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师生关系及其构建.doc
《理想的师生关系及其构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想的师生关系及其构建.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理想的师生关系及其构建摘要摘要: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需手段,而且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关键词:师生关系;爱;理解;尊重;民主平等;沟通Abstract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the interaction duri
2、ng teaching process, including the position, function, attitude, and so on. Its a special society and human relation. Its the teaching object, a system formed by personal identity and position of the direct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mmunication. An excellent relationship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no
3、t only the necessary means for them to finish the teaching obligation successfully, but also the worth and life during teaching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Key word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love; understanding; respect; democracy and equality; communication目 录摘要 1A
4、bstract 2引言(导言绪论)4一、师生关系及其在教育中的作用 4(一)什么是师生关系4(二)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4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4 2师生关系是衡量老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53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5二、理想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 5(一)尊师爱生,相互配合5(二)民主平等,和谐亲密6 1商量能体现民主平等 62理解、和谐亲密是师生关系障碍排除的手段 7(三)共享共创,教学相长7三、理想的师生关系构建 8(一)了解和研究学生8(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9(三)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9(四)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
5、学生交往10(五)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10注释 11参考文献 11前 言纵观教育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对师生关系的认识自古就有所不同。中国古代第一部关于教育教学的专著学记就明确提出了尊师重道的思想,认为尊师才能重道,重道必须尊师。一方面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提高了教师的社会政治地位,另一方面又对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在四书训义中提出“师弟子者,以道相教而为人伦之一。” 而在西方教育史中,自古就有着与东方文化不同的内容,首推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自由教育或文雅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当适应自然,教育应当适应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促进人的理性发展。在师生关系方面西方学者认为师生要以人
6、道相处,尽可能发挥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在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界就先后提出了“学生主体”、“师生互为主体”以及“主体问性”等概念。这些提法实际上是在东方教学价值观与西方教学价值观相互撞击之下形成的。应当看到,在中国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师道尊严仍然是主流价值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权威地位仍然是不可撼动的。因此,把西方的“儿童中心”自然教育价值观完全移植到中国的确有着相当的困难。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工业化社会正在向信息化社会转变,随着社会的变化,教学价值观也在变。传统的教学价值观更重视知识的传授,在知识的传授中教师的地位自然处于中心地位、支配地位、权威地位,学生只能处于被动、
7、接受的位置上。尤其是应试教育对社会的影响,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甚至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行的素质教育也因此不得不放慢脚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呼唤教育民主,呼唤和谐的师生关系,呼唤教学价值观由重视知识传递向重视人的健全、主动发展方向转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师生关系及其在教育中的作用(一)什么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师生关系是学校一切活动的前提条件
8、,它决定了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过程的性质、组织教材和组织学生的方法,以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标准,等等。师生关系还是老师和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心理背景,它限定了老师和学生的知觉、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二)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老师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然而,学生愿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能不能主动配合教师,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习成绩显著相关;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友谊关系,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完整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良好的师生关
9、系使学生产生安全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影响;激发学习的兴趣,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启发积极思维,同时,也唤醒教师的教学热情与责任感,激励教师专心致志地从事教育工作。相反,师生关系紧张,甚至互不信任、彼此戒备,将会干扰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2师生关系是衡量老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命活动特别是精神行动的方式,教育教学中结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生存方式的具体表现。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体现了师生不同的生命活动形态,对建构师生自身的价值形成不同的意义。专制的师生关系会培养学生的依从性、专制的品质,民主的师生关系会
10、培养学生的民主素质。因此,师生关系除了对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手段价值以外,还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具有本体价值、目的价值。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既作为独立的完整的人,又作为合作者、共享共创者所形成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和谐亲密关系。学生在教育交往中感受到人格的尊严,体现出自主,张扬着个性,体验到人生的价值和最初的人生幸福,进而发展自由的个性,形成健康的人格。教师在丰富多彩的年轻生命的交往中,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可敬,体验到自己工作的价值。3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校风、教风、学风的整体反映和最直观反映。师生
11、关系状况投射出学校价值取向、人际关系状况、管理水平等。师生关系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对学生在校的发展和今后的成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二、理想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彼此感到愉悦、相互吸引的融洽、和睦关系,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和教育目标完成的基本保证,建立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又是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主体间关系的优化,从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结果来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尊师爱生,相互配合尊师就是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教师的人格与尊严,对教师要有礼貌,了解和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理解教师的意愿和心情,主动支持和协助教师工作
12、,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尊师是学生对教师正确的认识,情感和行为的综合体现,是人类的美德。得到学生的尊重是教师最大的需要和满足。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一次,回绍兴办婚事,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寿先生。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回到故乡韶山,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的老师毛禹珠一起吃饭。江泽民同志尽管工作很忙,但一直惦记着曾教育过自己的老师。1990年9月13日上午,江泽民同志乘车到当年的母校看望老师,询问了教师们的身体状况、工作和生活情况。江泽民同志访美时,在百忙
13、中,带着珍贵礼物,亲自登门去看望拜见他的老师顾教授及师母。足见,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生就是爱护学生,它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是教师的基本首先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热爱他人、热爱集体的道德情感基础。爱生包括“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尊重和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并公正地对待学生。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夏沔尊有一句话,成为今天,乃至永远,在中国教育者心中留下的一句名言,那就是:没有爱的教育就像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成其为池塘。而在我们的教育园地里就有着这样的一些教师,把心和爱都奉献给他们的学生。曹艳是担任聋儿语言训练课的老师,面对一群特殊的孩子要教会他们一个
14、生词,常常要重复几十遍、乃至上百遍。这无疑是对曹艳耐心和毅力的考验。16年来,用她的执着和热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也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她先后被评为深圳市十大爱心人物、广东省优秀教师、获得了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她用一片真情,赢得了孩子们的爱戴,人们的尊敬。我今年所带的班里有一位性格极为内向的学生。期末复习课期间突然犯了“羊角风”病,我立即送他到医院,之后回教室安慰和嘱咐全班同学不要在班级提起此事,以免为他造成压力。我对这件事的处理收到意想不到的后果,该生来校后得到同学们学习上的帮助,同学们都像没发生什么事似的,该生从小积淀在心头的“害怕同学嘲笑他”的心理消除了,性格在与同学的娱乐中也开朗
15、了许多,我的做法也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和信任。试想,如果这样的学生因内向而经常遭到老师厌恶,他们会因此而丧失信心、消极、自卑。教师的尊重,有利于保持学生人格的完整性,从而获得学生的真情回报,建立起融洽、亲密的师生关系。现代“尊师爱生”不是封建等级关系、政治连带关系、伦理依附关系,而是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是师生交往与沟通的情感基础、道德基础,其目的主要是相互配合与合作,顺利开展教育活动。(二)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体现了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尊重人格的权利、相互开放、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等关系。民主平等不仅是现代社会民主化趋势的需要,而且是教学生活的人文性的直接要求和现代人格
16、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教师能向学生学习、理解学生,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并一视同仁地与所有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也要求学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学会合作和共同学习。师生关系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学计划和目标而建立的师生之间彼此配合、互相协作的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体现着教学的民主精神,反映着对话关系中师生相互尊重、信任、协作的愿望,代表着现代师生关系的发展方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以完全平等的地位、真诚信任的态度协同开展,学生能够在没有强制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独立性。这种师生关系的特点在于:首先能够创造平等、民主的氛围。民主平等的氛围可以使师生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从心理上
17、感到轻松,既有利于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和运用,又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其次和谐师生关系,公平对待、允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成为学习的领导者。具体地说,学生可以成为某一阶段学习的设计者、责任者和主要的实施者,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教师的身心发展水平高于学生,所以在师生的彼此配合、互相协作中,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人,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应针对不同情况,区别不同特点做好工作。1商量能体现民主平等魏书生,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博大精深,概括起来,老师们,就两个字。说研究魏书生,研究来研究去,我和他熟得不得了,调查他,研究他,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想 师生关系 及其 构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18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