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隔代教育” .doc
《正确对待“隔代教育”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对待“隔代教育” .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正确对待隔代教育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我国轻壮年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许多孩子都交给老人或者亲戚抚养,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同时,一些退休在家的老年人出于对子女的关心或者出于对孙辈的喜爱,也主动地提出带孩子。这就形成了隔代家庭的结构,产生了“隔代教育”。如今,隔代教育所引发的种种问题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及社会的密切关注。人们开始讨论隔代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发挥隔代教育的可取之处。根据现实情况,我们应该正确的等待“隔代教育”。一、隔代教育的成因经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我认为造成“隔代教育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父母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由
2、于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社会竞争也愈演愈烈。人们的工作节奏加快,许多年轻的父母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事业。尤其是许多的白领夫妇,他们根本无暇照顾孩子。2、因患病,伤残等身体状况或因下岗而导致的经济能力不济。一些家长由于身体的健康状况不佳,长期患病或者是伤残人士。他们连照顾自己都困难,更不用说是照顾孩子。所以祖辈义不容辞的担任了教养孙子的责任。另外由于当今社会的竞争愈演愈烈,许多能力不佳的父母只好下岗待业在家或者选择去打工。这样的家庭的经济能力都十分不济,他们无法负担孩子昂贵的教养费用。加上他们需要为钱奔波,根本无法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所以大多数的父母都会选择将孩子送至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
3、外公外婆的家中。3、离婚、丧偶、再婚或夫妻两地分居,住房紧张。隔代教育在单亲家庭中尤为突出。在离异家庭中,父母双方都推脱彼此的教育义务,导致孩子最后只能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4、怕费神,图省事,年轻父母无经验或希望保留两人世界。如今的许多年轻的父母在家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到大都是在自己的父母的宠爱下成长的。这使得他们根本不会照顾别人,更不要说是说要照顾一个连自理能力都没有的孩子了。他们更加注重的是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他们的父母也不舍得自己的孩子受苦,更不放心他们照顾自己的宝贝孙子(女)。自然到最后,他们就承担了孙子(女)的教养责任。二、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当今社会,隔代教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
4、注。那么,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以下隔代教育的利于弊。(一)隔代教育的弊端:1、祖辈的过于溺爱导致孩子的教育出现问题祖辈们已经完成了教育自己子女的任务。而对于自己的孙辈的教养上,大多数人是抱着宠溺的态度。他们认为,我们已经老了,而孩子还小,我们作为祖辈,没理由得罪他们。再者,孙子又是爷爷婆婆们又一代血脉的传承,在他们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宝贝,加上老人心理上会有一些顾忌-若出差错,怕儿女责怪。于是老人们总让孩子处于说一不二的核心位置,因此,他们不允许任何人欺负他,有时连父母正确的批评教育,他们也要进行干涉,帮其辩、偏袒,弄得父母都束手无策。在平常的生活中也是事事依着孩子,处处围着孩子转。时常陷入了无原则
5、的迁就和溺爱中。他们平时生活上都异常节俭,决不肯浪费一分钱,但是,只是孙子说一声要钱,他们便十分慷慨,要多少给多少,不会去追究这些钱到底是买了学习用具还是去买了不干净的小食品,甚至用了进了游戏厅、网吧。如在吃的方面,由于祖辈有更多的时间去料理孩子的饮食,餐桌上经常会出现一两道孩子的“专利菜”。孩子也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我”的东西,不允许别人“染指”。一旦被侵犯就会大哭大闹、不依不饶。而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祖辈们又会出面干涉。时间一长,孩子会以为自己是家庭的“主宰”人人都得听自己的,稍不合心意就大哭大闹。每每遇到这种情况,老人又怕孩子哭坏,就百般哄劝。时间一长,孩子会发现通过撒泼、发脾气等任
6、性行为可以达到目的,于是一有机会孩子就会发脾气要挟家长,以满足自己的非分要求。爷爷婆婆们认为这是他们对下一辈的发自内心的爱,但这种爱,是溺爱,这种爱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越来越多的事实也证明,越是对孩子溺爱,越是难得孩子的尊重,到后来,孩子们必定会将爷爷婆婆安全不放在眼里,为所欲为。而这种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2、幼儿身心老龄化的加速孩子有着好动的天性。加上幼儿天性喜欢模仿身边的任何事物,老人的言行举止必定会给儿童造成一定的影响。幼儿长时间与老人相处在一起,学习老人的言行举止必定会让幼儿失去其天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而过早走向老龄化。其次,老
7、人的喜静特点使老人通常喜欢带着孩子呆在家中,这样孩子便失去了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与动作发展的机会,最终使孩子的身心与身体动作得不到良好的发展。3、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亲情隔阂孩子与爷爷奶奶长期生活,必然会减少了与父母的相处。这种长期与父母不在一起的生活方式会逐渐使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逐渐淡化,生疏。使得父母在子女逐渐长大过后无法与子女真心地进行思想与感情的交流。4、祖父母与外祖父母的的外界接受能力较差,他们始终坚持陈旧的教养方式,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思想相对于现今社会发展所存在的差异。更不会了解现代的教养方式与自己的那一套教养方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差异,只是一味的照搬“旧制”,
8、他们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有创造的方式引导孩子,对于孩子的破坏行为、尝试行为等一切具有冒险和创新性的探究行为,总是急着加以阻止。比如,当孩子兴致勃勃地“破坏”一辆玩具汽车时,祖辈总会加以阻止或者批评。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一辆完好的玩具汽车是不可以被“破坏”的,并且把孩子的这种“破坏”行为当作是一种不良行为。其实这恰恰是孩子探究事物特点的创新行为的表现。因此,在这种陈旧的教养方式中成长的孩子也将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终究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激烈的竞争方式。他们会在现代生活中感到力不从心。5、祖辈教育意识缺乏和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当使孩子错失了形成诸如爱劳动、谦让等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正确对待“隔代教育” 正确对待 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17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