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检测技术规范doc.doc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检测技术规范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检测技术规范doc.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2010-03-01实施2010-02-10发布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检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DB21/T 17902010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ICSA 47备案号:目 次前 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一般规定35 技术要求46 检测项目及内容57 检测方法88 检测周期99 检测报告9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电源电涌保护器10附录B (资料性附录)
2、信号电涌保护器11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安全检测表12附录D (资料性附录)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检测常用仪器19前 言为使辽宁省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装置检测将有据可依,规范检测项目和检测流程,减少或避免电子信息系统雷电灾害损失,在防雷检测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引用、参考和分析现行的相关标准,编制本部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辽宁省气象局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辽宁省防雷技术服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伟、王华、刘志强、吴方庚、张国毅、王悦、李承昊、邱实本标准为首次发布。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检测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子信
3、息系统防雷检测的程序、技术要求、检测内容、检测方法、检测周期、检测报告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装置的检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 18802.1-2002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8802.21-2002 低压电涌保护器 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要求和试验方
4、法GB 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 50174-1993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 50200-19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T 19663-2005 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术语GB/T 17949.1-2000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 第1部分:常规测量GB/T 214312008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 50314-2007 智能建筑设计规范GA 2672000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GA/T 670-2006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QX 3-2000 气象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规范SJ/T 10796-1996 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YD 509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电子信息系统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由计算机、有/无线通信设备、处理设备、控制设备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含网络)等的电子设备构成,按照一定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
6、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3.2防雷装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LPS) 是指由接闪器(包括避雷针、带、线、网)、引下线、接地线、接地体以及其他连接导体构成的具有防御直击雷性能的专业系统,或者由电磁屏蔽、电涌保护器、等电位连接、共用接地网以及其他连接导体构成的具有防御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性能的专业系统。3.3共用接地系统 common earthing system将各部分防雷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等电位连接带、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及接地装置等连接在一起的接地系统 3.4等电位连接 equipotential bond
7、ing (EB)设备和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位基本相等的电气连接。 3.5等电位连接带 equipotential bonding bar (EBB)将金属装置、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其他电缆连于其上以能与防雷装置做等电位连接的金属带。 3.6等电位连接网络 bonding network (BN)由一个系统的诸外露导电部分作等电位连接的导体所组成的网络。 3.7接地端子earthing terminal将保护导体,包括等电位连接导体和工作接地的导体(如果有的话)与接地装置连接的端子或接地排。3.8电磁屏蔽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
8、指定区域穿透的屏蔽。3.9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至少应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用于限制暂态过电压和分流电涌电流的装置。按照电涌保护器在电子信息系统的功能,可分为电源电涌保护器、天馈电涌保护器和信号电涌保护器。3.10低压电源电涌保护器(SPD)冲击试验分类 impuIse test classification I级分类试验 class I tests用标称放电电流In、1.2/50us冲击电压和冲击电流做的试验。在l0 ms内通过的电荷Q(As)的数值等于电流幅值(kA)的二分之一。注: IEC/TC81文件规定:I级分类试验的SPD由、Q和W
9、/R参数决定,冲击试验电流应在50us内达到,应在10ms内输送电荷Q和应在10ms内达到单位能量W/R。冲击试验符合上述参数的可能方法之一是10/350us波形。 级分类试验 class tests用标称放电电流,1.2/50us冲击电压和最大放电电流进行的试验。 级分类试验 class tests用复合波(1.2/50us冲击电压和8/20us冲击电流)做的试验。3.11雷电防护区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LPZ)需要规定和控制雷电电磁环境的区域。3.12雷电电磁脉冲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LEMP)作为干扰源的雷电流及
10、雷电电磁场产生的电磁场效应3.13防雷装置检查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check up对防雷装置的外观部分进行目测检查,对隐蔽部分利用原设计资料或质量监督资料核实的过程。3.14防雷装置检测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check and measure按照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标准确定防雷装置满足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处理全过程。4 一般规定 4.1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检测流程(图一):联系被检测单位制定检测方案检测资料发放整改指导意见检测仪器仪表选择与检查现场勘察与检测 检测数据整理与审核出具报告及检测结论不
11、合格合格检测资料归档图1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检测流程图 4.2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装置中采用的产品、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4.3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装置常规检测内容应与已备案的防雷装置验收报告吻合。4.4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4.5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检测主要由现场检测和检测资料的计算分析及结果评价组成,检测工作由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定机构完成。实施检测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检测资质;防雷安全检测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并应持有“检测人员资格(岗位)证”。4.6 检测单位应
12、审查电子信息系统的雷击风险评估报告、防雷装置设计图纸和施工隐蔽资料,根据防雷装置的布局、材料、构造、系统布线、安装工艺等情况,结合气象卫星云图、雷达回波、闪电定位等资料,制定防雷检测方案。 4.7 检测仪器应定期到质量技术监督局检测、校准,使用时,应在计量有效期内。 4.8 现场检测应先对防雷装置进行现场勘察和外观检查。 4.9 检测人员应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并按照检测方案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测,检测必须客观、公正,不能破坏防雷装置以及影响电子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同时应注意检测安全。 4.10 检测中如出现检测仪器故障,应立即停止检测,并更换检测仪器重新检测;如因电子信息系统运行造成测试结果不正常,则应
13、停止信息系统后进行测试;如防雷装置的检测数据不正确,应再次进行检测。4.11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工程的检测报告应对检测项目是否符合设计审核文件和国家(或地方)防雷技术规范要求作出评定,为电子信息系统安全评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4.12 防雷检测人员应遵守被检单位的保密制度,不得对外泄露被检单位受法律法规保护的资料及信息。 5 技术要求5.1 机房环境5.1.1 系统机房不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顶层,应设置于建筑物的下层。5.1.2 电子信息系统应按GB50343-2004第4条的规定确定其雷电防护等级。5.1.3 机房应在直击雷防护区内,机房建筑物防直击雷措施应满足GB50057-94第三节、第四节的相
14、关要求。5.1.4 机房应铺设防静电地板,其静电泄漏电阻值宜为110511010之间。5.2 室外设备5.2.1 室外(含建筑物顶部)设备、天线、线路的直击雷及雷击电磁脉冲防护应符合GB50057-94第3.5.4条及第6.4.3条、GB50343-2004第5.3.2条及第5.4.2 条和第5.4.3条的要求。有线电视系统的室外设备还应符合GB50200-94第2.9条的要求,安全防范系统的室外设备还应符合GA/T670-2006第5.1条及第5.2条、第5.3条和第7.1条的要求。5.2.2 室外设备的直击雷防护装置应与建筑物防雷装置焊接,焊接长度应符合GB50343-2004第6.2.4
15、条的要求,单独设置引下线时应在两个不同方向设置。5.2.3 避雷针(塔、杆)的接地电阻值应满足GB50057-94第3.3.4条及第3.4.2条、的要求。有线电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局(站)的避雷针接地阻值还应分别符合GB50200-94第2.9.3条、GA/T670-2006第4.1.1条、YD5098-2005第6.2.7条及8.1.3条的要求。5.2.4 室外电气设备与建筑物防雷装置,室外线缆屏蔽体与防雷装置的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0.03。5.2.5 设备端口SPD的主要技术参数选择、安装位置应满足GB50343-2004第5.4条的要求,安装工艺应满足GB50343-2004第6.5
16、条的要求。5.3 接地与等电位连接5.3.1 电子信息系统的机房应设等电位连接网络。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槽、屏蔽线缆外层、设备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浪涌保护器(SPD)接地端等均应以最短距离与等电位连接网络的接地端子连接。5.3.2 机房等电位连接网络(或等电位连接带)的材料、规格及安装工艺应符合GB30343-2004第6.4条的要求。等电位端子板的安装位置应符合GB50343-2004第5.2.2条的要求。5.3.3 机房工作接地端子与建筑物接地装置或建筑物总等电位端子板MEB的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0.03。5.3.4 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网络、机架、设备外壳、管道
17、等金属体与机房接地基准点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0.03。5.4 系统电源5.4.1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由TN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配电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的接地方式。5.4.2 安装在6.4.4.1、6.4.4.2、6.4.4.8及6.4.4.10部位的电源SPD应采用级分类试验,其冲击电流Iimp按GB50057-1994(2000年版)提供的办法确定,在无法确定时Iimp值应大于或等于12.5kA;按附录A表A.1内TT系统接线形式2安装电涌保护器时,安装在中性线和PE间的SPD的Iimp值应大于或等于50kA(三相)或25 kA(单相);电压保护水平Up应小于或等于 2.5kV。5.4.3 安
18、装在6.4.4.3、 6.4.4.4、 6.4.4.5、 6.4.4.6、 6.4.4.9部位的电源SPD应采用级分类试验,其标称放电电流In应大于或等于5kA;按附录A 表A.1内TT系统接线形式2安装电涌保护器,安装在中性线和PE线间的SPD的In值应大于或等于20kA(三相)或10 kA(单相)。电压保护水平Up应小于或等于1.5kV,但安装在6.4.4.3位置的电源SPD的Up应小于或等于2.5kV。最大持续运行电压(额定工作电压)Uc应满足附录A的要求。 5.4.4 安装在6.4.4.6处的SPD应采用级或级分类试验,其标称放电电流In应大于或等于3kA; 电压保护水平Up应小于或等
19、于1.3kV,有效电压保护水平Up/F应小于1.5kV。注: 有效电压保护水平Up/F为SPD的电压保护水平SPD连接线上的感应电压之和。最大持续运行电压(即额定工作电压)Uc应满足附录A的要求。5.4.5 SPD接地端与配电PE排间的过渡电阻值,宜小于或等于0.03。5.5 系统信号线路5.5.1 架空电缆应有直击雷防护措施。5.5.2 微波站、卫星站、移动通信站等天线的同轴电缆(或波导管)应敷设在天线塔的中部桥架内,金属外屏蔽层在其天线处、中部(通信塔高于60m时)、机房入口处就近与防雷装置(或金属塔)作等电位连接。接地电阻应符合YD 5098-2005的要求。5.5.3 微波、移动等天线
20、塔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4。5.5.4 由LPZ0A或LPZOB区进入系统机房的电信(含拨号、专线)、网络、有线电视、监控(视频、控制、红外周界防范)、生产及过程控制等金属实线的信号线缆设备端口必须设置信号SPD。5.5.5 信号SPD的主要技术参数应满足附录B的要求。5.5.6 信号SPD接地线与防雷装置或机房等电位连接网络的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0.03。5.5.7 不使用的线缆空线对应在机房进行等电位连接。5.6 机房屏蔽及线缆敷设5.6.1 电子设备的安全距离应符合GB50057-94(2000年版)第6.3.2条的要求。5.6.2 线缆的金属屏蔽层、金属线槽、设备金属外壳、外金属窗的过渡电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信息 系统 防雷 检测 技术规范 doc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24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