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技术讨论资料1.doc
《防雷技术讨论资料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雷技术讨论资料1.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CDMA宏基站GPS天线端口雷击事故原因剖析 关键词:接地、地电位反击 1引言随着中国联通CDMA网络的不断发展,CDMA宏基站大面积投入使用,设备在几年的实际运行中暴露的雷击事故逐渐显现,在宏基站雷击事故中,GPS接收模块损坏的数量占到了实际事故总数量的主要部分。由于GPS接收模块损坏,造成GPS信号丢失,CDMA宏基站无法正常工作,给客户造成了恶劣的负面影响。本文将结合GPS接收电路的特点对GPS接收模块损坏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2GPS接收机防雷原理GPS室外天线中内置有低噪声高放电路,所以天线的馈线中除了有1.575GHz的射频信号外还有5V的直流内馈电源。GPS天馈防雷器需要从两
2、个方面进行防雷,利用带通滤波的原理对射频信号进行防雷,同时还要用两级组合的方式对内馈直流电源进行防雷,使GPS天馈防雷器的限制电压低于10V。3GPS接收机雷击损坏分析GPS接收机天线端口不同于一般的接收机电路,信号从室外天线端口进来后不经过带通滤波电路,而是直接进入放大电路,所以GPS接收机抗雷击浪涌的能力十分脆弱,在GPS接收机天线端口加装防雷器防止从馈线感应来雷是必需的。如果仅安装防雷器而其它接地工程上的问题没考虑周全,同样会使雷击损坏事故频繁发生。防雷接地是一个系统工程,YD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3.3.3规定:“馈线避雷器接地端子应就近引接到室外馈线入口处接地线
3、上,”YD/T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中也做了类似的规定,在通信基站接地施工中实际上把接地分为室内工作接地、室外防雷接地、避雷针接地三根走线,三根接地线分别与总接地网相连。室内接地汇流排接室内设备的工作接地和电源防雷地,室外接地汇流排接主馈线入室处接地和天馈避雷器接地,为了防止雷击情况发生时出现地电位反击现象,三根接地线在地面上的部分是不能直接相连的。但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存在自身的特殊性,收发信机的天馈线铜外皮与设备上的金属外壳是直接相连的,与室内工作和保护接地连接,而天馈线从室外引入时铜外皮又与室外接地汇流排相连,大部分天馈线的铜外皮甚至与装有避雷针的铁塔直接相
4、连,从而造成同轴馈线铜外皮把室内工作地与室外防雷地直接相连。当通信基站遭受雷电侵入时,雷电流不仅通过室外接地汇流排流入大地,还有部分雷电流分流后,通过天馈线铜外皮经基站设备整个外壳后经安全接地线到室内接地汇流排流入大地,整个室内接地线系统都将存在较大的电压梯度,由雷电引起的地电位反击绕过天馈避雷器将直接造成基站设备损坏。现在从理论上简要分析上述地电位反击情况,图一为通信基站的接地示意简图:通信机房与避雷针共用一个接地网,机房中A为室内接地汇流排,B为室外接地汇流排,AE为设备接地线, DF为天馈线,中间串接天馈避雷器,室内接地汇流排和室外接地汇流排分别经导线引入接地网。当铁塔上的避雷针遭受雷击
5、时,假设雷击电流为50KA 时,铁塔高度50米,雷电流从H至G点流入地网(极少部分通过馈线外皮接地处从F点经B至C点流入地网,本处分析忽略此因素),我们忽略地网接地电阻进行理论分析,雷电流产生的电压降UHG=IR+L ,假设铁塔的直流电阻为0.2,铁塔垂直方向的单位电感为1.67H/m,直击雷浪涌电流上升沿时间为1.2s,则UHG=50KA0.2+1.67H/m50 m =3489167V,铁塔上的电压差为3489.167KV,平均每米的电压差为69.8KV/m。由于基站主馈缆外皮与铁塔相连,可知UFC= UFG,所以主馈缆外皮上的电压差也约为69.8KV/m,假设主馈缆进基站处的室外接地汇流
6、排高度为2m,则通信基站室外接地汇流排上的电压将达到近140KV。由于通信基站室内接地汇流排与室外接地汇流排分别接入地网,所以当室内接地走线加馈线外皮的长度是室外接地汇流排地线长度数倍时,室内接地汇流排与室外接地汇流排之间就有较大的电压差,由于天馈避雷器把同轴馈线的芯、皮电压进行了箝位,则同轴馈线的芯线电压近似为室外接地汇流排B点的电压,设备天线端口外皮D点的电压远低与芯线(B点)电压,从而造成GPS接收设备因雷击损坏。具体损坏现象为:当GPS天线端口射频隔直电容冲击耐压水平高于贴片式射频连接器冲击耐压水平时,射频连接器绝缘被击穿,射频连接器损坏;如果射频连接器绝缘没有被击穿,则雷击浪涌电压通
7、过内馈直流电源的限流电阻进入GPS接收板直流电源系统将电路板上耐压水平最低的电路芯片损坏。对一片地域来说,每年雷电直接击中避雷针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雷电从四处分布的供电电网上感应入侵的事件会经常发生。同理,当基站电源部分遭到雷电流侵入时,假设雷电浪涌电流为10KA时,我们忽略接地线自身的电阻,则每米导线上的压降为U0= L (L=1.67H/m;雷电流上升沿时间为8s),U0= 1.67H/m =2.09KV/m,当室内设备接地走线加室外接地汇流排入地线的长度是室内接地汇流排入地线长度数倍时,室内接地汇流排与室外接地汇流排之间同样存在数千伏的电压差,该电压通过设备工作及外壳接地线直接进入设备内
8、部,和与室外接地汇流排相连的馈线之间形成雷击过电压,这种情况同样会造成GPS接收设备因地电位反击而损坏。生搬硬套YD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的具体规定,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上述两种情况,均为由于系统接地的不同走线方法,雷电入侵时地电位绕过天馈避雷器对通信设备造成反击,而国家标准并没有规定天馈避雷器的安装位置,许多进口设备内部已经装了避雷器,其接地线与设备接地已经直接相连,形成一个等电位体,完全没有必要拆开接地线再接到室外接地点。原来通信基站使用的收发信机的天线端口由于有无源的前端腔体滤波器,滤波器耐压等级高,并且有一定的泄放浪涌电流能力,实际应用中问题不易暴露出来。现在CDM
9、A通信基站使用了GPS授时系统,GPS接收机装在基站设备内部,它特有的电路结构决定了天线端口的脆弱本质,按原有的标准和习惯施工必然会形成雷击时的地电位反击现象。如果仍然按原标准施工,当CDMA通信基站遭受雷电入侵时,不论是室外避雷针遭雷或者是远端供电线路上来雷,GPS接收机都将损坏,直接造成基站通信设备瘫痪。4问题解决方案在通信基站施工中由于某些厂家的设备中没有内置天馈避雷器,施工方统一把天馈避雷器安装在天馈走线架上,天馈避雷器的安装位置与基站设备有一定距离(下跳线长度),如果按照标准施工,就会出现诸多地电位反击问题。由于GPS接收机装在CDMA通信基站设备的内部,构成设备的一个部件,接收机的
10、外壳地线与设备的总地线已经成为一体,对于这种耐压等级比较低的设备应特殊考虑,将GPS天馈避雷器装在基站设备内部,或装在基站设备天线端口处,尽可能缩短天馈避雷器到GPS接收板天线端口的馈线长度,避雷器的接地线尽量短,并与CDMA设备的地线引出端子相连,使CDMA基站设备成为一个等电位体,任何情况下严禁有雷电流在设备外壳上形成电流通道,从而降低设备的地电位反击电压。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具有限流作用的直击雷防护装置,减低雷电流的幅值也可以减小地电位的差值,降低地电位反击的概率。尽量降低接地电阻,减小雷击发生时对基站外部其它设备的影响。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今后国内3G通信系统中
11、不再出现类似问题,只有所有通信设备生产厂家从产品可靠性设计上入手,充分重视产品各个端口的抗浪涌电流能力,将各种功能的避雷器直接装入通信产品内部,与产品形成一个整体后,可以全面提高产品的电磁兼容水平,使产品真正成为全面通过电磁兼容测试的产品。电涌过电压的危害及其防护 我国电子信息设备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它在生产科研和日常生活的应用日益广泛,据最新统计,我国的上网计算机已超过1千二百万台。但电子信息设备常因元件被击穿或烧毁而停止工作,重要的原因是这类设备的元件耐暂态过电压的水平很低,如果设备的电源线和信号线上感应暂态过电压,而线路又未设置必要的暂态过电压保护器,则设备的电子元件将被击穿。家庭的彩
12、电在打雷时可拔掉电源插头和天线插头免受损害,而科研、生产、军工部门的电子信息设备雷雨季节仍需坚持工作,不能采取拔插头这种躲的方式。如果这些部门遭受雷电侵入,又没有完善的防护过电压的措施,将造成电子设备的损坏,产生不良后果,造成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1992年6月2日国家气象局和1996年6月27日北京无线局维修中心大量电子信息设备遭雷电击毁,说明暂态过电压的危害不能轻视。现在有一种做法,遭雷击时想防雷,过了雷雨季节不谈防雷,寄希望遭雷击是一种巧合。其实,一个地方或建筑是否经常遭受雷击,由该地区的雷暴日数、土壤电阻率、建筑物的高度、金属体的多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目前,人们对
13、雷电的产生还无法控制,但是经过多年的技术进步,人们已经寻找到了多种减轻雷电过电压危害的有效办法。只要合理运用这些方法,我们就可以把雷电的危害减轻到最低限度。计算机系统能否正常工作,除了本身的软硬件条件外,还有外部工作环境,主要是影响该系统正常工作的外部及内部过电压,防止外部及内部过电压也是计算机系统正常工作投资的一部分,如果忽略了这部分投资,造成系统的损坏,出现更换及维修设备的费用,从一定时期的周期投资费用上来讲,很可能超过一次性装备防过电压设备的费用。在这里暂不计政治、社会及其它影响,有可能这方面的影响远比防雷器件的投资大得多。1992年中央气象局就因雷击造成设备损坏,出现过未报天气预报的事
14、故,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1 过电压的产生及危害过电压的概念:由电源系统外部(主要是雷电)和系统内部工作造成的工作电压超过正常供电值,即称为过电压。暂态过电压存在的时间非常短,只有几十微秒的时间。1.1 雷电(外部过电压Lightning)的产生及危害雷云形成的假说很多,至今没有一种被公认为无懈可击的完整学说,主要有威尔逊假说。广州的唐山樵先生的说法:雷电的出现除与气流、风速密切相关,而且与地球磁场也有一定联系。雷雨云内部的不停运动和相互摩擦,使雷雨云产生大量的正、负电荷的小微粒,即所谓的摩擦生电。这样庞大的雷雨云相当于一块带有大量正、负电荷的云块,这些正、负电荷不断地产生和复合,当这些云块在
15、水平方向向东或向西移动时(最大风速可达40m/s),它与地球磁场磁力线产生切割,就好像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一样,云中的正、负电荷将产生定向移动,其移动的方向按右手定则判断。若云层由西向东移动,因地磁场磁力线是由地球南极指向北极,所以,大量的正电荷向上移动,负电荷向下移动,当正、负电荷积聚的足够多时,场强达到(2530kV/cm)时,将引起雷云间、雷云中或雷云对地的放电。没有大气运动就不会有雷电,这说明为什么雷电总是伴随着狂风暴雨出现。大地被雷击时,多数是负电荷从雷云向大地放电,少数是雷云中的正电荷向大地放电;在一块雷云发生的多次雷击中,最后一次雷击往往是雷云上的正电荷向大地放电。观测证明,负
16、电荷放电的能量平均为30kA;发生正电荷向大地放电的雷击显得特别猛烈,一般为100 kA,高的达200300kA。前几年山东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事故,也是由于雷击所致,火灾造成100多人伤亡,毁掉原油数万m3,损失直接经济7000多万元,造成附近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此次事故皆因领导不重视所至。雷电破坏性很强的原因:a. 在短短几十?s,把雷云蕴藏的能量放出来。但据有关资料计算,每次闪击发出的能量只相当于几千克石油所放出的能量,见图、。b. 大多数雷电流峰值为几十kA,也有少数的上百kA和几百 kA。c. 在电源或输电线上的感应电压,低则几万伏,高的达几十上百万伏。雷击的三种主要形式:直击雷:带电的云
17、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猛烈的放电现象,称直击雷。避雷针并不能百分之百的拦截上空来的雷电,有的雷电并不是经最短的路径泄放电流,有时绕过避雷针,对建筑物产生侧击或绕击。据外国有关资料介绍,一个直击雷不仅仅影响到被击中的对象,而且对周围半径1.5km范围内都有影响。感应雷: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体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以致发生闪击的现象,也叫二次雷。当感应到导线时传输的距离更远。一小女孩雨淋后,跑回家,欲打开金属大门,结果被击倒,抢救无效死亡。球形雷:在雷电频繁的雷雨地区,偶尔会发现紫色、殷红色、灰红色、蓝色的“火球”。这些火球有时从天空降落,然后又在空中或沿地面水平方向移动,有时平
18、移,有时滚动。这些火球一般直径10几cm,大的超过1m,存在的时间从几s到几min,一般为几s的居多。1975年9月25日,海南省临高县一座知青宿舍,有一个发绿光的球形雷从开着的窗口窜入屋内,一位女青年因害怕而夺门而逃,球雷随风尾追,碰到他身上爆炸,女青年死亡。1983年8月15日,北京市东郊炼焦化工厂,因球形雷烧毁体积10m3的酒精罐两个。球形雷形成的原因推测:一是等粒子体;二小范围的急促气旋造成,三核反应。到目前试验室未完满重复这一现象。近年来,由于建筑物的防雷设计逐渐完善,直击雷造成的建筑物损坏和火灾事故已有所减少,但是,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敏感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不断降低。如第一代的
19、计算机元件主要是电子管,过去没有什么防雷保护措施,也很少发生雷击事故。而今,新型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计算机都使用集成电路模块,其耐压、过流的能力脆弱,国际电工委员会已将雷电灾害称为“电子化时代的一大公害”。从大量的计算机雷击事例中分析可以认为:由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造成的雷电电磁脉冲(LEMP)是计算机和电子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具体有以下规律:a. 从被损坏部件在电路中的位置看,均在与外线连接的主机、终端机或MODOM接口中的驱动器和接收机,或击穿MODEM后再击穿主机或终端的接口,越过接口的部件很少被击穿,可见雷电感应过电压波侵入途径是室外通讯线和电源线。b. 从接口与线路看,损坏的多是接口,
20、线路绝缘很少损坏,保护重点应是接口。c. 发生雷击外线路的长度,有长到二十多公里,也有短到几十米的,可见雷电波的侵入在引出机房之外的线路就可发生。d. 导线屏蔽程度对雷击事故发生差别非常大,不加屏蔽或简单屏蔽多次遭雷击,屏蔽效果很好的导线,雷击发生率极低。e. 架空线路的的雷电感应过电压。无屏蔽架空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幅值按下式计算:Vg: 感应过电压,kVI :雷电流幅值,kAHa:导线离地面高度,mS: 雷击点与导线的垂直距离,m据上式估算,在一公里远处有50kA的雷击电流,在4m高的导线上可产生5kV的感应过电压,显然,这对计算机和电子设备都会造成巨大的灾难。f. 地下电缆的雷电感应过电压
21、。5 kA雷电流流入地网,在其附近(510m)的无屏蔽电缆上将感应出57.5 kV的高压。但电缆有金属护套并两端接地,则感应过电压将降为(5%10%)。另外,光纤通讯发展很快,光纤本身是非金属材料不怕雷击,但是为了防止外界的腐蚀作用和增强架空拉设的强度,电缆内部加有抗拉的钢芯,外加上金属护套,也与雷电联系在一起。消雷器实践证明,消雷器并不能起到消雷的作用。1.2 内部过电压(Inter Overvoltage)的产生及危害在电力系统内部,由于断路器的操作、负荷的投入和切除或系统故障等系统内部的状态变化,而使系统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的电力内部电磁能量转换或传输过渡过程,将在系统中出现过电压,这
22、种过电压称为内部过电压。在电力系统引起的内部过电压的原因大致可分为:a. 电力大负荷的投入和切除(电梯、大功率空调机、冷冻机、等);b. 感性负荷的投入和切除(电机、继电器的线圈、带负荷垫板变压器);c. 功率因素补偿电容器的投入和切除;d. 短路故障等。内部过电压虽然没有外部过电压的危害大,但是,由于它长年作用于计算机系统,容易造成元器件的老化,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正常使用。1.3 核致电磁脉冲(NEMP)2 过电压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例证例:年月日下午时分,湖南省沅陵县麻溪铺镇政府办公大楼顶的卫星接收天线受雷击台电视机无一幸免,直接经济损失达万元。例:年月日时分,中国气象局气象中心大楼落雷,避
23、雷装置和建筑物完好,但大楼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网络中断,条北京同步线和条国际同步线路被击断,计算机系统中断小时,不仅经济损失数十万元,次日中央电视台气象预报成为空白,影响非常巨大。例3:武昌水果湖地区是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及各厅局所在地,其周边地区为国务院批准的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该地区湖泊与山丘交替,雷暴日比周边其它地区多。特别是高新企业的建立,楼房增多,房屋顶上金属物体较多,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与现代化通信设施的飞速发展,使雷电事故发生率明显提高。两三年的时间遭直击雷的损害达二十多次,造成电话总机、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等的巨大损失,有时一周都不能工作。九十年代初,在省政府的重视下,在该地区完成
24、了第一期防雷工程,分别在省劳动厅(层)、省档案馆(层)、省物价局(层)房顶上加装防雷接闪设备,效果较好。但由于当时没有考虑防感应雷,没有过电压保护措施,致使该地区雷击事故时有发生。省政府大院的微波通信和电话总机,国防工办电话总机多次遭到了雷击,而附近的中科院物理所等单位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设备上装设了各类避雷过压保护器,未发生事故。与水果湖区相邻的卓刀泉地区,也是雷击事故多发区。在此的湖北省口腔医院电话总机、所供电系统、省气象局计算机网络接口多次遭雷击,经调查,并不是因遭直击雷所致,皆因未采取防感应雷措施。而这些单位之间的武汉信联证券公司在屋顶上铁塔上装设一套避雷针,在信号、配电等设施上分别安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雷 技术 讨论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24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