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湾水库初步设计报告.doc
《柏林湾水库初步设计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柏林湾水库初步设计报告.doc(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次1综合说明11.1绪言11.2水文21.3地质41.4工程整治任务与规模61.5建筑物设计71.6施工组织设计91.7环境保护设计101.8水土保持101.9工程管理101.10工程概算111.11经济评价111.12招标方案122水 文142.1流域概况142.2气象142.3水库采用设计洪水标准及复核情况142.4水位库容曲线复核152.5设计洪水152.6设计洪水总量182.7设计洪水过程线192.8调洪演算192.9防洪标准复核203工程地质223.1概述:223.2区域地质条件233.3库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253.4库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评价263.5天然建筑材料27
2、3.6工程地质结论及建议284工程整治任务与规模284.1工程概况284.2工程现状294.3大坝稳定复核304.4防洪标准复核334.5枢纽存在的主要问题334.6工程地位、作用及整治的必要性344.7工程任务及规模345建筑物整治设计355.1工程等别及设计标准355.2水库枢纽整治设计356施工组织设计406.1施工条件406.2施工导流426.3料场开采与选择426.4主体工程施工426.5施工工厂设施446.6施工总体布置446.7施工进度456.8主要施工机械设备457环境保护设计467.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467.2环境保护设计478水土保持528.1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528.2
3、水土流失的防治责任范围539工程管理549.1管理机构及人员编制549.2工程管护范围549.3主要管理设施559.4水库工程管理区规划559.5工程管理通讯559.6工程管理运用559.7工程监测5610设计概算5710.1工程概况5710.2编制原则及依据5710.3基础资料5810.4工程投资5910.5资金筹措原则6011经济评价6011.1评价方法和依据6011.2国民经济评价6012工程招标初步方案6212.1绪言6212.2招标范围6212.3招标组织形式6312.4招标方式6312.5招标初步方案631 综合说明1.1 绪言柏林湾水库位于蓬溪县常乐镇灯会桥村,涪江流域明月河常乐
4、支流柏林湾处,水库设计灌溉面积3800亩,实际灌溉面积为1800亩。该水库是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年调节小(1)型水库。柏林湾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0.25KM2,主河道长0.63Km,河道平均比降47.8。经83年三查三定复核,设计总库容118万m3,本次复核为117.29万m 3 。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和放水设备组成。水库大坝于1976年11月由蓬溪县水利局设计,由绵阳地区水电局批准修建。1976年11月动工兴建,由常乐公社组织劳力负责施工。水库大坝最大坝高15m,坝顶高程385.07m,坝顶宽2.4m,坝轴线长96m,最大坝底宽77.7m,大坝为均质土坝,上游坝坡为干砌
5、块石护面,上下游为均质土,下游的下部为反滤体。大坝上游坝坡从上至下为1:3.43、1:3.32;下游坝坡从上至下为1:1.9、1:2.4和1:1,在高程378.07m处马道宽3.3m,在高程381.57m处马道宽1.6m,在高程378.07m以下设置有干砌条石护面,厚0.3m。柏林湾水库溢洪道位于库区尾端,利用垭口开挖而成,佛爷岩提灌站柏林湾渡槽从上面经过,布置型式为开敞式溢洪道,溢流埝高程为384.10m,堰顶宽5m,堰顶厚度0.35m。柏林湾水库设有放水设备三处,均布置在库内。1、左(卧涵管)干渠放水设备,位于左坝端库区内,型式为(斜卧管)式,闸孔为0.2m,孔距垂直高差0.5m。设计流量
6、Q=0.245立方m/秒,闸底板高程为375.00m,石塞控制流量,斜卧管长31.4m,平涵管长52m。2、左二(道士沟)渠放水设备为多孔竖井式,位于库内左岸,设计流量Q=0.22立方m/秒,进口涵洞底板高程376.19m,闸孔尺寸0.2m,垂直高差0.5。石塞控制流量,涵洞长78m。91年已跨塌,建库至今未使用。3、后干渠放水设备型式为多孔螺旋竖井式,设计流量Q=0.22立方m/秒,进口涵洞高程377.27m,闸孔尺寸、间距同道士沟放水设备,石塞控制出流量,涵洞长28m,建库至今很少使用。2009年3月,由蓬溪县水利局组织柏林湾水库大坝安全评价组及专业技术人员对水库进行了大坝横断面测量、现场
7、检测和安全评价,大坝安全评价结论为:经洪水标准复核,大坝坝高不能满足3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核,防洪能力不满足要求;大坝坝顶宽度不足,仅2.4m,经过多年运行,大坝上、下游坝坡变形、坍塌严重。溢洪道淤堵严重,且尾端无消能防冲设施;放水设备漏水;大坝存在严重的白蚁建巢危害,蚁路已穿坝;无管理房和观测设施,给工程管理带来困难。根据水利部颁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办法第十六条大坝安全分类标准,柏林湾水库大坝评定为:三类坝。大坝安全评价报告经主管单位审查,其审查意见如下:同意专家组评价结论,立即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水库枢纽病害进行整治设计,逐级上报审批,尽快实施工程整治。与此同时加强对大坝的全面监
8、测,落实临时保坝措施,确保枢纽安全。2009年4月,蓬溪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队受蓬溪县水利局委托完成了柏林湾水库枢纽除险加固的初步设计工作。1.2 水文水库流域属深丘地带,北高南低,相对高差100120m左右。流域内坡面较陡,覆盖层薄,植被较好,农耕发达,农作物主要为水稻、玉米、小麦。考虑到该水库下游要保护城镇的重要性,综合考虑原三查三定资料,确定相应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300年一遇。因本工程流域内无实测水文资料,故设计暴雨按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中所推荐方法计算。蓬溪县柏林湾水库各控制历时暴雨统计参数如下表:各控制历时暴雨统计参数表历时t(小时)1/61624暴雨量
9、均值H(毫m)16.74273109.46Cv0.360.450.490.52Cs/Cv3.53.53.53.5工程区设计暴雨值HP表频率P(%)H1/6p(mm)H1p(mm)H6p(mm)H24p(mm)3.3330.6387.78160.45249.569 0.3340.75123.48232.14367.786 本次利用水科所推理公式法推算设计洪水,根据推理公式法基本关系式用逐步逼近法求解。设计洪水成果如下表: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表频率P%标准洪水计算方法计算方案流量(m3/s)3.33校核推理公式现状6.760.33设计推理公式现状9.89按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设计洪水总量由
10、设计暴雨量,按综合分区的暴雨径流关系求得。计算成果如下表:设计洪水总量成果表频率P%洪水总量Wp(万m3)3.33(校核)3.84 0.33(设计)5.67 根据省手册中推荐的概化模型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其成果见下表:设计洪水过程线成果表P=3.33设计洪水过程线P=0.33设计洪水过程线t(h)Qt(m3s)t(h)Qt(m3s)0.000.010.000.010.170.350.170.500.240.690.241.000.311.370.321.990.392.720.393.970.504.080.505.960.635.440.647.940.786.460.799.430.946
11、.800.959.921.106.461.119.431.285.441.307.941.554.081.575.961.942.721.963.972.581.372.611.993.300.693.341.004.060.354.100.506.060.016.120.01水库溢洪由溢洪道承担,溢洪道宽顶堰堰顶高程为384.1m,溢流堰堰长3.5m,为开敞正槽式溢洪道堰。本次采取调洪演算的起调水位为溢洪道堰顶高程。按宽顶堰公式计算堰水深H和泄流量q泄。本水库调洪演算成果为P=3.33%时,Q泄=0.378m3,P=0.33%时,Q泄=0.724m3,具体如下表所示意:柏林湾水库调洪演算表频
12、率P()标准计算方法计算方案来水流量下泄流量库容最高洪水位3.33设计推理公式现状6.760.37891.37384.2650.33校核推理公式现状9.890.724117.29384.364根据调洪演算成果,依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计算坝顶超高,计算出坝顶最小高程设计和校核水位时分别应达到385.893m和385.272m。经现场实测,柏林湾水库现有大坝高程为385.07m,从本次水库坝顶高程复核成果表可以看出,本次复核计算出的设计和校核工况坝顶高程均高于现有坝顶高程,水库的抗洪能力不能达到规范所要求的防洪标准。1.3 地质1.3.1 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该区处于川中盆地腹
13、心地带,地势为北高南低。其丘顶高程多在490m左右,最大海拔高程510m ,相对高差100120m。该区以剥蚀地貌为主,并多为台坎状和馒头状的深丘地貌景观。该区沟谷发育,沟谷多呈树枝状、谷坡多呈阶梯状、河谷多呈“U”字型。该区谷坡多为砂、泥岩组成。尽管谷坡构造及卸荷裂隙较发育,物理风化作用较强烈,但都不会发生较大的崩滑现象。库内外营力作用不强,无大的滑坡迹象,库坡为厚层状坚硬砂岩构成,边坡稳定。1.3.2 地质构造及地震工程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沉降褶皱带之川中褶皱带之内,其构造形迹展布主要为近东西向,区内无断裂,褶皱宽阔平缓,由印支运动形成。倾向北西10倾角15度。因此,构造简单,地
14、层微倾。区内无深大活动断裂通过,地震活动较弱,历史上未发生过强烈地震。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区划图(1/400万)查得,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度,区域构造稳定性好。1.3.3 地层岩性库区主要出露地层为侏罗系遂莱镇组内陆河湖相沉积,岩性为紫红、灰紫色厚层块状,粉细粒长石砂岩或钙质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砂岩与紫红色砂质岩,泥岩组成不等厚互层。其岩性、岩相变化大,透镜体、尖灭体较多,分枝复合频繁,单层厚度极大,表明沉积环境是极不稳定的。砂岩以钙质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其厚度较大,强度较高,泥岩岩性弱,易风化,碎裂崩解
15、。1.3.4 天然建筑材料该区广泛分布泥岩,储量丰富。选定1号泥岩料场距库区不远,其运距约为2.0KM。1号泥岩石渣料圈定范围长80m,宽60m,开采厚度为8.0m,总计储量3.84万m3,剥离比按2:8计,有用储量为3.07万m3,岩性泥岩及粉砂质泥岩,天然容重2.02t/m3,饱和容重2.19t/m3,天然抗压强度300350Kpa,饱和抗压强度200250Kpa。工程区周围无砂卵石料,在25公里的涪江河砂卵砾石料场购买,砂卵砾石料质量、储量满足设计要求。1.4 工程整治任务与规模1.4.1 工程现状和规模本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根据复核计算、大坝安全评价报告,分析病害成因,确定水库的整治方案,
16、使工程充分发挥效益,达到设计要求,解除病害,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及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该工程经过多年运行后,出现多种病害现象,具体如下:1、大坝坝顶宽度不足,仅2.4m;上下游坝坡有变形、坍塌现象,上游风浪塌滑严重;2、溢洪道淤堵严重,且尾端无消能防冲设施;3、放水设备漏水;4、大坝存在白蚁建巢危害,蚁路已穿坝;5、大坝无监测、管理设施。由于历史的原因,工程在施工中即出现了病害,并随着运行时间增长,病害逐步发展,已严重威胁了大坝的安全,根据大坝安全评价报告,该工程属于三类坝。根据水库的病害特征及病害成因,本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加高大坝,保证大坝长期安全的运行;(2
17、)对大坝的白蚁进行防治;(3)完善溢洪道尾段消能防冲设施,对溢洪道水毁段进行必要的整治;(4)整治放水设备及放水涵洞;(5)完善观测、管理设施,从日常运行管理上保证大坝长期安全的运行。本除险加固工程的主要工程量如下:主要工程量统计表项目土石方开挖土石方回填混凝土砌石m3m3m3m2数量 12081935356.61297.571.4.2 工程地位、作用及整治的必要性蓬溪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农业经济占该地经济比重高达90%。本水库灌溉当地约75%的耕地,在当地经济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水库必然为当地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本水库下游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水库一旦溃坝
18、,淹没范围极大,将给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成巨大的损失,威胁下游蓬红公路,常乐镇2个村1300亩耕地,900余人的安全,给整个遂宁市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该工程的整治已经迫在眉睫。1.5 建筑物设计1.5.1 工程等别及设计标准根据部颁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该工程等别为四等,枢纽永久性建筑物的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的级别为级,临时性建筑物的级别为5级。建筑物的防洪标准为:设计重现期为30年一遇,校核重现期为300年一遇。坝顶安全超高:波浪爬高及风壅高度以上为安全超高,正常运用条件下为0.50m,非常运用条件下为0.30m。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
19、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的规定,大坝上、下游坝坡(采用简化毕肖普法计算)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见下表: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项目建筑物级别正常运用情况非常运用情况大坝41.251.15地震烈度: 根据2001年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查得,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度。1.5.2 工程整治设计1.大坝整治根据安全评价计算及本次设计的复核结果,大坝上游坝坡有两种工况不满足规范要求、水库抗洪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根据我省整治水库的成功经验,加固整治采用如下综合整治方案:本水库由于历史原因,坝顶高程为385.07m,整治时溢洪道溢流堰高程不变,仍为384.10m,前坡调
20、整为1:2.75,经复核需要的最小坝顶高程为385.999m,坝顶高程低于要求最小坝顶高程的要求,因此,对大坝主要设计方案推荐采用坝轴线前移方案,即坝顶高程不变,仍为385.07m,再增加93cm高防浪墙,溢洪道的宽度不变,坝轴线前移0.59m,上游坝坡坡度调整为1:2.75,坡面采用100mm的C15混凝土块护面,下设连砂石垫层,垫层厚250mm,坝体回填部分采用砂泥岩石渣碾压回填;坝顶宽度增加至5m宽,并采用厚100mm的混凝土路面,下设厚200mm的手摆片石垫层,坝顶上游设置93cm高的M7.5浆砌条石防浪墙;下游坝坡调整边坡为1:2,并采用M7.5浆砌条石网格植草皮护坡,网格纵、横向间
21、距均为3m,条带宽0.3m,深0.4m。增设坝脚、坝肩排水沟。对排水棱体上过坝公路进行C25混凝土硬化。2.溢洪道整治溢洪道经过多年运行后,溢洪道进口段淤堵。本次设计对进口段疏通,采用M7.5浆砌条石重新进行衬护,边墙采用衡重式挡土墙形式,底板采用M7.5浆砌条石衬护,底板厚300cm,完善消能设置。3.放水设施整治工程设计本次对放水设施进行开槽勾缝及增设砼截流环。4.其他部分整治白蚁危害:白蚁危害采用开沟截路采巢、土坝表层药剂处理、设置毒土隔墙、施放毒饵诱杀包综合措施进行治理及防治。 观测和管理设施:为了加强大坝的运行管理,增设水位观测,沉陷、位移观测。为配合观测,购置必要的观测设备(经纬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柏林 水库 初步设计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48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