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1.doc
《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1.doc(1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 综合说明11.1 绪言11.2 水文51.2.1 流域概况51.2.2 气象概况51.2.3 泥沙与水质51.2.4 洪水标准61.2.5 水文资料61.2.6 洪峰流量计算成果61.3 工程地质71.3.1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71.3.2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81.3.3 输水洞段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81.3.4 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91.3.5 天然建筑材料91.4 工程任务和规模101.4.1 防洪标准101.4.2 工程规模101.4.3 工程任务111.5 工程设计111.5.1 设计依据111.5.2 大坝工程121.5.3 溢洪道防护工程设计161.5.4 输水洞工程1
2、71.5.5 其它工程191.6 机电、金属结构191.6.1 电气工程191.6.2 金属结构设计201.7 消防201.8 施工201.8.1 施工条件201.8.2 施工围堰211.8.3 料场221.8.4 主体工程施工221.8.5 施工总布置231.8.6 施工总进度231.9 工程占地241.10 环境保护241.11 水土保持设计261.12 工程管理261.13 设计概算281.14 经济评价281.15 节能设计291.16 工程特性表292 工程水文332.1 流域概况332.2 气象概况332.3 设计洪水标准332.4 径流332.5 设计洪水分析342.5.1 设计
3、暴雨计算352.5.2 产流计算372.5.3 汇流计算372.6 合理性分析402.7 施工期洪水计算412.8 水质与泥沙413 工程地质433.1 概述433.2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443.2.1 地质概况443.2.2 水库渗漏443.2.3 库区稳定453.2.4 水库地震453.3 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453.3.1 大坝工程453.3.1.2 副坝坝体质量473.3.1.3 坝基503.3.1.4 坝肩、护坡、反滤排水体及其它503.3.2 溢洪道513.3.3 输水洞513.4 天然建筑材料523.5 结论534 工程任务和规模554.1 地区社会经济状况554.1.1 地区社会经
4、济状况554.1.2 综合利用要求554.2 水利计算564.2.1 兴利目标564.2.2 水位库容曲线564.3 洪水调节574.3.1 泄流曲线574.3.2 洪水调洪演算584.3.3 水库坝顶高程复核624.4 水库除险加固后规划指标规模644.4.1 水库建设过程及工程现状644.4.2 水库除险加固后的规划指标654.4.3 除险加固规划设计664.4.4 除险加固后水库规划指标685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695.1 设计依据695.1.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标准695.1.2 设计依据695.1.3 设计基本资料705.2 工程总体布置715.3 主、副坝加固工程735.3.1 大坝
5、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735.3.2 大坝渗流计算785.3.3 大坝结构稳定计算825.3.4 大坝工程设计875.3.5 大坝其他维修加固工程935.4 溢洪道防护工程设计985.4.1 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985.4.2 溢洪道防护工程设计995.4.2.4陡坡方案(方案二)1055.4.2.5方案选择1065.5 输水洞工程设计1065.5.1 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1065.5.2 输水洞工程设计1075.5.2.1 工程布置1075.5.2.2 过水能力复核1085.5.2.3 结构设计1095.6 其它工程1185.6.1 管理房1185.6.2 工程观测设计1186 机电、金属结构121
6、6.1 电气工程1216.1.1 供电线路及配电1216.1.2 防雷和接地1216.2 金属结构1216.2.1 金属结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1216.2.2 金属结构设计1226.2.3 闸门设计1226.2.4 启闭机1237 消防设计1247.1 工程概况1247.1.1 气象条件1247.1.2 工程建筑物布置及生产生活管理设施1247.2 工程消防设计1247.2.1 闸室、管理所等永久建筑物1247.2.2 施工期消防1258 施工组织设计1268.1 施工条件1268.2 施工围堰1278.2.1 设计标准1278.2.2 围堰形式1278.2.3 围堰布置1278.3 料场12
7、88.4 主体工程施工1298.4.1 大坝加固工程1298.4.2 输水洞工程1348.4.3 溢洪道防护工程1368.4.4 金属结构安装1388.5 施工交通运输1388.6 施工总布置1398.6.1 布置原则1398.6.2 布置方案1398.6.3 施工通信1408.7 施工总进度1408.8 主要技术供应1438.9 施工管理1438.9.1 实行项目法人制1438.9.2 实行建设监理制1449 水库淹没及工程占地1459.1 水库淹没1459.2 本次除险加固占地情况1459.3 工程占地费用及标准14510 环境保护设计14810.1 工程概况14810.2 设计依据148
8、10.3 环境保护原则14910.4 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预测14910.5 环境保护设计15010.5.1 生产、生活废水环境保护设计15010.5.2 固体废弃物环境保护设计15110.5.3 环境空气质量保护15210.5.4 噪声环境保护设计15210.5.5 施工区人群健康环境保护设计15310.5.6 水库水质保护措施15310.6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15410.7 环境投资概算15510.7.1 编制原则15510.7.2 编制依据15510.7.3 投资概算15511 水土保持设计15711.1 编制目的15711.2 编制依据15711.3 项目工程概况15811.4 项目建设
9、造成的水土流失预测分析15911.4.1 工程取土、弃渣15911.4.2 水土流失预测分析15911.5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措施总体布局15911.5.1 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伤害15911.5.2 防治分区确定15911.5.3 预防措施16011.5.4 主要工程量16111.6 水土流失监测16111.7 水土保持投资概算16211.7.1 编制原则和依据16211.7.2 基础单价计算依据16311.7.3 定额依据16311.7.4 工程费用计算标准和依据16311.7.5 工程水土保持投资16511.8 建议16512 工程管理设计16712.1 设计依据16712.2 管理机构1
10、6712.3 主要管理设施16812.3.1 工程管理范围和管理办法16812.3.2 工程管理设施16812.4 工程管理运行16912.4.1 防洪调度运用16912.4.2 建筑物管理16912.4.3 工程观测16912.5 库区管理17013 工程概算17113.1 工程概况17113.2 投资主要指标17113.3 编制原则和依据17113.4 采用定额17214 经济评价17414.1 概述17414.1.1 计算基本依据17414.1.2 计算方法17414.2 国民经济评价17514.2.1 费用计算17514.2.2 效益计算17514.2.3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17615
11、 节能设计17915.1 节能设计依据及原则17915.1.1 设计依据17915.1.2 设计原则17915.2 电气节能的途径18015.2.1 变压器的节能18015.2.2 减少线路上的能量损耗18015.2.3 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18015.2.4 照明部分的节能1811 综合说明1.1 绪言XX水库位于XX市XX县XX乡,XX流域XX河支流上,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1km2,上游河道全长4.9km,平均坡降0.02,总库容191万m3。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养殖为辅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XX水库于1959年开始兴建,工程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整个工程由大坝、输水洞及溢洪道等组
12、成。据坝体填筑施工人员回忆,1959年正值“大跃进”时期,当时调集县、乡劳动力修筑大坝,土方全部人工挑抬运,人工夯实,土料的含水量没经检测就直接上坝,回填土体块径大小不一,填土厚度不一,质量控制很差。由于设计前没有勘测资料,又缺乏整体规划,没有工程的总体布置,且受施工条件限制,水库初建时防洪标准低,大坝质量差,输水洞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工程于19651964年及1971年1973年二次续建,对输水洞进口闸进行了改造,新作了输水洞进口与工作桥,续建工程中又是调集县、乡农民义务工,由于受碾压设备、检测设备的限制,无法满足施工质量要求,造成碾压不均,土体密实度不均,特别是建筑物附近局部填土质量较差。溢
13、洪道原建于现副坝处,1977年改建在主坝东南250m岗凹处,1980年汛前竣工,为开敞式,溢洪道底高程为187.5m,宽15m,长160m,设计最大泄量为207m3/s。1984年由XX县水利局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设计,设计洪水标准50年一遇,校核为500年一遇,设计水位为190.4m,设计流量111.1m3/s,校核水位为191.54m,校核流量为182.7m3/s。安全鉴定阶段根据现状调洪演算结果50年一遇洪水设计时,设计水位为190.2m,相应库容为161万m3;5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校核水位为190.7m,相应库容199万m3,兴利水位187.5m,相应库容99万m3,死水位180.47
14、m,死库容11.6万m3。XX水库为均质土坝,主坝轴线南北向,粘土均质坝,坝顶高程192.5m,浆砌石防浪墙,帽顶高程193.5m,最大坝高为16.2m,顶宽4m,长210m,上游边坡比现状为1:2.64,下游为1:2.5,在高程为184.0m处有2m宽的戗台一道,河槽段高程179.3m处设棱型排水体;副坝位于主坝北头西侧,坝轴线大致为东西方向,现坝顶高程为192.9m,最大坝高为11.4m,宽4m,坝长235m,上游边坡1:3,下游1:2.5。现状上游为块石护坡,下游为草皮护坡。溢洪道是XX水库的主要泄水建筑物,位于大坝东南250m,由山岗凹处山坡开挖而成,基底坐于强风化岩上,该溢洪道为19
15、77年水库续建设计中新开挖,设计底高程187.5m,底宽15m,水平段长160m,为开敞式河岸溢洪道,其上无任何控制措施,溢洪道两岸无衬砌,上游进口段底板无衬砌,下游为人工开挖断面不规则,无消能措施。输水洞位于洞身轴线位于主坝0+150m处,由于是白灰砂浆条石结构,在沉陷及渗水的双重作用下,渗水越来越严重,1983年管理所对洞内实测,在距闸门5m处左上角漏水,12m处条石缝间渗水,并有0.10.04的损坏,在20m处盖板断裂并渗水,底板勾缝大多已损坏。对坝体安全已造成严重隐患。启闭机房修建于1976年,现门窗朽蚀,砼碳化,工作桥栏杆断裂。进口闸门启闭机是1976年重建进口时的产品,闸门漏水严重
16、,启闭设备超期服役,螺杆弯曲启闭困难。栈桥板砼碳化严重,出现裂缝,钢筋锈蚀、外露,栏杆损坏。输水洞进口无拦污栅。2006年12月,在市水务局的直接领导下,XX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了对该水库大坝的安全鉴定工作。按照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进行了安全评价,在大坝和溢洪道勘探、测量成果基础上,结合水库施工及多年来的运行情况,对大坝防洪标准、工程质量、结构安全、渗流安全、大坝运行管理及安全检查等方面进行了评价,综合评价该水库大坝为三类坝,建议对其尽早进行除险加固。2007年5月16日,XX市水务局组织有关专家对XX县XX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进行了评审,在此基础上,设计人员根据专家
17、评审意见,对报告进行了修改,2010年4月,河南省水利厅组织有关专家对XX县XX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进行了复核,设计人员根据专家评审及复核意见,对报告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工程存在以下问题:1.坝体填筑质量差,干密度偏低,坝顶路面出现不均匀沉陷。2.大坝的坝坡稳定,但干砌石护坡有下滑的明显迹象,无反滤层,主坝浆砌石防浪墙有裂缝,副坝无防浪墙,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3.溢洪道两侧山体岩石风化塌落,底板无护砌,出口处冲淘严重,现长仅有110米左右,下游无消能措施。4.输水洞的闸门陈旧、老化,启闭设备老化、锈蚀严重,启闭机螺杆弯曲变形,输水洞有渗水现象。5.管理及监测设施不完善。6.防汛照明和防汛道路急
18、待解决,便桥有待修缮。安全鉴定结论如下:1.XX水库下游有5个自然村,5200人以及耕地620亩,故水库防洪安全意义较为重大。2.经复核,水库防洪能力满足防洪标准(GB5020194)的要求。3.主坝清基不彻底,主副坝体填筑质量差,干密度偏低,压实度不满足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要求,上游护坡毁坏严重,下游排水体不完整。溢洪道岸坡及底板岩石风化,冲淘严重。工程质量不合格。4.主河槽段坝基常年渗水,右岸坝肩绕渗严重;输水洞洞身漏水。渗流安全性为C级。5.经复核,主坝坝坡抗滑稳定满足规范要求,但副坝局部滑坡;溢洪道岸坡不稳定,下游无消能设施,不满足规范要求。大坝结构安全为C级。6
19、.输水洞进口闸门锈蚀严重,无拦污栅,启闭设备陈旧,螺杆弯曲,不能正常工作。金属结构安全性为C级。7.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处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库区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依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不需进行抗震安全复核。8.无安全监测、管理设施。综上所述,XX水库大坝病险严重,属三类坝。1.2 水文1.2.1 流域概况XX水库位于XX市XX县XX乡,属XX河水系XX河支流,控制流域面积5.1km2。该流域属山丘区,水库上游河道主干长度为4.9km,河底比降1/50,山洪猛涨急落,水源多系周围群山岗地汇入,地势北高南低,总库容191万m3。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
20、主,兼以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库。1.2.2 气象概况水库控制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兼有暖温带气候特征,冬春季干燥少雨,夏秋季湿润多雨,多年平均气温14.8,极端最高气温41.5,极端最低气温-20.8,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00mm,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降水量占全年60%,全年无霜期约220230天,最大风力89级。1.2.3 泥沙与水质XX水库上游为浅山区,无生活污水及点污染源,据现场观察,库水清洁透明,无杂物,能够满足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及人畜饮水水质要求。XX水库运用至今,无详细的泥砂观测资料。依照河南省水文总站1984年出版的河南省地表水资源附图,查得该流域侵蚀模数介于20050
21、0t/km2n。由于该水库上游汇流区基本为山区,植被较好,且经过4.9km河道沿程沉淀,汇流水入库时沉砂量较少,取多年平均侵蚀模数300t/km2n,淤积物干容重1.2t/m3,泥沙沉积率0.85,则XX水库平均每年淤积量为0.108万m3。XX水库运用50年,目前淤积量5.4万m3,现状水库死水位为180.47m,相应死库容11.6万m3。不影响现状死水位及死库容。1.2.4 洪水标准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XX水库属小(1)型水库,工程等级为等。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山丘区土石坝永久性建筑物(四级)设计洪水标准为30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
22、准为3001000年一遇,因此本次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对XX水库进行设计洪水复核计算。1.2.5 水文资料由于XX水库无实测雨量资料,因此,设计洪水采用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2005年编制(以下简称“05”图集),并经水利部审查批准的河南省暴雨参数图集、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1984年编制的河南省中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图集(以下简称“84”图集)查取参数,利用程序进行计算,得到的两种成果相互比较,并邻近流域的褚湾水库进行比较。1.2.6 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表1-1 洪峰流量计算成果重现期(年)2030505001000洪峰流量(m3/s)1201321512302541.3 工程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库 加固 工程 初步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48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