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丰岩堡水电站防洪应急预案.doc
《小河、丰岩堡水电站防洪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河、丰岩堡水电站防洪应急预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河、丰岩堡水电站2013年度防洪抢险应急预案松潘鼎能水电站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二 O 一 三 年 三 月目 录一、 总 则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原则 1.3 工作原则 1.4 适用范围 二、 工程概况2.1 水库流域概况 2.2 水库工程基本情况 2.3 水文 三、 突发事件危害性分析3.1 库区3.2 辖区及人口3.3 其他四、 险情监测与报告4.1 库区险情监测和巡查 4.2 其他4.3 险情上报4.4 防汛抢险物质、车辆 五、 险情抢护 5.1 抢险调度 5.2 抢险措施 5.3 应急转移 5.4 水库应急调度方案 六、 应急组织保障 6.1 应急指挥机构及分工 6.2 松潘县防汛
2、指挥机构的组成 七、 应急预案启动与结束 7.1 启动条件 7.2 结束条件 7.3 决策机构 7.4 启动程序 八、 附 件 8.1 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批文、图纸8.2 附表附表 A 小河电站洪期水库水调计划附表 B 水库工程技术特性表一、总 则1.1编制目的松潘县小河、丰岩堡水电站防洪应急预案是针对因突发事件导致水库或电站辖区其他设备、设施面临重大险情威胁,影响大坝以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有效防止和减轻灾害的损失,有计划、有步骤、有准备地防御洪水,迅速、及时和有效地控制险情,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群策群力通力合作,保证大坝安全和做好水库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转移而制定比较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3、的抢险救灾应急方案。1.2编制依据小河水电站水库防洪应急预案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综合考虑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通则、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水库管理通则、水库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要求编制。1.3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行政首长负责制,成立水库防洪应急指挥部,各级行政主要负责人任指挥长,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尽可能调动社会的积极因素,采取紧急抢险保护措施,全力保证水库安全,减轻灾害损失。1.4适用范围根据小河水电站水库工程的情况以
4、及不可估计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需要启动本方案的条件如下:1.4.1水电站工程本身突发的重大险情 挡水建筑物:如发生严重的大坝裂缝、滑波、管涌以及漏水、大面积散浸、集中渗流、决口等危及大坝安全的可能导致垮坝的险情。 泄水建筑物:侧墙倒塌,底部严重冲刷等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输水洞严重断裂或堵塞,大量漏水浑浊等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电源中断、起闭设备失灵等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1.4.2其他原因,如战争、恐怖事件、危险物品等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 上级宣布进入紧急备战状态。 人为破坏等危及大坝安全的恐怖事件。 其它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1.4.3超标准洪水根据水位监测及审定
5、的洪水预报、调度方案、预测水库所在流域内可能发生超过校核水位的情况。1.4.4 地震灾害、地质灾害。1.4.5 上游大体积漂移物的撞击事件。1.4.6 经水库防洪应急方案审批部门批准,需要启动应急方案的其它紧急情况。二、工程概况2.1 电站流域概况小河水电站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小河乡境内,是涪江干流上游西沟口虎牙河汇口段水电梯级开发工程的第一级电站。电站坝址位于施家堡乡西沟与涪江汇流口下游约460m处,沿涪江右岸引水至小河乡对岸(涪江右岸)一级阶地上建厂发电。本水电站是一座总库容96万m3,有压引水隧洞长11.27km,设计水头216m,引用流量26.6m3/s,装机容量48MW,保证
6、出力10MW,年发电量24598万kWh,年利用小时数5125h,具有日调节性能的高水头引水式电站,工程等别为四等小(1)型工程。丰岩堡水电站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小河乡境内,是涪江干流上游西沟口虎牙河汇口段水电梯级开发工程的第二级电站。该电站取水采用“二合一”方式,即直接引小河水电站尾水,并在小河电站厂房上游侧建底格栏栅坝,引小河水电站坝、厂址区间来水。因此,其首部枢纽主要由底格栏栅坝、沉沙池及引水明渠组成,底格栏栅坝坝址位于万家坪小河乡上索桥下游约330m处,沿涪江右岸引水至丰岩堡村下游约400m高漫滩上建厂发电。引水建筑物包括取水口、进水闸、引水隧洞、调压井及压力管道,由一条主压力
7、管道分为两条支管向2台机组供水。电站设计引用流量29.02m3/s,设计水头172m,总装机容量44MW,保证出力9.4MW,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22789万kWh,年利用小时数5179h。与小河电站水库配合,具有区间日调节性能的高水头引水式电站,工程等别为四等小(1)型工程。2.2 水库工程基本情况2.2.1 小河水电站首部枢纽小河首部枢纽由冲沙闸、排污闸、泄洪闸、左右岸挡水坝、取水口旋转清污机、进水闸等组成。首部枢纽主河床平均河底高程约为1709.00m,平、枯期河水面宽度约20m。枢纽由一孔冲沙闸、一孔排污闸、三孔泄洪闸组成。冲沙闸与排污闸共一闸室单元,三孔泄洪闸为一闸室单元,闸室顺水流向
8、长度均为23m,泄洪闸、冲沙闸底板高程1710.00m。冲沙、泄洪闸均为设胸墙的平底板闸,闸室净宽分别为2.5m、5m,闸室边墩和中墩厚度分别为2.0m、3.0m闸坝正常蓄水位1726.00m,闸坝坝顶高程为1727.50m,最大坝高20.5m。闸室内设置平板检修闸门和弧形工作闸门,冲沙闸、泄洪闸的检修闸门采用移动式门机启闭,工作闸门各设一台固定式启闭机启闭。钢筋混凝土铺盖长22m,厚2.0m,铺盖前缘设4m深齿槽,以防止水流的淘蚀及渗透破坏要求,混凝土防渗墙设于坝体下。闸室下游接约30m长的护坦,厚度为2.0m,护坦总宽36.5m,边墙内侧净宽33.5m,纵坡i=4%,护坦末端下部布置深6.
9、0m的齿槽,其底高程1702.80m,护坦下游末端设10m长12钢板镶护。护坦设反滤层和排水孔。左、右岸挡水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坝型,坝顶宽8.0m,最大坝高20.5m,上游为直立面,下游坝坡在高程1724.50m以下坡比1:0.6,坝底顺水流向最大宽度20.5m。左岸挡水坝段长142.2m,右岸挡水坝段长24.8m。泄洪闸和冲沙闸检修门储门槽分别设在左、右岸挡水坝段内。为了避免上游垃圾、杂草和树枝等漂浮物进入电站取水口,在取水口前缘设旋转式清污机拦截污物,紧靠取水口闸以左、冲沙闸以右设有一孔排污闸,排污闸堰顶高程1720.50m,闸室宽2.5m,在排污闸下游的护坦上设有一道矮隔墙,使小流量时污
10、物能排向下游河道。枯期高水位运行时利用排污闸排泄拦截的污物,汛期可利用泄洪闸、冲沙闸在泄洪或冲沙时排污。遵循“侧向引水,正向泄洪、冲沙、排漂”的布置原则,取水口闸紧邻排污闸布置在右岸,与坝轴线的夹角为102。取水口孔口净宽6m,底板高程1718.00m。为防止大量泥沙进入取水口,取水口底板高程比泄洪、冲沙闸高8.0m,在取水口前的铺盖上设有拦沙坎,坎顶高程比取水口底板高程高出0.5m,比冲沙闸底板高8.5m。在冲沙闸前的铺盖上设有长22m、10.0m高的束水墙。旋转式清污机后通过渐变段与隧洞进水闸相连,渐变段长12m,纵坡i=0.25;隧洞进水闸为一孔,孔口尺寸为:3.84.0m,底高程为17
11、15.00m,边墩厚2.0m,设一道平板工作门。拦河闸坝的护坦下游水流为急流衔接型式,设置护坦、海漫和齿槽进行防冲保护。在护坦末端设置6.0m深的齿槽,在护坦下游末端设10m长钢筋砼柔性海漫以利于消除泄流剩余能量和防冲淘刷。在此对泄洪闸、冲沙闸的闸底板及闸墩1.2m高的范围内采用12钢板镶护;铺盖、护坦表面采用40cm厚C40硅粉混凝土抗磨。小河电站水库运行主要参数如下:1、设计正常水位:1726.00m;2、校核洪水位:1720.82m;3、设计洪水位:1715.56m;4、1726.00m蓄水位时,水库总库容96.2万m3;5、最高运行水位:1726.00m;6、最低运行水位:1723.0
12、0m,水库库容:57.1万m3;7、调节水位:3.0m;8、调节库容:39.1万m3;2.2.1 丰岩堡水电站丰岩堡水电站首部枢纽由溢流坝段、底格栏栅坝段、非溢流坝段、节制闸、沉砂池、引水明渠等建筑物组成,坝轴线长80.62m,底格栏栅坝顶高程为1490.21m,溢流坝顶高程为1490.81m,非溢流坝顶高程1493.60m,最大坝高4.6m。进水口设在右岸,由暗渠与节制闸相连。由于丰岩堡电站首部枢纽无库容,因此没有洪水调度控制任务,其防洪应急抢险工作配合小河水电站进行。2.3 水文2.3.1 流域概况涪江是嘉陵江水系一级支流,发源于川西北松潘县境内黄龙乡天花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平武、江油、绵
13、阳、三台、射洪、遂宁,至合川县城从右岸汇入嘉陵江。干流长675km,平均比降1.4,流域面积36400km。涪江流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上游(武都灯笼桥以上)山区主要由岷山山脉和龙门山脉组成,海拔高程6005580m之间。铁笼堡以上干、支流,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河谷多为“V”型,相对高差在1000m以上,谷坡一般较陡,枯水河床宽2080m,卵石夹块石河床。涪江上游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以变质岩为主,其次为古生代碳酸岩及碎屑岩。松潘县木瓜墩以上河段处于松平地震区,地震基本烈度在度以上。小河电站闸址以上河流属涪江上游的上段,大部分属国家级黄龙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良好,草木丛生,植被率高,人类活动影响
14、较小。支流发育,主要有东河、四沟、松丫子沟、龙滴水及西沟等。小河电站闸址以上流域面积696.6km,河长42.3km,干流平均坡度59.1。厂址在其下游约13.4km处,控制流域面积820.9 km。2.3.2气候特征涪江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冬寒夏热,四季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干旱等特点。流域内,上游平武以上受地势地形的影响,气温、湿度、降水量等气候特征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松潘/平武气象台大体能代表西北和东南两方向的气候特征(小河电站以上流域也介于其间)。松潘/平武台多年平均气温5.7/14.7,夏季(69月)平均气温12.8/22.3,冬季(123月)平均气温-1.7/6.5,历
15、年极端最高气温29.5/37,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1.1/ -6.6;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472%;多年平均降水量716.5/840.8mm,主要集中在510月,降水量为595.5/749.9mm,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83.1/89.2%,11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6.9/10.8%;历年最大1日降水量45.6/151.0mm。2.3.3水文基本资料小河电站闸址无实测水文资料,选择下游平武站和相邻火溪河的王坝楚站为参证站,建立多种径流计算方案, 2.3.3.1径流特性小河电站闸址以上流域(设计流域)径流主要由降雨形成,其次为融雪和地下水补给,特别是上游源头附近,融雪水及地下水补给量较大。多年平均年
16、流量19.9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6.28m3,多年平均年径流深901.2mm。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径流主要集中在汛期510月,平均流量30.9m3/s,占全年径流量的77.7%,枯季114月,平均流量8.88m3/s,占全年径流量的22.3%,最枯13月径流量仅占全年径流量的8.4%左右。径流年际变化较小,最大年平均流量29.7m3/s,最小年平均流量13.9m3/s,分别为多年平均年流量的1.49和0.70倍。2.3.3.2设计洪水小河电站闸(厂)址无实测洪水资料,拟采用暴雨洪水途径的推理公式法和综合瞬时单位线法推求设计洪水。首先推求设计暴雨,再推求设计洪水,最后经综合分析比较选用设计洪
17、水成果。(附表)数值2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200年一遇最大流量(m3/s)2883233664274875682.3.3.3暴雨洪水特性小河电站以上流域地处涪江上游上段,地势高亢,水汽条件不足,暴雨量较小。年最大24小时暴雨量均值未达暴雨标准,即50mm以下(施家堡站和小河站分别为41.2和48.9mm),变差系数在0.40以下。年最大6小时暴雨量均值在40mm以下(施家堡站和小河站分别为29.7和38.6mm),变差系数在0.45以下。24小时雨量中,主要集中在6小时,其雨量占24小时雨量的7279%。根据2002年以前40余年的实测资料统计,施家堡站和小河站年最
18、大24小时雨量的最大值分别为69.9和125.9mm,年最大6小时雨量最大值分别为48和76mm。洪水主要由暴(大)雨形成。据平武站资料统计,年最大洪水主要发生在69月,特别集中在7、8两月,在全年中出现机会为64%。小河电站闸址以上山区地形陡峻,河道坡度较大,洪水汇流较快,洪水涨落较迅速。2.3.3.4历史洪水调查(1)历史洪水调查及访问情况工程所在河段位于涪江上游的偏僻山区,人烟稀少,经济不发达,在此以前没有那个单位在该河段进行过历史洪水调查。本次为小河及丰岩堡电站的设计,可研阶段在施家堡、小河营、丰岩堡等河段进行过历史洪水调查和访问,在初设阶段又进行了复查。由于该河段洪水变幅不大,人们居
19、住地离河边较远,洪水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威胁较小,故群众对洪水的印象不深,访问远年洪水尤为困难。本次仅调查到1976年1982年洪水。1976年为松潘小河营大地震后的垮山洪水,且洪水也不算大,人们只记得有洪水发生,具体指认不出洪痕。1982年洪水,则是当地群众普遍都认为是近几十年的大洪水。如施家堡马仲杰、马建业老人说:“1982年的水最大,头两天下小雨,那天是七月半,早上天麻麻亮突然下暴雨,河里的水一下就涨起来了,西沟的水尤其大,一下整个原施家堡的街都进水了,淹房子(约2m高),许多房子都冲垮了,乡政府第二年(1983年)就搬迁到下面山边去了。据说那年的大水冲下来的树木把下游回龙寺处堵了3小时,所
20、以整个施家堡坝子都被淹了,洪水过后,整个坝子都淤高了,河道由左边移到右边去了,现在的公路就是原来的河心。据七、八十岁的老人讲,这是他们一生中见到的最大的水。”小河营付书记说:“82年的水是我们见到的最大的一河水,我父亲80多岁了,也只见到一次这么大的水。那次前两天下小雨,那天早上突然下暴雨,刚开始河水并不大,后来突然一下河水就猛涨起来,水淹到城墙西门口,那河水把人打走两个。”丰岩堡李荣成等说:“82年是我们见到的最大的一河水,上面的火烧桥就是那年被打的。据说那座桥建造于大清十年。”从施家堡到丰岩堡20余公里的河段,上下群众反映1982年洪水是建国以来的首大洪水是无疑的,也是七、八十岁老人生平见
21、到的最大的一次大洪水。(2)历史洪水的洪峰流量计算施家堡、小河营、丰岩堡三个调查河段中,施家堡河道变迁太大、丰岩堡洪痕可靠程度较差,唯小河营河段洪痕较可靠,河道近10来年变化不大,因此推流河段选在小河营河段。根据调查的三个洪痕,参照现时水面线绘制的洪水水面线,确定推流断面(索桥下游约 20 m)的洪水位及洪水比降,据河段的河道形势及河床情况参照天然河道糙率表选用糙率,采用比降法推流,洪峰流量约485m3/s。(3)重现期估算由于该河段无记载历史洪水的历史文献,1982年洪水无从依据文献来考证。如从火烧桥建造至今有120年以上历史,当地群众说:“有一个碑记的是“大清十年”建造,就以大清十年最后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河 丰岩堡 水电站 防洪 应急 预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23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