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机组监控系统设计.doc
《冷水机组监控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水机组监控系统设计.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目 录11绪论41.1引言41.2相关概念51.2.1中央空调51.2.2冷水机组51.2.3冷却塔51.3 设计目的及要求51.3.1 课程设计目的51.3.2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要求62 冷水机组简介及选型72.1 冷水机组分类72.2 工作原理82.3冷水机组的自动控制102.3.1冷水机组自动控制的发展102.3.2 冷水机组的监控内容与监控方式112.4 冷水机组的选型142.4.1常用冷水机组的特点分析142.4.2冷水机组选型应考虑因素153 系统监测与控制方案设计183.1 冷水机组监控分析183.2 监控原理图193.2.1 监测内容213.2.2 联锁及保护213.
2、2.3 控制214 冷水机组起停控制过程设计224.1 起停控制过程分析224.2 辅助设备联锁运行234.3 PLC梯形程序图245 组态监控软件设计285.1 组态软件简介285.2 力控(Force Control)组态软件295.3 系统工艺图295.4 工程组态305.4.1 定义I/O设备305.4.2 建立数据库点315.4.3 创建数据连接项326 致谢347 参考文献351绪论1.1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得到了空前的高速发展,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方
3、便和利益。与人类工作、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的主要活动场所各类建筑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了影响和冲击,使人们对赖以生存的工作和生活的建筑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等诸多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高效率、低能耗的“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智能建筑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悄悄走进了人类生存的社会。智能建筑是现代建筑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等多种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现代建筑技术给智能建筑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建筑物支持平台,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构成了智能建筑的“神经网络”,而由现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支持的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给传统的土木建筑在其雄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华
4、丽的装潢外表之上又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这种日趋完善的智能化建筑又及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和习惯,使人们在建筑环境的安全、舒适、便捷等方面得到了实惠。人们对智能建筑的功能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着建筑设备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集中空调冷水系统一般以制冷机、热泵、冷水机组为主,并配以多种水泵、冷却塔、膨胀水箱、阀门等。冷热源系统是暖通空调系统的心脏,也是耗能大户,因此是系统监控的重点。监测与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1) 基本参数的测量、设备的正常启停与保护。2) 基本的能量调节。3) 冷源及水系统全面调节保护与联动控制。1.2相关概念1.2.1中央空调中央空调系统由冷热源系统和空气调节
5、系统组成。制冷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冷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热负荷的热量。制冷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至关重要的部分,其采用种类、运行方式、结构形式等直接影响了中央空调系统在运行中的经济性、高效性、合理性。1.2.2冷水机组图1冷水机组实物图冷水机是一种物理机器。冷水机组是以多台压缩机并联工作的形式优化了冷水机组的工作结构,从而达到高效的制冷量输出。1.2.3冷却塔冷却塔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
6、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1.3 设计目的及要求1.3.1 课程设计目的1. 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2. 掌握一般建筑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3. 培养查阅图书资料、工具书的能力。4. 培养工程绘图、书写技术报告的能力。1.3.2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要求1. 掌握冷水机组的启停控制顺序及其工作原理。2. 根据冷水机组的实际运行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启停方案。3. 绘制有关图纸:中央空调冷水机组监控原理图。4. 掌握PLC工作原理、编程、调试方法及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及在生产设备中的应用技术。5. 正确确定I/O点数,合理选用PLC控制器,并进行I/
7、O地址分配,编写梯形图程序。6. 用Force Control设计上位机监控界面,并与PLC通讯。2 冷水机组简介及选型2.1 冷水机组分类种类分类方式种类按压缩机形式 活塞式 螺杆式 离心式按燃料种类燃油型(柴油、重油) 燃气型(煤油、天然气) 按冷凝器冷却方式水冷式 风冷式按能量利用形式单冷型 热泵型 热回收型 单冷、冰蓄冷双功能型 按冷水 出水温度空调型(7度、10度、13度、15度) 低温型(-5度-30度)按密封方式 开式 半封闭式 全封闭式按载冷剂水 盐水 乙二醇按能量补偿不同电力补偿(压缩式) 热能补偿(吸收式)按制冷剂分R22 R123 R134a按热源不同(吸收式) 热水型
8、蒸汽型 直燃型2.2 工作原理冷水机俗称冷冻机、制冷机、冰水机、冻水机、冷却机等,其性质原理是一个多功能的机器,除去了液体蒸气通过压缩或热吸收式制冷循环。蒸汽压缩冷水机组包括四个主要组成部分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部分计量装置的形式从而实现了不同的制冷剂。吸收式冷水机利用水作为制冷剂,并依靠之间的水和溴化锂溶液,以达到制冷效果很强的亲和力。在集中(中央)空调系统中,目前常用的制冷方式主要有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两种方式。在空调系统,冷冻水通常是分配给换热器或线圈在空气处理机组或其他类型的终端设备的冷却在其各自的空间,然后冷却水重新分发回冷却被冷却了。冷水机按制冷形式一般可分
9、为水冷式和风冷式,在技术上,水冷比风冷能效比要高出300到500的kcal/h;在价格上,水冷要比风冷低得多;在安装上,水冷需纳入冷却塔方可使用,风冷则是可移动,无需其他辅助。其工作原理图分别如下:图2 风冷式冷水机工作原理风冷式低温冷水机是为特殊的低温环境而设计的专用冷水机,其超强的制冷能力为宾馆,酒楼,超市等商业场所的食品保鲜,大型冷库肉类,海鲜急冻,冷藏,制冰领域,食品加工冷冻/冷藏,制药,化工等各种低温环境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图4 风冷式冷水机组流程图图3 水冷式冷水机工作原理图图5 水冷式冷水机组流程图2.3冷水机组的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的任务就是实时控制基本设备的输出量,使其与负荷变化相
10、匹配,以保证被控制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达到给定值;同时也应保证制冷装置安全运行、参数超限保护及报警、参数记录、故障显示诊断等。调节单台机组的处理,对于不同机型的机组,其调节方法不同:离心机可调节入口导叶;往复机可采用多缸卸载或制冷剂旁通形式;螺杆机可调节滑阀位置;吸收式可调节蒸汽、热水或气体的混合比等,对于有变频器的制冷机可调节其频率。单台制冷机的监控与能量调节由制冷机供应商配置的人工智能控制系统完成。2.3.1冷水机组自动控制的发展冷水机组系统的自动化在我国经历了三个阶段:90年代以前,冷水机组的控制主要以启停控制为主,很少做温度控制。此阶段主要是根据负荷计算选择相应的冷水机组
11、进行温度调节,控制上只进行启停控制,实际运行中常因负荷变化剧烈,房间温度时高时低,无法稳定,也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舒适性、节约能源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冷水机组控制开始大量采用温度控制器,实行对房间温度的控制,基本上采用的是单回路控制系统。9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通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舒适、便利、安全、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智能建筑的迅速发展,在冷水机组控制中开始采用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和监督控制系统(SCC),此时仍以单回路控制系统为主,但己有许多专家开始提出“采用串级控制系统”
12、。2.3.2 冷水机组的监控内容与监控方式单台机组的控制任务一般由安装在主机上的单元控制器完成,有些单元控制器同时还完成一部分辅助系统的监控,还有些制冷机的供应商同时提供冷冻站的集中控制器,对几台制冷机及其辅助系统实行统一的监测控制和能量调节。制冷装置控制系统是制冷装置的组成部分,它为更好地完成冷媒循环的制冷工艺系统服务。1. 监控内容就自动控制系统而言,主要的监控内容为:1) 对制冷工艺参数(压力、温度、流量)等,进行自动检测。参数检测是实现控制的依据。2) 自动控制某些工艺参数,使之恒定或者按一定规律变化。对一台自动控制的制冷装置,首先期望的维持被冷却对象在指定的恒温状态。由此而来,还涉及
13、到其他一系列相关参数(如蒸发压力、冷凝压力、供液量、压缩机排汽量)的调节。3) 根据编制的工艺流程和规定的操作程序,对机器、设备执行一定的顺序控制或程序控制。实现自动保护,保证制冷设备的安全运行。在装置工作异常、参数达到警戒值时,使装置故障性停机或执行保护性操作,并发出报警信号,以确保人机安全。随着使用技术和功能、容量等参数的不同,实现自动控制所采用的控制规律和控制元件也不尽相同。一般小型制冷装置系统简单、温控精度要求不高,采用较少的、简单便宜的自控元件、双位控制或比例控制便可以实现自动运行。复杂的大型空调用制冷装置,其机器设备多,工艺流程复杂、控制点多,运行中各设备、各参数的相互影响需要更仔
14、细考虑,所以自动控制的监控难度相对较大,所需自控元件较多,所采用的控制规律,由单一的双位控制、PID控制上升为智能控制。2. BAS对冷水机组的监控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许多冷源设备自控通常都配有十分完善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能实现对机组各部位的状态参数的监测,实现故障报警、制冷量的自动调节及机组的安全保护,并且大多数设备都留有与外界信息交换的接口。接口形式有两种,一种为通信接口(如RS-232/RS-485),另一种为干触点几口。通过RS-232/RS-485接口,可以通过通信实现BAS与主机的完全通信,而干触点接口只能接受外部的起停控制、向外输出报警信号等,功能相对简单。对于自身已具有
15、控制系统的制冷设备,BAS实现对其监控的方式有三种:1) 不与制冷机组的控制器通信,而是在冷媒水、冷却水管路安装水温传感器、流量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当计算机分析出需要开/关主机或改变出口水温设定值时,就以某种方式显示出来,通知值班人员进行相应的操作。此外,主机在配电箱中通过交流接触器辅助触头、热继电器触头等方式取得这些主机的工作状态参数,这种监控不能深入到主机内部,检测信号是不完整的。特别是报警信号只能检测到电动机的过载、缺相等,对压缩机吸排气的压力、润滑油压力和油温等都无法检测。冷站内的相关设备(风机、水泵、电动蝶阀等)的联动控制由BAS承担。2) 采用主机制造商提供的冷冻站管理系统。这类管
16、理系统能够把冷冻站内的设备全部监控管理起来,实现机组的起停控制、故障检测报警、参数监视、能量调节与安全保护等。另外还可实现机组的群控。采用这种方式可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简便性,但还不能使空调水系统控制与冷冻站控制两者之间实现系统整体的理想优化控制与调节。3) 设法使主机的控制单元与BAS通信。有三种途径:控制系统厂商提供专门的异型机接口设置,如图x-x所示的方式使控制单元与系统连接,通过修改其中的软件,就可以实现两种通信协议间的转换。DCU现场控制机带有下挂的接口(如RS-232或RS-485),可以外接控制单元。根据控制单元的通信协议装入相应的通信处理及数据变换程序,实现与冷源主机通信。采
17、用控制系统与制冷机组统一的通信标准,如BACnet,实现互联BAS与制冷机组之间的通信。这样可以实现整体的优化控制与调节。 制冷机单元控制器通信变换接口DCUDCU图6 通过通信变换接口实现异型机连接控制系统通信网DCU制冷机单元控制器RS-232接口图7 由现场控制机实现异型机间通信BAS完成通信协议取得必要信息后,仍然要完成冷战内相应设备的联动控制。2.4 冷水机组的选型目前,冷水机组常用的有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等压缩式冷水机组及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根据冷凝器的冷却介质不同,还将压缩式冷水机组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两种。且活塞式、螺杆式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尚有冷水机组和冷热水机组。另外,随
18、着涡旋式压缩机的广泛应用,出现了涡旋式冷水机组。在诸多冷水机组中,选用合适的冷水机组能够达到设计方案最优,运行管理最佳。在选用冷水机组中,应了解目前各种冷水机组的型式及特点,从各方面综合考虑。冷水机组整个热源系统和制冷系统组装在一起,现场施工方便,对机组进行电气线路和水管的连接与隔热施工,便可投入运行。且自动化程度较高,实现了微电脑智能化控制,并设有多种自动保护,如设有高低压保护、油压保护、电动机过载保护、冷媒水系统设有冷媒水冻结保护和断水保护,确保机组运行安全可靠。2.4.1常用冷水机组的特点分析(1)活塞式冷水机组活塞式冷水机组的特点是可以根据负荷要求自动控制压缩机台数及压力、温度、制冷量
19、等参数。制冷量可实现25100分级调节。机组采用R134a或R22作制冷剂,这两种制冷剂目前均可使用。其中,R22虽对臭氧层有一定破坏作用,但限制期在2040年。活塞式压缩机的优点是制造工艺成熟,热力性能较好。开启式和半封闭式压缩机使用维护方便,且造价低,易于控制。缺点是与其它制冷压缩机相比,机器零件复杂,体积较大,检修周期短。(2)螺杆式冷水机组螺杆式冷水机组的特点是可设定冷媒水出水温度和控制精度,调节压力比和多台机组最佳匹配运行。可自动检测运行参数及显示故障种类。其制冷量在10100范围内,可实现无级的调节。与活塞式压缩机相比其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输气系数高,结构简单,适应工况范围宽。缺
20、点是开启式螺杆式压缩机的噪声较大,润滑系统复杂。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多使用半封闭式压缩机,其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改善。(3)离心式冷水机组离心式冷水机组的特点是蒸发器和冷凝器可做在一个筒体中,作为压缩机的机座。使用面积和空间小,对基础要求不高。机组采用R134a或R123作制冷剂。其制冷量可在10100范围内无级调节(考虑到小制冷量下效率较低,制冷量一般在30100范围内调节)。与活塞式压缩机相比其优点是转速高,尺寸小,质量轻,振动小,寿命长,制冷剂含润滑油量少等优点。缺点是零件加工精度高,结构密封要求严。2.4.2冷水机组选型应考虑因素选择冷水机组应当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能源条件、
21、水源及水质条件、冷水机组容量大小、运行经济性等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1)能源条件。对于地区电价不高,电力资源丰富的地区,采用压缩式冷水机组,可以显出压缩式冷水机组的性能系数高,同制冷量下体积小的优点。而对于用电紧张、电价较高,但蒸汽供应或燃气(油)供应较充足且价格稳定的地区,特别是有废汽的地区,采用溴冷机可以显出吸收式机组对热源温度要求不高,用电量少且环保的优点。(2)水源和水质条件。水源、水质条件决定了冷水机组中冷凝器的类型,若水源丰富,水价合适,则采用水冷式冷水机组,反之,采用风冷式冷水机组。采用水冷式冷水机组的优点是制冷系统冷凝温度低,制冷系统的高压压力低,因而压缩机工作条件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冷水机组 监控 系统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25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