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公司焦炉改造工程方案设计1.doc
《焦化公司焦炉改造工程方案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化公司焦炉改造工程方案设计1.doc(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焦化公司新1、2#焦炉改造工程方案设计XXX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目 次1 概述11.1 方案概述11.2 方案比较12 炼焦车间32.1 概述32.2 炼焦基本工艺参数32.2.1 方案1(455孔6m焦炉)32.2.2 方案2(270孔7.63m焦炉)32.3 炼焦工艺流程42.3.1 方案142.3.2 方案252.4 炼焦工艺布置62.4.1 方案162.4.2 方案272.5 焦炉炉体72.5.1 方案172.5.2 方案2102.6 焦炉机械122.6.1 方案1122.6.2 方案2132.7 工艺装备152.7.1 方案1152.7.2 方案2152.8 焦炉除尘设施162.
2、8.1 方案1162.8.2 方案2173 方案1和方案2的综合比较203.1.1 焦化技术水平203.1.2 环境保护203.1.3 焦炭质量213.1.4 小结214 煤气净化车间224.1 概述224.2 设计基础数据224.3 产品234.4 工艺流程、特点、主要技术操作指标及主要设备选择244.4.1 冷凝鼓风工段244.4.2 硫铵工段264.4.3 粗苯蒸馏工段294.5 管道的防腐、保温、保冷措施的论述324.6 防火、防爆措施324.7 抗震设防324.8 原材料、能源的计量措施324.9 车间外部管道335 总图345.1 方案1(455孔6m焦炉方案)345.1.1 总平
3、面布置思路与比较355.2 方案2(270 孔7.63m焦炉)375.2.1 工程位置及概况375.2.2 总平面布置385.2.3 工程组成385.2.4 总平面布置385.2.5 竖向布置395.2.6 场地排雨水395.2.7 工厂运输405.2.8 道路运输405.2.9 绿化设计415.2.10 消防415.2.11 总图运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15.3 结论426 投资估算436.1 编 制 说 明436.2 采用资料436.3 工程投资446.4 有关说明466.5 投资分析467 经营成本531 概述1.1 方案概述我院于2004年9月为武钢新1、2#焦炉改造工程(原名:武钢焦化
4、有限责任公司新建9、10焦炉工程)编制了初步设计,设计内容为:1)备煤系统:新建上煤系统。2)炼焦系统:新建2x55孔JN60型单热式单集气管焦炉。与其配套焦炉装煤及出焦除尘地面站、湿法熄焦(预留140t/h的干熄焦位置)。新建筛、贮焦楼系统、筛、贮焦楼除尘。3)煤气净化:为年产110万吨干全焦的焦炉配套设计。煤气净化车间组成为:冷凝鼓风工段、硫铵工段、终冷洗苯工段、粗苯蒸馏工段(配套330万吨焦化厂),原料及产品储存由原油库考虑。配套项目还包括变电所、制冷站、空压站等。上述项目(简称原始方案)厂址由武钢确定在耐火厂高铝车间机修间建设。该项目年产110万吨焦炭包括配套项目在内的总体投资:536
5、44.07万元。为了武钢集团公司投资的合理性、建设项目的科学性,焦化公司决定让我院做如下方案比较,供集团公司领导决策参考。1.2 方案比较方案1在原始方案的基础上,于耐火厂耐材库处新建255孔6m焦炉(称新3、4#)和新冷凝鼓风工段,该两座焦炉产生的荒煤气经新冷凝鼓风工段后送一回收车间处理,该方案(共455孔6m焦炉,分别称新1、2、3、4#焦炉)年产焦炭总计220万吨。工程投资约97080.71万元。方案2在耐火厂高铝车间新建270孔7.63m焦炉,年产焦炭220万t/a,配套建设包括冷凝鼓风工段(220万吨规模)、硫铵工段和终冷洗苯工段(110万吨规模)、粗苯蒸馏工段(配套330万吨焦化厂
6、),还包括变电所、制冷站、空压站等。其中170孔7.63m焦炉产生的荒煤气经新建冷凝鼓风工段处理后送一回收车间处理。工程总投资约125000万元(含3100万欧)。其中前期工程(170孔7.63m焦炉)总投资为92000万元,(含2400万欧元)。220万t/a的焦化厂可采用455孔6m焦炉或270孔7.63m焦炉,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后,从产能、焦炭质量、煤炭资源、环保等方面比较7.63m焦炉更具优势。以下章节是同等规模的两种焦炉的综合比较。2 炼焦车间2.1 概述本预可行性研究对武钢新1号、2号焦炉改造工程的两个方案进行了论证比较。这两个方案分别是270孔7.63m焦炉和455孔6m焦炉。2.
7、2 炼焦基本工艺参数2.2.1 方案1(455孔6m焦炉)炭化室孔数 455 孔炭化室有效容积 38.5 m3/孔每孔炭化室装煤量(干) 28.5 t焦炉周转时间 19 h焦炉年工作日数 365 d焦炉紧张操作系数 1.07装炉煤水分 10煤气产率 300 m3/t干煤成焦率 77焦炉加热用焦炉煤气低发热值 17900kJ/m3装炉煤水分10时干煤相当耗热量用焦炉煤气加热时 2514kJ/kg用混合煤气加热时 2835kJ/kg2.2.2 方案2(270孔7.63m焦炉)炭化室孔数 270 孔炭化室有效容积 76.25 m3/孔装炉煤的堆比重 0.76 t/m3每孔炭化室装煤量(干) 57.9
8、5 t焦炉周转时间 25.2 h焦炉年工作日数 365 d焦炉紧张操作系数 1.07装炉煤水分 10煤气产率 300 m3/t干煤成焦率 77焦炉加热用焦炉煤气低发热值 17900kJ/m3装炉煤水分10时干煤相当耗热量用焦炉煤气加热时 2779kJ/kg用混合煤气加热时 2930kJ/kg2.3 炼焦工艺流程2.3.1 方案1将备煤工段送来的配合煤装入煤塔。装煤车按作业计划从煤塔取煤,经计量后装入炭化室内。煤料在炭化室内经过一个结焦周期的高温干馏炼制成焦炭并产生荒煤气。炭化室内的焦炭成熟后,用推焦机推出,经拦焦机导入熄焦车内,由电机车牵引熄焦车至熄焦塔内进行喷水熄焦。熄焦后的焦炭卸至凉焦台上
9、,冷却一定时间后送往筛贮焦工段。当采用干熄焦熄焦时,焦炉推出的焦炭经拦焦机导入由电机车牵引的焦罐车内,并送到干熄站干法熄焦,干熄后的焦炭由带式输送机送往筛贮焦系统。煤在炭化室干馏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汇集到炭化室顶部空间,进入机侧上升管、桥管进入集气管。约800的荒煤气在桥管内被氨水喷洒冷却至85左右。荒煤气中的焦油等同时被冷凝下来。煤气和冷凝下来的焦油等同氨水一起经吸煤气管道送入煤气净化车间进行净化处理。焦炉加热用的焦炉煤气由外部管道架空引入。焦炉煤气经预热后送到焦炉地下室,通过下喷管把煤气送入燃烧室立火道底部与由废气交换开闭器进入的空气汇合燃烧。燃烧后的废气通过立火道顶部跨越孔进入下降气流的立
10、火道,再经过蓄热室,由格子砖把废气的部分显热回收后,经过小烟道、废气交换开闭器、分烟道、总烟道、烟囱,排入大气。焦炉加热用的高炉煤气由外部管道架空引入焦炉地下室,经掺混一定量的焦炉煤气后,通过废气开闭器、小烟道、蓄热室送入燃烧室立火道与同时引入的空气汇合燃烧。燃烧后产生的废气排入大气,其途径与燃烧焦炉煤气时相同。上升气流的煤气和空气与下降气流的废气由交换传动装置定时进行换向。2.3.2 方案2由备煤车间送来的配合好的炼焦用煤装入煤塔。装煤车按作业计划从煤塔取煤,经计量后装入炭化室内,煤料在炭化室内经过一个结焦周期的高温干馏炼制成焦炭和荒煤气。炭化室内的焦炭成熟后,用推焦机推出,经拦焦机导入焦罐
11、车(或熄焦车)内。熄焦车开入到熄焦塔内进行熄焦。熄焦后的焦炭通过运焦皮带(或熄焦后的焦炭缷至凉焦台上,冷却一段时间后)送往筛贮焦工段。当采用干熄焦熄焦时,焦炉推出的焦炭经拦焦机导入由电机车牵引的焦罐内,并送到干熄站干法熄焦,干熄后的焦炭由带式输送机送往筛贮焦系统。煤在炭化室干馏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汇集到炭化室顶部空间,经过上升管和桥管进入集气管。约800左右的荒煤气在桥管内经氨水喷洒冷却至85左右,荒煤气中的焦油等同时被冷凝下来。煤气和冷凝下来的焦油同氨水一起经吸煤气管道送入煤气净化车间。焦炉加热用的焦炉煤气,由外部管道架空引入,通过下喷管把煤气送入燃烧室立火道底部;空气经废气交换开闭器、小烟道
12、、蓄热室的空气分别在三级入口(燃烧室底、距燃烧室底2.38 m和4.37 m)处汇合燃烧。燃烧后的废气通过立火道顶部跨越孔进入下降气流的立火道,再经过蓄热室,由格子砖把废气的部分显热回收后,经过小烟道、废气交换开闭器、分烟道、总烟道、烟囱,排入大气。上升气流的煤气和空气与下降气流的废气由交换传动装置定时进行换向。2.4 炼焦工艺布置2.4.1 方案1455孔JN60型焦炉,每两座焦炉构成一个炉组,平面布置一样,这两个炉组分别在不同地方建设。每两座焦炉中间设一座三跨双曲线斗槽的煤塔。煤塔下部各层分别设有液压交换机室、煤塔电子秤及其操作室、办公室和卫生间等。焦炉和煤塔之间设炉间台,焦炉端部设炉端台
13、。在炉端台布置炉门修理站,推焦杆、平煤杆更换站。在炉端台外侧各设一台10t电动葫芦。在焦炉机焦两侧设两侧操作台。在焦炉的一个炉端台处设干熄焦系统和迁车台,迁车台供电机车和熄焦车及焦罐车等检修用。焦炉的另一个端台处设湿法熄焦系统。为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在焦炉炉端台顶层设有工人体息室。2.4.2 方案2270孔 7.63m高炭化室焦炉布置在一条中心线上,组成一个炉组,两座焦炉之间设一座煤塔,煤塔与焦炉之间设炉间台,焦炉端部设炉端台,上述建筑物均在一条中心线上,两侧设机焦侧操作台。每座焦炉设一个烟囱,分别布置在各自焦炉的焦侧。在一座焦炉端台的外侧设一座140t/h干熄焦装置,在另一座焦炉端台的外侧设
14、一座140t/h干熄焦装置和一套湿法熄焦装置。2.5 焦炉炉体2.5.1 方案12.5.1.1 焦炉炉体的主要尺寸及技术指标表2 焦炉炉体的主要尺寸及技术指标序 号名 称单 位数 量1炭化室全长mm159802炭化室有效长mm151403炭化室全高mm60004炭化室有效高mm56505炭化室平均宽mm4506炭化室锥度mm607炭化室中心距mm13008炭化室有效容积m38.59立火道中心距mm48010加热水平mm10052.5.1.2 焦炉炉体结构及特点a)JN606型焦炉的结构为双联火道、废气循环、焦炉煤气下喷、高炉煤气侧入的复热式焦炉。它是在总结国内十多座6m焦炉多年生产经验的基础上
15、,运用国内外的新技术、新材质、新经验设计的改进型焦炉。此焦炉具有结构严密、合理、加热均匀、热工效率高的特点,比JN6082型焦炉有了很大的改进。b)蓄热室主墙是用带有三条沟舌的异型砖相互咬合砌筑的,而且蓄热室主墙砖煤气道管砖与蓄热室无直通缝,保证了砖煤气道的严密。蓄热室单墙为单沟舌结构,用异型砖相互咬合砌筑,保证了墙的整体性和严密性。c)蓄热室内装有薄壁大蓄热面格子砖,比厚壁格子砖增加1/3的蓄热面,可使废气离开蓄热室的温度降低30-40C。d)和JN6082型焦炉相比,改进了蓄热室封墙的设计,内封墙改用硅砖,由于热膨胀与蓄热室墙相同,密封效果显著增加;蓄热室外封墙取消了效果不佳的隔热罩,改用
16、近年已在焦炉上广泛使用,隔热和密封效果都很好的新型保温材料抹面,再加一层20mm硅酸钙隔热板,因此减少了封墙漏气,改善了炉头加热,减少了热损失,改善了操作环境。e)与JN6082型焦炉相比有重大改进的是:加大了炉头斜道口断面,使炉头气量增加,大大保证了炉头温度。f)为保证炭化室高向加热均匀,设计采用了加大废气循环量和设置焦炉煤气高灯头(高灯头距炭化室底400mm)等措施。此外,由于采用废气循环,可以降低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g)炭化室墙采用“宝塔”砖结构,它消除了炭化室与燃烧室之间的直通缝,增强了炉体的严密性,使荒煤气不易窜漏,并便于炉墙剔茬维修。与JN6082型焦炉相比有
17、重大改进是还在燃烧室立火道隔墙上增加沟舌,大大增加了燃烧室的结构强度和炉体的严密性。h)为了适应我国配煤需要,与JN6082型焦炉相比有所改进的是:将加热水平高度增加为1005mm,不但使焦饼上部与下部同时成熟,还可以避免炉顶空间长石墨过多。i)炉顶装煤孔和上升管孔砌体用带有沟舌的异型大块砖砌筑,并在装煤孔及上升管孔座砖上加铁箍,保证了它的整体性,使炉顶更为严密,减少了荒煤气的窜漏,防止炉顶横拉条的烧损。j)与JN6082型焦炉相比有所改进的是减少了装煤孔和上升管孔底部砖砌体的倾斜角,使之尽量接近入炉煤的安息角,以达到装煤时煤气流通畅的目的。本设计为机侧设单集气管的焦炉,所以特将机侧第一装煤孔
18、至上升管之间的炉顶空间加大,并加大上升管孔底部面积,使流经此区域的荒煤气流速降低,有利于荒煤气中夹带的焦粉沉降,避免大量焦粉带进集气管。k)炉顶面焦炉中心至机、焦侧正面,设有50mm的坡度,以利炉顶排水。l)与JN6082型焦炉相比,尽量采用新材质。炉端墙与炉顶内层的红砖改为同强度的漂珠砖;普通隔热砖改为高强度的隔热砖;炉门衬砖改用堇青石材质等等;增强了隔热效果、使用效果和结构强度。 2.5.2 方案22.5.2.1 炉体的主要尺寸及技术指标表1 焦炉炉体的主要尺寸序号项 目单 位数量(热态)1炭化室全长mm188002炭化室有效长mm180003炭化室全高mm76304炭化室有效高mm718
19、05炭化室平均宽mm5906机侧宽mm5657焦侧宽mm6158炭化室有效容积m376.258炭化室锥度mm509炭化室中心距mm165010炭化室墙厚mm9511炉顶厚mm176812基础平面到炭化室底高mm550013每一燃烧室火道数个362.5.2.2 焦炉炉体结构及特点a) 7.63m焦炉炉体为双联火道、分段加热、废气循环,焦炉煤气下喷、低热值混合煤气、空气侧入,蓄热室分格的复热式超大型焦炉。此焦炉具有结构先进、严密、功能性强、加热均匀、热工效率高、环保优秀等特点。b) 焦炉蓄热室为分格蓄热室,每个立火道单独对应2格蓄热室构成1个加热单元。底部设有可用孔板调节的喷嘴,喷嘴的孔板调节方便
20、、准确,并使得加热煤气和空气在蓄热室长向上分布合理、均匀。c) 蓄热室主墙和隔墙结构严密,用异型砖错缝砌筑,保证了各部分砌体之间不互相串漏。d)由于蓄热室高向温度不同(由蓄热室底的100到蓄热室顶的800),因此蓄热室下部采用粘土砖砌筑,而蓄热室上部(接近蓄热室高度的65%)采用硅砖砌筑。从而保证了主墙和各分隔墙之间的紧密接合。e)分段加热使斜道结构复杂,砖型多。但通道内无膨胀缝使斜道严密,防止了斜道区上部高温事故的产生。f)燃烧室由36个共18对双联火道组成。分3段供给空气进行分段燃烧;并在每对火道隔墙间下部设循环孔,将下降火道的废气吸入上升火道的可燃气体中,用此两种方式拉长火焰,达到高向加
21、热均匀的目地。当用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的低热值混合煤气加热时,空气通过燃烧室底部斜道出口,距燃烧室底部1/3处的立火道隔墙出口,2/3处的立火道隔墙出口分别喷出,与燃烧室底部斜道另一个出口喷出的低热值混合煤气形成3点燃烧加热;当焦炉单用焦炉煤气加热时,混合煤气通道也和空气通道一样走空气,空气通过燃烧室底部两个斜道出口,距燃烧室底部1/3处的立火道隔墙出口,2/3处的立火道隔墙出口分别喷出。焦炉煤气由燃烧室底部煤气喷嘴喷出,形成3点燃烧加热。由于3段燃烧加热和废气循环,炉体高向加热均匀,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低,可以达到先进国家的环保标准。2.6 焦炉机械2.6.1 方案12.6.1.1 焦炉机械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焦化 公司 焦炉 改造 工程 方案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49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