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防洪预案abfx.doc
《水库防洪预案abfx.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库防洪预案abfx.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区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精品1 总则1.1 编制目的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是针对因突发事件导致水库面临重大险情威胁,影响水库大坝以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有效防止和减轻灾害的损失,有计划、有步骤、有准备地防御洪水,迅速、及时和有效地控制险情,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群策群力通力合作,保证水库安全和做好水库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转移而制定比较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抢险救灾应急预案。1.2 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钦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的钦州市中型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等,制订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1.3 工作原则认真遵循“安全第一,常备不
2、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贯彻执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防洪工作分级部门负责制、工程技术人员技术负责制,调动全社会力量投入防洪、抗洪工作,做到防洪有组织,预防有措施,抢险有能力。实行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做好各项准备工作。1.4 适用范围水库如遭遇以下之一险情时,可启动本预案:1.4.1 水库库区内发生超过设计标准的洪水危及水库大坝的安全。1.4.2 工程隐患恶化并危及水库安全:1.4.2.1 挡水建筑物:如发生严重的大坝裂缝、滑坡、管涌以及漏水、大面积散浸、集中渗流、决口等危及大坝安全并可能导致垮坝的险情。1.4.2.2
3、泄水建筑物;如紧急泄洪时溢洪道侧墙倒塌,底部严重冲刷破坏等危及工程安全的险情,输水管严重断裂或堵塞,大量漏水浑浊,闭用设备失灵等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1.4.2.3 在水库所在地区发生六级以上的地震。1.4.2.4 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危及水库大坝安危。1.4.2.5 发生战争或恐怖事件危及水库大坝安全。1.4.2.6 其它突发事件危及水库大坝安全的重大险情。2工程概况2.1 水库流域概况水库位于钦州市区板城镇东面,距离板城圩2公里,离钦州城区约45公里。大坝位置东经1084250,北纬221719, 库区群山环绕,植被良好。库区内属丘陵山区,地势较高。水库地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雨
4、水十分充沛。一年中夏季和冬季的季节表现明显,日照充足,高温多雨。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00h,多年平均气温22,最热为7月份,平均气温2829,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1315。多年平均降雨量1735.8mm,5月至9月为雨季,6-8月为降雨高峰月,汛期(4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8085%以上,汛期还常受台风袭击和影响,导致水库出现较高水位。2.2 水库工程基本情况 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全防洪、发电、供水等功能的中型水库。工程始建于1958年12月,1962年12月竣工开始发挥效益。大坝以上控制集雨面积38.86平方公里,总库容4683万m3,有效库容1626万m3。水库枢纽建筑物有土坝、
5、溢洪道、放水隧洞、坝后电站各一座。2.2.1土坝属心墙坝,坝顶高程为80.24米,另加防浪墙1米,坝顶宽6米,坝长120米。大坝于1958年12月动工,1959年底砌石心墙坝坝顶高程达68.42米,1960年7月遭受特大洪水袭击,组织抢险砌石心墙。大坝单边以上为均质土坝,采取水中填土筑坝。1963年大坝顶高程达76.42米。1977年以后,开始对大坝进行加固,扩大坝脚44米,接长涵管,另做反滤层(旧反滤层用砂石反滤与新反滤层联接)。培填坝的土料是从坝首两边山体上采来的,大部分为风化沙页岩土及含有少量炭质土,虽经辗压,但密实度较差,坝顶高程达到了80.24米。自1987年以来对大坝继续进行加固,
6、在心墙顶打孔灌浆,形成防渗墙,上游护坡石铺至坝顶,多年观测,现未发现背坡渗漏现象。2.2.2放水设备原输水涵管理于坝体右边,全长118米,内径92厘米,管壁为纯砼结构,管厚32厘米,属明流管。77年加固大坝时,接长44米,断面为马蹄形式砼结构。原输水管施工质量较差,有蜂窝状砂眼、渗漏严重,1969年在管内打孔灌浆,但效果不理想,漏水现象还出现,到1987年继续加固,在坝右侧山体重新开挖压力涵管隧洞,管径1.6米(并把旧涵管前段封死塞住),隧洞最大放水流量6m3/s。2.2.3溢洪道溢洪道位于大坝左侧,紧靠大坝。水库兴建时,溢洪道尚未设计,1960年特大洪水袭击时,在大坝左侧山坡开挖临时溢洪道,
7、1962年才建成永久式。溢洪道进口宽6米,侧墙全部采用浆砌石,陡坡和消力池采用浆砌石底,砼护面。1970年8月5日水位达69.83米时,溢洪水深1.36米,陡坡末端伸缩缝与施工冷缝处被洪水冲坏长8米、宽0.5米、深0.3米,事后用砼补填。1981年6月进行溢洪道模型试验表明,溢洪道未达标,1987年加固水库时,加高溢洪道侧墙,陡坡加补砼,并增加消力设施,加固后,陡坡仍出现裂缝。2.3 水文水库地处沿海多雨地区,据水库1960年以来的雨量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年雨量1735.8毫米。年径流深830毫米,最大降雨量583.3毫米,最大24小时降雨量616.3毫米(发生于1985年8月27日),最大
8、三天降雨量748.6毫米(发生于1985年8月26日28日);历年最高水位71.12米(发生于1960年8月)。当时还没有排洪道,其次是1985年8月29日水库水位70.92米,溢洪水深2.03米。水库在主坝上游设自动雨量观测仪及库水位观测台,可随时掌握水库降雨量和水位变化情况。水库目前没有建立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同时,没有开展水库洪水预报作业。水库管理所有程控电话及无线电对讲机,通信联络方便。水文观测及报汛由专人负责,严格按照水库水情汇报规范及时将水情、雨情汇报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由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根据所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合理提出水库防洪调度计划,科学地指挥调度。2.4 工程安全
9、监测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包括现场检查和仪器监测两个部分。目前水库未安装其他监测设施,对水库大坝的监测主要是人工巡查方式进行。汛期间水库管理所按有关水库管理规程,对水工建筑物进行经常性、巡回性的制度式检查,一个月12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年在汛期前、中、后期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坝体渗漏、建筑物损坏的情况及时上报。由于相应的仪器缺乏,水库只能够进行渗流量观测,现在主要对大坝外坡渗流量进行跟踪观测,在低水位运行的情况下没有异常现象发生。至于大坝变形观测、裂缝观测、应力观测及水流观测等监测项目,现在还没有能力开展。2.5 汛期调度运用计划每年汛期前,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了水库年度防洪调度计划。计划中明确
10、提出各类水库在汛期控制运用指标以及度汛措施。水库汛期控制运行指标:运行水位67.50m,警戒水位68.89 m,危险水位73.42 m,保坝水位74.52m。每年汛期水库严格执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的防洪调度计划,做好水库的防洪度汛工作。3 突发事件危害性分析3.1 重大工程险情分析3.1.1 工程病险隐患可能导致重大险情大坝、溢洪道、放水涵是水库三大部份,当这三大部份发生重大故障或险情时,将对水库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可能导致水库出现重大险情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水库的“三大部位”病险隐患;二是产生如地震地质灾害等不可抗御的自然灾害对水库三大部位造成严重损坏而产生重大险情。水
11、库的工程隐患可能导致水库出现重大险情有: 3.1.1.1 洪水漫顶洪水漫顶是指水库库区内发生特大超暴雨,入库洪水流量远大于水库现有的设计泄洪流量,库水位急速上升超过校核标准以致使水库水量从超过大坝顶流出。另外溢洪道被破坏堵塞,主坝放水涵启闭设施故障,这两类泄水建筑如丧失泄洪能力,在库区发生特大洪水的情况下,库水量有进无出,可能造成洪水漫顶。3.1.1.2 坝体滑坡如果水库水位持续长时间高水位运行,大坝外坡也有可能发生局部滑坡、渗漏等险情。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导致重大险情,如地震、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致使水库三大部位的建筑物损坏,也会使水库产生重大险情。3.2 大坝溃决分析3.2.1 根据水库实际情
12、况,可能导致水库大坝溃决主要有以下因素:3.2.1.1 库区内发生超过校核标准的洪水,造成洪水漫顶。3.2.1.2 库区内发生大体积山体滑坡,造成洪水漫顶。3.2.1.3 泄洪建筑物丧失泄洪能力,造成洪水漫顶。3.2.1.4 坝体滑坡或出现浑水漏洞,造成坝体失稳坍塌。3.2.2 水库大坝由土料筑成,溃坝过程一般在短时间完成,水库水量也随着大坝溃决在瞬间倾泻汹涌而出,破坏性极大,因此,对溃坝流量进行计算是必要的。3.2.2.1 水库溃坝流量,当水库水位在73.42米、74.52米、75.30米时溃坝,分全部溃坝、溃1/2坝长等情况,计算溃坝流量成果如下表:各种水位溃坝流量成果表 水位(米)水位类
13、别水面宽(米)底宽(米)平均宽(米)1/2宽度(米)溃坝水深(米)单宽流量(m3/s)全溃坝流量(m3/s)半溃坝流量(m3/s)备注73.42危险水位982762.531.2528.22136.58531426674.52保坝水位1002763.531.7539.32144.09144457275.30设计洪水位1082767.533.7530.00149.01005750283.2.2.2 溃坝流量向下推进到小董、那蒙镇处的流量如下表:水库溃坝推进到小董、那蒙镇处的流量 库水位(米)溃坝类别推进到小董流量(m3/5)推进到那蒙流量(m3/5)备 注73.42全溃坝37882503危险水位半
14、溃坝2623193574.52全溃坝41582766保坝水位半溃坝2859212475.30全溃坝45283004设计洪水位半溃坝312223133.3 影响范围内有关情况从溃坝流量计算成果表明,水位在73.42米时,那蒙二级公路处的流量达19352503m3/s;小董流量达26233788m3/s,超过了河道的安全泄量,水位涨,沿江一带受溃坝洪水淹浸,受影响的城镇有:板城、小董、那蒙三个镇;村委会有板城、竹山、六虾、屯茂;小董镇的有那兰、多隆、那料、中花、东联、吉水;那蒙镇的有陂角、竹山、朱砂、那蒙村。南防铁路,小董南北二级公路的那蒙桥均属防护对象。影响总人口7万人,受影响的村庄人口见附表。
15、4 险情监测与报告4.1 险情监测和巡查水库发生险情,水库水文观测人员加强水情、雨情的观测,随时做好汇报。同时,水库工程管理人员组成险情巡查队,对水库大坝进行日夜巡查,巡查队分3个组,每组2人,昼夜轮流巡查,视水情、险情灵活安排人员,交接班必须紧密衔接,接班人员提前上班,由当班值班人员到现场交待详细情况。巡查人员着重对大坝内外坡、坝脚等重要部位进行检查,是否存在渗水、管涌、裂缝、滑坡、漏洞等险情和库区内山体体情况,并做好现场检查记录,发现险情及时汇报,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4.2 险情上报与通报在汛期间,水库值班人员必须及时到岗,严阵以待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实行全天候监视汛情,密切注意水库的入
16、库洪峰、洪量、历时水位等水情变化,发现重大险情可利用有线电话、移动电话和对讲机等多种通信形式,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不得越级上报。然后由上级防汛指挥机构以最快时间通过电视台、广播、宣传车等形式向水库下游群众及社会发布有关水库险情进展情况,争取抗洪工作的主动权。5 险情抢护5.1 抢险调度水库防汛调度要服从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必须按照下达的汛期控制运行指标科学调度,不能随意提高水位蓄水。当水库发生险情时,根据险情类型及危害程度,制定如下抢险调度方案:5.1.1 水库水位达到警戒水位68.89m时,水库进入防洪抢险应急方案准备工作。水库管理人员加强水情、工情的检查与观测,每天观测检查6次,并上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库 防洪 预案 abfx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23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