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及东侧历史风貌区修缮与保护项目风险评估.doc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及东侧历史风貌区修缮与保护项目风险评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及东侧历史风貌区修缮与保护项目风险评估.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及东侧历史风貌区修缮与保护项目风险评估情况汇报(2012年9月)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及东侧历史风貌区修缮与保护项目(以下简称青果巷项目)征收工作启动以来,天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以天宁街道为主体组建了现场工作组,与市建设、征收部门和晋陵公司紧密配合、通力合作,机关和社区干部、社会服务机构人员共300余名同志始终坚持奋战在征收一线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推进。现场工作组在狠抓征收推进的同时,同步展开风险评估,于2月11日2月22日集中开展了入户调查,共发放民意问卷调查表1149张;于5月18日召开了22家媒体参加的新闻通气会,并依法公示了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稿),区政府常务会议已原则
2、同意青果巷项目启动征收工作。在工作中,我们通过入户调查、宣传发动、听取民意等方式深度评估项目风险,做到情况掌握在前、问题发现在前、理解争取在前、预案谋划在前,针对作出征收决定和开展正式签约,就本项目风险的评估与控制情况汇报如下:一、评估项目风险的依据和数据1.项目的基本情况: 第一,关于房屋体量的情况。根据最新一轮调查获得数据,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东起正素巷,南至南市河,西至晋陵中路,北临古村。东西长约400米,南北长约200米,约8.7公顷。东侧历史风貌区将正素巷至和平北路的区域包含其中,约1.2公顷。历史文化街区和东段历史风貌区内共涉及1137户、111681.76平方米,其中历史文化街区共
3、涉及1071户、98384.58平方米,东段历史风貌区共涉及66户、13297.18平方米。第二,关于房屋类型的情况。调查数据显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内现有公房542户,占47.7%;私房524户,占46.1%;非住宅71户,占6.2%。公房中自管公房58户,占公房数的10.7%;直管公房484户,占公房数的89.3%。私房中成套私房213户,占私房数的40.6%;非成套私房311户,占59.4%。非住宅中营业用房53户,占非住宅房数的74.7%;企业房4户,占非住宅房数的5.6%;办公房14户,占非住宅房数的19.7%。第三,关于房屋性质的情况。房屋中属于文保范围的房屋491户,占43.2%
4、;属于历史建筑的房屋52户,占4.6%;属于修缮范围的房屋227户,占20%;属于拆除范围的房屋301户,占26.4%;属于东段历史风貌区的房屋66户,占5.8%。第四,关于房屋面积的情况。房屋中30平方米以下的房屋255户,占22.4%,其中10平方米以下4户;30-50平方米的房屋298户,占26.2%;50-80平方米的房屋282户,占24.8%;80-100平方米的房屋125户 ,占11%;100平方米以上的房屋177户,占15.6%。第五,关于房屋租赁的情况。房屋中目前还在出租的265户,占房屋总数的23.3%。出租房中属于历史文化街区的257户,占出租房数的97%;属于历史风貌区的
5、8户,占出租房数的3%。出租房中属于公房转租的118户,占出租房数的44.5%;属于私房出租的147户,占出租房数的55.5%。2居民的主要意愿:第一,关于项目支持度的意愿。对本项目的支持户为928户,支持率为81.5%。第二,关于安置补偿方式的意愿。有意向选择产权置换、货币补贴的842户,占74.0%。第三,关于回迁保留的意愿。坚决要求回原地的有120户,占比10.5%。第四,关于安置房区位选择的意愿。选择产权置换的人群中选择大诚地块房源的有380户,选择纺仪厂地块的有241户,选择璟园的有25户,选择与二院、中医院周边就近地段或居民指定楼盘的现房有282户。3群众的有关意见:第一,关于补偿
6、政策方面的意见。部分居民反映各类补偿、补助、奖励费用的标准较低,特别是临时安置费15元/平方米过低,无法满足在青果巷周边过渡的要求。非成套住宅的部分居民提出补偿基价要放到1300014000元/平方米,成套住宅的部分居民提出补偿基价要放到1400025000元/平方米。部分文保单位的产权人提出补偿基价要按照文物价值进行评估与补偿。小户型居民普遍有不贴差价在就近地块拿一套安置房的要求。部分原市领导要求安置面积享受市级领导待遇。部分居民反映应考虑对特困家庭、重大疾病患者的困难补助问题。第二,关于安置房源方面的意见。部分居民要求产权调换面积按照套内面积为准给予面积补贴,并增加大户型房源、小户型房源,
7、特别是增加小户型房源。部分居民认为大诚北厂地块及纺仪厂地块的产权调换房屋安置价格过高,应当降低。相当数量的居民要求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房源,而不是按照接近面积的原则安置。老年居民对现房安置需求强烈。机关幼儿园、区老年大学由于安置和招生工作要求尽快明确安置时点。第三,关于保留民居方面的意见。部分居民认为方案第十条中对可保留民居的设置条件过于严格,符合条件的住户只有零星几家,不利于青果巷的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部分居民对于保留回迁持坚决态度,不同意搬迁,部分公房居民也希望保留回迁。部分居民要求明确修缮方案、修缮内容和出资比例,要求居民承诺符合业态规划,必须先公示建设方案和业态布局方案。第四,关于权
8、属争议方面的意见。部分居民已经向征收工作组提出要求帮助解决产权争议问题,如过道、廊檐下的面积划分、公房中的公摊面积如何分摊、对企业性质的公房是否可以产权调换等。少数居民要求落实政策、归还房屋、原地安置,一并解决房改等历史遗留问题。部分成套房居民对于同一单元同一户型的面积差异提出就高不就低的要求。部分居民认为房屋的权证面积和实际面积之间存在差异,要求重新测量。第五,关于文化保护方面的意见。大部分被征收人要求尽快公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与保护规划和建设方案、业态方案,及时公布产业业态规划,让青果巷的居民对规划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部分居民认为实际保留民居过少,回迁居民数量过少,今后青果巷有大量
9、商户进入,商业气息过浓,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原整性、原生态产生冲击,影响文化保护和传承。二、项目的主要风险源青果巷项目是一个多年来备受关注、反复酝酿、长期筹划、影响深远的项目,推进项目意义重大、情况复杂、难度不小。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风险源:1文保性风险源。文保项目本身有特殊的社会考量和政治考量。在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中,属于文保范围和文保控制范围的房屋有491户,属于历史建筑范围的房屋有52户;在东侧历史风貌区中,属于文保范围和文保控制范围的房屋16户,属于历史建筑范围的房屋10户。项目由于牵涉到历史街区和文保等内容,不仅仅受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征收法规的规范,而且
10、受到文物保护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的规范,法律关系复杂,各项要求严格。2炒作性风险源。对于文化项目,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热衷于这类项目的炒作,使项目的文化保护属性备受关注。对于这个项目,关注的层面很多,从文保专家、历史名人到商界精英、地方文化爱好者,从媒体、记者到教师、学生,乃至一名普通的市民都会对其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关注的内容很多,对这个项目的征收政策、建设方案、业态方案、保留原住民的比例问题、征收之后的用途问题、街区的原整性保护程度等等都有居民、媒体和社会的力量在关注;关注的视角很多,除了征收、建设的关注视角
11、,看待青果巷项目的还有文化视角、历史视角、商业视角、旅游视角、艺术视角等,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就有可能得出不一样的观点和看法。文化的特点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征收需要的是“一种声音、一个政策、一抓到底”,二者之间的矛盾给工作带来现实的压力。3群体性风险源。青果巷的居住群体呈现多元化的格局,特殊群体多,具体表现为三点:老弱群体多。该地块内50平方米以内的面积占到48.6%,接近一半,已经确定在70岁以上347户,共396人。低保及边缘户61人,残疾82人,重大疾病113人,其他贫困户11人。这些老弱群体和困难家庭本身安全感差,一些老年人害怕生活发生变动,甚至对是否有生命预期可以住进安置房持消
12、极态度,一般出租人不愿意把房屋租给高龄老人或者病人,老年人和重病人在外租房过渡比较困难,这对于现房安置提出了大量要求。老干部多。地段内有市级以上离退休老干部18名,市级机关干部71名,区级机关干部41名。雪洞巷7、8、9幢为独立带花园的别墅式住宅,现居住人多为原市级领导,不仅要求解决原住房面积与其待遇不相配问题,并要求就近安置享受市级领导待遇的安置面积,这给项目的推进带来一定的压力。经营群体多。房屋中还在出租的有265户,占总数的23.3%,非住宅中营业用房53户,占非住宅房数的74.7%;企业房4户,占非住宅房数的5.6%;办公房14户,占非住宅房数的19.7%,这些房屋不仅是作为物权存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果 历史文化 街区 东侧 历史风貌 修缮 保护 项目风险 评估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50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