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港电厂三期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与水资源论证报告(送审稿).doc
《XX港电厂三期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与水资源论证报告(送审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港电厂三期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与水资源论证报告(送审稿).doc(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目 录1.概述11.1建设项目概况11.1.1立项简述11.1.2项目名称和总体建设规模21.1.3建设单位及投资单位21.1.4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概况21.1.5建设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占地面积21.2建设项目评估目的31.3评价依据41.3.1法律法规及规章41.3.2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41.3.3相关规划文件及参考资料51.4评价技术路线及主要评价内容51.4.1评价技术路线51.4.2主要评价内容61.4.3基础资料和采用高程62.基本情况72.1建设项目概况72.1.1涉河建筑物的名称、地点和建设目的72.1.2建筑物的建设规模、
2、防洪标准72.1.3设计方案82.1.4施工方案152.2河道基本情况192.2.1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河流水系、水文气象192.2.2建设项目所在河道概况222.2.3水文、泥沙、气象特征232.2.4河道边界条件252.2.5地形、地貌、地质情况262.2.6现状防洪标准及相应潮位322.3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322.3.1现有水利工程情况322.3.2其它设施情况332.4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342.4.1综合规划安排342.4.2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具体规划要求372.4.3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规划实施情况382.4.4因建设项目规划实施引起的防洪形势、标准等变化情况393.河道演变4
3、13.1河道历史演变概况413.2河道演变分析413.2.1裁弯河段的河床演变413.2.2老河道与交汇处河段的演变423.2.3河床演变趋势分析434.防洪影响评价计算444.1水文分析计算444.1.1设计水位444.1.2设计流量454.2河工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概述454.2.1模型设计454.2.2模型试验边界水文条件504.2.3水位影响试验524.2.4流场影响试验544.2.5冲淤变化试验584.3项目建设对河道泄洪影响分析计算604.3.1项目建设占用河道断面积计算604.3.2建设项目对河道水位影响分析计算634.4项目建设对河势影响分析664.4.1方案一对河势的影响664.
4、4.2方案二对河势的影响674.5项目建设对海堤稳定性影响分析计算684.5.1堤身渗透稳定计算684.5.2堤身抗滑稳定计算695.防洪综合评价755.1项目建设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755.2项目建设与现有防洪标准、有关技术要求的适应性分析755.2.1水利防洪标准755.2.2电力防洪标准765.2.3适应性分析765.3项目建设对河道泄洪影响分析775.4项目建设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785.5项目建设对堤防、护岸和其它水利工程设施的影响分析815.6项目建设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815.7裁弯河行洪及潮汐对项目建设的影响分析825.8项目建设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825.
5、9施工期防洪影响分析836.防治与补救措施847.结论与建议867.1结论867.2建议88附件:1. 概述1.1 建设项目概况1.1.1 立项简述*电厂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的射阳河入海口,是江苏省沿海第一座火电厂,也是江苏沿海目前唯一的一座火电厂,是苏北沿海电网最适中的电源支撑点之一。电厂历经两次建设(改造),安装4台137.5MW级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550MW。一期工程安装2台容量为125MW国产燃煤发电机组,是国家“八五”期间大中型电力基建项目之一,于1993年2月开工建设,1995年建成投产发电;2002年6月和2002年12月分别完成了对一期2台机组控制系统
6、以及汽机本体通流部分的技术改造,改造后2台机组出力达到137.5MW。二期工程安装2台容量为137.5MW国产燃煤发电机组,是江苏省为缓解严重缺电局面的短、平、快“打补丁”项目,于2003年2月开工建设,2台机组分别于2004年2月和6月相继建成投产运行。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工业企业的迅速增加,带来了用电量的急剧增加,凸现电力供应的不足。为满足江苏省及盐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对电力供应的需求,缓解“十一五”后期江苏电网缺电严重的局面,同时为地区经济增长提供电力保障,充分利用*电厂已开发的厂址资源优势和丰富的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加快建设步伐,江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规划在*电厂现有一、二
7、期工程550MW容量的基础上再分二期建设4台600MW发电机组。三期扩建工程计划安装2600MW国产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2台机组计划于2006年开工,于2008年底和2009年上半年各投产一台机组,并留有再扩建的条件。江苏*电厂三期(2600MW)扩建工程的建设,对发展地方工业和振兴地方经济的电力需求,完善江苏电网结构,提高苏北500kv电网的安全可靠性,是非常必要的,又是适时的,必将为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比较广阔的用电空间。电厂三期工程需要建设与该工程规模相匹配的循环水泵房、设备码头、煤码头及灰码头各一座,作为整个项目的重要配套设施。还需建设与泵房、码头工程配套的港池整治工程。1.1.2 项
8、目名称和总体建设规模项目名称:江苏*电厂三期(2600MW)扩建工程。已有建设规模:一、二期工程共安装4台137.5MW燃煤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550MW。本期建设规模:三期工程计划安装2台600MW燃煤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1200MW。1.1.3 建设单位及投资单位江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为江苏*电厂三期(2600MW)扩建工程的建设单位。2003年4月,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盐城市热电公司、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合资建设*电厂三期工程的协议,分别按40%、35%、25%的比例进行投资,资本金为20%,其余80%资金从商业银行融资。*电厂三期(2600MW)扩建工程项目计划总投
9、资473163万元。1.1.4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概况目前,*电厂三期工程前期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已取得电力、规划、建设、国土、水利、环保、珍禽保护等部门同意或原则同意的文件(有关批准文件附后)。由江苏省电力设计院完成的*电厂三期(2600MW)扩建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4年8月通过了由华东电网有限公司主持的审查;2004年12月28日江苏省电力设计院完成了*电厂三期(2600MW)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初稿),现已提交业主进行外部评审。由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编制的*电厂三期(2600MW)扩建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已通过了江苏省水利厅组织的专家组审查。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编
10、制的*电厂三期取水和码头工程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已通过了专家组的审查。1.1.5 建设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占地面积*电厂位于盐城市射阳县城以东24km处,射阳外向型农业开发区东南端,与新建*北港区相邻,东临黄海,西距射阳河闸13km,南依射阳河口裁弯河,北靠运料河;*电厂三期工程位于*电厂二期工程扩建端西侧,可用场地范围南北约1300m,东西约1000m,面积约130万m2。*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地理位置详见图1.1。三期工程厂区约需占用土地面积为40万m2,循环水泵房、设备码头、煤码头及灰码头需占用河道土地面积分别约为3250m2(5065)、5200m2(8065)、20800m2(32065)、4
11、550m2(7065)。图1.1*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地理位置图1.2 建设项目评估目的在*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建设项目中,因循环水泵房、设备码头、煤码头及灰码头均建在射阳河闸下游引河河口附近(以下简称裁弯河)海堤与主泓之间的河道滩地中,鉴于射阳河是苏北里下河地区的重要行洪河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三条和江苏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规定第五条第四款的有关规定,为了配合本工程的组织实施,受业主江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由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负责编制*电厂三期泵房和码头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报告编制单位根据规范规定和有关要求,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客观公正地对该项目进行防洪
12、影响评价,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该工程项目审批提供科学依据。1.3 评价依据1.3.1 法律法规及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通过,1998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9次会议修订通过,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3号令,1998年6月10日起施行;(4)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 江苏省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1987年7月1日起施行;2004年6月17日江苏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修正;(5)江苏省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规定 2002年
13、9月1日起施行;(6)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 水利部2004年7月。1.3.2 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1)防洪标准(GB50201-94);(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3)给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4)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5)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6)水文调查规范(SL196-97);(7)水文普通测量规范(SL58-93);(8)海港水文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布,1998年;1.3.3 相关规划文件及参考资料(1)盐城水利 盐城地区水利局,1983年3月
14、;(2)盐城市防汛防旱手册 盐城市防汛防旱办公室,2001年12月;(3)盐城市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到2010年规划报告 盐城市水利局,2000年;(4)盐城统计年鉴 盐城市统计局,2004年5月;(5)盐城市水利志 盐城市水利局,1999年11月;(6)射阳县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到2010年规划报告 射阳县水利局,2000年;(7)射阳县水利志 射阳县水利局,1999年10月;(8)*电厂三期(2600MW)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2004年12月;(9)*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取水和码头工程河工模型试验研究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5年1月;(10)江苏省水利厅苏水管1
15、99780号关于印发“江苏省江海堤防达标建设修订设计标准”的通知;(11)里下河地区水利规划 江苏省水利工程规划办公室、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2003年4月;(12)*电厂三期(2600MW)扩建工程射阳河裁弯段北侧海堤南移论证报告 盐城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2005年7月。1.4 评价技术路线及主要评价内容1.4.1 评价技术路线射阳河为苏北里下河地区排水入海的最大干河,承担着重要的泄洪排涝任务。为此,论证单位通过实地查勘、组织水文测量、水文调查,收集相关水利、历史水文、地质、电厂可研、设计、施工等方面资料,采用物理模型分析计算、水文与水力分析计算等方法,主要对电厂三期扩建工程拟建的循环
16、水泵房、设备码头、煤码头、灰码头、输排水管道穿堤及港池整治工程,按照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要求,进行项目建设对河道泄洪影响、对河势稳定影响、对堤防和护岸影响及项目本身防御洪涝等方面的防洪影响评价。1.4.2 主要评价内容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电厂三期工程选址在盐城市射阳县海通镇境内,射阳河闸下引河裁弯河北岸,射阳外向型农业开发区东南端,与新建*北港区相邻,东临黄海,西距射阳河闸13km。拟建的循环水泵房、设备码头、煤码头及灰码头均建在裁弯河海堤与主泓之间的河道滩地上,输、排水管道穿堤工程将破坏裁弯河海堤和电厂东侧黄海海堤。所以,本报告主要分析研究循环水泵房、设
17、备码头、煤码头、灰码头及其港池整治工程与裁弯河泄洪、防洪及河势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输、排水管道穿堤工程对海堤防洪的影响。本报告主要评价内容为:(1)循环水泵房、设备码头、煤码头、灰码头及港池整治等工程对裁弯河行洪的影响评价;(2)循环水泵房、设备码头、煤码头、灰码头及港池整治等工程对堤防、护岸工程与管理的影响评价;(3)循环水泵房、设备码头、煤码头、灰码头及港池整治等工程对裁弯河河势的影响评价;(4)裁弯河行洪及海水潮汐对循环水泵房、设备码头、煤码头、灰码头及港池整治等工程的影响评价;(5)输、排水管道穿堤工程对海堤防洪的影响评价。1.4.3 基础资料和采用高程本报告基础资料采用射阳河闸水
18、文站历年水文实测资料,射阳河口部分实测水文资料,*测量队2004年11月水下地形实测资料,本次实测断面资料。本报告标高均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与电厂可研、设计相同。该高程与废黄河口高程系的改正数为+0.152m,与射阳河闸水文站测站基面高程系的改正数为+0.160m。2. 基本情况2.1 建设项目概况2.1.1 涉河建筑物的名称、地点和建设目的(1)名称*电厂三期(2600MW)扩建工程主要涉河建筑物有循环水泵房、设备码头、煤码头、灰码头及输、排水管道穿堤、港池整治工程。(2)地点循环水泵房、设备码头、煤码头、灰码头均建在裁弯河北岸,本期循环水泵房规划布置在二期循环水泵房西侧60m、二期灰
19、码头以东处,在一期工程设备码头西侧依次规划布置本期设备码头、煤码头和灰码头。(3)建设目的循环水泵房:取用裁弯河段海水作为本期工程2600MW机组冷却水。设备码头:主要用于电厂运输大件设备。煤码头:用于电厂三期工程燃煤运至港口后的卸煤任务。灰码头:是电厂的除灰渣系统设施。港池整治工程:为了泵房、码头前沿达到设计水深,满足取水和运输船只对水深的要求,结合港池维护,采用丁坝和开挖港池工程措施对港池进行整治。2.1.2 建筑物的建设规模、防洪标准本期工程安装2600MW燃煤发电机组,并预留再扩建的条件。三期工程厂区约需占用土地面积为40公顷,需新征土地13公顷。厂区占用裁弯河海堤外滩地面积为170m
20、925m,各种码头及预留循环水泵房扩占河道面积约为65m925m(含码头至海堤间部分及码头之间部分),本期循环水泵房建在二期码头区(码头前沿已建有钢筋混凝土板桩护岸),占用河道面积约为65m50m。循环水泵房按本期扩建工程安装2600MW机组冷却水需水量约为40m3/s规模建设。设备码头按停靠1000t级驳船、码头上设置起重量为500t级的固定式扒杆标准设计。电厂一期、二期工程建有1500t级二泊位专用卸煤码头一座,本期新建2300t级三泊位专用卸煤码头一座。本期工程年总运量为267万吨(设计煤种)。灰码头按2600MW机组容量设计,本期工程年灰渣量为65.52万吨。在灰码头上新建三座灰库。电
21、厂三期工程裁弯河段港池整治方案仍采用短丁坝群方案。该工程实施后,结合港池开挖工程,能基本满足循环水泵房前沿河底高程达-5.00m、煤码头前沿河底高程达-4.50m的要求。本期工程建成后,全厂装机容量达到1750MW,为大型火电企业。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电厂防洪等级为级,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2.1.3 设计方案方案一:即原设计方案。为电厂可研、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和海堤南移等报告中的设计方案。方案二:即优化设计方案。通过防洪影响评价分析和咨询专家后,由于方案一中*电厂三期泵房、码头、丁坝等涉河工程对防洪、泄洪、河势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方案一进行调整和优化。方案二的主要内容
22、为:取消南岸丁坝、优化堤线和码头前沿线、河道整治工程的调整和优化;其它同方案一。2.1.3.1 方案一循环水泵房、设备码头、煤码头、灰码头均建在裁弯河北岸,本期循环水泵房规划布置在二期循环水泵房西侧60m、二期灰码头以东处,在一期工程设备码头西侧依次规划布置本期设备码头、煤码头和灰码头。涉河宽度距南移后海堤65m,泵房、码头前沿线与电厂南侧裁弯河海堤平行,与一期工程的煤码头前沿齐;涉河长度距二期工程扩建端西侧(一期工程设备码头)以西925m,以东约200m。主厂区建在电厂二期工程扩建端西侧,并拟将位于厂址西南部的裁弯河海堤外移170m,外移海堤长925m。港池整治工程中:丁坝建在裁弯河南岸,与
23、一、二期丁坝齐;港池开挖区域在三期煤码头、取水口附近。方案一河道及泵房、码头等平面布置详见图2.1(附后)。(1)循环水泵房及取水构筑物循环水系统采用扩大单元制直流供水系统,即每台600MW机组配三台循环水泵、一根DN3000压力供水管、2根DN2400进水支管(均为压力钢管)。供水系统流程为:循环水泵房(位于海堤外) 压力管道 凝汽器 排水管 排水沟 排水口(兼做虹吸井)。本工程循环水泵房为开敞式取水,裁弯河岸边设取水泵房。根据电厂前期工程经验以及本期的取水条件,本阶段进行了本河段河工物理模型试验,根据对取水构筑物方案头部不同布置形式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确定取水泵房采用六流道的布置形式,即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电厂 码头 工程 防洪 影响 评价 水资源 论证 报告 送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21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