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某县交通公路工程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山东省某县交通公路工程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某县交通公路工程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11.2项目承办单位11.3研究范围及内容11.4工作过程简况21.5编制依据21.6主要研究结论32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62.1行业背景62.2社会经济发展现状62.3山东省某县经济发展预测132.4综合交通运输现状172.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93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213.1区域概况213.2沿线建筑、河流、管线等情况223.3自然条件和地震烈度区划223.4工程地质资料253.5筑路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254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274.1城市规划概要274.2交通量预测结果275采用的规范、建设标准295.1采用规范295.2设计标准305.3建设标准适应性分析
2、316工程方案设计346.1设计原则346.2现场情况及水文地质情况356.3主要工程量及进场计划356.4工程特点356.5施工部署356.6主要施工技术措施406.7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416.8安全技术措施426.9文明施工措施保卫及消防管理437人员配备与岗位设置447.1管理职责457.2运营期的组织管理468环境分析488.1环境保护原则488.2大气环境质量488.3交通噪声498.4振动环境质量498.5排水工程环境影响498.6环境保护措施509节能5110资金筹措5310.1资金筹措5310.2贷款偿还计划与资金来源5311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5511.1投资估算551
3、1.2建设项目经济分析5612结论和建议6712.1结论意见6712.2建议67附件1 项目委托书附件2 山东省某县财政局出具的本项目配套资金证明附件3 山东省某县环保局关于本项目环境影响的证明附图 : 项目位置示意图1 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山东省某县交通工程改造项目1.2 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山东省某县交通局联 系 人: 1.3 研究范围及内容1.3.1 工程内容根据设计委托书,本项目工程内容包括4个路段及其附属工程,共计60.8公里。各路段的具体位置详见“地理位置示意图”。1.3.2 研究内容1. 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的现状与将来发展的分析预测;2. 项目影响区交通系统和道路网的现状及
4、发展规划的调查分析;3. 道路运输量和交通量的发展预测;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标准及规模;5. 建设条件的调查分析;6. 市政管线布置综合要求的调查分析;7. 主体工程方案设计;8. 道路附属工程的设计;9. 工程量及投资估算;10. 工程实施方案及工期安排;11. 资金筹措;12. 经济评价;13. 环境评价;14. 综合评价。1.3.3 评价年限本工程建设期为2008年2009年,计算评价期主干路拟定为20092023年,计15年。1.4 工作过程简况为使山东省某县交通工程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按照水运、交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进行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报告编制工作。在项目可行性研究
5、报告编制过程中,有关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资料搜集和路线踏勘准备工作,编制组与山东省某县交通局多次会同有关部门到现场对路线进行了详细的踏勘和资料调查,搜集了山东省某县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历史数据、现状资料及发展规划、地质、水文、气象、筑路材料等建设资料。为了全面掌握项目所在地区道路的交通特性,了解相关公路车辆流量、流向及运营状况,山东省某县交通部门于2008年7月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公路机动车辆OD调查。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证,同时也对其社会条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评估。项目组于2008年8月全面完成报告的编写工作。1.5 编制依据1. 项目可行性研
6、究报告编制委托内容2. 山东省某县县志3. 山东省某县“十一五”发展规划4. 20052015年山东省某县城市建设基本原则5. 山东省某县交通局提供工程区域地理位置图及相关资料6. 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6年第6号)7. 聊城市交通规划8. 水运、交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9.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0.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11. 市政府、计委、规划建设局有关文件及指导意见12. 项目相关设计资料及勘察资料1.6 主要研究结论1.6.1 工程建设条件本报告通过认真调查分析研究,认为该县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优越,项目实施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道路建
7、设材料来源丰富,运输条件极其便利,具备良好的工程建设条件。1.6.2 附属工程第一章 为保证良好的交通秩序和保证行车安全、畅通,应在规定地点设置必要的护栏、护桩、警告标志、禁令标志、限制标志等公路标志和交通安全设施。并经常保持位置适当、准确、完整、醒目、美观。标志图案、着色应按有关规定制作。1.6.3 项目征地拆迁本工程全部为在原有用地上进行改扩建,因此不涉及征地拆迁问题。1.6.4 工程方案设计道路施工按施工部署分段进行,道路结构先完成面层以下部分,待道路全部形成后,再全线进行面层加铺。1.6.5 投资估算本建设期工程投资估算造价为3112.9万元,建设期流动资金150万元,预备费:200万
8、元,建设期银行贷款利息:68.4万元。1.6.6 资金筹措本工程为山东省某县交通改造工程,是山东省某县交通局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投资较大,建设资金需多渠道解决。建设期工程估算总投资为3112.9万元,拟通过以下筹措渠道解决。1、配套资金:1112.9万元,占35.75;2、银行贷款:2000万元,占64.25。1.6.7 建设进度计划本工程计划2008年安排实施,初步计划如下:2008年8月,完成前期准备工作;2008年9月,完成勘察、设计工作;2008年9月2009年5月,完成全部建设。具体实施计划,以上级主管部门最后审批意见为准。1.6.8 经济评价结果经计算,本项目内部收益率为20.58%
9、,大于社会折现率6.00%;财务净现值4871.78万元,大于零;投资回收期为7.51年,小于15年。由此可以看出,该项目经济评价效益是较好的,从经济角度看项目是可行的。1.6.9 综合评价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经济上是合理的,技术上也是可行的。建议尽快实施。本报告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见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项 目单 位指 标备 注一、基本指标1、道路等级公路级主干道、次干道、2、设计车速Km/h60、40、203、投资估算万元3112.9二、路线1、路线总长Km60.8三、路基 路面1、土石方数量m3171522.4 总填方m3115202.8 总挖方m 356319.622、路
10、面类型二灰碎石标志套30标线Km60.8四、征地拆迁无征地,不涉及五、资金筹措1、配套资金万元1112.92、银行贷款万元2000.002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行业背景近年来,交通行业广泛深入地学习科学发展观,结合行业发展实际,从建设现代交通运输业,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高度,深刻认识改善交通条件的必要性、紧迫性,认识其对于推动交通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意义。交通不便给人们在发展生产、思想观念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利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
11、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必然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快速发展。交通运业的发展,关系小康社会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意。做好这项工作,关键在于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主动性,既要从做好科学发展规划入手,也要从纠正汽车驾驶员的一些不良驾驶习惯开始;既要有系统的发展规划作指导,也要通过各类标准规范、行业政策予以实现。城乡要谋求发展,实现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必须要调整种植结构、养殖业结构,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挖掘当地潜力,发展优势产业,而这一切的实现,前提是必须建好公路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2.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道路建设项目的立项
12、和建设需服从并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通过项目的建设应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准确地分析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的水平和特征,是论述项目建设必要性的基础。在社会经济发展各项主要指标中,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能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绝对水平与相对水平。近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为总抓手,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全县经济增长速度、运行质量、经济效益和发展后劲明显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形成并维护了风正气顺心齐、团结和谐干事的良好局面。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食用菌行
13、业十佳商品基地县”、“全国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县”、“全国双基工作先进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全省农民增收先进县”、“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全省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18亿元,三次产业比调整为24:49: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3亿元,增长31.2%;财政总收入达到8.6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8亿元,增长21.3%;进出口总额达到3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7亿元,增长20.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6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00元,分别增长15%和8%。(一)凝心聚力发展工业,工业经济实
14、现新突破。坚持工业立县、工业兴县、工业强县战略,把发展工业放到各项工作的首位,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扶持发展骨干企业,加大工业投入,引导企业搞好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一是产业优势基本形成。重点培植纺织印染、玻璃制品、化工、特钢铸造、塑料编制、大豆蛋白六大主导产业,产业发展规模和档次不断提升。2007年,六大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4亿元、利税14.9亿元、利润8.58亿元。纺织印染产业以飞泰、莘星、新亚纺织为龙头,企业发展到22家,产业规模达到18.4亿元;玻璃制品产业以义和诚实业、力诺太阳能为龙头,企业发展到8家,产业规模18.2亿
15、元;化工产业以华祥氯碱、四强化工为龙头,企业发展到12家,产业规模17.7亿元;特钢铸造以东方金丹、舜源特钢为龙头,企业发展到11家,产业规模8.6亿元;塑料编制产业以广庆集团、宏业塑业为龙头,企业发展到7家,产业规模8.6亿元;大豆蛋白产业以新嘉华集团、冠华蛋白为龙头,企业发展到4家,产业规模6.9亿元。目前山东省某县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大豆蛋白基地、国内重要的塑编基地和特种钢基地。二是骨干企业支撑拉动作用明显。制定实施了培植骨干企业的意见,对市场好、发展快、贡献大、优势强的企业,在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环境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7家,工业增加值、主营业
16、务收入、利润分别完成39.7亿元、150亿元、9亿元,分别增长30.2%、34.6%和40.6%。20家重点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9亿元、利税7.7亿元、利润4.2亿元,分别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53.2%、48.2%和48%。重点企业对财政的贡献进一步增大,利税过1000万元的企业达到58家,华祥热电、华祥氯碱、供电公司等9家重点企业实缴税金9347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实缴税金的74.4%。三是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实行民营经济一把手工程,以固定资产投入、招商引资、民营经济税收三项指标为重点,加大调度考核力度,严格兑现奖惩。全县民营企业总数达到4100多家,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9.7亿元
17、、增加值6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59亿元,分别增长23.3%、65%和46.5%;民营经济税收2.8亿元,增长29%,乡均增加248.7万元。肉类、机械、木材加工等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态势,其中肉类加工企业发展到120多家,冷藏储存能力5.6万吨,产值100多亿元;机械加工企业发展到210多家,拥有设备4500台套,产值10亿多元;木材加工企业520多家,年加工木材110万方,产值12亿元。四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坚持以高新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研发投入,鼓励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中,80%以上的都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新嘉华集团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建立了国家级大豆蛋白
18、实验室,研发出一系列新产品;飞泰集团和西安科技大学联合建立了研发基地,陆续开发出大豆蛋白纱、竹节纱、空心纱、包心纱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中科院化学所在地古云设立国家级新产品研究室。2007年,全县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2%。飞泰纺织棉纱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广庆”牌塑编、“金丹”牌特种钢、“鲁雁”牌三轮车被授予山东省名牌产品,7家企业的商标被授予山东省著名商标,广庆集团实现了无区域注册。(二)突出富民优先,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大力实施“一基五新”工程,即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建立新机制,抓好
19、农村“十通”,即村村通自来水、通油路、通客车、通有线电视、通广播,科技信息、社情民意、农资连锁超市村村通,村干部工资一卡通,农村低保金一折通,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立足传统农业特色优势,稳定粮食生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县形成了瓜、菜、菌、果、牧五大主导产业。2007年,全县粮食总产14.3亿斤;瓜菜菌种植面积80多万亩,总产244万吨,其中冬暖式大棚25万个,食用菌7OO万平方米,香瓜10万亩,西瓜7万亩,反季节蔬菜3O万亩,山药1万亩,露地菜30万亩,冬罩韭菜5万亩;林业面积发展到56万亩,其中防护林22万亩、速生丰产林10万亩、经济林8万亩,林木蓄积量120
20、万方;畜牧养殖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县存栏禽18O0万只、肉牛10万头、生猪28万头、羊35万只,肉类总产19万吨,禽蛋总产5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5.9亿元。二是农产品质量更加安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疫病防治、检验检测和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升产品品质和档次。全县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三品”认证品牌达到22个,种植面积42万亩。每年为全国大中城市提供无公害蔬菜90万吨、瓜果20万吨、油料作物10万吨,总产值20多亿元。香港百利高集团在燕店、魏庄两乡镇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3000多亩,成为鲁西首家供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行健康养殖方式,有6家企
21、业成为畜产品进京入沪企业。三是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启动民资等方式,加快农业二三产业发展,做粗做大产业链条。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2家,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达到90万吨。其中共和食品年产蘑菇、芦笋罐头1万多吨,产品全部出口欧美;澳登农业投资近亿元建设了国际最先进的双孢菇工厂化生产项目,产品出口新加坡、香港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绿康食品生产的蒜片、蒜粉、蒜粒全部出口美国。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4家,年加工能力11万吨;饲料企业发展到22家,年加工能力35万吨。(畜牧加工企业200多家,饲料生产企业近百家,农副产品加工业年产值达100多亿元。)发展林
22、果加工业,奥星果业年储藏能力达到5000吨;马西木材交易市场年交易木材7.5万方,交易额1.5亿元,成为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场。搞好农产品产销衔接,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70多家,专业运销车辆5000多辆,在北京、深圳、哈尔滨、济南等3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直供直销点。四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加大“三农”投入,搞好“路水电气医学”建设。全县通油路率、通客车率分别达到94%和98.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农村沼气用户达到5000多户;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达到85%;对农村中小学校舍和危房实施改造,落实了“两免一
23、补”政策。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搞好农民培训,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和“阳光培训”工程成效显著。乡村两级新农村建设规划基本完成,试点村建设稳步推进。(三)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认真组织实施精品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城镇居民生活环境有了新的改善。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34%。一是明确了城市定位和发展方向。修订完善了城市总体规划,制作了城市规划模型,县城详规覆盖率达到80%。确定县城性质为以加工业、商贸流通业为主的聊城西南部生态旅游中心城市;总体布局为“一城、二轴、三区、四团”,“一城”即县城,“二轴”即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交通 公路工程 改造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2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