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公路水路网规划修编(2030)报告.doc
《太仓市公路水路网规划修编(2030)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仓市公路水路网规划修编(2030)报告.doc(1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太仓市公路水路网规划修编(2010-2030)目 录序 篇 .1第1章概述11.1规划背景及依据11.1.1规划背景11.1.2规划依据21.2规划范围与年限31.2.1规划范围31.2.2规划年限31.3规划目标与原则31.3.1规划目标31.3.2规划原则41.4主要研究结论41.4.1社会经济发展与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现状41.4.2交通需求与公路发展规模预测41.4.3公路网规划目标51.4.4公路网规划方案51.4.5公路网规划方案评价61.4.6水路网规划方案6第2章城市交通发展前景分析72.1区域与城市发展前景72.2城市总体规划解析92.2.1城市定位与城市性质92.2.2城市空间
2、结构与土地利用92.2.3交通运输与土地利用规划互动分析132.3综合运输发展态势分析142.3.1铁路142.3.2轨道142.3.3航空通道152.4区域及城市交通走廊分析162.4.1区域交通走廊162.4.2城市交通走廊17第一篇太仓市公路网规划19第1章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现状概况191.1社会经济发展现状191.1.1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191.1.2人口发展概况201.1.3GDP与产业结构211.1.4开放型经济231.2交通运输发展现状231.2.1公路网发展现状231.2.2交通运输概况271.3现状分析与评价321.3.1公路网适应性和技术特性评价331.3.2公路网交通
3、形态评价341.3.3公路网功能评价34第2章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需求预测412.1社会经济发展预测412.1.1人口发展预测412.1.2国内生产总值预测412.1.3城市化水平预测422.2交通运输需求预测432.2.1客货运量预测432.2.2运输分担率预测492.2.3港口集疏运量需求预测51第3章公路网发展规模与发展目标543.1公路网发展规模预测543.1.1弹性系数法543.1.2连通度法553.1.3生长曲线法563.1.4预测结果563.2公路网发展目标57第4章公路网布局规划594.1公路网布局原则594.2公路网布局思路和影响因素604.2.1公路网布局指导思想604.2.
4、2公路网布局影响因素604.3公路网布局层次规划614.3.1方案总体说明614.3.2规划路网结构层次划分634.4公路网布局规划详细方案644.4.1骨架层公路(高速公路及国省道干线)规划644.4.2干线层公路(县乡道)规划704.5疏港公路体系规划774.5.1既有规划回顾774.5.2疏港公路体系规划原则774.5.3疏港公路体系布局规划784.6市域快速通道规划824.6.1市域快速通道规划需求分析824.6.2市域快速通道规划基本思路834.6.3市域快速通道布局分析844.6.4市域快速通道规划方案884.6.5市域快速通道高架道路推荐横断面954.6.6镇区环路规划方案964
5、.7公路网对外接口规划984.7.1太仓-上海公路接口规划984.7.2太仓-昆山公路接口规划1004.7.3太仓-常熟公路接口规划1014.8公路互通节点规划103第5章公路网规划方案的分期实施序列1055.1公路项目排序原则1055.2公路项目排序方法1065.3公路项目分期实施方案及资金方案分析107第6章公路网规划方案评价1106.1公路网技术评价1106.2公路网功能评价1126.3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1136.4环境影响评价115第二篇太仓市水路网规划1161内河航道及港口现状1162内河航运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1182.1内河航运发展趋势分析1182.2内河港公用码头吞吐量预测119
6、2.3内河港公用码头集疏运量预测1203上版水路网规划回顾1214干线航道网规划1215内河港口岸线利用规划1265.1规划原则1265.2规划方案1265.3内河港口作业区“十二五”规划方案128序 篇第1章 概述1.1 规划背景及依据1.1.1 规划背景太仓市位于江苏东南边缘长江口岸,是苏锡常都市圈中的重要节点城市,位于沪宁发展轴东端,是沿沪产业带与沿江产业带的交叉点,区位十分优越。G204、苏昆太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从太仓通过,苏浏河东流过境。太仓港紧贴上海港,是苏州港的龙头港区,也是江海联运的重要节点。近年来,随着太仓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增长、区域扩大,城市客运交通需求日益增
7、加。城市空间的拓展和用地布局的调整,使城市交通出行空间距离加大,居民对城市交通系统服务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机动化交通出行的需求明显增强。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公路运输和水路运输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一轮太仓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了“对接上海、港口带动、交通引导、生态保护、特色取胜”的城市发展策略,将太仓建设成为争先进位的创新城市、快速发展的港口城市、生态优良的宜居城市和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城市。本次太仓市公路水路网规划修编即是在太仓市最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背景下展开研究工作。同时基于以下几点考虑:l 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太仓毗邻上海,西邻昆山,北接常熟,位于长三角最紧密圈层。在“长三角”一体化加
8、速推进的大趋势下,太仓将大力实施接轨上海战略。太仓公路网最主要的对外接口是太仓-上海接口,增强太仓-上海公路网接口的瓶颈通过能力,是提高太仓市公路网效率、提升太仓市整体交通区位的重要环节。西邻太仓的昆山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未来规划有京沪高铁通过,也是太仓通往苏州的主要通道,顺应苏昆太都市区连绵发展趋势,太仓宜通过公路接口对接昆山,充分利用新铁路综合站、花桥商务中心等资源。常熟位于太仓以北,作为沿长江产业开发带中与太仓紧邻的一环,常熟近年来吸引了大量外资,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推进迅速。在此形势下,在积极接轨上海的同时,增强与常熟的资源共享、经济交流合作,推动沿江经济带与苏州港城的连绵发展,也将对
9、太仓今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l 城镇体系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升,为贯彻以整体观念统筹城乡空间、以组团发展实现港城互动、以主城港城统领集聚发展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太仓市调整了城市用地布局及行政区划。根据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太仓市中心城区将形成主城与港城的合理分工、联动发展的格局,太仓市域将形成“双城、三片”的空间布局形式。新的城镇发展布局下,需要有一个更为完备的公路交通系统与之适应,实现主城与港城的快速交通,以及其它乡镇与“双城”之间的合理对接。在一些经济发展非常活跃的乡镇,它们与太仓市主城和港城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交通联系将更加频繁。因此,要更好实现城乡
10、一体化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有一个更加完善的市域公路网服务广大城镇。l 太仓港口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太仓港在战略地位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国家、江苏省明确要求要把太仓港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江苏第一外贸大港,可以预见,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太仓港口发展的后发优势,预示着太仓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随着太仓港的进一步发展,其港口吞吐量将进一步提高,对公路运输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因此,需要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快捷的疏港公路体系。l 构筑综合运输体系的需要构筑现代综合运输体系,迫切要求规划建设干线航道网,改变内河航运发展的落后局面。构筑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是太仓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方向,要
11、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优势,形成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格局,逐步实现内河航运现代化,与其它运输方式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衔接,促进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1.1.2 规划依据q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q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q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等部颁有关技术标准、规范;q 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q 江苏省航道管理条例,苏州市航道管理办法;q 江苏省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管理暂行办法;q 江苏省干线公路网规划、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江苏省沿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等一系列有关的江苏省交通规划报告;q 苏州市综合交通规划、苏州市县道网规
12、划、苏州港总体规划、苏州港太仓港区集疏运规划、太仓市综合交通规划等一系列有关的苏州、太仓交通规划报告;q 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q 太仓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0-2030);q 太仓市其它有关城镇、国土等规划;q 太仓市已经完成的公路、航道建设有关规划;q 其它有关的政策、规定。1.2 规划范围与年限1.2.1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太仓市整个市域范围。公路网规划主要包括太仓市域范围内的高速公路、国省道、主要县道和部分乡道。规划重点是太仓境内的对外交通干线公路、疏港干线公路、太仓中心城区与主要乡镇以及主要乡镇之间的干线公路。水路网规划主要包括太仓市域范围内的等级航道、内河港
13、口岸线和港口作业区,并明确等外航道的发展定位。1.2.2 规划年限规划基年:2009年;规划特征年:近期到2015年,中期到2020年,远期到2030年,与城市总规修编年限一致。根据“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将规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十二五”(2011-2015年)、“十三五”(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1.3 规划目标与原则1.3.1 规划目标本次公路网规划的目标总体上在于指导太仓市未来20年的市域公路网发展,使今后20年太仓市的公路建设有据可依。与此同时,使公路发展配合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太仓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满足太仓港区发展对公路运输的
14、要求,实现与上海的全面对接,并且支持太仓“双城、三片”空间结构的发展,实现主城与港城的快速连接,加强中心城区与乡镇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的联系,平衡区域发展。在新建公路、优化路网结构、扩大公路通达深度的同时,着重提升现有公路的技术等级,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布局,强化公路建设管理,实现公路网“技术达标、规模适度、布局成网、区域协调”,发挥国省道干线公路骨架作用,保证公路网均衡、协调发展。本次水路网规划的目标则是在总体上指导未来20年的太仓市航道网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发展高等级航道,逐步淘汰等外级航道”的发展策略,满足太仓市港口水路集疏运需求,提升现有航道等级,优化等级航道布局,同时淘汰部分运能低下
15、的等外航道,支持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集约高效的新时代水路运输体系。1.3.2 规划原则q 目标明确,指导性强。q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q 方法简便,科学实用。q 分步实施,逐步完善。1.4 主要研究结论1.4.1 社会经济发展与公路水路交通发展现状截至2009年末,太仓市户籍总人口为46.72万人。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2.01亿元,同比增长15.8%。太仓市共有公路总里程1167.526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75.3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三级及三级以上公路网密度为109.6公里/百平方公里。太仓境内共有航道40条,航道总里程达到373.11千米,其中等级航道6条,航道里程约
16、111.37千米,等外航道34条,航道里程约261.74千米。1.4.2 交通需求与公路发展规模预测采用多种预测方法对太仓市客、货运量进行预测,得到2015年、2020年和2030年的客运量分别为4500万人次、5700万人次和8000万人次,货运量分别为2300万吨、3000万吨和4400万吨。并分别对客运量和货运量的不同方式分担率进行了预测。2015年、2020年和2030年的公路客运分担率分别约为98,95和92%,铁路客运分担率分别约为2,5和8%;公路货运分担率分别约为94,88和82%,铁路货运分担率分别约为2,6和10,水运货运分担率分别约为4%,6%和8%。采用多种方法对公路发
17、展规模进行预测,得到2015年、2020年和2030年的公路规模推荐值分别为1280公里、1330公里和1360公里,公路网密度分别达到192公里/百平方公里、200公里/百平方公里和204公里/百平方公里。1.4.3 公路网规划目标总体目标:1. 高起点、高标准地对太仓公路网进行改造和建设,完善骨架路网结构、提升公路等级、提高公路服务水平,构筑功能完备、高效安全、便捷舒适、环境友好的公路网。2. 建立内外畅达的区域及市域片区间快速通道系统,通过缩短时空距离,形成对城市空间拓展、区域及枢纽间快速联系的重要支持,并提高客货运输效率。3. 构建集疏高效的太仓港疏港公路体系,逐步提高公路交通疏港能力
18、,满足港区快速发展的需要,支撑太仓“港口带动”的城市发展策略。4. 完善与周边城市的公路对外接口规划,提高公路运输过境能力,进一步强化太仓与周边城市的联系。5. 重视协调公路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的关系,支持综合运输体系的建立。6. 妥善处理公路网规划与城市空间发展、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建设生态化交通系统,实现城市与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分期目标与规划指标:根据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分别提出近期、中期及远期的发展目标,并制定了具体的规划指标。1.4.4 公路网规划方案在现状评价及交通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对公路网发展的布局、等级结构进行设计,并对各规划期内需要建设的项目作建设安排。公路网规划建设
19、的设想是:q 完善市域公路网络布局,建成“七纵八横九连接”的由高速公路、国省道和县乡道组成的多层次主干公路网。q 完善太仓港的疏港公路体系。规划形成由苏昆太高速公路、疏港高速公路、通港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锡太高速公路、S224、S338、浏双公路、陆璜公路、直璜公路、璜北公路、鹿北公路、荡茜路、港外大道组成的太仓港疏港公路体系,其中高速公路5条,一、二级公路9条。q 规划建立“六纵六横”的市域“网格状”快速通道系统,一方面实现过境及对外交通的快速化;另一方面加强市域各片区之间的快速联系。q 规划沙溪、璜泾、浏河三个乡镇的镇区环路,加强了各镇区内部道路与市域快速通道系统的联系。q 使太仓公路
20、网与周边城市路网有效衔接,太仓-上海接口7个;太仓-昆山接口6个;太仓-常熟接口8个。q 对重要的公路互通节点进行规划,规划建设互通立交14个。1.4.5 公路网规划方案评价太仓市公路交通规划方案的实施,将明显提高地区公路建设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完善公路网,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4.6 水路网规划方案q 规划建设由杨林塘、苏浏线、盐铁塘、吴塘、石头塘、荡茜河、戚浦河等7条等级航道组成的干线航道网,航道里程总计约110.96km。在保证等级航道等级提升和满足太仓未来水运要求的前提下,明确淘汰部分运能较低的等外航道,保留等外航道13条,航道里程总计约57.37km。q 对太
21、仓境内荡茜河、杨林塘、苏浏线、石头塘的港口岸线进行规划。其中,规划6条重要公用港口岸线、3条重要临港工业港口岸线以及4条旅游码头岸线。q “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3个主要内河港口作业区(牌楼作业区、岳王作业区、荡茜作业区)、1个一般内河港口作业区(浏河作业区)。第2章 城市交通发展前景分析2.1 区域与城市发展前景(1)在长三角都市圈中的发展定位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是指以上海为龙头,由江苏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和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台州等16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区域面积约占全国1,人口约占全国5.92。根据法国地理学家戈德曼的研究成果,以上海为中心
22、的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继纽约都市圈、北美五大湖都市圈、东京都市圈、伦敦都市圈、巴黎都市圈之后的世界第六大都市圈。从长三角范围来看,太仓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和港口资源条件,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q 太仓位于上海都市圈内,是距离上海最近的城市;q 太仓位于沪宁发展轴和沿海发展轴交汇辐射区域;q 太仓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北翼港口,随着洋山港逐步趋向饱和及其疏港交通的制约,太仓港承接上海港部分功能需求日趋强烈。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太仓港口发展的后发优势,预示着太仓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2)在江苏省城镇体系中的发展定位苏锡常地区,包括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和常州三市,土地面积1.75万平方公里,人口134
23、9万,是全国经济发达地区,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先导地区和创新的中心,也是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强大的先导和引擎作用。太仓市位于苏锡常都市圈的沿沪分区和沿江分区的“黄金十字”交汇处,是区域重要的空间节点城市,与上海在产业上紧密对接、空间上交融配置、设施上网络化联系的地域,是苏锡常都市圈与上海都市圈影响的直接交汇地域之一。(3)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根据太仓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十二五”时期和未来15年太仓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以富民强市为根本出发点,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基本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仓市 公路 水路 规划 2030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2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