啃边或角隅断裂现象混凝土板需更换或补块率(%)20路面需开挖修补面积率(%)10/出现明显的碱-集料反应、裂缝或冻胀开裂征兆/碎石化加铺改建费用明显低于其他处治方案注:需根据以上标准对旧水泥混凝
14、土路面综合评定后,确定是否采用碎石化技术。6.3基底承载能力的适宜性评价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碎石化施工技术时,基底CBR值宜大于8%。6.4周边设施及环境的适宜性评价6.4.1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碎石化施工时,应避开城镇及居住集中地段,以防止碎石化噪音对居民的干扰;6.4.2若无法避开城镇及居住集中路段,在以下规定限值内,应禁止采用碎石化施工。白天,碎石化施工给附近居民带来噪音超过70分贝;夜间,碎石化的施工给附近居民带来噪音超过55分贝;6.4.3采用多锤头设备进行施工时,施工路段地下构筑物埋深应在1m以下,周围建筑物离振源水平距离至少应25m;采用共振设备时,施工路段地下构筑物埋深应在
15、0.5m以下,周围建筑物离振源水平距离至少应6m;6.4.4碎石化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相对严重,同时会有飞石溅出,环境要求较高地段,应禁止采用碎石化施工。7 碎石化后加铺及排水设计7.1 一般规定7.1.1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后可根据情况直接加铺沥青面层或加铺基层后再加铺沥青面层,设计按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方法进行。7.1.2 需对原有排水系统进行检查与评估,视具体情况进行修复或设置。7.2碎石化后顶面当量回弹模量7.2.1 碎石化后加铺设计时,取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代表值作为设计参数。7.2.2 设计阶段,其平均值可查表3取值,代入公式(1)得到代表值。 (1
16、)式中设计阶段,按可靠度方法折减后的旧水泥混凝土板块破碎压稳后的顶面当量回弹模量代表值(MPa); 当量回弹模量平均值,取表3中的推荐值(MPa);根据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变异系数查表5确定的变异水平等级对应的可靠度系数。表3 破碎层模量均值与基层关系基层类型石灰土半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厚度(cm)/15223040碎石化后顶面回弹模量(MPa)200150350250500表4 可靠度设计标准公路技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安全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设计基准期(年)15151212目标可靠度(%)95908580变异水平等级低低-中中中-高注:本表引用自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
17、TG D40-2011)对沥青路面加铺沿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可靠度设计标准(见表4)。表5 可靠度系数变异水平等级目标可靠度(%)95908580低1.21.331.091.161.041.08中1.331.501.161.231.081.131.041.07高1.231.331.131.181.071.117.2.3 碎石化施工完成后并按9.2节检查验收后的加铺路面优化设计阶段,通过碎石化后顶面回弹模量的实测数据计算每个施工段落的当量回弹模量平均值、标准差和代表值,计算公式如式(2)。 (2)式中n施工段落内的所有测点数,大于等于6;各测点的实测回弹模量值(MPa);保证率系数,高速、一级公
18、路取1.645,二级及以下公路取1.282;标准差;所有测点的实测回弹模量的平均值(MPa);实测回弹模量的代表值(MPa)。每一评定范围内,顶面当量回弹模量测试不少于6个随机点,作为加铺结构优化设计的主要参数。7.3加铺层设计7.3.1 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厚度当破碎层顶面回弹模量大于等于200MPa时,可只加铺沥青面层,加铺层最小厚度宜为15cm。针对不同的交通等级,推荐加铺厚度范围如表6所示。表6 碎石化后加铺层总厚度范围推荐交通等级BZZ-100累计标准轴次Ne(次/车道)加铺厚度范围(cm)轻交通2.5107227.3.2当基层顶面回弹模量低于200MPa时,宜将水泥混凝土破碎层作为加
19、铺层的底基层,在其上加铺半刚性基层或柔性基层,典型的加铺结构图见图1。图1 破碎后典型路面的加铺结构7.4 沥青加铺面层前封层与黏层设计7.4.1在碎石化层顶面在碾压后宜设置封层。封层的集料的规格和用量宜按表7选用,其它要求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规定进行。表7 碎石化层顶面封层材料的规格和用量沥青种类集料乳液用量(kg/m2)规格用量(m3/1000m2)乳化沥青S14 790.91.0注:表中的乳液用量按乳化沥青的蒸发残留物含量60%计算,如沥青含量不同应予折算。7.4.2加铺层与路缘石、雨水口、检查井等构筑物接触面之间,应喷洒黏层油;粘层油宜采用快、中凝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泥 混凝土 路面 碎石 施工 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2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