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高考备考策略(1).ppt
《地理学科高考备考策略(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学科高考备考策略(1).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理学科高考备考策略,一、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二、地理的二轮复习策略及应试技巧三、原创地理模拟试题的技巧和方法四、如何在 WORD 文档中绘制地图,稳:两个坚持(继承)坚持能力立意、坚持考查主干知识,高考试题,变:一个渐变(发展)体现新课程理念(考查公民素养、),一、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能够从题目中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 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 性、定量的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 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 所承载的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2010年)图中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
2、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l3题。,2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D,解析:4月底之前的气温偏低,积雪没有完全融化,等到5月气温骤升,才一下子融化,发生了洪水。从题干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并且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再结合所学的知识才能进行正确的解答。从提示“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中选择能够使天气晴朗的天气系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这组试题以新疆雪灾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区域定位、河流补给类
3、型、天气和气候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感知生活、提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A气旋缓慢过境 B冷锋缓慢过境 C反气旋缓慢过境 D暖锋缓慢过境,从题目中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读图1,完成12题。,图1,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D地幔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B侵入岩 C沉积岩D变质岩,图形语言,文字信息,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图2。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
4、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据此完成35题。,3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A濒临五大湖 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4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美国本土5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A良好的工业基础 B便捷的交通运输C充足的劳动力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图形语言,理解图形语言
5、,(2008年全国1卷)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答案:盆地。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解析:该题考查学生通过信息提取判断地形的能力。要求学生根据水系形状、等高线(尤500米等高线)特点判断为盆地。(并非地形区判断),获取图形语言信息,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 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能够
6、运用地理学科的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911题。,9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10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11该区域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
7、原D东南丘陵,图4,调动运用基本地理数据和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原理,运用地形判读原理,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坐标图判读能力,36.(32分)图8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完成下列要求。(07海南),(2)两岛相比,实际面积较大的是 岛。当乙岛的区时为6月9日6时,甲岛所在的时区的区时为6月 日 时。我国处在隆冬季节,甲岛盛行风向为 风。(6分),(2)乙 8 15(下午3)东南,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36.(32分)图8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完成下列要求。(07海南),(3)乙岛主要是由(内或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以 为主,地势特点是。(8分),(3)内 山地(丘陵)中间高
8、,四周低(高差大,坡度陡),根据火山、公路、面积,根据水系的流向(形状),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一些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79题。(2009年海南卷选择题7),7某校一年之内绝大部分时间MON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A中亚 B西亚C东南亚 D南欧,解析:该题的设置意图在于:调动生活经验或运用探究实验的形式,验证相关地理原理,解释影子变化现象。通过题干分析,如图:MON一年之内大部分时间接近直角,说明该地在赤道附近地区。,能够调动和运用
9、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M,N,O,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学科,如自然地理常常会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古文等内容,体现学科的交叉、渗透与整合。选用内容大多是学生熟悉的事物、现象,注重引导学生对周围地理环境的观察与思考,或在阐述较为抽象的理论时联系实际等。,3如果H1、H2分别表示在拉萨和上海地区空中打开降落伞的最低安全高度,可以判断 AH1H2 BH1H2 CH1H2 DH1、H2之间关系无法确定,图4中、分别表示五个国家。图4 表示2003年这五个国家的就业构成。回答1314题。(07海南)13、国家的三次产业按就业构成
10、自高至低排列,依次是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14、图中、是四个人口超 过1亿的国家,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 高的是 A.B.C.D.,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 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判断、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描述和阐释
11、地理事物能力,对地理概念的描述要求准确,必须用地理术语。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包括正确的定性概括,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能够进行恰如其分的定量描述。对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要能够准确地描述其坐标位置与相对地理区位。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描述,主要与要求学生能够辩证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来考察地理事物的发展与演变。这类题目往往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对考生而言,最容易失分。,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货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1)简述图示黄麻产
12、区的气候特征。(8分)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丰(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6分)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8分)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沤黄麻。(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14分)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稠
13、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图7,图8,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的能力,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的能力,分析阐释地理原理的能力,分析阐释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能力,39.(60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06全国),(3)比较图9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6分)(4)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8分)(5)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其他交通线路的选择。分别写出目前经过A、B、C三城市的我国南北铁路干线的名称。(6分),A位于河流(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具有三个
14、方向上的水运优势)E位于河口(长江口,是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经济发达(农业发达,可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长江或河流)供水。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4)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8分)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2分);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经济发达(农业发达,可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2分);(长江或河流)供水(2分)。,位于(长江中
15、下游)平原,地形平坦(2分)-地处平原地区(2分)-地形平坦(2分)-平原与盆地、丘陵、山地组合者 不给分-平原名称写错 不给分-地势低、地势不高 不给分,2.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2分)-气候(水热)条件好,雨热同期(2分)-夏季高温多雨(2分)-气候(水热)条件好-气候宜人-气候温和 其中任一点给1分-季风区-中纬度-亚热带 不给分,3.经济发达(农业发达,可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2分)-工农业生产发达;(2分)-农业基础好(2分)-农产品丰富(2分)-工业发达 不给分-科技发达 不给分-单一农产品丰富 不给分,4.(长江或河流)供水(2分)
16、-水资源丰富(充足)(2分)-用水便利(2分)-需要用水 不给分-灌溉水源丰富 不给分-河流水量大 不给分-位于长江沿岸 不给分,学生答题情况分析:,考生答案中,语言不规范,用语不恰当,没有用学科术语回答,涉及到核心概念的错别字,扣分。(1)地形-地型(2)地势-土势、地式(3)京沪线-京户线(4)气候-天气(5)水源-水汽、水原(6)经济发达-科技发达,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增)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 问题的过程与结果。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
17、地理问题。,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能从地理角度对时政热点问题、身边的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诠释、评价,因地、因时制宜地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理论观点,实际应用,地域差异的观点因地制宜的观点人地协调的观点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全球变化的观点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全球观,土地利用生产布局国土整治资源开发区域发展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市场预测生产结构调整水利交通建设科技文化发展,人类开发宇宙和保护宇宙环境全球变暖的原因、后果、解决措施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后果、解决措施酸雨形成、危害、分布、解决措施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影响人类活动与气候海洋环境问题产生台风、洪涝、干旱、寒潮带来的灾害,防范措施地质灾
18、害的防御措施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实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华北平原某地拟加快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瓜菜产业化生产。该地一中学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结合所学的农业区位因素等知识,对家乡发展瓜菜产业化生产进行可行性分析。他们计划采用查阅资料、走访调查(或实地考察)等方法开展课题研究。试写出该小组应拟定的查阅资料、走访调查(或实地考察)的主要内容。(7分),(21分)读我国华北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07山东样题),(3)查阅资料:当地气温、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土壤性质、肥力等条件。(其它答案如合理亦可得分)(2分)走访调查(或实地考察):当地及周边地区市场需求状况;当地种植结构与农民
19、收入变化的情况;瓜菜种植技术的推广普及状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瓜菜栽培方式的变化及现状等。(其它答案如合理亦可得分)(5分),37题 中国桑蚕业分布图,(2010年)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图6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分),(3
20、)赞成。理由: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热量条件好等。不赞成,理由:地势较高,交通不便,离市场远,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等。,利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考生可以作出赞成判断,也可以作出不赞成的判断,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分数,体现了课改理念。,地理学科核心技能,地理学科所特有的基本能力(1)读图析图能力(或图文转换能力);绘图能力;图 表阅读分析推理能力;地图再现能力(无图考图题)(2)空间结构的构建及空间定位的基本技能;(3)区域分析的基本技能等。,临场能力要求,(1)对新问题的应变能力(2)提取有效信息并迅速解读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3)对储备知识的联系迁移能力(4)文字
21、准确、条理清晰的表达能力(5)随时调整心态稳定自控的能力 以上各项能力需要从现在起就要有意识地进行锻炼、自觉培养。,一、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命题特点:能力立意(死记硬背的减少),2011年重庆高考文科地理试题能力考查构成表,2011年全国高考文科地理试题能力考查构成表,一、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命题特点:能力立意(死记硬背的减少)命题趋势:难度降低(减轻学业负担),近六年重庆地理高考平均分,2011年各难度档次的题构成表,国家考试经历了“大文大理”“3+2.”3+大综合“,风风雨雨,目前国家稳定在”3+文综/理综”是各方都能接受的。中央政府有态度“国家考试就是两天”,以减少考
22、试偶发因素压力,考试是“政治”,要求稳。,大纲版教材的传统命题,在新课程背景下,发生了哪些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增加试题的开放性是命题趋势之一;开放性是考查“探究能力”的一种努力。体现“学科应用价值”的、能很好考察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现代人的综合素质.提供素材、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36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36分)(1)图中甲山脉名称是,简述其作为分界线的地理意义。(8分)南岭(2分)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分界线;两广丘陵和江南丘陵的分界线;广东和江西(湖南)的分界线;积温7500C经过的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热带季风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23、(每点2分,最多6分)(2)京广线的武(汉)广(州)段被业内外公认为全国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运输能力已处于全面饱和状况,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沿线城市群的崛起以及城市群之间的交通联系。2005年至2009年12月修建的时速达350公里的武广高速铁路全线开通。极大地推动“武广沿线都市圈”的繁荣,使珠三角发展腹地直接延伸到湖南和湖北,有利其经济升级转型,以及提高在世界产业链条上的地位。图中表示武广段铁路的是(填数码)。简述修建武广高铁的意义。(8分)(2分)提高京广线的运输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沿线城市群的崛起和相互联系;扩大了珠三角经济腹地;促进其产业升级转型。(每点2分,最多6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学科 高考 备考 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44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