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三台县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建设地点三台县北坝镇建设性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三台县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建设地点三台县北坝镇建设性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三台县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建设地点三台县北坝镇建设性环评报告.doc(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环评证乙字第4021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本) 项 目 名 称: 三台县防洪排涝工程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绵阳虹梓地产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6 年 5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制四川省环境保护厅 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址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
2、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表一)项目名称三台县防洪排涝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绵阳虹梓地产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余晓联系人张集思通讯地址三台县梓州干道政务中心五楼城北新区指挥部联系电话17608166118传真/邮政编码621100建设地点三台
3、县北坝镇立项审批部门三台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三发改2015446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N7610防洪除涝设施管理占地面积(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米)35000总投资(万元)75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3.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0.17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10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绵阳市三台县主城区除新建的北坝防洪堤外,2002年2009年先后建成了凯江左岸新老南桥段、涪江右岸涪江大桥至凯江左岸老南桥段防洪堤工程,主城区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防洪封闭体系。现在排洪设施主要包括刘家壕、民力堰、龙潭沟,目前主要的排洪渠道为刘家濠和龙潭沟,区内现有排洪渠渠线不
4、畅,阻碍区域内洪水安全外泄;且原有水系不规整,完全是自然走向,将规划中的地块分离的支离破碎,无法整合开发,影响城区景观取水质量,这些将直接制约着新城区的繁荣稳定。由于未对岸线进行整治,大片土地无法得到充分利用,没有完整的排洪设施,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较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遭受同样大的洪水,其损失将愈加严重。阻碍洪水的安全下泄,制约着新城区的发展。城北新区地处三台县北坝镇,规划面积4.86平方公里,该区规划范围内原有水系主要包括刘家壕、民力堰、龙潭沟,目前区域内水系不规整,完全是自然走向,将规划中的地块分离的支离破碎,无法整合开发,且防洪排涝存在很大隐患。本项目区域内无集中式的雨水管网,其
5、雨水均为散排,在暴雨天气极易容易形成内涝。本工程区段,山洪影响较大,规划城区稍遇大洪水就会淹没道路、规划用地,这对城北新区的开发利用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目前排洪渠道不能满足过流要求,布置不够科学合理,影响城区美观。因此,规划新建城北新区,建好排洪、供水体系,提高整体防洪标准就成为发展三台县经济的当务之急。特此,绵阳虹梓地产有限公司在三台县北坝镇进行“三台县防洪排涝工程建设项目”(简称本项目,下同)。本项目建成后,确保了城北新区的防洪排涝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还可使数千亩地用于商业开发;同时,城区景观用水有了保障,城市水质及生态环境将有很大改善,优美的环境大大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改善投资环境,从而促
6、进经济腾飞和快速发展。因此,尽快修建城北新区引水入城工程,完善防洪、供水体系,对三台县的发展确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事。综上所述,项目区洪灾频繁,连年洪灾损失巨大。洪灾已成为制约该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保护多年来的经济建设成果,保障和促进地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在项目区兴建防洪治理工程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 1998 第 253 号令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14 号和四川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及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实施本项目以前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此,绵阳虹梓地
7、产有限公司委托新疆鑫旺德盛土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为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工作,在对本项目的环境现状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编制完成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二、产业政策符合性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的“第一类鼓励类”的“二、水利”的第10项“城市积涝预警和防洪工程”,本项目属于防洪排涝工程建设项目,因此属于鼓励类,符合国家现有的产业政策。根据三台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三台县防洪排涝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的批复(三发改2015446号,详见附件)可知,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三台县的产业政策。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现行的产业政策。三、
8、选线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在兼顾效用、节约、带动土地溢价能力的基础上布局一级主水系两条,一条是马望路与民力堰交汇处沿北塔路向东沿恒昌路向南交汇到龙潭沟沿龙潭沟向东到河堤汇集到已修好的刘家壕;另一条是龙潭路与民力堰交汇处已修好的刘家壕;二级次水系的具体走向,结合道路及周边地块的使用功能,更多穿插于住宅用地周边。一级主水系骨架建成后可为周边住宅区提供内部水景取水点,开发商可借助形成的生态水网的骨架,建立与之相联系的内部水景系统,从而使整个新城区成为一体化的活水生态水网体系。引水线路及沟渠沿线无集中居民点,未发现占用或损坏具有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沿线无需保护的文物,沿线无饮用水源保护区。本项目沿线敏感点分
9、布详见表1-1。表1-1 本项目沿线主要敏感点分布所在地工程名称敏感点名称方位最近直线距离马望路北泄洪沟第一段,涵管民房北面约55m马望路北泄洪沟第二段,北一沟黄金宏赋米加工厂北面约150m北泉路北泄洪沟第三段,北二沟安置房西面约40m恒昌路三台县康复区西面约36m民房西面约37m民房东面约32m三台县外国语学校西面约41m三台县老年大学西面约30m三台县精神病医院西面约141m龙潭路南泄洪沟神龙粮油公司南面约40m三台县安局工程南面约40m民房南面约45m三台县检察院、政务中心南面约50m本项目施工跨越道路的情况详见表1-2。表1-2 跨越道路施工段序号道路名称工程名称修建情况1北泉路(已有
10、)北泄洪沟第二段已有涵洞2丰新路(已有)北泄洪沟第三段北泄洪沟1#箱涵3恒昌路(已有)北泄洪沟第三段北泄洪沟2#箱涵4城隍路(已有)北泄洪沟第三段北泄洪沟3#箱涵5商业大道(待建)北泄洪沟第三段北泄洪沟4#箱涵6恒昌路(已有)南泄洪沟南泄洪沟1#箱涵7梓州干道(已有)南泄洪沟南泄洪沟2#箱涵8规划道路(待建)南泄洪沟南泄洪沟3#箱涵9樟树路(已有)南泄洪沟南泄洪沟4#箱涵 渠道沿线无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等特殊生态敏感目标,沿线200m范围内分布少量居民。工程布置尽量以现有的水利设施为基础,不仅土、石方量少,总工程量小,投资经济。 渠线尽量顺
11、路布设,有9处为跨越道路修建,除1处为已有涵洞外,其余跨线建筑均修建为箱涵,避免了沟渠与道路交叉,如此选择可使项目施工时安全、方便,配套建筑物少,总工程量小,投资经济。本项目选址范围内,地形相对开阔,地理条件好,土地承载力能够满足建设需要;经过实地勘踏,发现项目区范围内,无全国和省重点保护名胜古迹,没有工矿企业,没有具有开采价值的矿床,符合地方政府区域规划的意向,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 本项目未征占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确定的和已建的水土保持重点试验区、监测站点,不存在制约性因素。项目区周边交通系统发达,方便物流的运输。本项目建设期所需砂、石、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全部采取外购形式,其中工程所
12、需砂、石料向当地合法开采的料场购买,将在供购合同中明确各自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因此本工程料场不存在限制性因素。综合分析,引水工程及沟渠沿线地质条件较好,沿线环境敏感点分散,环境影响不大,路线选择合理。四、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三台县防洪排涝工程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绵阳虹梓地产有限公司。3、建设地点:三台县北坝镇。4、建设性质:新建。5、总投资:总投资为7500万元。6、劳动定员:施工工人共计60人。7、建设内容:本工程新建泄洪沟2541.38m。其中:南泄洪沟起于原有龙潭沟的涵洞出口,顺龙潭路走向,末端汇入刘家濠排洪渠,全长1167.10m,其中明渠长960.16m,4座涵洞总长206.9
13、4m。 北泄洪沟包括三段,第一段为直径1.2m的涵管,起于马望路南侧的民力堰,止于规划的加油站,总长93.83m,其中已修建涵管38.83m,新建涵管55m;第二段为北一沟明渠段,起于涵管出口,止于规划的湿地景观(净水景观),全长80.38m,其中包括已修建的33.64m的涵洞;第三段为北二沟段,起于湿地景观,止于南泄洪沟,全长1200.07m,其中明渠1006.38m,4座箱涵193.69m。北泄洪沟起点位置,在民力堰设置一座节制闸,用以拦蓄民力堰来水,北泄洪沟内设置一座分水闸,便于枯水期向城区内引水;为了在枯平水期达到蓄水目的,在南泄洪沟(龙潭沟)设置四座节制闸,在北泄洪沟设置一座节制闸对
14、来水进行控制。本工程设计防洪标准20年一遇,工程等级为等。三台县防洪渠排涝景观设计总面积约为35000m2,其中湿地景观(净水景观)面积约4600m2;亲水景观约10000m2;北渠景观面积约6800m2;南渠景观面积约12600m2,南渠街头景观1000m2。8、项目组成(1)项目组成概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详见表1-3。表1-3 本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施工期运营期主体工程南泄洪沟明渠南泄洪沟起于原有龙潭沟的涵洞出口,顺龙潭路走向,末端汇入刘家濠排洪渠,全长1167.10m,其中明渠长960.16m。南泄洪沟渠道比降2.8-4.1,底宽
15、7.6-9.5m,口宽10-11.9m,设计水深按等水深设计,均为1.8m,超高0.6m,渠道高度2.4m,采用重力式挡墙,桩号0+780段以后为明渠非均匀流,渠道比降2.8,底宽9.5m,渠道高度由2.4m渐变到3.3m。泄洪沟堤身大部分采用C15埋石砼,少部分采用浆砌卵石,渠底采用C20砼护底,堤后砂卵石回填碾压,堤顶两侧设置栏杆,堤外景观设计。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弃渣、施工废水、水土流失、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生态影响、景观影响、地下水影响涵洞4座涵洞,总长206.94m。涵洞均采用钢筋砼箱涵,均为C10砼垫层+C25钢筋砼。其中:1#箱涵L=48m;2#箱涵L=69m;3#箱
16、涵L=36.44m;4#箱涵L=53.5m。节制闸4座节制闸,对来水进行控制。北泄洪沟第一段第一段为直径1.2m的涵管,起于马望路南侧的民力堰,止于规划的加油站,总长93.83m,其中已修建涵管38.83m,新建涵管55m,涵管起点高程379.70m,末端高程379.34m。北泄洪沟起点位置,在民力堰设置一座节制闸,用以拦蓄民力堰来水。北泄洪沟内设置一座分水闸,分水闸末端接北泄洪沟起点,便于枯水期向城区内引水。第二段北一沟明渠段,起于涵管出口,止于规划的湿地景观,全长80.38m,起点接谭家沟洪水,末端根据湿地景观汇入点的具体情况,将北泄洪沟一段的末端高程定位377.69m。渠道比降3.6-4
17、.1%,底宽2.2-1.8m,比降为3.6段,设计水深0.6m,超高0.4m,底宽2.2m;比降为4.1段,北泄洪沟因比降较缓,设计水深0.5 m,超高0.4m,底宽1.8m,采用重力式挡墙,堤身背水坡坡比为1:0.4,迎水坡坡比1:0。泄洪沟堤身大部分采用C15埋石砼,少部分采用砂浆砌石。渠底采用C20砼护底,堤后砂卵石回填碾压,堤顶两侧设置栏杆。第三段为北二沟段,起点位于湿地景观南边,止于南泄洪沟。全长1200.07m,其中明渠1006.38m,4座箱涵总长为193.69m。根据景观规划要求,将北二沟段起点高程定为377.24m。渠道比降0.46,底宽为3.3、4.0m,设计水深按等水深设
18、计,均为1.3m,不考虑超高,渠道高度1.3m。北泄洪沟因比降较缓,规划的位置较窄,采用重力式挡墙,堤身背水坡坡比为1:0.4,迎水坡坡比1:0。在恒昌路小景观段,渠道局部加宽至14.0m,20.0m,渠深分别为0.5m,0.4m。泄洪沟堤身大部分采用C15埋石砼,少部分采用砂浆砌石。渠底采用C20砼护底,堤后砂卵石回填碾压,堤顶两侧设置栏杆。北泄洪沟与公路交叉的地方设置涵洞,北泄洪沟线共新建4座涵洞,总长193.69m。涵洞均采用钢筋砼箱涵,均为C10砼垫层+C25钢筋砼。其中:1#箱涵L=60m;2#箱涵L=55m;3#箱涵L=34.5m;4#箱涵L=44.19m。景观工程景观设计总面积约
19、为35000m2,其中湿地景观(净水景观)净水景观面积约4600m2;亲水景观面积约10000m2;北渠景观面积约6800m2;南渠景观面积约12600m2,南渠街头小景观1000m2。其景观工程主要是种植草地、花灌木(如:八角金盘、茶梅、西洋杜鹃、芦苇、海桐球等等)、乔木(朴树、银杏、国槐、香樟、水杉、垂柳、桂花、白玉兰、紫薇、木芙蓉、桃树等等)等植物,以及安装绿化浇灌给水管网、景观配电系统、夜景照明系统等。除此之外,在景观工程还将安装一定数量的座椅凳和垃圾桶。辅助及公用工程供水施工人员生活用水采用三台县城自来水。由于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用水主要是混凝土养护以及回填料夯实用水,用水量较
20、小,本次考虑设置洒水车在涪江内抽取,以满足混凝土养护的措施。供电工程施工用电由地方电网供电,施工电源从附近1.00公里10KV高压线至工地降压站。根据施工布置,共设置2座施工降压站,供电容量为160kVA。为确保本工程施工期用电要求,另外配备2台50kw的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临时工程施工工区整个项目设立2个施工工区, 1#施工工区主要对民力堰节制分水闸和北泄洪渠(穿路建筑物)进行施工,2#施工工区主要是对南泄洪渠(穿路建筑物)以及节制分水闸进行施工。工区内主要布置有:生产、综合加工系统、机械停放场等。1#施工工区位于丰新路的北侧,占地约670m2,2#施工工区位于龙潭路的北侧、恒昌路的东侧,占
21、地约690m2。临时堆土(渣)场预设2个临时堆土(渣)场,占地面积共计11500m2,用于开挖土石方的临时堆放,最后进行及时的回填。其中1#临时堆土(渣)场位于恒昌路的东侧,占地面积约为7000m2,2#临时堆土(渣)场位于规划道路和樟树路之间,占地面积约为4500m2。 (2)南泄洪沟设计要素南泄洪沟(龙潭沟)渠道设计详见表1-4。表1-4 南泄洪沟(龙潭沟)渠道设计要素表序号桩号断面形状边坡渠底左岸右岸比降底宽(m)10+0000+080梯形断面C15埋石砼挡墙护坡1:0.51:0.50.00417.620+0800+090跌水30+0900+250梯形断面C15埋石砼挡墙护坡1:0.5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公示 三台县 防洪 排涝 工程 建设 地点 北坝镇 建设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24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