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课程设计多层混合结构房屋课程设计.doc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多层混合结构房屋课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结构课程设计多层混合结构房屋课程设计.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砌体结构多层混合结构房屋课程设计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2011-6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设计题目:多层混合结构房屋设计某多层办公楼,建筑条件图见附图,对其进行结构设计。二、 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主梁、圈梁、构造柱及板的布置2、墙体的承载力的计算3、墙体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计算4、挑梁、雨蓬的计算5、墙下条形基础的设计6、绘制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7、完成计算书三、 设计资料1、题号及楼面荷载取值第n题(见表一,表中有42道题目,每班学生根据学号选择相应的题号。)2、其它荷载取值(全部为标准荷载值)(1)、屋面活荷载取2.0,恒荷载取5.0(2)、卫生间活荷
2、载取2.0,恒荷载取6.0(3)、楼梯间活荷载取2.0,恒荷载取4.5(4)、钢筋混凝土容重(5)、平顶粉刷:0.40 (6)、基本风压:0.35kN/m2 (7)、铝合金门窗:0.25(8)、墙及粉刷:240mm厚:5.243、地质条件 本工程建设场地地质条件较好,持力层为粘土层,持力层厚度4.0米,上部杂填土厚度1.2米,持力层下无软弱下卧层。粘土层地耐力特征值为200kpa。4、材料(1)、混凝土:C20或C25(2)、砖采用页岩砖,砂浆采用混合砂浆或水泥砂浆,强度等级根据计算选定。表一题号恒载活载2.02.12.22.32.42.52.6 3.01234567 3.1891011121
3、314 3.215161718192021 3.322232425262728 3.429303132333435 3.536373839404142注:恒载、活载指的是楼面恒载、活载标准值,单位为,要求同学按学号选择每题的楼面恒载、活载值。 本人学号为43号,做1题,楼面恒、活荷载分别为2.0,3.0。计算书内容 一、 结构方案1. 主体结构设计方案该建筑物层数为五层,总高度为16.5m,层高3.3m4m;体形简单,室内要求空间小,横墙较多,所以采用砖混结构能基本符合规范要求。2. 墙体方案及布置(1) 变形缝:由建筑设计知道该建筑物的总长度32.4m60m,可不设伸缩缝。工程地质资料表明:
4、场地土质比较均匀,领近无建筑物,没有较大差异的荷载等,可不设沉降缝;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可不设防震缝。(2) 墙体布置:应当优先考虑横墙承重方案,以增强结构的横向刚度。大房间梁支撑在内外纵墙上,为纵墙承重。纵墙布置较为对称,平面上前后左右拉通;竖向上下连续对齐,减少偏心;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都比较均匀。个别不满足要求的局部尺寸,以设置构造拄后,可适当放宽。根据上述分析,本结构采用纵横墙混合承重体系。(3) 墙厚为240mm。(4) 一、二层层采用MU15烧结页岩砖,Mb10混合砂浆;三至五层采用MU10烧结页岩砖,Mb7.5混合砂浆。(5) 梁的布置:梁尺寸为250mm*600mm,伸入墙内24
5、0mm。梁布置见附图。(6) 板布置:雨篷,楼梯间板和卫生间楼面采用现浇板,其余楼面均采用预制装配式楼面,预制板型号为YKB3652,走廊采用YKB2452。具体布置见附图。3. 静力计算方案 由建筑图可知,最大横墙间距s=10.8m,屋盖、楼盖类别属于第一类,s2H,计算高度H0=1.0H=4m,二层及二层以上为H0=3.3m。墙厚0.24m,承重墙取。有窗户的墙允许高厚比 : ;允许高厚比,查表得:当砂浆强度等级为M10, M7.5时,=26。 底层高厚比验算:(满足要求); 二层及以上纵墙高厚比验算:(满足要求);2、内纵墙高厚比验算 墙体的计算高度,底层: (满足要求); 二层及以上纵
6、墙高厚比验算:(满足要求);3、横墙高厚比验算 内横墙:底层:s=14.94m,H=4.0m,sH,H0=1.0H=4.0m 二层及以上:s=8.5m,H=3.3m,s2H,H0=1.0H=3.3m 外横墙:底层 :s=6.3m,H=4m,Hs2H,H0=0.4s+0.2H=3.32m 二层及以上:s=6.3m,H=3.3m,Hs2H,H0=0.4s+0.2H=3.12m 故满足要求。四、 结构承载力计算(1)纵墙的承载力验算 选定计算单元 在房屋层数、墙体所采用材料种类、材料强度、楼面(屋面)荷载均相同的情况下,在外纵墙取一开间为计算单元,有门窗洞口时,计算截面宽度取窗间墙的宽度,由于内纵墙
7、的洞口面积较小,不起控制作用,因而不必计算。外纵墙最不利计算位置可根据墙体的负载面积与其截面面积的比值来判别。 最不利窗间墙垛的选择墙垛长度/mm3600负载面积A/m3.66.3/2=11.34 荷载计算 屋面梁支座反力 屋面恒荷载标准值 5.4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2.0 梁及梁上抹灰:250.60.256.3/2+(0.25+0.62)6.3/2=13.64KN 基本风压为0.3511 砌体局部受压计算 以上述窗间墙第一层为例,窗间墙截面为240mm2100mm,混凝土梁截面为600mm250mm,支承长度240mm. 根据内力计算,当由可变荷载控制时,本层梁的支座反力为=88.94kN,
8、=656.39kN 当由永久荷载控制时,本层梁的支座反力为=86.57KN,=684.54kN= 161mm=88.94KN(安全)。再选一内纵墙计算单元: 内纵墙墙垛的选择墙垛长度/mm7200-2*1000-240-240=4720负载面积A/m(6.3+2.4)/25.72=24.88 荷载计算 盖荷载 屋面恒荷载标准值 5.4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2 梁及梁上抹灰: 250.60.256/2+0.46/2=13.64KN 基本风压为0.35 0.7,故不考虑风荷载影响。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1.2(13.64+5.424.88)+1.42.024.88 =247.25KN 由永久
9、荷载控制:= 1.35(13.64+5.224.88)+0.71.42.024.88 =248.55KN楼面梁支座反力 屋面恒荷载 3.4 梁及梁上抹灰 13.64KN 活载 2.0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1.2(13.64+3.424.88)+1.42.024.88=187.38KN由永久荷载控制:= 1.35(13.64+3.424.88)+0.71.42.024.88=181.38KN 墙体自重 该墙上部无女儿墙,所以无需计算女儿强自重。计算该墙体自重时,有门窗自重,及需考虑抹灰重量对2,3,4,5层,墙体厚度均为240mm,计算高度3.3m,其自重标准值为: (3.35.72-2.
10、11)5.24+2.110.25=88.43KN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 88.431.2=106.12KN由永久荷载控制: 88.431.35119.38KN对1层,墙体厚度为240mm,首层室内地面距基础0.7m,底层楼层高度为3.3+0.7-0.12-0.6=3.28, 其自重标准值为: (3.285.72-2.11)5.24+12.10.25=87.83KN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 87.831.2 =105.4KN 由永久荷载控制: 87.831.35=188.57KN内力计算 屋面及楼面梁的有效支承长度一、二层MU15,Mb10,f=2.31N/mm,取=161mm三、四层 M
11、U10,Mb7.5,f=1.89N/mm,取=188mm 纵向墙体的计算简图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纵向墙体内力计算表楼层上层传荷本层楼盖荷载截面截面-3646.990187.518844.88.4834.49940.6111234.23187.5105.6616155.610.431421.731527.13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纵向墙体内力计算表楼层上层传荷本层楼盖荷载截面截面-3668.670181.3818844.88.13850.07969.4511270.210181.3816155.610.081451.591570.16墙体承载力计算纵向墙体由可变荷载控制时的承载力计算表计算项目第五层第
12、三层第一层截面截面-截面截面-截面11.088.4010.430247.25834.49940.611421.731527.1344.810.0707.3402402402402402400.1870.04200.03103.33.33.33.253.2513.7513.7513.7513.5413.540.4280.6850.7760.7170.7821132800113280011328001132800113280010101015157.57.57.510101.691.691.692.312.31819.381311.381486.081876.22046.311111纵向墙体由永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课程设计 多层 混合结构 房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49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