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学习情境三汽车构件承载能力分析.ppt
《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学习情境三汽车构件承载能力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学习情境三汽车构件承载能力分析.ppt(1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情境三,汽车构件承载能力分析,2,本章重点,1、掌握拉伸与压缩时的强度计算;2、掌握剪切与挤压时的强度计算;3、掌握扭转时的强度计算;4、掌握弯曲时的强度计算。,3,情境描述,Bora 1.8手动舒适款宝来商品车,行驶中右前门前侧有“咔、咔”的异常响声。匀速行驶时不明显,加速或轻点刹车时出现明显的响声,并且开关右前车门时也会出现同样异响。,4,情境描述,4s店维修技师初步检查后,确定异响就是由汽车右前A柱发出,且位置在中下部。经过分析,认为最有可能产生这种异响的原因应该是A柱的某些点焊开焊。,5,情境描述,经仔细听诊异响点位置,发现异响是由A柱外层壳体与第一层薄衬板在接缝处(在车门密封胶
2、条安装部位)的点出现焊点开焊,用点焊机对该位置进行加固焊接后,故障排除。,6,6,PersonalN Summary,单元一,汽车构件承载能力分析基础,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研究的任务 构件承载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强度 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2)刚度 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刚度,单元一,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3)稳定性 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二)变形体及其基本假设基本假设:(1)均匀连续假设:认为整个物体内部充满了物质,没
3、有任何空隙存在,同时认为物体内任何部分的性质完全一样。,单元一,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2)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具有相同的力学性质。(3)小变形假设: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将产生变形,构件的形状、几何尺寸和位置将会发生变化,材料力学研究的问题,限于变形的大小远小于构件的原始尺寸。,单元一,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三)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杆件受力形式不同,发生的变形也各异,归纳为以下几类:(1)轴向拉伸和压缩 杆AB受拉,杆
4、BC受压。,单元一,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单元一,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2)剪切和挤压 钢板受力F、F作用而发生剪切变形。,单元一,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3)扭转 传动轴受一对作用面与轴线垂直的力偶作用后,发生扭转变形。,单元一,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4)弯曲 吊车横梁受一
5、对力偶作用后发生弯曲变形。,单元一,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内力、截面法和应力1内力 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引起物体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相互作用力发生改变,表现出来就是构件发生了变形。构件内部质点之间相互作用力(固有内力)的改变量称为附加内力,简称内力。,单元一,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内力的特点:(1)完全由外力引起,并随着外力改变而改变;(2)这个力若超过了材料所能承受的极限值,杆件就要断裂;(3)内力反映了材料对外力有抗力,
6、并传递外力。,单元一,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2截面法 截面法是分析、计算内力的方法,是求内力最基本的方法。,单元一,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2截面法 截面法是分析、计算内力的方法,是求内力最基本的方法。,单元一,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2截面法 截面法是分析、计算内力的方法,是求内力最基本的方法。,单元一,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
7、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3应力 截面法是分析、计算内力的方法,是求内力最基本的方法。,单元一,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3应力 截面法是分析、计算内力的方法,是求内力最基本的方法。,单元一,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一)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当杆件所受外力的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时,杆件将沿轴线伸长或缩短,称为轴向拉伸和压缩。,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二)拉压杆的内力计算、轴力图1内力的计算,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
8、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小提示:轴力的正负号规定如下:轴力的正负号由杆件的变形确定,当轴力沿轴线离开截面,即与横截面外法线方向一致时为正,这时杆件受拉;反之轴力为负,杆件受压。一般未知指向的轴力可假设为正向,由计算结果判断其正负。,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2轴力图 工程上受拉、压的杆件往往同时受多个外力作用,称为多力杆。这时,杆上不同轴段的轴力格不同,为了清楚地表达轴力随截面位置变化的情况,可以用轴力图来表示。,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
9、,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轴力图的画法如下:用平行于杆件轴线的坐标表示杆件截面的位置,用垂直于杆件轴线的另数值的大小,正轴力画在坐标轴正向,反之画在负向。,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例等截面直杆,受轴向力F1=15KN,F2=10KN的作用,求出杆件1-1、2-2截面的轴力,并画出轴力图。,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例汽车上某拉杆经简化后,受力及其大小分别如图所示,试作此杆轴力图
10、。,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三)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相同大小的内力作用于相同材料不同面积的截面上,效果是不一样的,杆件越细,即截面面积越小,内力分布集度越大,越易拉断。因此,衡量杆件拉、压强度的,不是内力大小,而是应力大小。,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式中:A横截面面积;FN为杆件横截而上的内力;为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正应力的正负号随轴力的正负号面定,即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
11、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例如图所示的面截面杆件AC,己知d120mm,d230mm,F1=20kN,F250kN,试画出轴力图并计算AB、BC段杆件截面上的应力。,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四)拉、压杆的变形1变形与应变 杆件受拉或受压的同时将发生横向和纵向变形。受拉时杆件将沿纵向延伸,横向尺寸减小;受压时沿纵向缩短,横向尺寸增加。,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
12、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纵向绝对变形拉(压)杆的纵向伸长(或缩短)量,用l表示;拉伸时为“正”;压缩时为“负”。横向绝对变形横向缩短(或伸长)量,用b 表示;拉伸时为“负”;压缩时为“正”。,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轴向线应变;,横向
13、线应变。,线应变表示杆件的相对变形,是一个无量纲的量,当杆件受拉时为正,受压时为负。,2泊松比 当应力不超过某一限度时,其横向线应变与轴向线应变的比值为一常数,无论受拉或受压,纵向线应变与横向线应变符号总是相反,它们两者比值的绝对值称为泊松比,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记作,称为横向变形系数或泊松比。,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3胡克定律(反映了力与变形之间的物理关系)胡克定律:对拉(压)杆,当应力不超过某一限度(在弹性范围内)
14、时,杆的轴向变形l与轴力FN成正比,与杆长l成正比,与横截面面积A成反比。,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E为引入的比例常数,称为材料的拉(压)弹性模量。,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五)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强度计算1.许用应力 从拉伸试验结果可知,当材料的应力达到屈服点s时,材料出现显著的塑性变形;当应力达到强度极限b时,会引起断裂。显然,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允许出现的。,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
15、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也就是说,构件工作时,其工作应力必须小于s或b,这两个应力统称为极限应力,用0表示。对于塑性材料,一般sb,因此0s;而对于脆性材料,则无s因此0b。,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因为在设计构件时,作用在构件上的载荷难以估计,应力计算不完全准确,所以,必须使构件国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对材料的极限应力打个折扣,使构件工作应力的最大允许值等于材料极限应力的若干分之一,这个允许值称为许用应力,用符号表示,即,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
16、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2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为了保证拉、压杆能安全工作,必须使杆件横截面上的工作应力不超过材料在拉、压时的许用应力,即,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以上公式称为拉、压杆的强度条件,式中:FN杆件危险截面(产生最大工作应力的截面)上的轴力;A危险截面面积,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例汽车离台器踏板如图所示。已知踏板受到压力Fl400N。拉杆AB的直径d9mm,杠杆臂长L330mm,l56mm,拉杆材
17、料的许用应力50MPa,试校核拉杆的强度。,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例某铣床工作台进给油缸,缸内工作油压p2MPa,油缸内径D75mm,活塞杆直径d18mm,已知活塞杆材料的许用应力50MPa,试校核活塞杆的强度。,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
18、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六)压杆稳定的概念 对于细长压杆,如汽车发动机上的气门挺杆,往往在载荷远未达到强度破坏的数值时,就因为不能维持其轴线的直线形状而被压弯,以致丧失承载能力,这种不能维持原有平衡状态而丧失稳定件的现象,称为失稳。,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单元一,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剪切和挤压是工程构件中常见的一种基本变形形式。当构件受到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距离较近的力作用时,构件截面问发生相对运动的变形,称为剪
19、切,尤其是联接件,如螺栓、铆钉、销钉、键等。,单元一,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单元一,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a)螺栓连接,单元一,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b)铆钉连接,单元一,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c)销钉连接,单元一,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
20、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d)键连接,(一)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法 1剪切实用计算法,单元一,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一)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法 1剪切实用计算法,单元一,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1剪切实用计算法(1)内力和应力的计算 用截面法计算内力假定用截面mm将铆钉一分为二,取其中一段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可知,两个截面上必有一与截面相切的内力与外力平衡,,单元一,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
21、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即 FQF0,FQF 式中:FQ剪力,是截面上的切向分布力,其分布规律较复杂。,单元一,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由此可得截面上应力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剪切面上的切应力;A为剪切面面积。注意:切应力实际上是“平均切应力”或称“名义切应力”,单元一,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2抗剪强度条件式中,为许用切应力,单元一,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
22、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二)挤压实用计算法 1挤压应力 当构件之间互相接触且压紧时,接触面上有挤压力存在。一般假定挤压力在挤压面上均匀分布,用平均挤压应力或名义挤压应力表示挤压应力,即,单元一,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式中:yy挤压应力;Fyy总挤压力;Ayy挤压面的计算面积。,单元一,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挤压面计算面积的计算需根据挤压面的形状来确定:(1)当挤压面为平面时,挤压面的计算面积等于实际接触挤压面面积。(2)当挤压面为
23、半圆柱面时,挤压面的计算面积等于半圆柱接触投影的面积。,单元一,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2抗挤压强度条件 为了保证受挤压构件具有足够的挤压强度。构件挤压应力yy应限制在许可范围内,即式中:许用挤压应力,单元一,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例汽车与拖车挂钩用销钉联接。已知挂钩厚度8mm,销钉材料的许用切应力60MPa,许用挤压应力yy200MPa,汽车牵引力F15kN,试选定销钉的直径(注:挂钩与销钉材料相同)。,单元一,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
24、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单元一,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例汽车发动机正时齿轮与轴用平键联接,如图所示。已知轴的直径d70mm,键的尺寸为bhl20mm12mm100mm,传递的力偶矩M2kNm,键的材料的许用切应力80MPa,yy200MPa,试校核键的强度。,单元一,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单元一,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四、轴的
25、扭转强度分析,(一)扭转的概念 扭转是杆件的基本变形之一。扭转变形是指杆件在若干截面内受到转向不同的外力偶作用,使直杆的纵向变成螺旋线的一种变形形式。,单元一,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扭转变形具有如下特点:(1)受力特点 在杆件两端垂直于杆轴线的平面内作用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力偶。(2)变形特点 横截面绕轴线发生相对转动,出现扭转变形。,单元一,四、轴的扭转强度分析,一、承载能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二、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分析,三、剪切和挤压强度分析,(二)外力偶矩、扭矩和扭矩图1.外力偶矩 轴所承受的力偶矩与传递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机械基础教学学习情境三 汽车构件承载能力分析 汽车 机械 基础 教学 学习 情境 构件 承载 能力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617116.html