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细菌类疫苗的研究、生产工艺及进展 (百日咳).ppt
《重要细菌类疫苗的研究、生产工艺及进展 (百日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要细菌类疫苗的研究、生产工艺及进展 (百日咳).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要细菌类疫苗的研究、生产工艺及进展 百日咳,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Bordetella pertussis)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疾病,主要侵犯婴幼儿。百日咳杆菌通过飞沫从感染者传播给易感个体。有710d的潜伏期,患者出现卡他症状,如咳嗽、流涕、打喷嚏、鼻塞等。12周内,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带有典型的鸡鸣样尾声或伴有呕吐。如无并发症出现,一般无高热或有轻度发热。百日咳全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故名百日咳。在病发初期传染力最强,不易诊断,所以难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只有进行预防接种,增加人群对百日咳的抵抗力,减少易感人群,才能控制
2、和消灭百日咳。,概述,百日咳杆菌,百日咳杆菌附着在呼吸道表面,(1)季节性和周期性:百日咳发病季节性不显著,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在我国一般春夏季发病校多,于4月开始增多,5月达到高峰。其周期性为每35年一个高峰,与易感者积累有关。在扩大免疫规划(EPI)开展以来,其周期性已不明显。,1.百日咳流行特征,(2)年龄分布:年龄小者易感性高,多数患者为7 岁以下儿童。日本发病率主要集中在一岁以内。,近年来青少年和成人百日咳有增多趋势,可占流行时总病例的10.2%。一组经细菌培养证实的成人百日咳,平均年龄为35岁,有典型症状与痉咳后呕吐,但也可仅有数周干咳,罕有并发症。大多数仍可坚持工作,本人虽无多大痛
3、苦,但可作为传染源,尤其威胁小儿,应予重视。,(3)流行趋势:由于世界各国都在实行扩大免疫规划,许多国家发病率已明显降低。美国1971年发病率为1.47/10万,至1980年已为0.76/10 万。荷兰1976至1980年只发生86例百日咳患者,已不是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2.百日咳杆菌的生物学特征,百日咳杆菌为卵圆形短小杆菌,大小为(0.51.5m)x(0.20.5m),属鲍特氏菌属,无鞭毛和芽孢,具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专性需氧。5630min、日光直射一小时可致死亡。对多粘菌素、氯霉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百日咳杆菌常发生光滑型到粗糙型的相变异:相为光滑型,菌落
4、光滑有荚膜,毒力强,有免疫原性;相为粗糙型,菌落粗糙,无荚膜,无毒力,也无免疫原性;、相为过渡相,介于相和相之间。一般在疾病急性期分离的细菌为相,在疾病晚期,和多次传代培养可出现相、相或相的变异。发生这种变异时,细菌形态、菌落、溶血性、抗原结构和致病力等均出现变异。,相,相,相,相,毒力增强,变异方向,百日咳杆菌在其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十几种抗原。早期根据耐热性(100,2h)不同,将百日咳相菌抗原分为耐热的菌体(O)抗原和不耐热的表面荚膜(K)抗原。近三十年来的研究表明,百日咳杆菌不仅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而且还产生许多具有不同生物学活性的物质。,3.百日咳杆菌的抗原结构,百日咳杆菌的主要凝集因子
5、有1、2、3,因子1为所有相菌共有,一相菌可分为1、2、3,1、2和1、3三个血清型。此外还有次要凝集因子4、5、6,它们可组合成不 同血清型。鉴于百日咳杆菌血清型的特异性,WHO推荐在疫苗中应采用含有1、2、3型因子血清型菌株,以保证疫苗的活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Medson等研制成全菌体百日咳疫苗。该疫苗价格低廉,免疫效果好,在控制和降低儿童百日咳发病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至今在很多国家使用。,全菌体百日咳疫苗,无细胞百日咳疫苗,4.百日咳疫苗,全菌体百日咳疫苗又称为全细胞百日咳疫苗(whole cell pertuussis vaccine,WPV),是将培养的百日咳全菌体用适当的灭活剂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要细菌类疫苗的研究、生产工艺及进展 百日咳 重要 细菌 疫苗 研究 生产工艺 进展 百日咳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44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