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5191391有关桥梁工程和桥梁美学的中英文翻译资料.doc
《885191391有关桥梁工程和桥梁美学的中英文翻译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85191391有关桥梁工程和桥梁美学的中英文翻译资料.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桥梁工程和桥梁美学桥梁工程的发展概况早在公元前1世纪,Marcus Vitrucios Pollio 的著作中就有关于建筑材料和结构类型的记载和评述。后来古希腊人创立了静力学的基本原理, Leonardo da Vinci 、Cardeno和Galileo 等人在工作和应用中也证实了这些原理的正确性。而在15世纪至16世纪期间,工程师们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些文字记载,只是单凭经验和传统来建造桥梁和渡槽。到了17世纪末, 随着Leibnitz、Newton 和Bernoulli的数学理论的创立,桥梁建筑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Lahire (1695)和belidor(1729)出版的关于结构理论分析
2、的著作为材料力学领域奠定了基础。Kuzmanovic (1977)指出,石材和木材是桥梁建筑最早采用的材料。在从木材到钢材的转变过程中,铁作为一种过渡材料被用于桥梁建筑中。根据近期的记载。早在1840年,法国就在Grisoles 建造了一座跨度为39英尺(12米)的横跨 Garoyne 运河的混凝土桥梁, 但钢筋混凝土桥直到本世纪初才出现,而预应力混凝土到1927年才开始使用。早在中世纪,罗马和欧洲的其他一些城市开始建造集上下部结构于一体的半圆弧石拱桥,而文艺复兴时期则是坦拱逐渐占主导地位。这种观念在18世纪末有了明显的改进,并发现其在结构上能适应后来的铁路荷载。在材料的分析和使用上,石拱桥至
3、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在17世纪70年代初期(Lahire,1965)引进了压力线的概念,使得拱桥的理论分析得到了改进。通过模型试验,有关拱结构的主要失效形式的理论得到了证实(Frezier ,1739)。对于无铰拱,Culmann (1851 ) 引进了弹性中心的方法,显示了可用三个协调方程求解三个多余参数。当palladio建造了一座跨度为10英尺的三角形木制框架桥后,16世纪开始,木桁架在桥梁中得到应用。这些设计同样遵循桥梁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方便(实用性)、美观和耐久性(强度)。18世纪50年代西欧建造了若干座支承于石制桥墩上的木桁架桥,其跨度达到200英尺(61米)。19世纪期
4、间,美国和俄罗斯由于其跨越主要河流的需要,而且两国都具有丰富的适用于建桥的木材资源,因此木制桥梁在美、俄两国有可能取得更为显著的成绩。木制桥梁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因为其初期投资较低,施工速度较快。尽管有文献记载,早在1734年,在普鲁士就修建了第一座横跨Oder河的铁链桥,但从木桥到钢桥的过渡大概开始于1840年。美国于1840年建成了第一座全铁桁架桥,其后,英格兰、德国和俄罗斯分别于1845年、1853年和1857年也建成了铁桁架桥。1840年,第一座铁桁架拱桥出现在Utica的Erie运河上。理论分析的推动作用 主要从19世纪发展起来的机构分析理论着重于桁架的分析,首部关于桥梁工程的著作于1
5、811年出版。1846年出现了一种Warren 三角形桁架和计算这种桁架精确内力的分析方法。用板件组合而成的工字形梁在英国逐渐普及并在小跨度桥梁中得到应用。1866年Culmann阐述了悬臂桁架桥的原理,一年后在德国的Hassfurt的Main 河上就建造了首座主跨跨度达425英尺(130米)的悬臂梁桥。美国的首座悬臂梁桥于1875年建于Kentucky河上。19世纪最引人注目的铁路悬臂梁桥要数Firth of Forth桥,此桥建于1883年至1890年间,跨度达1,711英尺(521.5米)大约就在这一时期,结构钢在桥梁工程中作为一种主要材料被推广应用,尽管此时钢材的性能大都较差。几个早期
6、的工程实例是:(1)St.Louis的Eads 桥;(2)New York的Brooklyn 桥;(3)Missouri 的 Glasgow 大桥,这些桥都建于1874年至1883年间。谈起对结构分析河设计理论的改进特别应该提到:Maxwell 所作的贡献,尤其是他在超静定桁架方面的工作;Cremona 关于图解静力学的著作(1872);由Mohr 重新定义的力法以及Clapeyron 提出的三弯矩方程新材料的推动作用自从20世纪初起,混凝土就是一直是最有效和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由于混凝土可以较容易地浇注成各种形状的结构物,因此它在建筑上的使用价值几乎是无限的。只要有普通水泥和合适的骨料混凝
7、土就可以替代其他材料建造某些类型的结构,诸如桥梁下部结构及基础等。另外,在本世纪初,钢筋混凝土在多跨框架结构中的应用对结构分析提出了新的分析要求用19 世纪的古典分析方法不能用来分析高次静定结构。Manderla (1880)和Bendixen (1914)论证了节点转角的重要性,提出了节点弯矩和转角之间的关系,从而可求解未知的节点弯矩,这种方法被称为转角挠度法。 Calisev (1923)的工作使得框架结构的分析有可能进一步简化,他利用逐步近似的方法将方程组的求解简化为一个简单表达式的迭代计算。Cross (1930)进一步改进和归纳了这种方法,从而形成了弯矩分配法。在结构分析领域的近期发
8、展中最重要的改进之一是将设计的范围延伸到弹塑性范围,即所谓的荷载因子法或极限状态设计法。Tresca (1846) 根据一些世纪观察结果提出了塑性分析法,Saint-Venant (1870)系统地阐述了这种分析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塑性的概念吸引着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的注意力,开始主要是在德国。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研学术重心的转移,英国和美国的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概率设计法是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有望替代传统的确定性方法。一个主要的进步是1969版的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的“钢筋混凝土桥梁勾践设计准则”中包括了强度和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设计法。这本设计准则是与“美国各
9、州公路工作者协会(AASHO)”1969年的设计规范联合使用的,它的表达方式使其很容易适应极限状态设计规范的发展。根据这本设计准则,钢筋混凝土勾践(包括柱)的配料可以通过其各个阶段的工作性能来限定:弹性的、带裂缝工作的极限状态的。设计是荷载作用效应,所有根据作用荷载计算所得的量叫做设计值,如:设计弯矩、设计轴载或或设计剪力。结构的承载力被认为是结构抗力方面的参数,所有根据材料的理论强度计算得来并经过修正得强度计算值叫做结构抗力值,如:弯矩抗力值(抵抗弯矩),轴力抗力值或剪力抗力值。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需验算构件得挠度、最大裂缝宽度和疲劳强度。桥型一种值得注意得桥型是吊桥,首座吊桥1796年建
10、于美国。随着Tacoma大桥得跨塌,动力稳定被作为问题来研究,并取得了显著得理论成果。Steinman (1929) 总结了全世界建于1741年至1928年间得大约250座吊桥。随着州际体系得建立和结构等级分类的需要,某些桥型在桥梁界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桥型包括混凝土上部结构(板桥、T梁桥、混凝土箱梁桥)、钢梁桥、钢箱梁桥、组合界哦故、正交异性板结构、分段施工的结构、曲线梁桥和斜拉桥。预制构件受到了足够的重视,箱型截面梁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桥梁的外观及桥梁美学 Grimm(1975)考证了历史上首例关于控制建筑环境美学的立法记录,这发生在1647年,当时的新阿姆斯特丹委员会派三名官员负责此事。1
11、95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认为,立法机关有权决定公共场所不但要有利于公众健康,还要做到赏心悦目;不但要干净,还要宽敞;不但要通畅,还要布局均衡。1969年的环境政策法规要求联邦政府各机构对目前尚未量化的环境舒适性指标提出评价方法,在考虑技术经济指标的同时,对美观给予适当的考虑。尽管在很多土木工程结构中,几乎是凭直观考虑美学问题,尤其在过去,但桥梁工程师们并没有忽略美学方面的训练。最近关于的研究似乎可以得到一种美学设计方法论(Grimm和Preiser,1976)。有关颜色、光线、质地、形状、比例以及其他感知形态的美学研究已经展开,这个方向无论在理论上还是经验上都是明确的。美学控制机制一般都与土
12、地使用规则和设计标准结合在一起。除了州政府关心结构美学以外,联邦政府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考虑人工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上,以及制定准则和规范以指导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改进质量和外观。从为了改进结构整体外观而进行的桥型评估中可以看出,提高桥梁结构美学质量的潜力还是很大的。荷载及荷载组合在桥梁下部结构和基础设计中要考虑的荷载包括:从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和直接作用于下部结构的基础的荷载。AASHTO荷载 AASHTO规范第三部分总结了桥梁设计(上、下部结构)要考虑的荷载和作用力。主要有:恒载、活载、活载冲击力或动力作用、风荷载以及其他力如纵向力、离心力、温度力、土压力、浮力收缩及徐变、拱肋缩短、安装应力、冰
13、及水流压力、冲撞力及地震应力。除了这些通常能够量化大的典型荷载外,AASHTO同样认识到诸如活动支座处产生的摩擦以及由于桥梁勾践的沉降差而产生的应力等间接荷载效应。LRFD规范将荷载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种:长期荷载和短期荷载。长期荷载荷载:包括所有桥梁构件、器件及辅助设备、道路面层的净重及未来铺装重量、填土恒载。AASHTO及LRFD规范都给出了表格,总结了桥梁工程重常用才两的单位重量。短期荷载汽车荷载 小跨度桥梁的汽车荷载:美国和加拿大已致力于发展一种比H或HS AASHTO模型更实际的代表高速公路活荷载的模型。到目前为止,AASHTO模型仍被广泛采用。BRIDGE ENGINEERING A
14、ND AESTHETICSEvolvement of bridge Engineering,brief reviewAmong the early documented reviews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structure types are the books of Marcus Vitruvios Pollio in the first century B.C.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tatics were developed by the Greeks , and were exemplified in works an
15、d applications by Leonardo da Vinci,Cardeno,and Galileo.In the fifteenth and sixteenth century, engineers seemed to be unaware of this record , and relied solely on experience and tradition for building bridges and aqueducts .The state of the art changed rapidly toward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
16、tury when Leibnitz, Newton, and Bernoulli introduced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s. Published works by Lahire (1695)and Belidor (1792) about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structures provided the basis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s of materials .Kuzmanovic(1977) focuses on stone and wood as the first bridge-bu
17、ilding materials. Iron was introduced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from wood to steel .According to recent records , concrete was used in France as early as 1840 for a bridge 39 feet (12 m) long to span the Garoyne Canal at Grisoles, but reinforced concrete was not introduced in bridge constructio
18、n until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 Prestressed concrete was first used in 1927.Stone bridges of the arch type (integrated superstructure and substructure) were constructed in Rome and other European cities in the middle ages . These arches were half-circular , with flat arches beginning to domi
19、nate bridge work during the Renaissance period. This concept was markedly improved at the end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found structurally adequate to accommodate future railroad loads . In terms of analysis and use of materials , stone bridges have not changed much ,but the theoretical treatmen
20、t was improved by introducing the pressure-line concept in the early 1670s(Lahire, 1695) . The arch theory was documented in model tests where typical failure modes were considered (Frezier,1739).Culmann(1851) introduced the elastic center method for fixed-end arches, and showed that three redundant
21、 parameters can be found by the use of three equations of coMPatibility.Wooden trusses were used in bridges during the sixteenth century when Palladio built triangular frames for bridge spans 10 feet long . This effort also focused on the three basic principles og bridge design : convenience(service
22、ability) ,appearance , and endurance(strength) . several timber truss bridges were constructed in western Europe beginning in the 1750s with spans up to 200 feet (61m) supported on stone substructures .Significant progress was possibl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 ,p
23、rompted by the need to cross major rivers and by an abundance of suitable timber . Favorable economic considerations included initial low cost and fast construction .The transition from wooden bridges to steel types probably did not begin until about 1840 ,although the first documented use of iron i
24、n bridges was the chain bridge built in 1734 across the Oder River in Prussia . The first truss completely made of iron was in 1840 in the United States , followed by England in 1845 , Germany in 1853 , and Russia in 1857 . In 1840 , the first iron arch truss bridge was built across the Erie Canal 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885191391 有关 桥梁工程 桥梁 美学 中英文 翻译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0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