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册县第一实验小学书香校园创建经验材料:最是书香能致远.doc
《劳册县第一实验小学书香校园创建经验材料:最是书香能致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册县第一实验小学书香校园创建经验材料:最是书香能致远.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劳册县第一实验小学书香校园创建经验材料:最是书香能致远 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习惯如果说语文课堂是学习驾驶技术的学校,那么大阅读就是驶出校门后的万里驰骋;如果说语文课堂是母亲怀中的蹒跚学步,那么大阅读就是运动场上的健步如飞。读书给孩子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神游四海览三山五岳,瞭望宇宙的无穷,体察微观的奥妙,心胸在阅读中开阔,思想在阅读中升华,能力在阅读中提高。读书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自身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舞台和空间。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如何落实课标精神,创造性地开展读书
2、活动,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其根本点和核心工作是什么?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们认为,抓好读书活动的根本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从读书中得到快乐,让他们去享受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需要,一种习惯,引导学生今后乃至终身的发展。“以书为友,享受读书”是我们开展读书活动的根本点,也是大阅读活动的生命力所在。以此为指导,我们构建起了以兴趣培养为核心的大阅读活动模式:兴趣(原动力)指导(推进)习惯(纳入有序长效的轨道) 这一模式强调对学生读书的引导要从兴趣培养开始,利用环境熏陶、阅读材料本身的愉悦性、孩子对故事天生的偏爱、对未知世界的好奇等心理,循序渐进地引导,使他们对读书发生兴趣,快乐阅读,享受阅
3、读,将读书当作一件很亲切的事情,再通过教师的指导,使他们获得正确的读书方法,获得更深入的体验和认识,更加深刻的审美愉悦与享受,从而形成更加稳定的阅读兴趣,推动整个读书活动向着更深刻、更广泛的层面推进。在此基础上慢慢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整个过程形成良性循环。 “兴趣”是维持阅读活动并将其推向深入的原动力,“指导”推动整个阅读活动向着更深,更广的水平推进,促进阅读水平的不断提高,“习惯”将这一动力所引发和维持的阅读活动纳入一个有序、长效的轨道,三者结合构成了我们深入开展读书活动的基本框架。一、培养兴趣,享受阅读。培养兴趣,也就是让孩子喜欢上读书,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呢?我们培养孩子读书的
4、兴趣途径有两条:一靠引导,二靠经历。引导,可分为环境引导和个体引导。环境引导是指环境熏陶,潜移默化。事实证明,生活的环境和氛围对孩子的兴趣与爱好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可见创造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对培养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个体引导则是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采取引导的培养措施。所谓经历,是指让孩子在阅读中获得愉悦和充实,从而激发孩子对阅读本身,对书籍本身的喜爱,产生对阅读的浓厚而稳定的兴趣。引导是一种外在的动机,而经历则会行成内在的动机,两者结合,构成培养阅读兴趣的有效模式。本着这种认识,我们形成了“营造阅读氛围,加强个体引导,经历阅读愉悦”的阅读
5、兴趣培养构想,来指导我们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一)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我们从读书文化氛围,师生共读,亲子共读,阅读条件,读书活动这几个方面入手,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着力营造书香校园和书香家庭,努力让孩子们沐浴在一种书香飘溢的环境中,目之所睹,皆是读书的身影,耳之所闻,皆是优美的篇章,生动的故事,睿智的谈吐。置身于这种环境中,读书就真正成为一种生活的习惯,最终成为孩子们身上的一种素养、一种气质、一种对读书割舍不断的情感。1.构建文化,潜移默化。我们充分调动校园内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赋予他们丰富的教育内涵,随时随地地向学生传递读书的信息。黑板报上学生主办的大阅读专栏前孩子们
6、翘首驻足,宣传栏内孩子们阅读活动的剪影下同学们指点评论,校园墙壁上“享受读书乐趣,争做书香少年”的标语突出醒目,校园广播里“人之初,性本善”的中华经典诵读朗朗上口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构成一种立体化的书香信息传递格局,让孩子们一踏进校园,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种浓浓的读书氛围,一股书香飘溢的淡雅气息。教学楼内的文化走廊,更是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经典,涵盖了世界名著的代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二十四孝图,图文并茂,鲜活生动;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记、作者简介,故事梗概,配以美丽的插图,简约生动,内容齐备。这里是孩子们最爱驻足的地方,一下课,三个一团,两个一伙,或站着,或蹲着,指指点点,谈论不休
7、。一条条长长的文化走廊,领着孩子们穿越千年历史,神游世界各地,在他们面前铺展开一个广阔而又神奇的世界,任他们思绪驰骋,遐想无限。在这样一种读书的文化环境中,学生读书的意识和兴趣会在无形中成为自觉。2、增加投入,提供保障。正如有人所做的形象比喻,把一群蜜蜂放进百花盛开的鲜花从中,再懒惰的蜜蜂也能习得采蜜的本领。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同样的作用。我们构建了以学校图书馆为主体,以班级图书角为辐射的阅读资源保障体系。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为方便学生借阅,同时在班级内部设立班级图书角,配备一个书橱,以班级为单位向学校借阅图书后直接存放到班级图书角,供同学们自由阅读。在此基础上,我们积
8、极开展学生捐书活动,发动同学们将自己家中藏书捐献出来供大家阅读,实现阅读资源共享。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好书交换站,由图书馆牵头,在班级与班级之间交换阅读书籍,在更大程度和范围上实现了阅读资源的共享,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阅读资源。这样,就形成了我校以图书馆藏书为主体,以学生捐献为辅助,以班级图书交换阅读扩大资源共享的阅读资源保障格局。丰富的藏书和有效的运作模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接触到各种精美有趣,内容丰富的阅读书目,为其阅读提供了较大的选择余地,对激发阅读兴趣,进行有效阅读提供了有力物质保障。3.师生(亲子)共读,榜样引领。人的行为是受他人行为和群体行为影响的。教师的阅读行为会给孩子传递无声的
9、信息,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阅读。因此我们首先倡导教师读书。要求教师要读中外经典,温润生命,丰富精神底蕴,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修养;读有品味的教育书籍,引领专业成长;读儿童读物,接近儿童的思维情趣和阅读情趣。我们通过制定校本教研实施方案,建立相关评价机制,将教师的读书活动纳入评估考核,保障了教师读书活动的扎实开展。第二、倡导师生共读。老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时间,同处一室,共同安静阅读,亲切交流阅读感悟,倾谈阅读体会,分享阅读快乐,让学生从教师的阅读中鲜活地感受读书的魅力,产生对阅读的更深的向往和喜爱。第三、倡导亲子共读。通过家长会、公开信等形式,向他们宣传读书的意义,说明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对孩
10、子成长的重要作用,赢得他们的支持,努力构建书香家庭。我们制定了书香家庭达标标准,对家庭藏书数量、亲子阅读时间提出了具体要求,由家长申请,达标的颁发书香家庭证书。积极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读书活动走出校门,走进各个家庭和社区,为建立文明和谐进步的社会作出了贡献。使孩子们如早晨的鲜花,沐浴在清风雨露中,饱满地绽放,生动地成长。4.系列活动,催升读书兴趣。活动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载体和平台,一个个同台竞技,你追我赶的热烈场面中,将读书的氛围引向更加浓厚,形成场地效应,催升着每一位孩子读书的兴趣和愿望。为此,我们进行了丰富多彩读书活动,构建了以“四香”评选为引导,阅读考级为基础,系列活动为
11、辅助的大阅读活动体系。“四香”评选即书香少年、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家庭的评选。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每学期进行一次“四香”评选,评选过程采用层层推荐,级级评比的方式进行,充分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对当选人员和班级给予隆重表彰。每学期我校有20余名教师,近百名学生,十余个班级近百个家庭进入“四香”评选的先进行列,成为推动读书活动深入开展的排头兵、领头雁,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榜样引领的作用。对他们的充分尊重、认可和表彰,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一个热爱读书、尊重读书的良好氛围。阅读考级则是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的一种阅读考量制度。共分六个等级,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选报,完全打破年级界限,级别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册县 第一 实验 小学 书香 校园 创建 经验 材料 能致远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20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