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户部山景观评价.ppt
《徐州户部山景观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户部山景观评价.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徐州户部山景观评价,11园林1班杨祁1109103019,户部山简介,户部山概况 户部山位于徐州古城之南又称南山。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定都彭城,曾在山顶建戏马台,而成为徐州的第一胜迹。-千古繁华地,徐州不夜城 历史上曾有“穷北关,富南关,有钱都住户部山”的俗语。一、户部山的历史来由:户部山位于徐州老城南门外,原名南山,海拔70米,方圆十万平方米。因地势高爽,距城区较近,很早就成为登高胜地。明天启四年(1624年),徐州奎山河堤决口,大水三年未退,户部分司主事张璇为避水灾,将户部徐州分署迁至南山办公,南山改名为户部山。户部山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内涵。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项羽定都彭
2、城,在南山上构筑高台,指挥操练士兵,现留有系马桩遗迹及秋风戏马、从此风云、戏马台等名人碑刻。公元416年,南朝刘裕北伐时,在戏马台会见百官,设宴赋诗,并在台上建有台头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到彭城时,曾立毡屋于台上,观察城中动静。历代到戏马台凭吊怀古的名人有白居易、韩愈、苏轼、文天祥等,他们都留下不少的诗文佳句,为户部山增添了浓郁的文化内涵。二、户部山古民居的组成状况:户部山现在民居以清代建筑为主,间有明代和民国时期的民居。大致可分三类:一是官宦之家,二是富商之宅,三是一般富裕人家。共有各家大院20余个,达200多个院落,房屋千余间,总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占地约两万平方米,但破坏比较严重,有的开
3、始修复,有的可能不修复。,户部山的特色,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徐州户部山古民居作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对于研究明清时期漕运城市的功能转型,黄河改道对城市地理学上的影响和黄河“文化层”的断代,苏、鲁、豫、皖一带传统建筑的纵、横两向对比等课题,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濒临黄河故道的徐州古城,在历史上多次受黄河水患侵袭,造成了著名的“叠城”现象。而其中最具破坏力的一次可以追溯到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大水三年未退。直至崇祯八年(1635年),徐州城经过重建才恢复旧观。因此所谓徐州古民居,主要指的是明清时代的建筑。黄河让徐州城饱受摧残,但同时也促成了兴盛的漕运。户部山地势较高,可抵御洪水;其位置靠近奎河上的漕
4、运码头,商业位置绝佳。从此富裕的市民们争相在此购地,添置产业,达官显贵们在此修建宅邸、书院、会馆、庙宇、道观。户部山顿时成了一块寸土寸金,炙手可热的土地。“穷南关,富北关,有钱人都住户部山。”由这一流传至今的徐州俗语可见一斑。正是这一些列的历史事件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户部山开始了长达近400年的繁荣。,建筑的特殊性 户部山因漕运而生,因贸易而兴,所以沿街户型多为上宅下铺、前店后坊。有趣的是,拿户部山和同一时期营造的北京城相比,尽管它们尺度上差异巨大,但在构图和路网组织上有相似之处;而其不同之处,户部山受山丘地形影响,形成的环近似于圆。总体格局符合管子乘马中关于“自然型”城市的经营模式。而北
5、京城位于平原,又深受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中关于“理想都城”规划思想的影响,所形成的环近似于方。由此可推测,其一,环+放射形的路网系统在中国古代有着较高的便利性和可达性;其二,中国古代,内陆平原以及丘陵地区的城市有着较为相似的心理地图。在1998年大规模改造前,户部山的内部街巷系统非常局促,环状主干道的宽度不足2m,放射状小巷仅1m左右。经测绘,老盐店北部一带的道路最窄处,仅可供一个人通行。从现代规划理论来看,这是极不合理的道路尺度,而它恰恰是户部山当年聚集人气的魅力所在。区域围护功能从构造角度,户部山民居的墙体做法多用“里生外熟”,即模数为58x125x260mm青砖内外两皮。中间形成的腔体内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徐州 户部 山景 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27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