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知识第6章.ppt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知识第6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知识第6章.ppt(1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付学华,第一节 事故预警的基础知识第二节 预警体系的建立与实现第三节 预警控制第四节 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第五节 事故应急预案第六节 应急预案的演练(后三节涉及案例分析),第六章 应急管理,第一节 事故预警的基础知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指出,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发现事故征兆要立即发布预警信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第一节 事故预警的基础知识,5个概念,第二节还会重复。重点后三个。预警:是指在事故发生前进行预先警告,即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事先的预报,提请相关当事人注意。预警
2、机制:则是指能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使机构能采取有关措施的一种制度。其作用在于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事故发生对生命造成的侵害、对财产造成的损失。,预警系统: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分组成。预警分析系统:由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组成。预警分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监测手段获得有关信息和运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通过适当的评价方法,对未来的趋势做出初步判断。当判断结果满足预警准则要求时,就触动报警系统,报警系统根据事先设定的报警级别发出事故报警。预控对策系统:针对不同报警级别实施相应的对
3、策措施。,一、安全生产预警的目标、任务与特点 P168下预警的目标:是通过对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进行监测与评价,警示安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危害程度。预警的任务:是完成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及时报警,并根据预警分析的结果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矫正与控制。7方面任务,预警的特征:P169 5个特征,会区分、选择,重点(四)(五)(一)快速性(二)准确性(三)公开性(四)完备性 全面收集信息,全过程分析事故征兆的发展态势。(五)连贯性 每次风险分析以上次为基础,实现预警预报闭环。,构建预警机制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5个一是:处理好点与面之间的关系;二是:处理好社会敏感与实际危害之间的关
4、系;三是:处理好高风险与高危险之间的关系;四是:处理好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五是:防止重复投资,造成资源的浪费。,二、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的原则和要求 P169-170 4个原则,会区分、判断,重点(四)。(一)及时性原则 及时监测出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及时采取措施。(二)全面性原则 全面监测、识别、判断、评价和实施对策措施。(三)高效性原则 准确预告,并制定合理的应急救援措施。(四)引导性原则 在某种灾害、突发事件降临之前,提醒或引导人们应该怎么做或采取什么态度去应付和处理。,三、企业安全生产预警管理体系的建立 P170应针对事故特点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预警管理体系。一个完整的预警管理体系应由:
5、外部环境预警系统、内部管理不良的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和事故预警系统构成。各要素关系如图61所示(图有错误)。事故预警系统的主要任务:当事故难以控制时,作出警告和对策措施建议,其业务隶属预警管理信息系统。预警管理信息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和专家系统为一体的智能化系统,它以管理作息系统为基础,完成信息收集、处理、辨识、储存和推断等功能。,下面对安全生产预警管理体系的4个预警系统进行介绍。会区分、判断。(一)外部环境预警系统 P171对下列3个变化因素的预警,会区分。重点1、31.自然环境变化的预警 自然灾害、生产活动引起的环境突变,对这些对象进行了监测和警报是预警管理系统的基本内容之一。2.政
6、策法规变化的预警 有关政策法规的调整、修正和变更对安全生产管理影响很大,应经常予以监测。3.技术工艺、装备等物的因素变化预警 现代安全生产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依赖越来越大,因此预警体系也应当关注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变动和工艺流程变化的预警。,(二)内部管理不良预警系统 对下列3个变化因素的预警,会区分。重点2、3。1.质量管理预警 是指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质量水平提高过程中的不当、错误、失误现象进行预警。2.设备管理预警 其预警对象是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设备的维修、操作、保养等活动。3.人的行为活动管理预警 其预警对象是主要是思想上的疏忽、知识和技能欠缺、性格上的缺陷、心理和生理弱点等。,(三
7、)预警信息管理系统 P171是以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专门用于预警管理的信息管理,主要是监测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的信息。信息流动及其预警部门的运转模式如图6-2。预警信息的管理包括:信息收集、处理、辨伪、存储、推断等过程。,(四)事故预警系统(见P171下至P172上)是在预警原理指导下,以事故的成因、特征及其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系统理论和预警理论,构建对同性质灾害事故起到“免疫”,并能预防和矫正各种事故现象的“自组织”系统。事故预警系统也是一种以警报为导向,以矫正为手段,以免疫为目的的防错、纠错系统。,练习题 1预警是指在事故发生前进行预先警告,即对将来可能发生的(C)进行事先的预报,提请
8、相关当事人注意。A隐患 B事故 C危险 D危险源2预警机制是指能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使机构能采取有关措施的一种制度,其作用在于(BCE),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事故发生对生命造成的侵害、对财产造成的损失。A提前预知 B超前反馈 C及时布置 D消除隐患E防风险于未然3完善的事故预警机制是建立在预警系统基础之上,而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预警分析系统主要包括(ABCD)等组成。A监测系统 B预警信息系统 C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D预测评价系统 E监控系统,4在构建预警机制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下(ABCE)因素。A要处理好点与面之间的关系 B要处理
9、好高风险与高危险之间的关系 C要处理好社会敏感与实际危害之间的关系 D要处理好投入与回报之间的关系 E要处理机制的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5一个完整的安全生产预警管理体系应包括外部环境预警系统、预警信息管理系统、事故预警系统和(B)预警系统四部分。A外部管理 B.内部管理不良 C政策法规变化 D.技术变化,第二节 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实现,建立预警系统需要遵循的原则:4 个,P172中以准确、客观的统计资料为基础;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系统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为出发点;兼顾硬件系统建设与软件系统结合。,一、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一)预警系统的组成 P172 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组
10、成。预警分析系统包括:4个系统 监测系统:用各种监测手段获得有关信息和运行数据预警信息系统:负责对信息的存储、处理、识别;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主要完成指标的选取、预警准则和阈值的确定;预测评价系统:完成评价对象选择,根据预警准则、选择预警评价方法,给出评价结果,根据危险级别状态,进行报警;预控对策系统:根据具体警情确定控制方案。(详见第三节),预警分析系统(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完成预警功能;预控对策系统完成对事故的控制功能。,(二)预警(分析)系统的功能 P172-177 分别介绍了预警分析系统中的4个系统的功能。重点:2、3、41监测系统 监测系统主
11、要完成实时信息采集,并将采集信息存入计算机,供预警信息系统分析使用。2预警信息系统 P173 事故预警的主要依据是与事故有关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管理的原始信息。预警信息系统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的功能。,预警信息系统主要由:信息网、中央处理系统和信息判断系统组成。上述三个系统有机地结合完成预警信息系统以下的活动:(1)信息收集。(2)信息处理。(3)信息的辨伪。信息辨伪的方法:5种。(4)信息存储。(5)信息推断。信息基础管理工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规范化 标准化 统一化 程序化,3、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 P174预警指标按技术层次可分为:潜在指标和显现指标2类。潜在指标:主要用于对潜在因素或
12、征兆信息的定量化;显现指标;主要用于对显现因素或现状信息的定量化;在实际预警指标的选择上,主要考虑人、机、环、管等方面的因素。,(1)预警评价指标1)建立预警评价指标的原则所谓预警评价指标就是能敏感地反映危险状态及存在问题的指标。预警评价指标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a)灵敏性。(b)科学性。(c)动态性。(d)可操作性。(e)引导性。(f)预见性。,2)预警评价指标的确定 4类指标,记住,能区分 人的安全可靠性指标 包括生理因素(如年龄)、心理因素(如情绪)、技术因素(如操作水平)。生产过程的环境安全性指标 包括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其中内部环境包括作业环境和内部社会环境。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
13、社会环境。安全管理有效性的指标 包括安全组织、安全法制、安全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资金。机(物)安全可靠性指标 包括设备运行不良、材料缺陷、危险物质、能量、安全装置、保护用品、储存与运输、各种物理参数(温度、压力、浓度等)指标。,(2)预警准则的确定 重点1)2)1)预警准则 P175 预警准则是指一套判别标准或原则,用来决定在不同预警级别情况下,是否应当发出警报以及发出何种程度的警报。预警准则的设置要把握尺度,如果准则设计过松,则会出现有危险而未能发生警报,即造成漏警现象,从而削弱了预警的作用。如果预警准则设置过严,则会导致不该发警报时却发出了警报,即导致误警,会使相关人员虚惊一场,
14、多次误警会导致相关人员对报警信号失去信任。预警准则根据不同预警方法,具有不同形式。,2)预警方法 有4种,重点 根据对评价指标的内在特性和了解程度,预警方法有指标预警、因素预警、综合预警三种形式,但在实际预警过程中往往出现第四种形式,即误警与漏警。指标预警。根据预警指标数值大小的变动来发出不同程度的报警。如要进行报警的指标为X,如图6-3,它的安全区域为Xa,Xb,其初等危险区域为Xc,Xa,和Xb,Xd,其高等危险区域为Xe,Xc和Xd,Xf,则预警准则如下:当XaXXb时,不发生报警;当XcXXa或XbXXd时,发出一级报警;当XeXXc或XdXXf时,发出二级报警;当XXe或 XXf时,
15、发出三级报警。要求会判定一、二、三报警。,因素预警。当某些因素无法采用定量指标进行报警时,可以采用因素预警。该预警方法相对于指标预警是一种定性预警,如在安全管理中,当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缺陷时,发出报警。则预警准则如下:因素X出现时,发出报警;因素X不出现时,不发出报警。这是一种非此即彼的警报方式。当预警指标X属于不确定(随机)因素,则须用概率的形式进行报警。综合预警。即将上述两种结合起来,并把诸多因素综合进行考虑,得出一种综合报警模式。,误警和漏警。误警:有两种情况:一是系统发出某事故警报,而该事故最终没有出现;另一是系统发出某事故警报,该事故最终出现,其发生的级别与预报的程度相差一个
16、等级(如发出高等级警报,而实际上为初等警报)。一般误警指前一种情况,误警原因主要由于指标设置不当,警报准则过严(即安全区设计过窄,危险区设计过宽),信息数据有误。漏警:是预警系统未曾发出警报而事故最终发生的现象。主要原因:一是小概率事件被排除在考虑之外,而这些小概率事件也有发生的可能,二是预警准则设计过松(即安全区设计过宽,危险区设计过窄)。,(3)预警阈值确定 P176预警阈值确定原则上既要防止误报又要避免漏报,若采用指标预警,一般可根据具体规程设定报警阈值,或者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报警阈值。若为综合预警,一般根据经验和理论来确定预警阈值(即综合指标临界值)。如综合指标值接近或达到这
17、个阈值时,就意味着将有事故出现,可以将此时的综合预警指标值确定为报警阈值。,4、预测评价系统 P176 重点(2)(3)(1)评价对象从安全系统原理的角度出发,事故是由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良状态以及管理缺陷等原因造成的。因此,预警系统中评价对象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机、环、管等方面的因素。从事故的发展规律来看,评价对象亦是生产过程中“外部环境不良”和“内部管理不善”等方面因素的综合。这些因素构建了整个预警的信号系统。,(2)预测系统预测系统的功能是进行必要的未来预测,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预测,重点前3 个。对现有信息的趋势进行预测;对相关因素的相互影响进行预测;对征兆信息的可能结
18、果进行预测;对偶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作用高峰期以及预期影响进行预测。,(3)预警系统信号输出及级别对评价对象经过监测、识别、诊断、预测等活动过程后,预警系统需要对整个生产活动的安全状况做出评估,即预警系统信号输出和预警级别的给出。预警信号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按照事故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分别代表安全、一般、严重和特别严重四种级别(、I级)。四级预警如下:I级预警,表示安全状况特别严重,用红色表示;级预警,表示受到事故的严重威胁,用橙色表示;级预警,表示处于事故的上升阶段,用黄色表示;级预警,表示生产活动处于正常状态,用蓝色
19、表示。对于预警管理活动,蓝色和黄色应用价值最大。(要知道颜色、级别和严重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会判定。),一般信号输出和预警级别表示方法有以下两种。1)时序性的预警信号输出时序性预警级别反映了连续而且全面的预警信息波动趋势,例如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物理参数数据变化,直接反映了危险性的大小和级别。该级别确定是以横向为时间坐标,一般设定为生产周期或季、月为规定的间隔区,纵坐标设定为预警信号数值的定时输出。如图6-4。2)安全风险预警信号输出通过对生产活动过程中以实体形态存在的第一类危险源(如油罐、锅炉等)状态信息和第二类危险源(如人、机、环的不符合或隐患状态)状态信息为基础,进行信息的识别、诊断、评价
20、。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给出安全风险预警级别。如图6-5。,二、预警(分析)系统的实现 P178 预警分析完成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功能。知道4个功能,重点(二)、(三)(一)监测监测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重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二是对大量的监测信息进行处理,建立信息档案,进行历史的和技术的比较。监测的主要手段:应用科学的监测指标体系实现监测过程的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监测的主要对象是: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的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和重要环节。,(二)识别 识别是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以识别生产活动中各类事故征兆、事故诱因,以及将要发生的事故活动趋
21、势。识别的主要任务:是应用“适宜”的识别指标,判断已经发生的异常征兆、可能的连锁反应。,(三)诊断诊断是对已被识别的各种事故现象,进行成因过程的分析和发展趋势预测,明确哪些现象是主要的,那些现象是从属的、附生的。诊断的主要任务:是在诸多致灾因素中找出危险性最高、危害程度最严重的主要因素,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对发展过程及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准确定量的描述。诊断的工具是评价指标体系。,(四)评价评价是对已被确认的主要事故征兆进行描述性评价,以明确生产活动在这些事故征兆现象冲击下会遭受什么样的打击,判断此时生产所处状态是正常、警戒、还是危险、极度危险、危机状态,并把握其发展趋势,在必要时准确报警。,监
22、测、识别、诊断、评价的关系监测、识别、诊断、评价,是前后顺序的因果联系。监测活动:是预警系统活动开展的前提。识别活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诊断活动和评价活动:是技术性的分析过程。整个预警活动过程,呈现一种前后有序、因果关联的关系。,1预警信号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按照事故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D),分别代表安全、一般、严重和特别严重四种级别(、I级)。A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B黄色、橙色、蓝色、红色 C蓝色、橙色、红色、黄色 D蓝色、黄色、橙色、红色2预警信息系统主要由信息网、中央处理系统和信息判断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发挥自身的功能,完成预警的作用。下列各项功能,属
23、于预警信息系统功能的是(A)。A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的转换 B评价导致事故发生的人、机、环、管等方面的因素 C采用各种监测手段进行监控 D根据具体警情确定控制方案,3预警系统发出某事故警报,而该事故最终没有出现。下列有关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误警)A安全区设计过宽,危险区设计过窄 B.小概率事件也有发生的可能C指标设置不当,警报过严 D.安全区和危险区设计都过宽,第三节 预警控制,预警的目标是实现对各种事故现象的早期预防与控制,并能对事故实施危机管理。控制是预警的落脚点。预控对策一般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和事故危机管理三个活动阶段。组织准备是预控对策工作的前奏,它与日常监控都是预控
24、对策的主体。事故管理是日常监控活动的拓展。,重点:二、三。一、组织准备 P179组织准备是指开展预警分析和对策行动的组织保障活动,它包括整个预警机制的运行制定并实施的制度、标准、规章,目的在于为预控对策的实施提供有保障的组织环境。组织准备有两个特定任务,一是确定预警系统的组织构成、职能分配及运行方式,二是为事故状态时的管理提供组织训练与对策准备。组织准备活动服务于整个预警的组织管理过程。组织准备体现在以下2方面。,(一)预警功能的组织管理体系 预警管理系统的组织构建是本着效能统一的原则进行的系统组织重构,即在原企业组织中设置新的预警管理部门,预警管理部门对其他部门具有监督、控制和纠错的职能,这
25、种职能又可以分为单指标监控、综合监控和事故危机监控。(二)预警机构为了保证预警机制高效运转,企业应对原有安全机构进行改造,成立安全预警部,增加预警管理职能。预警部的基本工作目标是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安全运行,同时指导企业各关键岗位的“预警预控”工作,模拟未来可能发生的企业危机,制定危机应对方案等。预警部的中心任务是建设、维护企业的预警管理系统。,二、日常监控 P180日常监控是对预警分析所确定的主要事故征兆(现象)进行特别监视与控制的管理活动。日常监控活动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日常对策,即对事故征兆(现象)进行纠正活动。二是事故危机模拟,即在日常对策活动中发现难以有效控制的事故征兆后对可能发生的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注册 安全工程师 安全管理 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49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