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与维护.ppt.ppt
《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与维护.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与维护.ppt.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与维护,2、事故案例,1、塔式起重机,由金属结构、工作机构和电气系统三部分组成。金属结构包括塔身、动臂和底座等。工作机构有起升、变幅、回转和行走四部分。电气系统包括电动机、控制器、配电柜、连接线路、信号及照明装置等。为了确保安全,塔式起重机具有良好的安全装置,如起重量、幅度、高度和载荷力矩等限制装置,以及行程限位开关、塔顶信号灯、测风仪、防风夹轨器、爬梯护身圈、走道护栏等。司机室要求舒适、操作方便、视野好和有完善的通讯设备。,2、事故案例,2、事故案例,2、事故案例,2、事故案例,2、事故案例,2、事故案例,2、事故案例,韩国首尔,2、事故案例,美国纽约曼哈顿塔吊倒塌事故,2
2、、事故案例,狂风劲 塔吊被刮倒山西太原一50米高塔吊被大风刮断。2010年4月26日,太原亲贤街体育西路路口,一幢正在施工的高层楼房的塔吊被刮倒,塔吊司机当场死亡,十多辆车被砸。,2、事故案例,案例一:2001年6月18日,新疆奎屯市建设公司第八项目部,在一栋住宅楼施工时,使用了一台200kN.m塔吊。塔吊当时在建筑物五楼顶,吊臂位于西南位置,吊物为垃圾(当时无法知道确定重量),工作幅度为23.6m。从塔机说明书特性曲线表可查出在23.6m处可吊重0.82t,事故发生后称吊物0.84t,超重0.02t(20kg)就发生倒塌事故,幸未导致人员伤亡。通过对事故现场勘察取证及检测分析,这起事故主要是
3、因塔吊生产厂家制造质量不合格,以及施工企业疏于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所致,事故主要原因为:1焊接质量不合格。该塔吊塔身主肢和腹杆连接焊接(主肢L908,腹杆L636),按角钢焊接薄件计算,焊缝厚度应大于或等于4.2mm,但在现场测量焊缝厚度仅有2.5 mm3.5mm,焊缝长度也只有90mm,并且焊缝出现严重咬边现象;说明该设备出现严重焊接质量问题,埋下了严重的事故隐患。2未按塔吊制造规范要求选用钢材。,2、事故案例,案例一:主要承载结构有四种钢材不符合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92)及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GB/T9462-1999)中有关材料条款的规定:该台塔机属材料不符合规范规定的
4、产品。3施工企业对塔吊疏于管理。从设备管理情况调查发现,施工企业对塔吊的管理十分薄弱;该塔吊是1995年7月购置,购置时无产品合格证、产品档案、产品生产许可证及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监检章,施工企业手中仅有的一份使用说明书,也是1999年才向经销商索要的;施工现场对塔吊的采购、使用、拆装、维修、保养、交接班管理既无档案又无记录。,2、事故案例,案例二:2002年3月5日中午,杭州某建筑工地一台正在吊运钢管的塔式起重机,突然发出了沉闷的响声,人们举目望去,只见往日笔直的塔机歪了,塔吊的吊钩上还吊着一捆钢管,在半空中摇荡。塔吊发生事故了。这起事故主要是因塔吊违章超载所引起的,事故主要原因为:,2、
5、事故案例,案例二:原因分析1该塔机的起重特性表上表明,吊2.5t重物时的幅度应控制在26m之内,要吊至38m处是严重超载的。若超载,塔吊的起重力矩限位器应该起保护作用,经检查,起重力矩限位器是完好的,在超出限定力矩范围时,能切断吊钩向上、小车变幅向外的电源,保证不超载。经检查,塔吊的小车制动器失效。正常时,当力矩限位器切断小车向外的电源,小车制动器制动,小车就会停下。2起重臂的方向与塔身不垂直,是塔吊受力最不利的方向。弯矩产生的载荷主要作用在一根附着杆上,超载形成的巨大压力使此附着杆应力急剧增大,超过屈服应力极限;最后,形成最薄弱的危险断面,在附着杆的调节丝杆发生了向上塑变弯曲,造成事故。3施
6、工企业疏于现场使用管理。安全员未定期对塔吊进行安全检查、维修和保养。事发前,施工现场项目经理、安全员和塔吊司索管理员都不在施工岗位,造成塔吊操作司机施工估计能力不足,不能控制起吊重量和幅度,违章超载;购置产品时未有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监检报告,盲目安装使用。事故后经检测发现丝杆的制作、热处理有缺陷;耳板的制作、焊接质量也有缺陷,达不到应有的强度;变幅小车制动器失效,施工现场也无管理记录档案。,2、事故案例,案例三:某建筑工地一台QTZ40C塔式起重机在进行回填土吊装作业。当吊装回填土至卸土点后,空吊盘起升过程中,塔机瞬间向北倾翻,塔机根部(固定基础底座)南侧两根主弦杆断裂,平衡重砸在塔机北侧某小学
7、三层教学楼房顶上,砸穿屋顶及二、三层楼板,落到一楼教室内,塔身倒落到教学楼南侧屋面圈梁上,起重臂翻折至平衡重同一侧摔落至该小学操场上,造成5人死亡,19人重伤的特大安全事故。这次事故固定基础底座不是原厂制造,原设计固定基础底座主弦杆L125X125X12规格的角钢,材质为Q235B。塔机首次安装时固定基础底座部分埋入混凝土基础内,搬迁工地时底座无法取出,使用单位将底座露出地面以上的主弦杆切开后,用类似角钢拼接成新的基础底座,重新埋入新的混凝土基础内,此方法共三次。这是一起因塔吊钢结构存在缺陷、塔基设计、安装不符合安全规范造成的塔吊倾翻事故。从事故中应汲取以下教训:(1)塔吊倾翻事故是操作人员经
8、常性地违章操作的必然结果。(2)塔机使用和安装单位必须对起重机械安全使用引起足够的重视。(3)对于起重机械及其附属构件的设计、改造要严格规范,应请有资质的单位和人员进行设计、改造,仔细验算,不能随意改造、替换。起重设备要定期检验、检查,尤其在拆卸、安装前和发生超载、损坏事故后,更要进行仔细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应力检测,以确定其是否可以继续使用。必须消除缺陷后方可进行安装和投入使用。,2、事故案例,案例四:DBQ4000塔式起重机出轨事故 2005年某月某日中午,某电建公司一台DBQ4000型塔式起重机在进行某电厂左包墙(重24t)吊装施工。当吊离地面约10m高时,由于吊件迎风面较大,在风力作用
9、下开始转动,致使大钩起升钢丝绳开始拧劲并逐渐扭成一股。为了安全起见,起重指挥人员Z某准备将吊件靠近就位点南侧放下,松开大钩,将钢丝绳破劲后再进行起吊。于是便指挥起重机(当时工作半径36m)往北退车。这时;正在进行塔机操作的操作工X某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主钩打拧的钢丝绳上,而忽略了道轨上的警戒线。负责监护的操作工某只顾监护大钩卷扬机排绳,而另外负责监护的操作工兼车长D某脱岗,使大车行走无人监护。在行走限位失灵、止挡紧固不牢的情况下,DBQ4000塔机撞跑止挡,东北侧小台车两个车轮出轨,在下方施工人员的提醒下,指挥人员发现险情,于是立刻指挥整车往南行走,才恢复正常,险些造成起重机倾翻事故。事故的原因
10、有以下几点:(1)负责起重机大车行走机构监护的操作人员擅自脱岗,大车行走机构无人监护,在塔机行走超过警戒线时,没有得到及时提醒和制止,是发生本次出轨事故的重要原因。,2、事故案例,案例四:(2)塔机机组人员在作业前,对大车行走限位开关失灵、轨道端部止挡安装不牢固等情况没有及时进行检查、处理或采取有效预防超过警戒线措施;同时,塔机管理单位对塔机安全保护装置检查和维修不及时,不能使其正常发挥保护作用,是本次事故由一般违章恶化为严重未遂事故的主要原因。(3)起重指挥人员观察不全面就下达起重机操作指令,也是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事故应汲取的教训(1)在安全使用方面更应该引起管理、操作、检修等机务人员的足
11、够重视,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管理。(2)加强起重机械安全保护装置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保护装置发挥正常保护作用,轨道式起重机的行走限位、轨道端部止挡是防止起重机发生出轨倾翻事故的重要保障。(3)指挥人员应熟悉所指挥的起重机的性能及安全注意事项,并且在进行作业指挥时进行全面观察,只有在确认无误时方可继续下达操作指令。(4)起重机操作人员应注重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和责任感,起重机操作人员除必须符合持证上岗这一基本条件外,还应对自己所操作的起重机的性能和安全要点非常熟悉。,2、事故案例,案例总结:1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严重缺乏机械管理基本知识和经验,在施工现场很少对塔吊等机械设备进行管理。2施工现场塔吊
12、等机械设备未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配备专职安全员、机械管理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跟踪检查;未建立健全采购、使用、拆装、维修、检查、保养及操作岗位责任制。3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疏于对塔吊及各类建筑施工机械的管理,未建立健全塔式起重机及各类施工机械的检测机构,未配置检测设备、培训专业检测人员,在塔式起重机等各类建筑机械的检测及准用管理上仍无完善的制度。,2、事故案例,案例总结:4 规范起重设备及其附属构件的设计和改造工作。起重机械的安装、维修和改造必须由取得国家技术监督局许可的单位进行。在材料代用时,必须保证不降低原设计计算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疲劳强度,不影响原设计规定的性能和功能要求。5
13、 起重机械的操作和指挥人员必须由经过地市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合格的特种作业人员来承担,一定要严格按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严禁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操作人员在每班作业前要对起重机械的各机构及主要结构、受力部件进行认真检查,严禁“带病”作业。6 建立、落实起重设备定期检验,检查制度。在拆卸、安装前要进行系统检查。在起重设备发生超载、损坏事故后,要进行针对性的检查,确保消除隐患和影响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7 在起重设备安装、拆卸前。一定要有详细的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必须要有安全与设备管理人员在现场进行监督。,3、造成事故的原因及对策,塔式起重机属于高危险性的机械,塔机的安装、拆卸、使用维
14、修等环节,如果管理不善、违章蛮干和技术问题,亦导致塔机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并且事故危害性大,人员伤亡多,经济损失惨重。据建设部有关资料统计,自2000年以来,在建筑塔式起重机事故中,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就有25起,造成76人死亡,18人重伤,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如何预防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事故发生,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事故发生的原因,把塔机的危险因素和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塔机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1、建筑塔式起重机事故产生的原因(1)人的因素:有的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只求效益、质量、而忽视安全;管理混乱,无专业安装拆卸工,而是从社会上私招乱雇的进行安拆作业。这些
15、人不懂机械构造与性能,不懂安拆工艺,安装质量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有的安拆无方案,不交底,安装不验收,使用不检测;塔式起重机司机、起重信号工无证上岗,违章作业,冒险蛮干,有的根本没有专职起重信号工,而是谁用塔式起重机谁指挥;设备管理、起重信号工、塔机司机技术素质较低,缺乏应有的安全技术常识。不按时进行维护和保养,带病运转。,(2)机的因素;由于假冒伪劣产品大量出现,建筑塔式起重机及附属结构和电器元件也出现了大量不合格产品,有的钢丝绳易断丝;控制电动机的交流接触器触点被弧焊“住”不能正常放开;安全保护装置失灵或不起作用,甚至没有安全保护装置,应安装而不安装“回转限位器”;有的将“力矩限制器”拆除,使
16、建筑塔式起重机长期处在超载状态下运转;建筑塔式起重机制造质量差,关键部位错用材料,焊接质量差;有的假冒推荐产品,修改说明书,合格证。(3)环境的因素;大雷雨天、暴雨天、大雾天、雪天作业,六级以上大风天(作业风速超过20m/s)作业,炎热、寒冷(超过设计规定的使用温度-2040)天气作业,作业环境不良,如跨越人车通行的公共交通道路吊运、歪拉、斜吊、夜间照明不足等因素都可以引起施工事故。(4)安全监督管理的缺失,无完善的制度。行政主管部门也疏于对塔吊及各类建筑施工机械的管理,未建立健全塔式起重机及各类施工机械的检测机构,未配置检测设备、培训专业检测人员,在塔式起重机等各类建筑机械的检测及准用管理上
17、仍无完善的制度。,3、造成事故的原因及对策,2、预防和控制建筑塔式起重机事故的对策;2.1 建筑塔式起重机安装前的安全检查(1)塔机安装作业前要编制安装方案,制定预防塔式起重机事故有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执行。(2)对塔机的金属结构、焊缝、联接螺栓、销轴、滑轮、钢丝绳、吊钩、吊具、起升机构、变幅机构、顶升机构、回转机构、行进机构及电器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对需维修、更换报废的部件,必须预先进行处理。(3)塔机安装时配备的起重机、汽车等辅助机械必须能满足技术要求。(4)塔机必须由取得相应“资质许可证”的队伍进行安装。安装单位要有完善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安
18、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5)塔机安装前应当编制安装方案、制定安全施工措施,必须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做到分工合理,岗位明确,统一指挥。,3、造成事故的原因及对策,(6)塔机安装前必须对路线、轨道、混凝土基础进行检查,并由技术、设备、安全等部门及项目共同验收。2.2建筑塔式起重机安装过程中的检查(1)安装作业人员全部就位,进行一次安全技术交底,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2)在作业现场划定安全作业区,并设明显安全标志,专人负责监护,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防护区。(3)安装作业须白天进行,天气情况必须符合安装要求,遇六级以上风天、雨天、雪天、雾天等恶
19、劣气候不得进行安装作业。(4)安装作业时,严格执行建筑塔式起重机安装方案,并完全按照方案程序进行工作,并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2.3建筑塔式起重机安装后检查验收(1)检查塔机钢结构,各结构部位安装正确,无变形、裂纹、开焊、所有连接螺栓紧固可靠,符合技术要求。,3、造成事故的原因及对策,(2)塔机垂直度从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测量3。(3)各传动机械连接锣栓紧固,运转平稳,无异常声响,各制动器灵敏可靠。(4)对电气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所有电气连接应接触良好、控制、操纵装置灵活、准确、可靠。照明及信号良好,各种电气保护装置齐全可靠,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5)各限制器、限位器、保险装置应齐全、灵敏可靠
20、、安全防护设施齐全。(6)液压传动压力正常、工作平稳可靠、无泄露。(7)钢丝绳选配合理、完好无损、绳卡按规定设置。(8)进行性能试验应根据G135013-85塔式起重机性能测验规范和方法进行空载试验、额定载荷试验、超载静态、动态试验。(9)完成上述检查后,应填写安装验收记录,并经有关人员鉴定。(10)并报项目所在地区地、市级以上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检测验收全部合格后,方能交付使用。,3、造成事故的原因及对策,2.4建筑塔式起重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检查;(1)建立健全完善塔机使用的管理制度。(2)塔机司机、起重信号工、司索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
21、方可上岗作业,严禁非司机、非起重信号工和未经培训无证人员,上岗作业。(3)建筑塔式起重机使用必须有完整记录,如安全技术交底、运行、交班、维护保养、事故、检查等记录。做为塔机记录资料档案一部分,应认真填写,妥善保存。(4)建筑塔式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按要求进行正常的维护保养。(5)建筑塔式起重机使用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限位装置不齐全,失灵不可靠一律不得使用。(6)建筑塔式起重机使用应有安全检查制度,严格执行塔机年检、月检、日检等常规检查制度,检查中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并作好详细检查记录,存档备查。,3、造成事故的原因及对策,2.5建筑塔式起重机拆卸作业的安全检查(1)
22、塔机拆卸作业前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和条件,塔机状况以及辅助起重设备条件,制定拆卸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2)拆卸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作业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执行拆卸作业安全操作程序,不准随意和盲目蛮干。(3)拆除作业中各工序定人、定岗、定责、定专人统一指挥。(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对预防和排除塔机事故的有功人员,实行重奖,对塔机事故或险情严重的未遂塔机事故和有关责任人,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重处理。由于事故发生都有其必然性,所以要从根本上找出事故原因,才能针对其原因防止事故的发生。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施工
23、活动中,认真按照人机安全工程学原理,不断提高人的素质。搞好人机匹配,科学的管理,正确使用建筑塔式起重机使其效能充分的发挥,满足工程施工的许需求,确保安全生产。,3、造成事故的原因及对策,4、建设部对塔吊管理使用的七项具体要求,建设部对塔吊事故频发的原因做了如下归纳:一是有章不循。设备管理、塔吊指挥、塔吊操作人员缺乏应有的安全技术常识,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冒险蛮干;二是塔吊设备存在严重隐患。材质不合格,缺少安全保险、限位装置或装置失灵,缺乏维修、保养,起重设备陈旧、老化;三是企业、施工现场、作业班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管理不严,责任制不落实。四是行业监督管理工作薄弱。为改变当前建筑施工中塔吊安全
24、技术管理工作薄弱的状况,建设部对塔吊管理使用提出了七项具体要求:一、加强塔吊的使用管理。各建筑业企业应当购买和使用有生产许可证和出厂合格证的塔吊,并按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制定和完善塔吊设备管理和工程项目使用管理规定。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塔吊安全技术状况进行检查和评定;机组要认真执行塔吊重要、关键部位的日常检查工作,及时消除隐患,确保设备不“带病运转”。塔吊司机、塔吊信号指挥人员、塔吊司索人员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严禁非塔吊司机、非专业塔吊指挥人员上岗作业。安全、限位装置不全、失灵或不可靠的塔吊一律不得投入使用。使用过的塔吊进行转让、租赁或出售,必须有法定检测检验单位
25、的安全技术检测检验证明。,4、建设部对塔吊管理使用的七项具体要求,二、加强对塔吊装拆的管理。施工现场从事塔吊拆装作业的企业必须取得专业承包资质,并按照规定的范围承接任务。塔吊拆装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实行持证上岗,人员调整或补充必须经企业安全和设备管理部门审定。塔吊的拆装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和条件、塔吊状况以及辅助起重设备条件,制定拆装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由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三、加快塔吊的技术更新工作。各地区要尽快淘汰技术落后、安全保险装置不可靠、使用安全性能差的塔吊。对当前使用数量较多但安全保险装置不尽完善或者安装拆卸装置位置不合理、不配套的塔吊,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塔式起重机 安全 操作 维护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44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