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高级职称评定资料浅谈现浇砼楼板施工裂缝控制.doc
《建筑高级职称评定资料浅谈现浇砼楼板施工裂缝控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高级职称评定资料浅谈现浇砼楼板施工裂缝控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现浇砼楼板施工裂缝控制作者:(*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近年来,我市在住宅建设中广泛推广应用现浇砼楼板,加强了建筑物的整体性的抗震性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一个非常普遍的质量问题,即楼板裂缝,已影响到房屋的销售和企业信誉,成为用户质量投诉的热点。因此,裂缝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以往,预制空心板沿板缝开裂,曾经困扰着大批技术人员和广大用户,如今,推广现浇楼板的目的在于消除以往的质量通病,加强楼板的整体性,防止裂缝。现浇楼板在许多普通用户心中一直认为应当是“一块玉”“不能裂”,为什么也出现裂缝呢?它会不会危及结构安全、对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功能有没有影响?本人回
2、顾了近年来的工程实践,试想从裂缝的现状、成因、裂缝控制措施等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 裂缝的状况仅就我公司所施工及参加鉴定的近40栋有裂缝的住宅楼统计,裂缝一般都发生在施工后期及使用后;裂缝主要发生在以下部位:1. 现浇楼板跨中,沿进深通长方向;2. 沿负弯矩筋边缘,进深方向;3. 模板四角45折角处;4. 沿电线管预埋方向;5. 施工缝处。裂缝深度多为贯通裂缝和纵深裂缝,少部分为表面裂缝和浅层裂缝(h0.1H为表面裂缝;0.1Hh0.5H为浅层裂缝;0.5Hh1.0H纵深裂缝;h=H贯通裂缝。H:板厚,h:缝深。)按裂缝出现时间统计多为中期裂缝。(早期裂缝一般出现在3个月之内,中期裂缝均
3、在6个月之内,其后12年或更长,属后期裂缝)。裂缝宽度在0.1mm0.5mm居多。个别的大于0.5mm,或只有0.05mm。裂缝形态呈上宽下窄形式,或肉眼只观察到上部裂缝,下部没有缝,但浇水试验,渗水轨迹清晰。裂缝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即大开间多、小开间少;南向房间多、北向房间少;底层多、上层逐渐减少;进深方向多、开间方向少;条形楼中间单元多,边单元少。二 裂缝原因分析由于裂缝具有较明显的规律性和普遍性,排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如设计失误施工事故等),它反映了目前在国内外工程结构领域中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就是建筑物裂缝问题。大量的调查与实测研究证明,砼裂缝原因有两类:第一类,由外荷载直接应力引起的裂
4、缝和次应力引起的裂缝;第二类,由变形作用引起的裂缝,变形作用包括温度变形、收缩变形和地基不均匀沉降变形。我市现浇楼板大量裂缝的出现并非与荷载有直接关系,通过对现浇楼板裂缝现状的调研、分析可以认定,90%以上的裂缝是由变形作用引起的;在变形作用中,由地基不均匀沉降变形引起的裂缝发生的很少,主要是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引起的。由于这两种变形受到约束超过砼的抗拉强度,导致裂缝产生。砼的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是其本身固有的物理化学性质。砼的收缩包括塑性收缩、干燥收缩、碳化收缩。塑性收缩在砼硬化前,时间较短,而碳化收缩在后期。对砼影响最大、时间最长的就是干燥收缩,即干缩裂缝。干燥收缩主要是砼在硬化后较长时间产生
5、的水分蒸发引起的。砼中由于集料的干燥收缩很小,主要是水泥石干燥收缩造成的。水泥石干燥收缩理论,目前尚未统一(有毛细管张力学说,表面吸附学说,夹层水学说等),但大多数研究成果认为,砼是具有大量孔隙的材料,孔隙的半径颇不一致,半径小的毛细孔,半径约小于300A(A=10-10m)。其中水分蒸发引起孔壁压力变化,导致砼体积的缩小。砼内除少部分水提供水泥水化的需要,其余大部分水分都要蒸发掉,收缩变形同时发生,砼的水分蒸发,干燥过程是由表及里逐渐发展的。由于砼蒸发干燥非常缓慢,产生干燥收缩裂缝多数在一个月以上,据有关资料介绍,砼最终收缩完成的时间约20年,一年内收缩值为20年总值的60%-85%。在调查
6、中发现出现裂缝的时间大多在主体工程完工后3-10个月之间。而且条形楼砼板收缩裂缝的薄弱部位在中间,裂缝方向与条楼垂直,这一力学特征与前述裂缝的规律性是一致的。再如:温度应力。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每克水泥约放出50.2卡的热量,从而使砼内部温度升高,在浇筑温度的基础上通长升高35,如果使施工规范规定的最高浇筑温度28,则可使砼内部温度达到六十多度,因为砼内部与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所以中心温度高,形成温度梯度,造成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现浇砼楼板是表面系数较大的构件,上述砼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变形,如果是完全自由的,变形达到最大值时,内应力为零,也就不会产生裂缝。如果变形受到约束,在完全约束状
7、态下内应力达到最大值,而变形为零。在全约束与完全自由状态的中间过程,即为弹性约束状态,亦即自由变形分解为约束变形和显现变形(实际变形),也就是说,在约束状态下,结构首先要求有变形的余地,如结构能满足要求不再产生约束应力;如结构没有条件满足要求,则必然产生约束应力,超过砼的抗拉强度,导致开裂。目前砖混结构中的现浇板,由于抗震要求,不仅有墙体的约束,而且有圈梁、构造柱的约束,可以说约束非常“强大”,前述裂缝下层多、上层少,呈规律性,验证了下层约束的“强大”。所以说,只要砼的温差应力和收缩变形这一固有本性不变,只要有约束存在,现浇砼板的裂缝就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砼楼板裂缝的内在原因,是事物发展的内因
8、。那么既然砼现浇板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为什么有的栋号现浇板没有裂缝?出现裂缝的栋号,其裂缝的程度也不一样?除了内因条件外,还有外因条件的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本人认为,外因条件,首先是季节温差对楼板的影响。在我市住宅工程施工工期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当年开工当年竣工;二是入冬前完成主体。越冬后,装修竣工。其主体工程不是在炎夏就是在严冬,砼现浇板一年内季节温差40-60,尤其是越冬的建筑物,主体完工后即停止养护。有的住宅入冬前交验,但多数用户并不入住,室内在封闭状态下采暖,处于完全干燥状态。现浇板在这种反复温差作用下,砼内部产生温差应力,必然引起变形,但其变形却受到圈梁构造柱和墙体的约束,造成现
9、浇楼板在四角折角处和房间中部受拉产生裂缝。此外,除季节温差影响外,裂缝与施工质量控制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1. 裂缝的出现与养护条件的关系。干燥的环境对早期砼的抗裂能力有严重影响,国内有关试验表明,湿润养护的砼其极限拉伸值比干燥养护的要大20%-50%。日本学者神田等人曾对养护条件与砼耐久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养护条件可改变砼结构、浸透性及吸水性等性能。特别是砼表面,因其早期水分散失,砼强度降低,不能抵消张拉应力,故易产生裂缝。特别是泵送砼多采用“双掺技术”,由于外加剂中的引气保塑组分的存在改变了砼孔结构,当表面水分蒸发散失时,由于保水性好毛细管不易形成,内部水分难以外移平衡,使现浇楼板表面层
10、与内部的湿度梯度增大,表面失水干燥,而引发裂缝。裂缝一旦产生,开始的微裂缝和楔形裂缝的尖端起到毛细管的吸水作用和楔劈作用,收缩应力集中,裂缝向下延伸,此种裂缝一般发生较早,当砼再次经历温差变化及干缩变形时,应力集中于原有裂缝处,致使原有的部分裂缝裂透。2. 裂缝的形成与砼早期扰动的关系。GB50204-92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4.5.4条规定“在已浇筑的砼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此时能否在其上进行砌筑活动,值得讨论。而目前的普遍状况是第一天浇筑砼,第二即开始砌筑,而且施工荷载严重超标,养护随即停止。砼楼板在停止养护的干燥环境下受到过载的扰动,影响
11、了砼的致密性。板并非理想的连续匀质体,它的物质组成很不均匀,加之施工扰动,内部存在很多不均衡点,这些点的集中应力,当受到变形作用时,极易产生裂缝。3. 裂缝出现的部位与薄弱环节的关系。a. 施工缝处,多是接搓处理不细,致使新旧砼衔接不紧密,砼凝固过程中收缩变形引发裂缝。b. 预埋线管部位。在线管预埋时不按规程严格操作,致使线管位置的保护层厚度失控,有的多管交叉,如不仔细处理会使局部截面削弱,抵抗砼变形能力减小,在砼产生温差应力或干缩时,在此位置引发裂缝。c. 早期塑性裂缝,中后期产生的裂缝,有许多是早期裂缝的发展,这种裂缝一般发生较早,在砼浇筑完数小时内便出现,有的干缩裂缝是早期塑性裂缝的延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高级职称 评定 资料 浅谈 现浇砼 楼板 施工 裂缝 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46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